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2节《液体的压强》学案(新人教版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目标知识点】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3.知道连通器原理,知道生活中的连通器。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其变形式有:,。
二、课堂导学(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如图所示,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向也有压强。
因此,液体内向方向都有压强。
2、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压强计的原理:U形管两端液面差越大,说明所受压强越。
(2)下图是都是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五幅图,除E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①如图A、B、C所示,是将探头放在水中的不变,改变探头的。
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②如图C、D所示,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探头的相同,改变探头的。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③如图A、E所示,控制探头的、相同,改变液体的。
结论: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④本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小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应用: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图9.2-3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模型法”(液柱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深度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
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与、无关。
2、例题(P35页例题)(三)连通器1、叫连通器,图9.2-5说明,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
2、讨论并分析船闸的工作原理。
【课堂练习】1、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3.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喷泉4、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A. P1>P2 B. P12C. P1<P2 D.无法确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本节课,我以“液体的压强”为主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力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液体的压强。
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说出液体压强的概念。
2.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到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容器、不同密度的液体。
2. 学具:记录表、画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讲解生活实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
2. 实验观察:让孩子们使用液体压强计,观察不同深度、不同密度液体的压强变化。
3. 记录与分析:引导孩子们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4. 实践应用: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解释生活中的液体压强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到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液体压强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如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速度的关系。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研究能力。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对孩子们的课题进行点评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概念,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 学会计算液体压强,并能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难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液体、容器、压强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体压强的实例,如船只在水中浮起、潜水员潜入水压变化等,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如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与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等。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原理,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即 p = ρgh。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验证液体压强公式。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如液体容器中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帮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6. 随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液体压强的概念。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
4. 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液体压强的计算:给定液体密度和深度,计算液体压强。
答案:p = ρgh。
2. 液体压强应用题:某潜水员潜入水压为 1.0×10^5 Pa的深度,求潜水员所受的液体压强。
答案:潜水员所受的液体压强为1.0×10^5 P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9章第2节《液体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9章第2节《液体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公式:p = ρgh2.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 液体压强的应用: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液压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液体压强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2. 理解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3. 掌握液压机等应用液体压强原理的设备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潜水艇模型、液压机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压强计的示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
2. 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为p = ρgh。
3. 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 应用实例讲解: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液压机的工作原理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不同深度下的液体压强,并解释相关现象。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液体压强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液体压强2. 板书内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液体压强的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压强的应用:潜水艇、液压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不同深度下的液体压强,并解释相关现象。
分析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解释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2. 答案:液体压强计算结果: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别计算不同深度下的液体压强,并解释相关现象。
潜水艇浮沉原理: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当潜水艇充满水时,自身重力减小,浮力不变,所以浮起来;当潜水艇排放水时,自身重力增大,浮力减小,所以沉下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案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如何计算液体压强。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水、不同高度的容器、测量工具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压力、压强的概念。
2. 利用教具展示液体压强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
2. 实验一:观察液体压强计的示数变化,记录不同深度下的压强值。
3. 实验二:比较不同液体(水、盐水)在相同深度下的压强值。
4. 实验三:观察不同容器(不同形状、不同高度)中液体的压强值。
三、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2. 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四、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
2. 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 = ρgh。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题目。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
活动重难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通过课后习题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姓名_______学习目标1、经历用实验方法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控制变量法。
2、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
情境导入1、当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为什么会感到有压迫感?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压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压强的公式: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
二、自学课本P33-34“液体压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________有压强;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________也有压强。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
2、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上有一个探头,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探头上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3、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______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
三、自学课本P34-36,“液体压强的大小”,完成下列问题:6、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________;ρ表示密度,单位是_________;h表示深度,单位是_________。
7、深度是指从_________到计算压强的那一点的垂直距离。
四、自学课本P36“连通器”,完成下列问题:8、连通器的定义:上端___________,下端___________的容器。
9、连通器里的__________液体__________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液体压强的计算: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3. 液体压强的特点:探讨液体压强的方向、随深度增加的特点以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 液体压强的应用:学习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体浮力、水坝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描述液体压强的特点,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槽、不同密度的液体、浮力模型等。
2. 学具:计算器、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体压强计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定义。
3. 公式学习: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特点探讨:引导学生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如方向、随深度增加的特点以及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5. 应用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液体的压强2. 板书内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液体压强计在水中深度为2米时的压强。
答案:p = ρgh = 1000 kg/m³ × 9.8 m/s² × 2 m = 19600 Pa2. 题目二:一个物体在水中浮力为10N,求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学案

第2节液体压强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会应用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4.认识连通器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学点一:液体压强活动体验:在甲图中,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包有橡皮膜,往容器中加水,橡皮膜凸起,表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这是因为水受重力;在乙图中,侧边开口处包有橡皮膜,往容器中加水,橡皮膜凸起,说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这是因为水具有流动性。
了解压强计:(1)结构:压强计主要由U形玻璃管、橡胶管、探头三部分组成。
(2)原理:对探头的橡皮膜有压强时,U形玻璃管内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就越大。
(3)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归纳总结: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且具有。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
学点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把压强计的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分别把压强计的探头朝上、朝侧面、朝下放置,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深度探头方向压强计的高度差同一深度朝上同一深度朝侧面同一深度朝下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探究2:液体在不同深度处的压强。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结论: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探究3:研究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水、盐水、硫酸铜溶液中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结论: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2);(3)。
学点三:液体压强的大小自主推导:某容器所盛的液体内部,有一个水平放置在平面,其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液柱的重力大小,液体的密度为ρ,液柱的高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
(1)液柱的体积V=Sh;(2)液柱的质量m=ρV;(3)液柱的重力G=mg=ρVg=ρShg;(4)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Vg=ρS hg;(5)平面受到的压强p==ρgh。
归纳总结:1.液体压强的公式:;2.密度ρ的单位取,深度h的单位取,压强p的单位才是Pa;3.液体的压强只跟和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学点四:连通器思考讨论:(1)请同学们观察连通器的结构,说出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
(2)连通器上各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什么总是相同的?归纳总结:1.定义: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3.原理:连通器中两边液体静止时,两边液体所产生的压强。
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2.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中,王超将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当两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现把两金属盒分别放在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中,且两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则由图可知( )A.ρ1=ρ2B.ρ1>ρ2C.ρ1<ρ2D.无法判断7.小华同学测得保温瓶瓶胆最大深度为30cm,装满水后,水对瓶底的最大压强是Pa,若将水全部倒入脸盆中,则水对盆底的最大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
(g取10N/kg)8.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作标记。
这样做利用了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这是为了探究。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C.盐水(ρ盐水=1.1×103kg/m3)10.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1)求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参考答案自主探究学点一:液体压强1.重力流动性2.U形管压强计学点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学点三:液体压强的大小1.ρgh2.kg/m3m3.密度深度学点四:连通器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2.相同的3.相等课堂检测1.C 解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A 解析: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水越深,水的射程越远,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A项正确。
3.C 解析:U形管是个连通器,静止时各容器液面总是相平的,故选C项。
4.C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题中两种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因为装有同种液体),容器深度也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5.B 解析: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且甲容器是敞口的,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又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此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两种液体的深度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B项正确。
6.B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密度为ρ1的液体对压强计的压强更大,而金属盒所处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ρ1>ρ2。
7.答案:0.3×104小于解析:水对瓶底的最大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3m=0.3×104Pa;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倒入脸盆后,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减小,因此水对盆底的压强小于水对瓶胆底的压强。
8.答案: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解析: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此塑料管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其特点可知,当里面装入同种液体时,静止时液面相平,所以液面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9.答案:(1)相同(2)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C解析:(1)该同学向题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构成连通器,此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2)同种液体,改变液体的深度,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关系;(3)当探头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C项。
10.答案:(1)2N (2)图(a)解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容器的放置方式无关,等于容器及其中液体的总重。
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根据F=pS可知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即空玻璃杯的重力,再根据重力公式G=mg求空玻璃杯的质量。
假如三个底面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同一种液体,密度相同,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由p=ρgh的变形求水的深度,假设杯壁是竖直的,求出装入1kg水后杯中水的深度,对两种水深度进行比较可知容器的形状。
(1)由p=得:玻璃杯的重力:G=F=pS=200Pa×0.01m2=2N。
(2)由p=ρgh得:水的深度h==0.09m。
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入1kg的水后杯中水的深度为:H==0.1m。
因为H>h,所以水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是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