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从现阶段咨询心理学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心 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的某些症状 之间,界限混浊不清。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 对精神病学的依附;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 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
ppt课件
17
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咨询所涉及的主要工 作内容——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对“心理健康咨询对象”的分类,用“用途” 和“效度”这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 验标准。 许又新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是否有恰当的自信)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ppt课件
10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正常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或: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异常心理——有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 心理活动
降了。 (二)意识水平: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
若经常分散——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ppt课件
8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易被环境无关因素引起情 绪波动、思维动摇。
(四)心理活动强度:抵抗能力(强烈精神打击)
认识水平
与人的 生活经验
有关
性格特征
神经系统的素质
ppt课件
9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内受力) 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过程。
ppt课件
14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使用心理学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端 正生活方式,除去种种不良生活习性,如吸烟、大量 饮酒、不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以便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等等。
有以下3个方面: 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2、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3、周期性节律:心理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4、意识水平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 5、暗示性
第三节 压力与心理健康
压力源
压力与压力适应 压力的临床后果与中介系统
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
体质、压力论(Sternbach) 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压力容易导致身体脆弱的器官或系统出现疾病;
器官敏感论(Engle) 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 器官最容易患病;
压力源至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认知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
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生物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 功能状态决定
压力源至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或 半年以下;
遭受刺激时,可能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反应对象被泛化;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症或是神经症早期。 诊断条件:
病程
总分为4-5分为可以病例
—— 1 分 2分 3分
压力的种类
破坏性压力(极端压力):战争、大地震、空难等。 创伤性应激障碍 灾难症候群 惊吓期——“失魂落魄”; 恢复期——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 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02.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 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 视。
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 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 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体育锻炼对参加者的身心影响 身 锻炼能改善有氧能力、强健骨骼、强健关节、增强柔韧性、改 体 善睡眠质量。 心 能提高自信心、情绪稳定、独立性、让人做事果断;锻炼能降 理 低怒气、焦虑、抑郁、紧张、慌张、恐惧感。
03.进行心理咨询
如果心理问题较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而不能及时解决,也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则需要找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
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发一系列劣性生理机能的改变,因而导致失眠、便秘、消化不良、心绞、心率失常 等症状的产生。
最新研究还发现: 65%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引起的压抑有关,35%的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情绪不 好引起的。
心理和身体的关糸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PART 02
中小学生心理 健康标准
当我们身体健康时,就能够愉快的生活;反之,会引起心理或行为的变化。例如心脏病人常常惶惶不安; 癌症病人会感到生活无乐趣,甚至产生死亡将临的恐惧。
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充分说明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当人心理状态良好时,就会 食欲旺盛、精力充沛,使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学习效率提高。
0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具体表现
✓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 抬杠;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扔摔东西的冲动;想控 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1.心理健康概述(共27张PPT)

1.心理健康概述(共27张PPT)

社会意理学(社会化、归因、交流与人
际(rén jì)、社会影响、爱情婚姻与
家庭)
1.心理健康概括(ɡài shù)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四)心理学的重要性 工作生活所需: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否成功,
只有20%是身体方面(fāngmiàn)的 竞技,而80%则是心理上的挑战。 两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因为临考 时的心理状态不同,结果最后成绩 相距甚远。
4、心理健康归根结底(guī gēn jié dǐ)是 一种人生态度
非超控制(神经症)、非失控制(反社会 性)、开放,乐于汲取新经验,踊跃眼光看问 题,放弃做完人和超人的目标。
1.心理健康概括(ɡài shù)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心理咨询(xīn lǐ zī xún)
❖ 心理(xīnlǐ)咨询主若是面对正常人的,为其供应有 效的心理(xīnlǐ)帮助,它能够使来咨询的人在认识、感 情和态度上有所启示、有所改变,在心理(xīnlǐ)咨询人 员的帮助下,自己找出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出 现的心理(xīnlǐ)问题的解决方法,
❖ 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保 ❖ 持身心健康。学习、人际 ❖ 关系、恋爱、就业等问题 ❖ 在心理咨询中都是常有的。
1.心理健康概括(ɡài shù)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心理咨询 的原则 (xīn lǐ zī xún)
❖ 理解(lǐjiě)性原则 ❖ 保密性原则 ❖ 保持中立原则 ❖ 针对性原则 ❖ 不包办取代原则 ❖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原则) ❖ 咨询治疗与预防相联合的原则
1.心理健康概括(ɡài shù)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心理学能让你自我调整 拥有(yōngyǒu)优异 的心态
心理学能让人高兴快乐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是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区分正常与异常心 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对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 ,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如下: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 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 2 )“自我”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地处理“本 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体验焦 虑。 ( 3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 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4.简评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首先不在心理学方面, 而是在哲学方面;更主要地影响和波及到社会学、 人类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
具体内容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具体内容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八节压力与健康ppt精选版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ppt精选版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概述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第八节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ppt精选版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ppt精选版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

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心理咨询的常见方式:
• 门诊咨询; • 电话咨询; • 信函咨询; • 网络咨询;
• 团体咨询; • 现场咨询; • 专栏咨询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咨询有以下特征:
• 1.主要针对正常人 • 2.为人的一切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 3.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 • 4.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 • 5.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 • 6.充分考虑情景和环境的因素,强调人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
关/注/心/理/健/康 塑/造/阳/光/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教育
一位哲人说: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心理学专家发现:
健康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
目录
1、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 2、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 3、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常见问题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PART 1
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 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 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 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 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 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 行动统一起来。
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
蜈蚣说“我一生都在走路,但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必须好后好好思考一下才能回答你”蜈蚣站在那 儿好几分钟,它发现自己动不了……摇晃了一会儿倒了下去。它告诉青蛙:“请你不要再去问其他蜈蚣同样的 问题。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脚了。”星星不需要看地图就依照轨道运行,如果给他们圆规说不定它们反而不 知何去何丛,甚至会迷路。人若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信心,需要靠经典、言的指引,有那么多的原则、有那么多 的 言要被遵循,当刻意去辨别时,其结果与青蛙在蜈蚣身上造成的影响是相同的。

心理健康第一课 ppt课件

心理健康第一课 ppt课件
ppt精选版36渐变的过程ppt精选版37ppt精选版38抑郁躁狂适中躁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ppt精选版39抑郁症状躁狂症状持久的忧愁焦虑或心境空虚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过度的哭泣不安和焦躁注意和作决定的能力下降精力不足想死或自杀的想法或尝试有罪感无助感和或无望感增加由于进食增多减少致体重或食欲变化睡眠变化社交退缩标准治疗仍不能缓解的躯体症状如慢性疼痛头痛自我评价过高休息和睡眠的需求减少注意分散和焦躁增加身体激越增加刺激性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交谈增加过高的欣快感性欲亢进精力增加非特征性的判断力下降否定增加ppt精选版40丰富的人生经验心理健康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开启一段难忘的心理自由之旅!
5
1.来到学校后你是什么感觉,和你印象中的学校是否一样? 2.你知不知道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3.来到学校后你最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否有答案? 4.你在享受着军训对自己的磨练,抑或是想尽办法逃避这种艰苦? 5.和同寝室的同学你有没有混熟,是不是和同学们彼此喜欢? 6.你有没有相恋的男(女)朋友,却因身处两地而挣扎在是分是合的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
心 理
意志过程 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
法、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 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21
你知道的心理现象( 效应)都有哪些?
22
演唱会上观众跟着唱歌
23
乘 电 梯 人 总 往 上 看 ?
24
心理课上些什么,采 用什么形式?
躁狂症状
●自我评价过高 ●休息和睡眠的需求减少 ●注意分散和焦躁增加 ●身体激越增加 ●刺激性、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交谈增加 ●过高的欣快感 ●性欲亢进 ●精力增加 ●非特征性的判断力下降 ●否定增加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健康心理学概述 •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心理健康与疾病 • 健康行为与心理干预 •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 健康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01
健康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的科学。它关注心理状态、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和 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心理和行为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外,还可以采用生活方式 的调整、社会支持等方法 来缓解心理疾病的症状。
04
健康行为与心理干预
健康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了维护和促进身心 健康所采取的各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行 为,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 睡眠、避免不良嗜好等。
VS
详细描述
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健 康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 睡眠等,另一类是预警行为,如定期体检 、及时就医等。这些行为对于维护和促进 个体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干预的方法与技术
总结词
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技 术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 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如工作、家庭、社 交等方面。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探讨生活事件如失业、疾病、离婚等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
研究心理健康与个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心理健 康提高幸福感。
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
1 2
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诊断标准
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病程、社会 功能等方面。常用的诊断工具有《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
结果
强化 = 学习 惩罚 = 不学习/抑制
认知理论
• 认知
是指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
• 认知反应与认知模式
认知反应:标定、空白信息填补、再调整
• 认知模式的作用特征
- 自动化 - 选择性
• 认知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信念系统在刺激和反应间起着介导作用
• 认知理论与干预技术:
- Ellis ABC理论:信念系统在刺激和情绪后果间起着介导作用,从而 影响情绪的生理反应程度 - 思维觉察-分析评价-认知重构-重新连接
其他心身相互影响理论
• 情绪生理学说 • 应激适应机制学说
社会基础
• 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 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 • 社会支持系统
• 主观体验
- 躯体性亚健康 - 心理性亚健康 - 社会性亚健康
“健康-疾病连续体”
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Greenberg, 1994
疾病
亚健康
健康
疾病风险因素与致病性因素
• 疾病风险因素与相对危险指数:与慢性病患 病率(发病率和患病率)及死亡率之间存在 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的因素。
“健康是一种躯体、心理、社会康宁的完善状 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7)
亚健康状态
健康和疾病是连续体,二者之间没有 明确的分界点,在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 间,还存在一种非健康也非疾病的状态, 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亦称“第三态” 或“灰色状态。
-布赫曼
21.61 19.49 18.84 10.75 4.86 3.57 2.85
心脏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病 消化系病 外伤 肺结核
22.65 21.13 8.79 4.32 3.52 1.85 1.85
神经系统疾病 2.66
其他传染病 1.97
中毒
1.72
外伤及中毒
1.98
泌尿系统
1.33
泌尿系统
• 择业就业 • 工作满意度 • 宗教信仰 • 传统主义 • 冒险精神 • 犯罪行为 • 阅读/开电视次数和程度 • 愉快(积极情感) • 沮丧(消极情感)
心理基础
有关健康的心理学理论
• 精神分析学说 • 行为科学 • 认知理论 • 其他心身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心身疾病是心理冲突或心理失调 后转换的一种症状表达。
健康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
保持健康而不是生病之后治疗疾病。
医学研究的是特异性疾病,而心理学则关注
于广义的行为而不是特异性的疾病。 心理学对健康的贡献在于改变一些与慢性疾
病有关的行为。除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以外,心
理学家还运用一定手段和技术来减轻疼痛、降低 应激、提高医疗服务、帮助病人和他的家庭成员 共同抵抗疾病。
- 运动 - 饮食与体重 - 睡眠 - 成瘾行为
行为病原学
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引起疾病的重 要因素,研究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治疗 与康复中的作用
-Matarazzo
健康与疾病相关行为的心身交互作用 基础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 心理 社会
对疾病的认识不仅仅包括对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解释,还包括了解病人 (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环境(社会因素)和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
- 意识与潜意识冲突 - 人格结构冲突
• 亚历山德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特殊冲突 理论,即某些心理冲突与特定类型的心身疾 病有关
交感亢进与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神经性皮炎和偏头痛;
副交感亢进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十二指肠溃疡病 等心身疾病
• 霍妮与神经症人格:神经症不仅可以由个人 经验造成,同时也可以由人们生活在其中的 特殊文化环境造成。
1.48
其他结核
1.72
中毒
1
合计
66
合计
87
其他传染病
1
合计
88
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 碍、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痴呆 症、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发 育障碍等。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 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障碍患 者人数已超过1800万(WHO,2015)。
健康观的发展
相对危险指数= 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的发病率 不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的发病率
• 其中一些危险因素与目前主要的5个致死性 疾病密切相关,称为致病性因素
(Health Psychology,1990)
《健康的人民——关于健康促进和防治疾病的报告》, 美国卫生福利部, 1979
亚健康的主要诱因
• 生理 • 过度压力 • 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vs
健康/心理学
心理因素在健康维持与促进,疾病发生与治 疗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健康心理学的产生
• 1978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健康心理学分会 • George Stone:《健康心理学》 • 1982年,《健康心理学》杂志出版
过去和现代的疾病谱
1900年和2004年美国前10位死因
行为学派
• 巴甫洛夫与经典条件反射
- 味觉,视觉,听觉,痛觉,自主活动,免疫
•华生与行为学习
- 情绪学习?味觉厌恶?
• 斯金纳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观察学习与替代强化
操作式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化训练是通过主动的方式学会把行为反应与相应的肯定或 否定的后果(强化/惩罚)联系在一起。当这种行为的后果有利时, 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从 而使再次发生的行为变成有目的、有预期的反应。
-恩格尔(1972)
生物学基础
• 生理系统功能:生本能意义
- 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呼吸系统 - 消化系统 - 泌尿生殖系统 - 免疫系统
• 基因与遗传
(Bouchard,1990)
心理与遗传
• 智商 • 心智速度 • 感受速度及准确性 • 幸福感 • 自我接纳 • 饮酒及药物滥用 • 专制 • 自我控制 • 支配欲 • 外倾性 • 神经过敏症
中国部分城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1957年
1975年
1984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死亡原因
死亡总数% 死亡原因
死亡总数% 死亡原因 死亡总数%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传染病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心脏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16.86 7.93 7.51 7.31 6.61 5.46 5.17
脑血管病 心脏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病 消化系病 肺结核 外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