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热带小屋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英国一阿基格拉姆的一系列城市畅想为代表,高技派的实践在二战后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 因为18、19世纪工程技术领先的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英国人把建筑当做技术的职业 传统。
曾经以巴黎蓬皮艺术中心的设计而名声远扬的罗杰斯,在 80年代以后的众多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对新技术运用于建筑设 计的探索热情。位于伦敦的劳伊德大厦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 的代表作。罗杰斯在欧洲人权法庭和4频道电视台总部中延续 了劳伊德大楼对高技术的表现。从罗杰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这样几个明显的倾向:罗杰斯常常把服务设施和交通体安排 在建筑的外面,创造出室内无障碍的空间效果,同时交通体 和服务设施在室外也产生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牛津滑冰馆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的英国馆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2012年伦敦奥运 会自行车馆建筑 设计
英国建筑师霍普金斯以其出色的帐篷结构 设计获得声誉。8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帐篷 结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苏拉姆伯格 研究中心、芒得看台和巴塞尔顿市政广场的 围和。
苏拉姆伯格研究 中心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劳伊德大厦
罗杰斯常常允许建筑在剖面或平面上可以有所变动或 延展。罗杰斯在作品中还频繁地使用张力结构,在细节 处理上大量采用铆接的方式。此外,罗杰斯在作品中依 靠智能化技术,但没有完全依赖复杂的设备与先进科技, 即采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制,也采用了来自其他领 域的科技成果。
工业技术的创新与现代化

工业技术的创新与现代化“创新”与“现代化”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其中,“创新”最近几年一度火爆,而“现代化”则是解放以来我国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
而工业技术作为一个综合性强、影响深远的领域,如何推动其创新与现代化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工业技术创新方向与现实挑战在工业技术方面,如今有以下四个方向值得我们关注:一是高端装备制造,二是新型信息技术,三是复合材料,四是生命科学。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代表可以说是飞机制造了吧,而随着中国经济上行以及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这是一个新生的市场,除了第一代战机、多用途直升机、运送机的制造之外,还需要掌握发动机、车载设备、遥感器等复合技术。
而在这方面,外国技术缺乏持续的支持,中国自主品牌有了很好的机会。
而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等,对现代化社会的打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个领域的内核较为复杂,标准化程度较低,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航空太空产业到地火勘探都有应用,而善于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可以在这方面红利颇丰,尤其是在现代造船、高速列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需求。
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可以上的,尤其是基因测序与合成、分子医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
另外,与工业技术创新相提并论的一个重要领域便是再生能源,如电力、核能、风电、光伏等等,绿色能源是未来的增长点。
不过,每一项技术都有它自己的起步难度,比如,高端装备制造往往需要大量投资,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需要较长的周期,新型信息技术往往经常受到成功算法的缺失阻碍,复合材料方面的进展也面临技术难题。
而与此同时,在工业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市场和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价格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政策制度落后等等。
二、工业技术创新的路径近年来,中国一直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国家也在加大支持力度方面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
浅析现代主义的继承发展——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派

correcting and transcending the theoretical 抽 象 的构 成 ,一种 不 依赖 模仿 或 折 中传统 样 式进 行 形
deficiency of modernism. Instead of regres— 式 生产 的 巨大潜 力 ;那 么 ,这 种潜 力 也 被 当代 新 现 代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 aesthetic tenden— 多样 的空 间形 态 ,赋 予其 极 为丰 富 的文化 内涵 。如 果
cy, the cOntempOrary archi tecture aimed at 说 现 代 主 义 建筑 运 动 中的风 格 派 和构 成 主义 展 示 了
后 ,建筑风格在原有思想流派的基础上也迎来 了前所未有 求新 老馆 之 间 内在的 几何 构图 关 系。此外 广场 上 的玻
的新的历史格 局。新思潮与新探索层 出不穷,就建筑理论 璃 金 字 塔 ,被 人 们 称 赞 为 “卢 浮 宫 院 内飞 来 的 巨大 宝
主 义一 样 回 归历 史与古 典 ,而是 对 其进 行 了继 承 、补
充和 发展 。本文 通过 列举 大量 建 筑 师及其 经典 作品 从
二 .新现 代 主义
不 同 角度 对新 现 代 主 义 与 高技 派 的 继承 方 式进 行 了
1 960年 代 ,在正 统 现代 主义 急 需修 正 ,以及 后现
则 和 美 学潮流 进 入 了一 个 百家 争鸣 的新 局 面 ,旨针 对 法 ,并进行了进—步的演绎;而高技派则发展了现 代建筑运
现 代 文 明 的缺 失 与弊 端 ,修 正 、超 越 现 代 主 义的 理 论 动的技术之上主义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早期作 品将技
名词解释56419

名词解释56419(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包豪斯:全称“国立包豪斯”是1919年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
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继承了莫里斯“人性化”的一面,提倡创造精神,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2、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应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其实质是把现代主义设计史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以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表现出人情化和过于冷漠的特点。
3、有计划废止制:认为的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其设计作品2年一次小变化,每3~4年一次大变化,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进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
4、后现代主义设计: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源,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涉及艺术、设计、文学、语言、伦理、政治、哲学等领域。
产生背景是晚期资本主义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
5、流线型风格: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为流行的产品风格。
6、波普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场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特点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采用象征性图案,产生引人瞩目的效果。
7、德意志工业同盟:把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结合起来,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在欧洲大陆率先接受了从手工业生产到机械化大生产的社会转型这一事实。
他们举办展览、召开年会,探讨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形势,提出了标准化、大批量产生的现代生产方式,并开展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活动。
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与此同时,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
本文将探讨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得信息传播和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平台实时交流,跨越时空进行互动。
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快捷,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和促进全球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
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线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人力成本,从而使得商品价格相对稳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更多的传统工作可能会被机械化和自动化取代,这也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机会去追求创新性的工作。
再者,现代科技革命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医疗器械、基因编辑等技术的突破让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癌症、糖尿病等传统难以治愈的疾病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个性化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最后,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替代化石能源提供了可能性,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也可以更加精准地监测到环境污染源和预警灾害。
科技的应用将有望为地球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总结来说,现代科技革命对于人类社会起着深远的影响。
它既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力,也为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智能、个性化和可持续,我们期待着科技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工业革命后的设计风格

1、现代主义一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大众市场也已经基本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为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
现代建筑的兴起更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的各种设计思潮终于融汇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形成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现代设计首先起源于对机器的承认,它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有其本身的结构和机械的内部逻辑来确定。
在产品设计上,科学取代了艺术性,体现为象征效率的风格,所以,它被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
现代主义的主张:(1)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和附加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
(2)现代主义主张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
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3)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实际上它还是形成了一种现代风格。
这种风格以“机器美学”为基础,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它的造型语言就是以20世纪艺术变革的各种抽象理论为基础的。
(4)现代主义认为形式不能与伦理价值和社会目的分开,其中心信念和奋斗动机是为新的技术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美学,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艺术的力量来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它的理想与工业和社会的现实之间差距很大,这也是现代主义在欧洲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原因之一。
(5)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联系较少。
由于过分强调简洁和标准化,剥夺了消费者多样性学则的权利,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
2、新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机构和办公室剧增,对工业设计产品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家具、室内设计和办公用品。
对这些场合来说,有必要体现出商业界的秩序和效率,因此设计应有冷漠、正规、中性的外观特征。
第14次-新现代高技派

位。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1985年 福斯特
雷诺产品配送中心 1980-1983年 福斯特 形态由标准单元模数化构成,可使建筑继续扩张,建立 一种动态平衡。
德国新议会大厦 1999年 福斯特 用玻璃穹顶“恢复”被毁的古典式穹隆,并使其成为向共 众开放的公共场所。
德国新议会大厦 1999年
福斯特
采用自然通风体系
4. 斯普尔森(丹麦) 巴黎 德方斯巨门 1989年 与凯旋门遥相呼应,位于巴黎城 市规划的主轴线上,被巴黎人称为新凯旋门。高90米,宽70 米,深70米。外墙由意大利细白纹大理石铺成。
巴黎 德方斯巨门 1989年 斯普尔森
5. 桢文彦(日本)
获1993年普利兹克奖。 螺旋大厦 1985年
通过螺旋状坡道, 将立面从稳定转变为活 泼的形式,展馆、餐厅、 商店等各种功能被巧妙
鲁丁住宅
1997年 荷兰法尔斯修道院
联想儿童画中的房子
戈兹美术馆
小结: 1. 20世纪60年代后期对现代建筑的反叛有
1)后现代主义
2)新理性主义 3)新地域主义
4)解构主义
5)新现代 6)高技派的新发展 7)简约的设计倾向
2.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设计特点。
思考题: 1.20世纪60年代后期对现代建筑的反叛有哪些思潮。 2.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设计特点,举例说明。
2.诺曼.福斯特(英)
获得1999年度普利兹克奖。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 德国国会大厦重建
1979-1986年 1992-1997年 1992-1999年
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 1980-1983年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1985年 福斯特
三跨悬挂式钢结构桁架 完全暴露在外立面上,显示 了金融机构的坚实力量和地
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改变世界上1/3天际线的设计师米斯.凡德罗有计划废止制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马谢.布鲁尔第一把钢管椅子是1925年产生的,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这个椅子就称为“瓦西里椅子”塔特林设计了第三国际纪念塔。
巴黎地铁站的设计是吉玛德运用玻璃和铸铁的成功的例子,代表了法国的新艺术风格西班牙建筑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蒂的代表作品有米拉公寓美国建筑师、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在1892年发表的《建筑中的装饰》中明确表达了对装饰的厌恶,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的现代设计原则是形式服从功能被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的是罗伯特.文杜里下列哪个理论观点是美国设计的原则形式追随市场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1936年,沃尔特.提格为柯达公司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便携式相机--柯达班腾照相机,初步形成现在相机的雏形。
现代主义设计特点包括功能主义雷蒙.罗维是20世纪美国工业设计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他同时被誉为“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天鹅椅是丹麦家具设计师安尼.雅各布森的经典之作成立于意大利米兰的世界知名的重要前卫设计集团是孟菲斯非物质主义设计信息是非物质的,“非物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此提出的。
(2)“非物质设计”则是借用了其哲学概念,指在信息时代,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设计相对的设计形态,其设计方式,对象,手段等都经历了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变,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
(3)现在新兴的界面设计,网页设计等,都属于非物质设计的范畴。
(4)非物质设计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科技的进步,为非物质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非物质设计是艺术与科学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现代主义设计设计领域的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30—50年代的一种设计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NCHANG UNIVERSITY
题目: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系工业设计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理)101班
学生姓名:童克锋学号: 5203110022 日期: 2012.12.12
新现代主义风格
新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冷嘲热讽相反,新现代主义是坚持吸纳带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完全依照现代主要以的基本词汇进行设计,而根据需要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
因此,新现代主义风格既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
高技术风格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器风格,即所谓“游击队”风格,以图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科技技术。
高技术风格的发展是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还强烈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高技术风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新现代主义风格与高技术风格的关系
新现代主义风格与高科技技术是相辅相成的,高科技是新现代主义的支持,同时新现代主义风格也是高科技的展示。
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High–Tech)。
这两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一起来了。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新现代主义风格与高技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为代表的“有机现代主义”流行一时,当进入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
新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流行的视幻艺术(OP艺术)的影响。
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它源于包豪斯艺术家阿尔伯斯的试验研究。
视幻艺术强调黑白的几何形式构图,在20世纪60年代的商标、广告、装饰等设计领域盛行。
在产品设计上,视幻艺术的影响是所谓的“硬边艺术”,多采用圆柱体、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形状,选材上广泛应用不锈钢、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的质感。
丹麦设计师雅各布森于1967年设计的“筒系列”不锈钢器皿就是“硬边艺术”的典型。
“新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商业机构和办公室剧增,对工业设计产品需求量很大,如家具、室内装饰和办公用品等。
对这些场合来说,有必要体现出商业界的秩序与效率,因此设计应有冷漠、正规、中性的外观特征。
20世纪50年代当代主义在居家环境中体现出来的非正规化、人情味和轻巧、灵活等特点已不适宜于商业办公的要求,从而促成了新现代主义的兴盛。
新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与包豪斯有相似之处,它在家具设计中喜欢采用镀铬钢管,在形态上强调机械化与几何化。
这一风格最早在英国流行。
在家具设计方面,OMK是新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
OMK是于1966年成立的一个由青年设计师组成的事务所,他们在家具和室内设计中广泛使用钢管和其他工业材料,突出体现金属材料的冷漠感。
在欧美其他国家,新现代主义也时兴一阵。
较为正规、严谨的新现代主义作品不少出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之手。
如丹麦设计师克雅霍尔姆设计的钢片椅就显得稳重而严谨。
1966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成立的设计组织阿基佐姆也积极推进新现代主义。
1969年,阿基佐姆设计了“米斯”椅以一种幽默的手法来模仿米斯的巴塞罗那椅。
“米斯”椅采用了镀铬方钢、橡胶板等工业材料及尖锐的三角形造型,把新现代主义推向了极端。
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
这两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一起来了。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信机器风格,即所谓“游击队”风格,以图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
罗维于20世纪40年代末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
该机采用了黑白两色的金属外壳,面板上布满各种旋钮、控制键和非常精确的显示仪表,俨然是一件科学仪器。
20世纪50年代初,罗维又另辟蹊径来表现电子技术,他设计的一台收音机由黑色基座和透明塑料外壳构成,外形为一个规整的长方体,所有内部元件都清晰可见。
罗维的这些设计预示着后来“高技术”风格的到来。
“高技术”风格的发展是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还强烈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高技术”风格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与“机器美学”最早体现于建筑设计上一样,“高技术”风格也最先在建筑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对工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是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者是意大利建筑师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
他们对自己设计的解释是:“这幢房屋既是一个灵活的容器,又是一个动态的交流中心。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大楼不仅直率地表现了结构,而且连设备也全部暴露了。
面向街道的东立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为交通通道,绿色的为供水系统,蓝色的为空调系统,黄色的为供电系统。
面向广场的西立面是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
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的是自动扶梯,几条水平方向的是外走廊。
蓬皮杜中心设有工业设计部,经常性地举办工业设计展览,并陈列一些著名的设计作品。
这些展览、陈列与这座建筑物本身都对工业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
一时间,类似外科医生用的手推车、仓库用的金属支架、矿井用的安全灯、实验室用的橡胶地板等都纷纷进入居家环境。
由美国纽约莫萨设计小组设计的高架床就是由市售的铝合金管及连接件组合而成的,看上去像建筑工地的脚手架。
法国设计师伯提耶设计的儿童手工桌椅则采用粗壮的钢管结构,并装上了拖拉机用的坐垫,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色。
20世纪60年代法国设计师莫尔吉为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2001年,宇宙奥德赛》设计了影片中的布景,他采用金属构架与人造海绵制作了一系列形状古怪的家具和科学实验室场景,影响很大。
当时,各种科学幻想连环画和杂志也充满了所谓宇宙时代到处是按钮、仪表的室内设计图片。
这些大众传播手段推动了“高技术”风格的普及,连一些厨房也设计成科学实验室的式样,各种橱柜炊具都布满各种开关和指示。
在家用电器,特别是在电子类电器的设计中,“高技术”风格也很突出,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技术信息的密集,面板上密布繁多的控制键和显示仪表。
造型上多采用方块和直线,色彩仅用黑色和白色。
这样就使家电产品看上去像一台高度专业水平的科技仪器,以满足一部分人向往高技术的心理。
1975年,由英国PA设计事务所设计的“SM2000”型直接驱动电唱机就是一件“高技术”风格的家电产品,所有零部件都直率地暴露在外,有机玻璃的盖子还特别强调了唱臂的运动。
1980年,德国普法夫公司推出了一种带微处理器的全电动缝纫机,很少有机械构造。
为了体现先进的电子技术,机身上装置了大量的控制按钮,很像电子计算机的键盘。
“高技术”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曾风行一时,并一直波及20世纪80年代初。
但是“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常常招致非议。
与此同时,另一些设计师正致力于创造出更富有表现力和更有趣味的设计语言来取代纯技术的体现,把“高技术”“高情趣”结合起来。
在这方面最早的讯号是名为“波普”的艺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