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三章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网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2.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用。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

2. 学具:计算机、网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网络使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新课讲解:(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作用。

(3)安全使用网络的方法与技巧。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2)分组讨论,分享网络安全知识和经验。

4. 例题讲解: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作用(3)安全使用网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列举计算机网络的三项功能。

(3)谈谈你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答案:(1)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设备,用于实现数据传输、资源共享等功能的系统。

(2)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同时关注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4安全上网》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4安全上网》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4安全上网》辽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4安全上网》是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章第四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学会在上网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上网过程中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上网经验,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网络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容易受到网络欺诈,以及在上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良信息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非常必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学会在上网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3.学会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4.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学会在上网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安全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网络安全的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准备网络安全的知识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使用计算机,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小学******2016年9月第一单元第1课时第1课安全使用计算机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2、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3、学会卸载计算机中的软件。

教学重点:学会卸载计算机中的软件。

教学难点: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计算机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安全问题也困扰着我们:操作系统损坏无法开机、文件被破坏丢失数据、频繁弹出莫名其妙的窗口、密码被盗造成损失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计算机出现了安全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全使用计算机。

二、新课我们都有被一些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困扰的经历吧。

那么,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影响计算机安全运行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是什么,你会卸载计算机中的软件吗?带上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一名信息安全小卫士吧!1、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含义2、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原因及应对方法⑴硬件安全;⑵病毒破坏;⑶“黑客”的攻击;⑷人为的破坏或疏忽。

3、保持计算机系统整洁4 、练一练5、想一想三、成果篮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你的计算机中安装了哪些应用程序?四、总结回顾本课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第2课时第2课打造的安全计算机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Windows 7提供的主要安全功能;2、掌握用Windows Update 修复操作系统漏洞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Windows 7提供的主要安全功能;2、掌握用Windows Update 修复操作系统漏洞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安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我们进行现代信息活动的根本保障。

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本课要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修复操作系统漏洞等安全功能打造安全的计算机系统。

二、新课Windows 7相比之前的Windows 版本,在安全方面做了许多的改进和增强,在控制面板中,具有打开或设置防火墙、系统更新、备份和还原等安全功能。

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课安全使用计算机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信息完全的主要内容;2、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完全防护的主要内容;3、学会卸载计算机中的软件。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完全防护的主要内容。

2、卸载计算机中的软件。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语:我们都有被一些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困扰的经历吧。

那么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影响计算机安全运行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是什么,你会卸载计算机中的软件吗?带上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学习新课:学一学:1、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含义从技术角度来说,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因偶尔或者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计算机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

2、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原因及应对方法硬件安全、病毒的破坏、“黑客”的攻击、人为的破坏或疏忽。

3、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清洁安装软件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携带式安装。

4、学生活动环节反思:(三)、练一练:查看计算机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方法:开始→控制面板,设置查看方式为类别,单击程序打开【程序和功能】(四)、拓展1、什么是黑客?"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早期在计算机里是带有褒义的,本意是热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计算机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

2、思考:怎样让计算机安全?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意义?第二课、打造安全的计算机系统一、教学目标:1、了解windows7提供的主要安全功能;2、掌握用windows update修复系统漏洞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用windows update修复系统漏洞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安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信息活动的根本保障。

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操作系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修复操作系统漏洞等安全功能打造安全的计算机系统。

(二)学习新课:1、查看windows的系统和安全功能。

2024年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辽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第三单元《让计算机更有用》的第1章,详细内容为第1节“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第2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理解各硬件设备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计算机各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计算机、鼠标、键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组成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解释各设备的作用。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演示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操作,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理解。

3. 实践操作:(2)学生上机操作,练习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操作。

4.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操作,讲解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CPU:中央处理器,负责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

内存:暂时存储计算机运行中的数据。

硬盘: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

显卡: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器。

2.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开机:按下电源键,计算机开始启动。

关机: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计算机自动关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操作练习。

(1)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描述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步骤。

2. 答案:(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开关机操作步骤:开机:按下电源键;关机: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综合实践_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综合实践_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综合实践_辽师大版
课题第8课、综合
实践
教时 1 总课时8
学习目标1、综合运用画图命令。

2、学会画简单的彩色图形。

学习重点
综合运用画图命令。

综合运用画图命令画简单的彩色图形。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教材中看一看的图形,这些图形大家喜欢吗?相信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认真思考,勇于实践的你,一定能将它们画出来,并创造出更美丽的图形。

二、动手做:
1、画一个正方形,旋转6次。

REPEAT
6[REPEAT 4[FD 60 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讨论写出命令
上机操作。

学生讨论操作方法,并上机操作。

讨论并进行操作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欣赏评议
课后小
记。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病毒防治》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病毒防治》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病毒防治》辽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3病毒防治》是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本章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防范意识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

2.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

2.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案例分析法: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3.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经验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病毒的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3.准备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教程或指南,供学生课后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病毒防治。

2.呈现(10分钟)呈现计算机病毒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3.操练(10分钟)指导学生下载并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体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经验和方法,讨论如何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5.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如定期更新操作系统、不打开陌生邮件附件等。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病毒防治》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病毒防治》辽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病毒防治》辽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3病毒防治》是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危害及防治方法。

2.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危害。

2.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计算机病毒案例,用于课堂讲解。

2.准备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软件,供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病毒例子,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病毒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使用准备好的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操作,体会防治病毒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补充
课后小记
课题
第2课、海龟捉迷藏
教时
1
总课时
2
学习
目标
掌握海龟画图基本命令的格式及功能。
学习
重点
海龟画图的基本命令:PU PD HT ST HOME CLEAN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课我们学会了一些LOGO的基本命令,大家还记得吗?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命令是怎样的?
学生总结,个别补充
课后小记
课题
第4课、小海龟的美术社
教时
1
总课时
4
学习
目标
1、熟练掌握彩色画图命令,PX、PE命令的格式及功能;
2、学会画简单的彩色图形。
学习
重点
熟练掌握彩色画图命令,PX、PE命令的格式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大家已经知道,利用工具栏中的“小海龟”“小海龟2”按钮,可以设置绘图窗口的背景和画笔的颜色。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利用LOGO的彩色绘图命令,让小海龟画出更精彩,更漂亮的图案。
4、将下边的步骤用REPEAT命令表示出来,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FD 30 BK 30 RT 90;FD 20 RT 90 FD 20 LT 90
FD 30 BK 30 RT 90;FD 20 RT 90 FD 20 LT 90
FD 30 BK 30 RT 90;FD 20 RT 90 FD 20 LT 90
4、用笔擦命令PE把下面命令画出的图形擦掉,并在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命令。
REPEAT 4[REPEAT 4[FD 50 RT 90]RT 90]
——————————————————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倾听
学生操作,观察小海龟颜色的变化。
学生操作、讨论并理解熟记重复命令。
学生操作,把正方形填充上自已喜欢的颜色。
今天,我们要学习怎样指挥小海龟在画图窗口里“写”出汉字来。
二、学知识:
1抬笔和落笔
实践与观察
PU FD 100
PD FD 100
讲解记忆:PU PD命令是LOGO系统中的抬笔和落笔命令。
2、隐藏和显示海龟
实践与观察
体验HT命令,隐藏小海龟;ST可以把隐藏的小海龟显示出来。
3、海龟回家与清图
实践与观察:HOME与CLEAN命令
二、学知识:
1、讲解两种启动PC LOGO的方法。
2、简要介绍PC Logo软件的界面。
3、讲解FD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R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L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BK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讲解DRAW命令。
三、练技能:
1、将FD 40手90命令连续输入四次,看看你画出了什么图形。
2、将FD与RT换成BK与LT再操作一次。
即可以重复执行4次FD 60 RT 90,从而画出一个正方形。
小小的提示:REPEAT与重复次数之间必须有一个空格,重复次数与中括号之间可以没有空格。
三、练技能:
1、画一个边长为90的正三角形。
2、画一个边长为55的正五边形。
3、画一个边长为25的正八边形。
指导学生得到画正多边形的公式:
REPEAT边数[FD边长RT 360/边数]
二、学知识:
1、让小海龟变色
命令格式:SETPC颜色代码
0——15
2、小海龟铺地毯
命令格式:SETPC颜色代码
3、装饰小海龟的家
填充命令FILL
封闭图形、抬笔走进、落笔后执行该命令
4、反笔命令PX与笔擦命令PE
一定要与PD或PU命令配合使用
三、练技能:
1、在绿地毯中建一座彩色的小房子。
3、执行PX、PE命令后,需要用——或——命令才能使小海龟使用原来的笔。
课题
第1课、遨游LOGO王国
教时
1
总课时
1
学习
目标
1、认识LOGO王国的窗口;
2、掌握进入与退出LOGO王国的方法;
3、能够运用海龟画图的基本命令画简单的图形。
学习
重点
学会启动进入LOGO的方法;认识LOGO窗口;学会LOGO基本绘图命令。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演示用LOGO制作的作品,漂亮的奥运图片,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就是在LOGO王国里设计出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者演示,让小海龟一笔画出长方形、圆、正多边形。真像是在变魔术,太奇妙了!
二、学知识:
REPEAT命令:
对于需要多资重复执行的命令,不必像以前那样反复输入,可用重复命令来完成。命令的格式是:
REPEAT重复次数[重复内容]
如:REPEAT 4[FD 60 RT 90]
FD 30 BK 30 RT 90;FD 20 RT 90 FD 20 LT 90
5、为小海龟画一个“跑道”吧!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倾听
学生操作,完成用重复命令画出一个正方形。
讨论并理解熟记重复命令。
学生操作并讨论如何确定角度。
学生讨论总结出画正多边形的公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操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动PC LOGO软件。
学生操作与讨论
学生操作讨论
学生操作讨论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个别补充
课后小记
课题
第3课、奇妙的一笔画
教时
1
总课时
3
学习
目标
掌握REPEAT重复命令的使用方法
学习
重点
掌握REPEAT重复命令的使用方法
学生操作,画虚线
讨论并理解该命令的用法。
学生按书中的步骤操作,并总结一下画彩色图形的步骤。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并把命令写在书上
学生总结,个别补充
课后小记
课题
第5课、会变的金箍棒
教时
1
总课时
5
学习
目标
1、熟练掌握笔宽命令的设置方法;
2、能够快速改变小海龟的方位。
学习
重点
熟练掌握笔宽画图命令及命令格式。
学会用笔宽命令画画简单的彩色图形。
3、小清洁工。
DRAW,初始化命令
4、连一连
FD右转命令
BK前进命令
RT左转命令
LT参数
40后退命令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观看,倾听。
学生操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动PC LOGO软件。
学生倾听、讨论。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示范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在命令窗口中键入相应命令,最终画出图形。
学生操作
三、练技能:
1、画出P10,图型(步长自定)
2、画出下列图形,将小海龟的最终位置设置成回状态并隐藏。
上王下
3、输入下列命令,看看能画出什么图形。
(1)FD 10 RT 90 FD 80 HOME
(2)HT LT 90 FD 80 RT90
(3)PU FD 40 PD RT 90 FD 80 CLE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