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九上-《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试讲稿-说课稿

人教-九上-《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试讲稿-说课稿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一、课题土和火的艺术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陶艺作品的独特美感,掌握陶艺的成型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合作与探究的方式,提升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陶艺的独特美感,掌握其制作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难点:提升对陶艺文化的热爱,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创设法、展示法等。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黏土、陶器瓷器等。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问学生:“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陶土、高岭土)2.教师展示陶瓷的作品图片,提问学生:“这些黏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顺势导入本课《土和火的艺术》。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以“快问快答”的形式提问学生,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有哪些呢?(区别在于制作材料、敲击声音、吸水性、烧制温度等方面。

)2)教师展示《彩绘陶尊》、《红绿彩高足洗》等各种陶艺作品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思考,作品分别在图案、色彩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呢?(纹样、色彩、造型。

)2.深入探究教师播放陶艺的制作视频,请学生观看并讨论,如此精美的陶艺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手工拉坯成型。

)(三)教师示范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演示,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并讲解制作步骤。

(四)学生练习要求:选择一种陶艺的成型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教师以“陶瓷艺术展”为题举办作品展览,并以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的方式,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五)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后欣赏生活中的陶瓷日用品。

本文字数732字,同学们可以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

《土和火的艺术》试讲稿(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开场语: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面试中学美术教师的第16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土和火的艺术》(板书:土和火的艺术)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陶瓷 教案 2023—2024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陶瓷 教案 2023—2024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3土和火的艺术一一陶瓷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3土和火的艺术一一陶瓷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周一上午第2节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陶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陶瓷的基本分类和制作工艺。

(2)学会欣赏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掌握陶瓷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陶瓷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采用实践操作、演示、讲解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陶瓷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陶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陶瓷的基本分类和制作工-H-乙。

(2)教学难点:陶瓷绘画的基本技巧,欣赏和鉴赏陶瓷艺术作品。

5.教学策略:(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艺术作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设计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3)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陶瓷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水平。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1)陶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掌握陶瓷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一、教案名称:土与火的艺术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土与火的艺术——陶瓷》2. 陶瓷作品展示图片或实物3. 陶瓷制作工具和材料(如陶土、釉料等)4. 投影仪和幻灯片5. 黑板和粉笔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陶瓷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对陶瓷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陶瓷的基本概念,如陶瓷的定义、特点等。

2. 教师介绍陶瓷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陶器到现代的瓷器,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演变。

三、欣赏和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陶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美在哪里?”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动手实践(25分钟)1. 教师分发陶瓷制作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作品。

2.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强调陶瓷制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你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深入讲解陶瓷制作的技巧和要点。

2. 学生听讲并进行笔记。

三、动手实践(20分钟)1. 学生继续制作陶瓷作品,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 3土和火的艺术 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  3土和火的艺术 教案
1.了解茶壶演变史,感知“壶”到“茶壶”的造型变化。
2.了解茶壶的几种制作方法,掌握茶壶的泥板成型和创意技法。
1.中国茶壶的演变史:“壶”至“茶壶
(1)“壶”是什么样子的呢?
(分析、讨论、探究)
A、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特征: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
瓷器的普遍使用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事,三国两晋时出现了青瓷制作高峰,壶的造型也趋向统一。
B、三国越窑青瓷盘口壶特征:它的口部展开,极像一个盘子,下面连着细长的颈和圆球形或扁球形的腹,没有把,但在肩部常有“系”。
C、黑釉鸡首瓷壶东晋国家博物馆藏特征:最初的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一侧肩部塑一个尖嘴无颈的实心鸡头,相对的另一侧从肩部到盘口塑鸡尾。鸡头纯粹是装饰,而鸡尾可当把手用。大约在东晋时,鸡嘴改作圆形,中空成管状,具有实际倾倒作用的“流”。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
技法一、手捏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简单的技法,也是初学陶者体验泥的厚薄、软硬、干湿程度最基本的练习。
技法二、泥条盘筑法是泥条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技法三、泥板成型法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将这些泥板进行裁切,并粘接在一起做出各种造型。
为了我们的茶壶更独特、美观,更受欢迎,用泥板法造型还不够,我们还需再一步的探索。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材分析与说明
本单元属于“设计 应用”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的六个活动内容进行归纳和拓展,把本单元设计成三个课时,其中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艺术品为两课时,陶艺制作为两课时。本节为泥板成型法创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板书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
四、小结

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和火的艺术特征;2.理解和掌握土火艺术的表现形式;3.分析和评价土火艺术;4.培养学生对土火的兴趣,增强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3单元:土和火的艺术1.土艺术的表现形式:彩泥、泥塑、泥塑造型;2.火艺术的表现形式:篆刻、雕刻和彩陶;3.中外土火艺术的比较;4.艺术鉴赏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土火艺术的表现形式;2.中外土火艺术的比较和分析;3.分析和评价土火艺术;4.艺术鉴赏方法和手段。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举几个生活中利用土火进行创作或生产的例子,引发学生兴趣。

2.认识土和火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土”和“火”两个词的涵义。

3.了解土艺术1.介绍土艺术的概念和演变历程;2.完成泥塑或泥画的制作,学生将自己对生活中事物的想象通过泥塑或泥画表现出来;3.学生自主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给予评价。

4.了解火艺术1.介绍火艺术的概念和演变历程;2.学习篆刻和雕刻技巧,学生在黄土板或陶器上刻画事物形象;3.学生自主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给予评价。

5.中外土火艺术对比1.比较中外土火艺术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差异;2.谈谈中外土火艺术受文化背景和环境的影响,分析其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

6.艺术鉴赏1.学习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手段;2.通过学生自主搜寻土火艺术的相关资料,让他们分析和评价出所学土火艺术的特色和艺术价值。

7.作业布置1.结合生活实践,完成一件具有创意和艺术价值的土火艺术作品;2.搜集关于土火艺术的资料,分析并撰写一篇土火艺术的作品评析。

五、板书设计1.土和火的艺术;2.土艺术的表现形式:彩泥、泥塑、泥塑造型;3.火艺术的表现形式:篆刻、雕刻和彩陶;4.艺术鉴赏方法与手段。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彩泥、泥塑和泥塑造型三种土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篆刻、雕刻和彩陶三种火艺术表现形式。

九年级美术《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九年级美术《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土和火的艺术﹡泥条盘筑
-----让我们陶醉其中
课 题
土和火的艺术
年级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时 间
姓名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泥性,学习泥条盘筑法及装饰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泥条盘筑法,用规范的“泥条盘筑法”按课堂作业要求创作出有主题的泥塑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陶艺创作带来的愉悦和自信。
学生说说体验感受
观察老师的搓条手法,注意泥条间的衔接及加固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学习泥条盘筑法。
欣赏“泥条盘筑法”制作的陶艺作品
欣赏图片,感受泥条魅力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装饰方法
1、雕刻,2、镂空3、镶嵌,4、粘贴
小组确定主题,分体制作
作品完成
合作整理。
评委入座。代表介绍作品
评委按作业要求评价。
颁发证书,教师和获奖作品、作者、评委拍照留念。
2、教师引导:像这样把泥搓成泥条、盘起、然后向上叠加的手法,叫做“泥条盘筑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和火的艺术·陶醉其中”
二、体验泥性
1、每位同学桌上都有一块陶泥,请你用1分钟时间,把陶泥搓成泥条,看谁的泥条粗细均匀、长而不断。
2、教师演示:请同学说说搓泥条的感受,搓断的是什么原因。
3、搓泥条前先要揉泥,注意泥的干湿度,如果泥较干,搓泥条时就容易断裂,需要揉泥时喷水;如果泥较湿,就继续揉泥,使水分吸收。搓泥条时要用手掌向两边用力,不要用手指。
欣赏微课,学习陶艺成形法作品
情感升华
收拾整理结束课程
创设“鉴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陶艺作品导入课题,进入探索阶段。

《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土和火的艺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土与火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基础陶艺的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陶艺作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对美术课程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陶艺的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手部协调性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陶土的基本特性和成型技巧,如揉泥、塑形等。

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土与火的艺术转化过程,以及如何通过陶艺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

在实践环节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陶土材料、转盘、雕刻工具等陶艺制作工具的准备,同时要准备一些陶艺作品的图片或实物供学生欣赏参考。

此外,还需准备安全防护措施,如手套和围裙等,以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因工具操作不当而受伤。

教学环境方面,需提供一个宽敞、安全、干净且通风良好的教室或工作室。

同时需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陶艺制作流程和作品欣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需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由土和火创造的艺术作品图片,如陶器、瓷器、雕塑等,让学生感受到土与火结合的独特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土和火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土和火的艺术》。

二、知识探究环节本环节主要是对土和火的艺术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详细介绍土和火的特性、种类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介绍不同种类的土壤如何影响艺术作品的质感和色彩,火的温度如何决定陶艺品的成型和烧制效果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物或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土和火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运用。

三、实践操作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以加深对土和火艺术的理解。

本环节可以设计为陶艺制作过程的小实验,让学生亲手体验从泥土到陶艺品的转变过程。

火与土的艺术的教案5篇土与火的艺术美术课件

火与土的艺术的教案5篇土与火的艺术美术课件

火与土的艺术的教案5篇土与火的艺术美术课件下面是我收集的火与土的艺术的教案5篇土与火的艺术美术课件,供大家参阅。

火与土的艺术的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锯末在木块、竹片上进行平面装饰。

2.感受锯末装饰的特别美感,体验用废旧材料想象创作的乐趣。

3.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一、经验准备:1.欣赏毛织、刺绣等各种壁挂图片,了解壁挂。

2.玩锯末感受锯末的特点,观看木材加工视频了解锯末来源。

二、环境创设:收集锯末画作品布置成壁挂展区。

三、物质准备:课件,各种形状的木片、竹片,原色、彩色锯末,白乳胶,棉签,擦手巾。

活动过程一、参观展区,感受壁挂的装饰材料及锯末装饰之美。

引导幼儿看看、摸摸、说说展区里的壁挂和平时见过的壁挂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装饰了哪些美丽的图案,图案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二、观看视频,了解彩色锯末的加工方法以及壁挂的装饰材料。

1.讨论,了解壁挂的材料。

师介绍材料:壁挂是用房子装修和工厂加工时剩下的边角材料做底板的,美丽的图案是用锯末装饰的。

2.观看视频,了解泡制彩色锯末的方法。

师:这是锯末原来的颜色,它是怎样变成五颜六色的呢?幼儿发表看法后师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后小结:原来是废物的锯末,经过筛选、染色、晒干,就可以用来粘贴漂亮的图案。

三、观看视频,讨论如何运用锯末进行装饰。

1.提问,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用锯末装饰的方法。

师:怎样用这些锯末来装饰壁挂的底板呢?2.观看视频,了解装饰的步骤和要求。

第一步:先想好要装饰的图案,再用笔轻轻在底板上画出图案。

要点:图案要大一些,便于粘贴锯末。

第二步:用棉签将少量白乳胶刷在图案上。

要点:乳胶不要一次性全部刷在整个图案上,用一块,刷一块。

第三步:先想好画面上各部分使用的颜色,再用手抓少量锯末,一点一点均匀地洒落在刷了白乳胶的地方,将白乳胶完全覆盖。

要点:手不要碰到白乳胶,锯末要一点一点均匀洒开,要将白乳胶完全覆盖,不要留下空白。

第四步:用手轻轻压一压锯末,稍等片刻,拿起底板轻轻抖动,将多余的锯末抖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分析:
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环视教室,组织上课。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陶艺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火等因素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土和火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1.陶艺之美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1)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有什么不同吗?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教师提问:(2)陶艺与其它艺术门类有何区别?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吗?
2.中国陶艺
教师提问: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
中国享有盛誉的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史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

英文“中国”China,指的就是瓷器。

它以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陶艺发展概况。

(1)原始陶器
(2)原始瓷器
(3)秦兵马陶俑
(4)瓷器发明
(5)唐三彩
(6)宋代陶瓷
(7)元代陶瓷
(8)明代陶瓷
(9)清代陶瓷
讨论研究
想一想
1.瓷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宋代有哪五大名窑?
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悠久,而外国的陶瓷艺术也精彩纷呈,给同学们留一项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

想一想,陶与瓷一样吗?你会辨别吗?
小结
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一定想亲手尝试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别着急,下节课我们就请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