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辅导: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甘草

合集下载

根类药材的鉴定-甘草、人参、何首乌、麦冬

根类药材的鉴定-甘草、人参、何首乌、麦冬

三 根的显微构造 (根的最下端)根尖—— (根毛区)初生构造—— 次生构造—— 三生构造
精选ppt
(一)、 根尖的构造
根尖的构造
分为4个区
4. 成熟区(根毛区) 3. 伸长区 2. 分生区(生长锥、 生长点) 1. 根冠:
精选ppt
(二)、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保护组织 初生结构 皮层:薄壁组织为主
细波状弯曲。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何首乌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精选ppt
[来源]本品为蓼科 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iorum
Thunb.的干燥块 根。
精选ppt
[性状]
1、干燥块根呈纺锤 形或块状, 2、长约6~15厘米, 膨大部直径3~12厘 米, 3、外表红褐色或紫 褐色, 4、有不整齐的纵沟, 凹凸不平,两端各 有一根痕。
精选ppt
人参
精选ppt
人参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主根质较硬,折断面平坦,淡
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
部(韧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 道及多数放射状裂隙;须根质 脆。 *气特异,微香;味微苦、甘。
精选ppt
精选ppt
山参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稍短,主根呈圆柱
形或具2条短纺锤形支根,呈人字形, 主根长2~lOcm,直径1~2cm。 *表面灰黄色,细腻,有浅纵皱纹,上 部有细密环纹。
[来源]
精选ppt
[
]
植 物 形 态
精选ppt
[性状]
精选麦ppt 冬性状
精选ppt
[显微特征]
精选ppt

根及根茎类-甘草

根及根茎类-甘草
钟至斑点清晰,于紫外光(365nm)灯下检 视,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地位置上显 相同颜色的斑点。
五、理化鉴别:
• 1、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加80% (v/v)硫酸数滴,显黄色,渐变橙黄色 (甘草甜素反应)。
2、检查甘草甜素
• TLC: • 以药材提取物为供试品 • 以甘草酸铵甲醇溶液为对照品 • 吸附剂:硅胶G板 • 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 • 显色: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
甘草Radix et Rhizoma Glycyrrhizae
• 又名国老。 • 刮去外面栓皮者称之粉草、粉甘草。 • 生用或蜜炙用。
Hale Waihona Puke 一、植物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 •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胀果甘草(G.
inflate Bat.) • 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根及 根茎。
三、显微鉴定:
1、根横 切面:
2、粉末:
• (1)纤维成束,壁厚; 晶鞘纤维较多,草酸钙 方晶大至30μm。
• (2)淀粉粒多为单粒; • (3)具缘纹孔导管较
大,直径至160μm, 稀有网纹导管 • (4)木栓细胞红棕色, 多角形。 • (5)棕色块状物。
四、主要成分:
• 1、三萜类化合物 • 2、黄酮类化合物
二、性状鉴别:
• 1、甘草
• 根:圆柱形,外皮松 紧不等,红棕色、暗 棕色或灰褐色,皮孔 横长。断面纤维性, 黄白色,有粉性和裂 隙,具明显的形成层 环及放射状纹理— “菊花心”。
• 根茎:根茎表面有茎 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 气微,味甜而特殊。
2、粉甘草:将外表红棕色栓皮 刮去后的甘草。表面淡黄色, 平坦,有刀削痕及裂纹。

中药鉴定学重点药物鉴别归纳

中药鉴定学重点药物鉴别归纳

1.根及根茎类中药:2.茎木类中药:3.皮类中药:4.叶类中药:5.花类中药: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7.全草类中药:8.藻、菌、地衣类中药:9.树脂类中药:10.其它类中药:11.动物药类地龙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

前者习称“广地龙”,后三者称“沪地龙”性状:①长片状,腹面剖开,扭曲不直。

(长15-20cm,宽1-2cm)②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至紫灰,腹部浅黄棕③前端生殖环带明显(14-16环),色浅,较光亮,习称“白颈”(闭合,戒指状)④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

⑤气腥,味微咸。

水蛭水蛭科蚂蝗、柳叶蚂蝗、和水蛭的干燥体性状:蚂蝗:①扁平纺锤形,体较宽。

前端稍尖,后端钝圆,环节多。

②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

③背部黑棕色,有5条由黑色斑点排成的纵线,体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

④质脆,断面胶质样,有光泽。

⑤气微腥。

柳叶蚂蝗:①长条形(加工时拉长);②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③背腹面均呈黑棕,5条纵线,中间1条较宽。

④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型小,多弯曲扭转,黑棕色,断面无光泽。

石决明:1.椭圆形或卵圆形;2.螺旋部小,体螺部较大,有数个开孔口;3.壳内面具彩色光泽;4.质坚硬,不易碎;5.气微,味微咸。

珍珠:珍珠贝科马氏珍珠贝、蚌科三角帆蚌等多种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性状:表类白、浅粉红等,光滑或微有凹凸,半透明,有彩色光泽(两珠轻擦有砂涩感,可擦出粉;抹去粉后仍光亮);质硬,破碎面有同心层纹,可见珠核;弹性试验 (60cm高,自由落在玻璃):海水珠:15-25cm 淡水珠: 5-10cm牡蛎:①贝壳为左右两片,左为下壳,较大而凹;右为上壳,较小平坦。

②外表面有多层鳞片,灰色,极粗糙;内表类白色。

③质坚硬,断面层状。

土鳖虫:昆虫纲鳖蠊科动物地鳖及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地鳖:①扁平卵圆形,头端较狭,尾端较宽;②背部紫褐色,有光泽,腹面红棕色;③背部有胸背板3节,腹背板9节,复瓦状排列;④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常脱落。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它是由形成层不规则的活动所形成,在某些时候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等。

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它是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化形成。

根和根茎类生药2甘草人参三七黄芩地黄

根和根茎类生药2甘草人参三七黄芩地黄

芪片: 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横切片镜检:栓内层为厚角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错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
3
根茎中央有髓。味甜而特殊。横切面镜检: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胀果甘草 植物体局部密被淡黄褐色鳞片状腺体,无腺毛;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荚果短小而直,膨胀,无腺毛,略有不明显的腺瘤。
[植物形态]
[性状]
甘草:根呈长圆柱形,表面红棕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菊花纹)有的有裂隙。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心有髓。气微, 味甜。 粉甘草:表面淡黄色,平坦,有切削及纵裂纹。 粉甘草 生甘草片 炙甘草片
人参叶 Folium ginseng
[显微特征]
生晒参主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韧皮部散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金黄色树脂团块,周围有数个分泌细胞环绕。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径向断续排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多数细小淀粉粒。
韧 皮 部
木 质 部
树脂道
草酸钙簇晶
甘草根横切面
射线
01
射线
02
木栓层
03
韧皮部
04
导管
05
木质部
06
形成层
07
韧皮纤维束
08
草酸钙方晶
09
形成层
10
[显微特征]
图1:甘草的木栓层 图2:甘草的木质部 木纤维 2 方晶 图3:甘草的晶鞘纤维 薄壁细胞中的方晶 纤维束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它是由形成层不规则的活动所形成,在某些时候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等。

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它是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化形成。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鉴定根及根茎类中药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鉴定根及根茎类中药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鉴定根及根茎类中药☆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葛根[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及甘葛藤的干燥根。

甘葛藤药材习称“粉葛”。

[性状鉴别]①野葛:为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

外皮淡棕色,有横长皮孔及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

质韧,纤维性强。

无臭,味微甜。

②粉葛: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为灰棕色。

横切面纤维性较野葛根弱,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

体重,质硬,富粉性。

气微,味甘。

[成分]含黄酮类物质,主要为:葛根素、黄豆苷及黄豆苷元。

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

葛根发霉以后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野葛总黄酮含量较粉葛高。

☆☆☆☆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甘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

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

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性状鉴别]①药材:甘草,根呈圆柱形。

外皮松紧不一,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

质坚实而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裂隙,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显“菊花心”。

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②饮片:甘草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切面显黄白色至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

气微,味甜而特殊。

[显微鉴别](1)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

②皮层窄。

③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④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⑤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

⑥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

⑦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⑧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2)粉末:淡棕黄色,味甜而特殊。

ZDAY94:常用中药的鉴别(四)根及根茎类中药(四)

ZDAY94:常用中药的鉴别(四)根及根茎类中药(四)

ZDAY94:常用中药的鉴别(四)根及根茎类中药(四)各位好,我是小周,今天我们继续讲十种根和根茎类中药。

分别是甘草,黄芪、远志、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

知识点:甘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内蒙古伊盟的杭旗一带、巴盟的橙口及甘肃、宁夏的阿拉善旗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优,西北其他地区、东北、华北亦产,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

光果甘草主产于新疆。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

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甘草:根呈圆柱形。

外皮松紧不一,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实而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至皮部偏弯,常有裂隙,显“菊花心”。

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

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

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饮片甘草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切面显黄白色至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

气微,味甜而特殊。

黄芪*【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产地】蒙古黄芪产于山西、内蒙古等省区;膜荚黄芪主产于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四川等省区。

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

【性状鉴别】药材呈圆柱形。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气微,味微甜。

嚼之微有豆腥味。

饮片黄芪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可见纵皱纹或纵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地: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

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主产于新疆。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

切成长段后晒干。

性状鉴别:
◆“甘草”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皮孔横长。

质坚实而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裂隙,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显“菊花心”。

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

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

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以外皮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

②皮层窄。

③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④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⑤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

⑥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

⑦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⑧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

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

②草酸钙方晶多见。

③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

④淀粉粒多为单粒。

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

⑥棕色块状物形状不一。

化学成分:①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如甘草甜素,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

②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甘草苷、异甘草苷等。

甘草甜素有解毒、抗炎、抗癌、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作用。

甘草次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理化鉴别:本品以甘草对照药材及甘草酸铵对照品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

检查:金属及有害元素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不得过千万分之二。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甘草酸不得少于2.0%;甘草苷不得少于1.0%.
附注:常混有伪品“苦甘草”,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

与甘草不同是:栓皮反卷或脱落。

气微,味极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