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年月日》教学案例分析思考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年月日》
本次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年月日》。
通过这节课,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读写日期、如何用日历判断日期的先后顺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引入新知识。
我给学生们发放了一张日历,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日,并告诉大家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又能巩固他们对日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具来展示日期的读写和判断方法。
我用大屏幕上的日历演示了两个日期,并让学生们用手指表示日期的先后顺序。
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日期的顺序。
在教学结束前,我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我提醒学生们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今天”、“明天”、“前天”等,这些词汇会帮助他们判断日期的先后顺序。
我还鼓励学生们在做题时尽量用手指指向日期,这样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学生们对日期的读写和判断都有了较好的掌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与学生们的互动,做好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 1 页共 1 页。
《年月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年月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年月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引言】在教学工作中,教案设计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份好的教案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和理清教学思路。
本文将以一个关于“年月日”教学的教案设计为例,分析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掌握年份、月份、日期的表达方式及读法。
-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日期。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2.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年份、月份的表达。
- 教学难点:日期的读法以及描述日期的运用。
3.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教科书、黑板、课件。
- 材料准备:与“年月日”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等。
4. 教学步骤安排(1) Step 1:导入- 利用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 Step 2:讲解年份、月份表达- 通过展示PPT或黑板写出一些年份和月份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Step 3:练习年份、月份表达- 学生进行口头练习,根据提示表达出不同年份和月份。
(4) Step 4:讲解日期读法- 教师呈现不同日期的表达方式,并解释其读法。
(5) Step 5:练习日期读法及描述日期- 学生听音选择正确的日期,并口头描述日期,增强运用能力。
(6) Step 6:合作活动——设计日期问答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问答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7) Step 7:拓展活动——制作日历-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个性化日历,激发学习的创造力。
(8) Step 8: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如下:首先,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部分环节无法充分展开。
下次可以适当减少教学内容或延长课时,以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好问题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根本——《年月日》教学案例与反思

课例研究新教师教学从教十几年,已经三番五次地执教《年月日》这一节,自以为颇有心得,对该课的教学也将是驾熟驭轻的事情,没想到一次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却使自己那份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事后反思,感想多多,现摘录一二,供同行参考。
一、任务与任务提示相结合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本次县三年级下册数学新课程备课活动,我承担的任务是上一堂《年月日》的研究课,为了保证上好研究课,我和同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预先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
在预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认为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引导学生探究的关键,在于提出探究问题。
同时,我们认为只要抛出探究问题,学生就能开动脑筋,想办法去探究知识。
带着这种简单的思想,我们进行了第一课堂教学实践。
[片段一]诱发动机,揭示课题(课件播放“新年好”歌曲,显示过年情景画面。
)师:新年刚过,你喜欢过年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生:因为过年有很多好吃的。
生:因为过年可以放烟花。
生:因为过年有压岁钱。
——师:你们是否天天盼望着过年呢?(是)那究竟要经过多久才是一年呢?生:要经过12个月,才是一年。
生:要经过360天,才是一年。
生:要经过365天,才是一年。
显然,以上的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回答是不能让人满意的,12个月、365天是一年,当然是对的,但这样的结论性答案显然使学生停留于一种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一种知识储备状态,学生对一年的时限跨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验。
反思以上的教学过程,我们认识到,一个探究性问题,除了主题的探究任务,还必须结合一些必需的任务提示。
针对以上的想法,我们在第二次实践教学中改进了以上的问题模式。
[对比片段一]师:那究竟要经过多久才是一年呢?请你用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说一说。
生:经过两个学期,一个暑假,到了寒假就是一年了。
生:经过12个月就是一年。
生:经过48个星期多一点才是一年。
因为一个月有4个星期多一点,12个月就是48个星期多一点。
《年月日》的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年月日》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能辨别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认识观察、归纳概括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体验学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别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提出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天。
(课件显示秋天的场景)师:那秋天过后呢?生:冬天。
(出示冬天的场景)师:寒冷的冬天过后呢?生:春天。
(出示春天的场景)师:温暖的春天就迎来了炎热的(显示夏天的场景)师:炎热的夏天过后又迎来了凉爽的秋天。
(再一次显示秋天的场景)师:这样四个季节轮换一周需要多少时间?生:一年。
(教师板书)[ 反思:通过出示秋、冬、春、夏四幅场景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而且课堂气氛活跃,也为后面引出年月日作了铺垫,过渡自然流畅。
]师:恩,那你对一年有多少认识?生 1:有 12 个月。
生 2:有 365 天或者 366 天。
师:说得真好,你们对一个月又有哪些认识呢?生 1:一个月有 30 天, 31 天。
生 2:一个月有 28 天, 29 天。
(教师板书)师:“天”我们也可以用“日”来表示,刚才我们同学说了一些有关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对年月日比较了解,那你能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几几年几月几日吗?生1:我的生日是。
生 2:我的生日是。
生3:师:我们同学对自己的生日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我们每年都过生日,老师有个弟弟他今天 12 岁,但他只过了 3 个生日,这是为什么?生 1:他可能忘记了。
生 2:他可能家里穷。
生 3: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假设,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
师:不用着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
《年月日》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年月日》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和教学。
案例1: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猜谜: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看书、猜谜,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小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帮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打一物品, 谜底:日历)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年、月、日.(1)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年历卡。
分组观察并讨论:①一年有几个月?②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③各有多少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2)记住大小月的方法a、拳记法b、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记: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3)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2.教学平年、闰年.师:我们来进行比赛:每个小组计算两道题,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1995÷4 1996÷4 1997÷4 1998÷4 1999÷42008÷4 2001÷4 2002÷4 2003÷4 2004÷4出示计算结果:1995÷4=498……3 1996÷4=4991997÷4=499......1 1998÷4=499 (2)1999÷4=499……3 2008÷4=5022001÷4=500......1 2002÷4=500 (2)2003÷4=500……3 2004÷4=501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
当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案例2: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猜谜: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看书、猜谜,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小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帮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年月日教学案例评析

《年月日》教学案例评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
授课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王定平教学目标:1、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
3、联系实际,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2001年至2008年及1800年,2100年,2400年的日历纸。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活引入师: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首都北京首次举办的奥运会是在哪一年?生:2008年。
师:儿童节是在每年的什么时间?生:6月1日。
师:你们有自己最喜欢的时间吗?是哪年哪月哪日?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生1:2月15日,是我的生日。
生2:6月1日,是儿童节。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年月日”来记录一些重大事件或者有意义的日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评析:由生活中最吸引人的时间导入,使每个学生说自己的生日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讨交流1.四人小组合作填写年历表。
(给各小组一张不同年份的年历表及一张表3.小组观察、讨论,发现了什么?4.汇报:生1:二月有的28天,有的29天。
生2:有的月份有30天,有的月份有31天。
生3:每年都有12个月,且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都是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
生4:2004年,2008年,2400年的二月都是29天。
生5: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1800年,2100年的二月都只有28天。
……师:一年有12个月。
习惯上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 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年月日教学反思(优秀8篇)

年月日教学反思(优秀8篇)《年月日》教学反思篇一《年、月、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认识年月日,这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
怎样有条理地学会这么多知识点呢?我先让孩子们提前预习,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预习提纲。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比较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
在本课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自己带的年历,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为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
我还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
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同学起立又坐下,有的同学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平年、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最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平年,大部分孩子说是闰年,个别孩子说是平年,到底谁说的对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儿歌: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年月日》课堂实录反馈及反思

《年月日》课堂实录反馈及反思一、课堂实录反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堂实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管理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今天,我们将对一节《年月日》课堂进行实录反馈,并进行一些反思,希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名称:《年月日》授课教师: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年月日的读写和运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整体实录反馈:1.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图片和动画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愿意发言,这充分展现了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的优秀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舒适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4.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回答、书面练习等,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二、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渗透与传授,不仅仅是介绍知识点,更要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
2.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板书、举例、多媒体等,以此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在评价学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5.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回答问题,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 的 教 师 不 讲 ,学 生 能 学 的 教 师
不 教 ,学 生 能 做 的 教 师 不 导 … …
【 学过 程 】 教
片 段一 : 设 情境 。 示课题 创 揭
表 , 板 书 : 历 表 。 齐 读 两遍 。 并 年 生 师 : 知 道 这 是 哪 一 年 的 年 你
历表 ?
生: 兴。 高
A类 生 回答 。 师 : 是 怎 么知道 的? 你
《 月 日》的 教 学 , 笔 者 深 有 感 年 使
触 ,用 新 课 程 理 念 对 此 进 行 了分 析 和 思考 。
师 : 我 们 记 住 这 个 高 兴 的 让
日子 。
A类 生 继 续 回 答 ,其 他 同 学
作 探 究 、 手 操作 、 戏等 方 式 , 动 游 让 学 生 掌握 年 、 、 月 日知 识 , 养 培 他 们 的 合 作 意 识 , t 学 生 自主 y: 发
探 究 、 主学 习 的能力 , 掘 他们 自 挖 的 内在 潜 能 , 强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增
动性 、 极性 。 积
【 学准 备 】 教
学 生 情 况 : 级 共 有 l 名 同 班 1
历表 , 看上 面 数 字是 多少 。 就
教 师 出 示 不 同 年 份 、不 同形 式 的年 历 , 别 让 学 生说 一 说 。 分
学 , 是轻 度班 , 智力 程度 差异 虽 但
较 大 。笔 者 把 学 生 分 成 了 两 个 组 , 组 都 有 A、 c三 类 学 生 。 每 B、 教 学 内容 : 智 教 材 第 1 册 培 2
进 行 交 流 , 另 外 一 种 很 好 的体 是 验 方 式 , 用 体 验 的交 流 , 够 使 利 能
过 朗 读 不 倒 翁 战 胜 困难 的 秘 诀
— —
游 戏 活 动 的 情 境 中 , 时 实 践 自 及 我 激 励 的方 法 , 过 不 断 激 励 、 通 不 断尝试 , 而建 立不 怕 困难 、 敢 进 勇
补充 。
多 媒 体 出 示 : 01 年 1 月 1 2 1 0 3 日。 生 齐 读 。 师 : 里 有 表 示 时 间 单 位 的 这 三个 汉 字 , 认 识 它? 谁 生 回答 。 师 板 书 课 题 :年 、
月 、日 。
师 : 想 知 道 是 哪 一 年 的 年 要
( 者 单 位 : 海 市 嘉 定 区成 作 上
佳 学 校 , 01 0 2 8 0)
由 于 智 障 学 生 的 言 语 比较
责任编辑 : 展雷蕾
A O R A F J U N LO M D R o E N
SPECI AL EDUCATl oN
点 评 : 智 学 校课 程 改 革 目 培 标 指 出 , 加强 课 程 与 学生 和 现 要 实 生 活 的联 系 , 现课 程 的生 活 实 化 、 用 化 、 合 化 、 样 化 和个 实 综 多
师 : 天我 们 一起来 学 习它。 今
点评 : 堂一 开始 , 过简单 课 通
第 3 元 《 月 日 》 单 年 。
我 激 励 的 方 法 。自我 激 励 其 实 就
是 一 种 积 极 的 自我 暗 示 。 出示
游 戏 活 动 是 中年 级 学 生 喜
欢 的活动 , 践 表 明 , 游戏 过程 实 在 中 , 障 学 生 较容 易 掌 握 战 胜挫 智
贫 乏 , 师怕 学 生讨论 不 充分 , 教 或 者 交 流 不 到 位 ,因 此 在 教 学 中 学 生 交 流 互 动 的 机 会 比较 少 。 而 然
尝 试 的积 极 心态 。
“ 困难 , 不 怕 ” 句 话 , 习 我 这 学
学 生 相 互 感 染 , 今 后 的 教 学 中 在
自我 激 励 的 方 法 , 行 积 极 的 心 进
理 暗示 。 三 、 游 戏 活 动 中战胜 困难 在
要 重 视 学生 交 流 互 动 的体 验 。◎
A o R A F J u N Lo M D R o E N
SPEC_ AL EDUCATI ON
责 编辑: 雷 任 展 蕾
把 课 堂 还 给 学 生
年月 日》 教学案例分析思考
● 钱 正 香
《 础教 育课 程改 革 纲要 》 基 明
确 指 出 ,要 改 变 课 程 实 施 过 于 强 调 接受 学 习 、 记硬 背 、 械训 练 死 机 教 学 目标 : 过 自主 观 察 、 通 合 交 流 , 学 生 缓 解 紧 张 隋绪 , 中 让 集 注 意 力 , 松 、 快 地 自主 找 出并 轻 愉
‘ 倒 翁 ’ 具 , 过 角 色扮 演 , 不 玩 通 让
学 生 演 一 演 大风 和 大 树 , 身体 亲
会 不 倒 翁 “ 怕 困 难 ”的 精 神 。 不 通
折 的 方 法 。因 此 , 初 步 体 会 “ 在 不
怕 困难 ’ 神 的 基 础 上 , 学 生 在 精 让
让 学 生 将 各 种 体 验 的感 受 或、日, 尝 学 月 初 习成 功 的喜 悦 。
片 段 二 : 察 、 识 年 历 表 观 认 师 : 是 一 张年 历 表 。 这 教 师 出 示 一 张 2 o  ̄ 的 年 历 o9
的现 状 , 导学 生 主动参 与 、 于 倡 乐
探 究 、 于 动 手 的 能 力 。把 ‘ ” 勤 教 的 课 堂 变 为 ‘ ”的 课 堂 , 生 能 学 学
我 们 特 殊 教 育 学 校 轻 度 智 障 班 的
实 用 数 学 课 ,能 否 也 改 变 满 堂 灌 的 教 学 方 式 , 课 堂 ‘ 给 ”学 生 把 ‘ 还 呢?南 京 市特 教学 校数 学研 究课
师 : 学们 , 天 有这 么多老 同 今
师 听 我们 上 课 , 们 高 兴 吗?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