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d2012细胞呼吸

合集下载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从有机物分子中释放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化学能的一系列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糖的分解、乙酸的氧化以及细胞色素系统的电子传递。

细胞呼吸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糖的分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1.1 糖的分解在细胞中,糖类物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糖的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乙酸。

这一过程称为糖酵解。

糖酵解主要包括糖的磷酸化、糖裂解以及乙酸的氧化三个步骤。

在糖酵解过程中,细胞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并产生少量的ATP(细胞内的能量储备物质)。

1.2 三羧酸循环在糖酵解的基础上,乙酸进入线粒体内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这一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也叫柠檬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将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将进一步释放出能量,并产生更多的ATP。

1.3 呼吸链呼吸链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个步骤,这一步骤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呼吸链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电子传递过程,将氧气还原为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呼吸链通过一系列酶来完成,包括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bc1复合物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

在这一过程中,ATP合成酶利用释放出的能量合成更多的ATP。

2. 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不仅在生物学领域中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2.1 医学领域细胞呼吸的研究对于理解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非常重要。

例如,细胞呼吸异常与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细胞呼吸的变化,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2 能源领域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研究细胞呼吸的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能量转化的机制,并为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借鉴。

例如,生物燃料电池就是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将有机物分子的氧化反应转化为电能。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疑问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疑问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疑问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一种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它在细胞内进行,并产生了三个主要的物质:二氧化碳、水和能量(以ATP形式存在)。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氧化反应,它的反应产物中通常会有二氧化碳生成。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包括维持温度、肌肉运动和各种化学反应。

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糖酵解、三酸甘油酯途径和呼吸链。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古老的能量提供方式之一。

它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产生少量的ATP。

三酸甘油酯途径三酸甘油酯途径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在此过程中将脂肪分子分解为乙酰辅酶A,并将其进一步氧化。

这个阶段产生了更多的ATP,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链呼吸链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中电子从辅酶A中释放,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传递到氧分子中。

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ATP,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细胞呼吸的应用疑问细胞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细胞呼吸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它为细胞提供了能量。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备,并在细胞内被利用。

这种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物活动,如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

细胞呼吸与健康的关系细胞呼吸不仅与能量产生有关,还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细胞呼吸的正常进行可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和生理功能。

而细胞呼吸异常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人体器官的正常运作,引发一系列疾病。

细胞呼吸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能够为细胞提供充足氧气以进行细胞呼吸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形式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通过有氧运动,人体能够增加氧气的摄入量,促进细胞呼吸的进行,从而提高能量的产生,增强体能和抵抗力。

细胞呼吸与有机物的应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有机物质会被分解为能量和其他物质,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和水。

这些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被利用,进一步转化为其他有用的物质。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能量释放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基本活动。

它发生在细
胞的线粒体内,是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

细胞呼吸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呼吸链。

糖解
糖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磷酸和丙酮的过程。

这一
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葡萄糖分子逐渐被分解为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将丙酮酸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
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更多的ATP和NADH。

三羧酸
循环是一个复杂的循环反应,通过不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丙酮酸完全分解为CO2
和H2O,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线粒体呼吸链
线粒体呼吸链是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将NADH和FADH2进一步氧化为水
和ATP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氧化磷酸化通道中,通过电
子传递链、ATP合成酶等系统逐步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线粒体呼吸链是细胞呼吸
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产生最多ATP的环节。

细胞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有机物质氧化释放出的能量转化
为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活
动的本质,也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细胞呼吸的概念不仅仅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更是解释生命活动的关键,希望通过对细胞呼吸的深入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关于生命的奥秘。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笔记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笔记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笔记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它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环节,为维持细胞正常生活活动提供了能量。

二、细胞呼吸的原理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1. 糖解糖解是细胞呼吸的起始阶段,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糖分子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这个过程产生了少量的ATP,同时也生成了高能辅酶NADH。

2.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细胞质内。

在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高能辅酶NADH和FADH2,同时产生少量ATP。

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最后阶段,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在这个过程中,高能辅酶NADH和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逐级氧化,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这个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用来合成ATP。

三、细胞呼吸的应用细胞呼吸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1.生物能量研究:通过研究细胞呼吸的过程,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机制,为新药研发和能量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糖尿病治疗:细胞呼吸异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细胞呼吸的异常机制,可以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3.有机物降解:某些细菌可以利用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细菌可以被应用于废物处理、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

4.体育训练:细胞呼吸与身体能量供应密切相关,研究细胞呼吸的原理可以为体育训练提供科学的能量供应方案。

四、总结细胞呼吸是维持细胞正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它通过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来供给细胞使用。

细胞呼吸的原理包括糖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细胞呼吸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能量研究、糖尿病治疗、有机物降解和体育训练等领域。

细胞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细胞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光合作 用主要产生氧气和有机物。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释放能量的主要方式而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而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 酸
丙酮酸转化为乙酰 Co
乙酰Co进入三羧 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释放能 量并生成TP
过程比较与联系
有氧呼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氧 呼吸的过程比较
细胞呼吸与光合 作用的联系
不同生物细胞呼 吸方式的比较
细胞呼吸过程中 物质和能量的变 化
汇报人:
,
汇报人:
目录
细胞呼吸的定义
细胞呼吸是细胞 内有机物氧化分 解的过程
细胞呼吸释放能 量供细胞生命活 动需要
细胞呼吸是细胞 代谢的重要部分
细胞呼吸与光合 作用不同不产生 氧气
细胞呼吸的作用
为细胞提供能量 参与物质合成 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区别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 放能量的过程而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 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 程。
有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和还原氢
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
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被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能量产生: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只有少量TP生成 适应环境:无氧呼吸是细胞在缺氧环境中的一种生存方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第一阶段:C6H12O6 → 2丙酮酸 + 4[H] + 能量 第二阶段:2丙酮酸 → 2酒精 + 能量 第三阶段:2丙酮酸 + H2O → 2乳酸 + 能量

细胞呼吸过程重点梳理

细胞呼吸过程重点梳理

细胞呼吸过程重点梳理细胞呼吸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梳理一下细胞呼吸的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 分子的葡萄糖被分解成 2 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H(还原氢)和少量的ATP(三磷酸腺苷,细胞的能量“通货”)。

这一阶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也产生少量的 ATP。

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

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 ATP。

这一阶段产生的 ATP 是有氧呼吸中最多的。

整个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以概括为:葡萄糖+ 6 氧气+ 6 水→6 二氧化碳+ 12 水+能量。

有氧呼吸的意义在于能够高效地产生大量能量,满足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

例如,肌肉收缩、神经细胞传递信号、物质的主动运输等都依赖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

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发生的。

无氧呼吸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 1 分子的葡萄糖分解为 2 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和少量的 ATP。

第二阶段,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产物有所差异。

对于大多数植物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等微生物中,丙酮酸则被转化为乳酸。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以产生酒精为例:葡萄糖→ 2 酒精+ 2 二氧化碳+能量;以产生乳酸为例:葡萄糖→ 2 乳酸+能量。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或者某些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中生存,无氧呼吸能够暂时为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

细胞呼吸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温度对细胞呼吸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会加快细胞呼吸的速率,但温度过高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从而抑制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笔记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笔记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笔记1. 前言细胞呼吸是指细胞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是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过程,为维持生命提供了必要的能量。

本文将介绍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

2. 细胞呼吸的原理细胞呼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2.1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起始阶段,它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糖酵解是无氧过程,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2.2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它将丙酮酸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并释放更多的能量。

三羧酸循环是有氧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

2.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能量释放最多的阶段。

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细胞将前两个阶段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并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

3. 细胞呼吸的应用细胞呼吸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医学研究细胞呼吸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肌肉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通过研究细胞呼吸的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3.2 生态学研究细胞呼吸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通过研究细胞呼吸可以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和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食品加工细胞呼吸是酵母发酵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在食品加工领域,通过控制细胞呼吸的条件和时间,可以获得所需的食品特性,如口感、风味和香气等。

3.4 药物研发细胞呼吸与许多药物的代谢和毒理有关。

研究细胞呼吸的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指导。

结论细胞呼吸是细胞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能量的重要过程。

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以及应用领域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和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细胞呼吸,我们可以在医学、生态学、食品加工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快速讲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快速讲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快速讲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介绍细胞呼吸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它通过氧气的参与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ATP)。

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乳酸或酒精,并产生少量的能量(ATP)。

这种过程无需氧气,称为无氧酵解。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少量的能量(ATP)和能够在氧化磷酸化中继续提供电子和氢原子的产物(NADH和FADH2)。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利用氧气的参与将NADH和FADH2中的电子和氢原子传递给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产生大量的能量(ATP)和水。

2. 应用领域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2.1 生物医学研究细胞呼吸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细胞呼吸的调控机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可以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2 生物能源利用细胞呼吸是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ATP)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生物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和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相关酶的活性,可以提高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能源的效率,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

2.3 食品和酿造工业细胞呼吸是食品和酿造工业中的重要过程,有助于食品的发酵、熟化和保存。

例如,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将果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参与葡萄酒和面包等食品的发酵过程。

2.4 环境保护措施细胞呼吸的相关研究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措施中。

例如,一些厌氧细菌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降解具有污染性的废弃物,从而实现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3. 结论细胞呼吸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通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AT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偿点
(光合=呼吸)
光合<呼吸
只呼吸
光合=呼吸
光合>呼吸
纵坐标的含义: 总(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总光合:CO2的 固定 ;O2的生成 ;有机物的 合成 。 净光合: CO2的吸收 ;O2的 释放 ;有机物的 积累 。
《金榜》P103、75/典例
【典题训练】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 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 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 与呼吸速 率相等时 光照强度 (千勒克 斯) A植物 B植物 1 3 光饱和时CO2 光饱和 吸收量 时光照 [mg CO2/ 强度(千 2 勒克斯) (100 cm 叶· 小时)] 3 9 11 30 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量 [mg CO2/ (100 cm2叶· 小时)] 5.5 15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主要区别:
问题:结合教材图和事实2完成下表。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应用(连线):
思考、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 1.内部因素: • 不同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阳生大于阴生 植物 • 同一植物在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呼吸速率不 同,如生长期高于成熟期 •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 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酶
2C3H6O3(乳酸) + 能量
C6H12O6
2C2H5OH(酒精) + 2CO2+能量
概念:
细胞在无O2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 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的过程。
能量去向
1mol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后,共放出196.65kJ的能量, 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 能的形式散失,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何处?
思考 下列转变需经哪些生理过程才能实现?
光能 ① 光合作用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 ④ 暗反应 ② ⑤ 细胞呼吸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③ ATP水解 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 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氧化分解成CO2和H20或分解 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_。
答案:(1)催化剂种类
H2O2浓度
温度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反应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4)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训练2】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 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解成无机物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 能量 光能变成储存在有 储存在ATP中和以热能形 转变 机物中的化学能 式散失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有机 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 被光合作用利用
《金榜》单元检测卷T17
测试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实测一片叶 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曲线。 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一项是 饱和点
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如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
(2)不消耗O2,但产生CO2, 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 体积可增大,如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
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
化,但若将CO2吸收,可引起气体体积减小。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 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 兼性厌氧型 类型。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 吸。将酵母菌匀浆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 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 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 实验: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分别 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甲、 乙、丙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什么?为什么?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滴 加等量的丙酮酸,甲、乙、丙 甲(上清 乙(沉 丙(匀浆) 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 液) 淀物)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 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金榜》P108、79
【训练1】下面三个图中的曲线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
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曲线产生bc段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计算出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是无氧呼吸的1/3,
释放的能量却约是无氧呼吸的5倍。
以葡萄糖为底物,据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
胞呼吸状况
(1)无CO2释放,不消耗O2时, 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
高蔬菜的产量,此时图乙中N点向_______________(选填
“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 _______。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甲中 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D点时发生(用图甲中字母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
(2)18O2 (3)CO2和H2O (4)左
[H]
ATP和水
叶绿体的数量
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
(5)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
ef
abcd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不同温度(15℃和25℃)下光照强度和氧 气释放速度的关系。请回答:
①若右图表示的是该绿色植物的氧气释放量时,则应当是 8 光照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时的测定值,若右图表示的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时,则应当是在光照强度为 5 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采取 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__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左图的数据阐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15℃下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25℃下的 净光合速率(15℃下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低于25℃下呼吸作用强度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 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 最强的试管是实验 中的 试管,为什么?
• 有一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叶肉细 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 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中CO2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 中CO2的释放量,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斯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 [mg CO2/(100 cm2叶· 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 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mg CO2/(100 cm2叶· 小时)]。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__________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 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图表示:在15℃和30℃的条件下,叶绿体在不同 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B图表示:在不同温 度条件下,线粒体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释能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O2
丙酮酸 [H]
少量
CO2、[H] 少量
H 2O 大量
(二)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3H4O3 +4[H]
(既可以有氧呼吸,也可以无氧呼吸)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 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 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 设计?。
除了采用图示装置Ⅱ外,还需要用等量清水代替 NaOH溶液作为装置Ⅲ。 装置Ⅱ中红色液滴左移,说明进行了有氧呼吸; 装置Ⅲ中红色液滴右移,说明进行了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场所 别 条件 物质 变化 光合作用 叶绿体 需光、叶绿体、 CO2、温度、酶 无机物变成 有机物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需氧、多种酶、温度
• • • •
2.外部因素: (1)、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图像? (植物最适25-30℃).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
呼吸 速率
(2)、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度
缺氧导致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生物有毒害(使蛋 白质变性) 应用:中耕松土、水稻晒田
3、CO2 CO2浓度上升抑制呼吸作用 贮藏水果时下降到a点最有利贮藏。 应用:储藏蔬菜,水果和粮食(条件)
丙酮酸
+能量(少量)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乳酸
2C3H4O3 + 4[H]

2C3H6O3(乳酸) + 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 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