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泥痕火迹的艺术第5课《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教案2岭南版
岭南美 九上 5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教案设计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研学导航】1、阅读材料: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公认的。
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化妆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代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
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
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
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
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隋唐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
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
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官、哥、汝、定、钧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
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美术9年级上册第3单元《土与火的艺术》精品课件

黄色
闷
分无釉陶 和釉陶
光 多 和 黄亮 为 淡 色润 白米泽 色,1硬 声2度 清00较 脆℃高以,上敲,扣
表现一般 都挂釉
手工制作陶艺的基本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一、泥条盘筑法:
是用粗细均匀的泥条做出各种形状的作品 ,泥条可以一圈一圈盘筑,可以螺旋形盘筑 ,还可以加上一些装饰性的泥条,使其产生 特殊的美感。
二、捏塑成形法:
宋代的五大名窑。
定窑
官窑
哥窑
汝窑 钧窑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
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 的二元配方,成功地烧制出典型 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等,尤其是元 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元十四世纪中期 青花“锦香亭”图罐
现代陶艺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现
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 体,它不是传统陶艺的简单 重复和延续。从本质上讲, 现代陶艺是把陶艺从“器” 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 定犁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 ,重新审视陶瓷本质内涵, 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开拓成 富有现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 的艺术形式。
陶瓷发展过程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烧制陶瓷,约有 一万年的历史。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秦汉: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如秦兵马俑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著名五大名窑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青花瓷 明清:景德镇“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传统陶瓷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第3单元 土与火的艺术 一、陶艺之美 二、中国陶艺发展史 三、陶瓷鉴别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评课稿

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评课稿一、引言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的《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一课,旨在通过介绍传统陶瓷的历史与特点,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与理解。
本评课稿旨在评估该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效果,以及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二、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传统陶瓷的历史渊源;2.掌握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与技术;3.提高对传统陶瓷的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该课程以《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为主题,通过引入陶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特点,形成了以下教学内容:1.传统陶瓷的定义与分类;2.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3.陶瓷制作工艺与技术;4.传统陶瓷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5.学生通过手工制作陶艺作品。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学习兴趣(10分钟)老师引入课程的主题,介绍传统陶瓷的魅力与重要性,通过展示一些传统陶瓷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传统陶瓷的历史与分类(15分钟)老师简要讲解传统陶瓷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不同地区的陶瓷分类,如景德镇瓷、宜兴紫砂壶等。
步骤三:分析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作品(20分钟)老师通过几个具体的陶瓷作品,如青花瓷、汝窑等,详细讲解其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对传统陶瓷有更直观的了解。
步骤四:介绍陶瓷制作工艺与技术(20分钟)老师通过演示陶瓷制作的过程,包括破土、制胎、素烧、上彩、终烧等,让学生了解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与技术。
步骤五:探讨传统陶瓷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传统陶瓷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如陶艺作品的展览、陶瓷的装饰艺术等。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进行讨论。
步骤六:学生手工制作陶艺作品(4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陶艺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老师可以提供陶土、工具和参考样本,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符合自己理念的陶艺作品。
岭南版初中九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岭南版初中九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美术家
1 齐白石徐悲鸿
2 达·芬奇毕加索
第二单元有性格的形象
3 名画中的人像
4 独具魅力的面具
第三单元泥痕火迹的艺术
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6 个性张扬的现代陶艺
第四单元装饰与应用
7 装饰与生活
8 剪纸与应用
9 镂空的魅力
第五单元设计与生活
10 巧妙的线材造型
11 富有创意的家具
第六单元环境与家园
12 现代人居环境
13 营造出美好家园
本册综合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永恒的雕塑艺术
1 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
2 雕琢出来的人文光彩
第二单元繁忙的都市印象
3 城市扫描·都市网络
4 按动快门·移动鼠标
第三单元数字化美术与设计
5 多变的字体设计
6 个性化网页设计
第四单元商场展示艺术
7 商场环境扫描
8 展示设计
第五单元景观与环境
9 公共环境中的景观小品
10 景观模型的设计
第六单元美术与当代社会
11 灯光·夜景
12 自然·设计
13 校园艺术长廊
本册综合。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前言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陶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陶瓷制品主要使用粘土等天然材料手工制作而成,每一件作品都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时代特征。
本教案将会介绍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并结合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中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动手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从实践中逐步认识传统陶瓷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2.探究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联系。
3.通过学习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相关内容,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陶瓷不仅在实用价值上得到发展,而且在造型、装饰、工艺技法等方面也得到了卓越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陶瓷根据不同的烧制温度分为陶器、瓷器和石器等多种类别。
在这些类别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瓷器。
瓷器始于唐代,形制丰富多样,器型不断创新,瓷器造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性形式之一。
陶瓷艺术与当代艺术虽然传统陶瓷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但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陶瓷艺术的创作手法也在不断更新。
当代艺术家通过对传统陶瓷工艺的颠覆和创新,使传统陶瓷艺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相关内容在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中,有许多关于传统陶瓷艺术的内容,包括瓷器的历史演变、瓷器的造型和装饰等。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陶瓷制品,从而更好的体验陶瓷制作的过程,感受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魅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对陶瓷制作和装饰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输入讲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瓷器的特点和创作技法等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方式,丰富介绍陶瓷的分类、类别和特点,让学生逐步了解传统茶具、盘碗、壶之类的瓷器文化、名瓷、工艺、技艺等。
《⑤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九年级上册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陶瓷文化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了解传统陶瓷文化: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博物馆等方式,了解传统陶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特色,并整理成文字材料或制作成PPT。
2. 实践探索制作过程:组织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进行简单的陶土塑造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制陶的初步技能,如选材、搅拌、揉捏、塑造等,理解传统陶瓷制作的流程与艺术精髓。
3. 绘制创作构思草图:结合自身对传统陶瓷的认识和理解,绘制一个以陶瓷为载体的创作构思草图,可包括设计理念、色彩搭配、图案装饰等元素。
4. 小组合作完成展示板:学生需分组进行,每组选取一种或多种传统陶瓷器型作为展示主题,结合各自的创作构思草图,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展示板。
展示板应包含作品名称、创作理念、作品构成等元素。
三、作业要求1. 查阅资料要全面且准确,重点突出,避免大量文字堆砌。
2. 实践探索制作过程要积极参与,注意安全操作,尽量独立完成陶土塑造活动。
3. 绘制创作构思草图时,应使用规范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注重细节表现和色彩搭配。
4. 小组合作完成展示板时,要明确分工,注重团队协作,确保展示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文字材料、陶土塑造作品、创作构思草图及小组合作展示板的质量进行评价。
重点考察学生对传统陶瓷文化的理解程度、制陶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及小组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同学互评和小组自评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问题,教师需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学习任务。
岭南版美术九上第5课《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课件

一个简单的陶瓷用品为什么会有如此 之高的价值?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 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 等 这些化学构成物品被制成日用、建筑、殉葬、祭祀用品,可 久藏不朽 。是我们打开历史谜团的重要窗口。
网纹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 春燕图碗——1.5123亿 港元拍卖时间:2006年 11月28日 拍卖地点: 佳士得2006秋拍 作品 简介:清乾隆御制珐琅 彩杏林春燕图碗造型秀 美,白釉温润,工艺精 湛,是乾隆时期的珐琅 彩杰作。传世的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 碗尽有一对,这次拍卖 的是市场上唯一的一件, 另一件藏于英国大维德 基金会。
按小组的讨论分析完成表格
猜猜用途?
造型特征
网纹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 至7000年)
纹饰象征
其他
鬼谷子下山 此件元青花珍品在2005年7月的英国 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 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佳士得公司当时 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 录。 “鬼谷子下山”高27.5厘米,直 径33厘米,产自七百年前的中国景德 镇。此罐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 足、栩栩如生,各种辅助纹饰也是笔 笔精到、十分完美,显然是出自大画 家之手,这使得此罐非普通的青花瓷 可比,堪称中国古代瓷器之瑰宝。
不清脆
有清越的金属声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黄埔初级中学 张清林
拍卖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拍卖地点:伦敦拍卖行班布 里奇斯 作品简介:清乾隆 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 心瓶,内绘青花,外画洋彩、 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 镂空、转心、浮雕等多种工 艺,极尽奢华,属于清代乾 隆瓷器中的精心之作。2010 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 里奇斯(Bainbridges)在 伦敦郊外一个仓库里举行的 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清乾 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 转心瓶,以5160万英镑(约 合5.54亿元人民币)刷新中 国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
《⑤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九年级上册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探索,深入了解传统陶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艺术创作思维。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传统陶瓷的认知与欣赏展开。
1. 陶瓷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陶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陶瓷特点,并记录下至少三个典型的传统陶瓷器型与特色。
2. 陶瓷图片欣赏:选择不少于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图片,从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并简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 创作构思:结合所学知识及个人兴趣,构思一件传统陶瓷作品的创作方案,包括器型、图案、色彩等元素,并绘制草图。
4. 动手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陶土制作一个小型的陶瓷器皿(如小碗、小碟等),体验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注重知识的积累与个人感受的记录。
2. 图片欣赏环节需注明图片来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3. 创作构思需原创,可借鉴但不得完全复制他人设计。
4. 动手实践环节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操作,保持作品整洁。
5.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准确阐述传统陶瓷的相关知识。
2. 图片赏析的深度:学生是否能够深入分析所欣赏的陶瓷图片。
3. 创作构思的原创性:学生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体现了个人特色。
4. 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及作品的完成度。
5. 作业的整洁度和提交及时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环节包括:1. 教师批阅: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阅,指出优点与不足。
2. 课堂点评: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课堂展示与点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3. 个别辅导: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分辨陶与瓷。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仿写对一个陶瓷作品的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到陶瓷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日常用品又是历史的见证还是特别的艺术品。
2学情分析
对于传统艺术的赏析,提倡体验式教学
内容不宜太多,重在能学生有个切身体验的过程以及拉进其与作品的关系。
力求能在学生的学习乃至人生生涯里埋下一粒粒的种子,让它自由地发芽或者永远保持沉睡。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引入
1给每个小组分发陶罐与瓷罐
5
2简单介绍陶瓷制作过程
3展出课题: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在化工材料、金属、玻璃制品技术发达并且运用广泛之前乃至现在日常用品的最常用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