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季度江苏商务运行情况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摘要: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2012年经济发展成就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12年的第一季度增长6.2%,第二季度增长7.9%,第三季度增长9.1%,第四季度增长10.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8.9%。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约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成功完成中国政府在去年年初制定的“保八”任务。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季度增长5.1%,第二季度增长9.1%,第三季度增长12.4%,第四季度增长18.0%。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
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

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排名城市 2012年GDP 较2011年增长率 (省、直辖市、特区)1、上海市 20101.33亿元增长 7.5% (沪)2、北京市 17801.02亿元增长 7.7% (京)3、广州市 13551.21亿元增长10.5% (广东1)4、深圳市 12950.08亿元增长10.0% (广东2)5、天津市 12885.18亿元增长13.8% (津)6、苏州市 12011.65亿元增长10.0% (江苏1)7、重庆市 11459.00亿元增长13.6% (渝)8、成都市 8138.94亿元增长13.0% (四川1)9、武汉市 8003.82亿元增长12.0% (湖北1)10、杭州市 7803.98亿元增长9.0% (浙江1)11、无锡市 7568.15亿元增长10.0% (江苏2)12、青岛市 7302.11亿元增长10.6% (山东1)13、南京市 7201.57亿元增长12.0% (江苏3)14、大连市 7002.80亿元增长10.3% (辽宁1)15、佛山市 6709.02亿元增长8.0% (广东3)16、沈阳市 6700.00亿元增长11.0% (辽宁2)17、宁波市 6524.70亿元增长7.8% (浙江2)18、长沙市 6399.91亿元增长13.0% (湖南1)19、唐山市 5750.00亿元增长10.0% (河北1)20、郑州市 5547.00亿元增长12.0% (河南1)21、烟台市 5281.38亿元增长10.3% (山东2)22、东莞市 5010.14亿元增长6.1% (广东4)23、济南市 4812.68亿元增长9.5% (山东3)24、泉州市 4726.50亿元增长12.1% (福建1)25、哈尔滨市 4587.10亿元增长9.0% (黑龙江1)26、南通市 4558.67亿元增长12.0% (江苏4)27、长春市 4506.60亿元增长12.0% (吉林1)28、石家庄市 4500.20亿元增长10.4% (河北2)29、西安市 4369.37亿元增长11.8% (陕西1)30、福州市 4218.29亿元增长12.0% (福建2)31、合肥市 4188.60亿元增长13.6% (安徽1)32、大庆市 4152.30亿元增长11.0% (黑龙江2)34、潍坊市 4012.43亿元增长10.6% (山东4)35、常州市 3969.75亿元增长11.5% (江苏5)36、鄂尔多斯 3660.50亿元增长13.5% (内蒙古1)37、温州市 3650.06亿元增长6.7% (浙江3)38、绍兴市 3620.10亿元增长9.7% (浙江4)39、淄博市 3557.20亿元增长10.5% (山东5)40、包头市 3409.50亿元增长12.6% (内蒙古2)41、济宁市 3189.37亿元增长11.0% (山东6)42、盐城市 3120.00亿元增长12.7% (江苏7)43、邯郸市 3023.70亿元增长10.5% (河北3)44、临沂市 3012.80亿元增长11.8% (山东8)45、昆明市 3011.14亿元增长14.1%(云南1)46、洛阳市 3001.10亿元增长10.0% (河南2)47、东营市 3000.66亿元增长12.1% (山东7)48、南昌市 3000.52亿元增长12.5% (江西1)49、扬州市 2933.20亿元增长11.7%(江苏8)50、台州市 2927.34亿元增长7.5% (浙江5)51、嘉兴市 2884.94亿元增长8.7% (浙江6)52、厦门市 2817.07亿元增长12.1%(福建3)53、沧州市 2811.89亿元增长10.6%(河北4)54、榆林市 2769.22亿元增长12.0% (陕西2)55、泰州市 2701.67亿元增长12.5%(江苏9)56、金华市 2700.12亿元增长10.2%(浙江7)57、保定市 2690.00亿元增长10.5% (河北5)58、吉林市 2690.00亿元增长21.8%(吉林2)59、鞍山市 2687.10亿元增长12.0%(辽宁3)60、镇江市 2630.05亿元增长12.8%(江苏10)61、泰安市 2547.00亿元增长10.7%(山东9)62、呼和浩特 2525.6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3)63、宜昌市 2508.89亿元增长12.6%(湖北2)64、南宁市 2503.60亿元增长12.3% (广西1)65、襄阳市 2501.96亿元增长12.5%(湖北3)66、中山市 2447.40亿元增长11.1%(广东5)67、惠州市 2368.03亿元增长12.6% (广东6)68、南阳市 2367.20亿元增长10.2%(河南3)70、太原市 2311.43亿元增长10.5%(山西1)71、德州市 2230.56亿元增长12.1%(山东11)72、岳阳市 2199.92亿元增长12.2%(湖南2)73、聊城市 2145.65亿元增长12.7%(山东12)74、乌鲁木齐 2060.00亿元增长17.3% (新疆1)75、常德市 2038.50亿元增长12.1% (湖南3)76、漳州市 2017.80亿元增长12.6%(福建4)77、滨州市 1987.73亿元增长10.8%(山东13)78、衡阳市 1957.70亿元增长11.8%(湖南4)79、茂名市 1951.18亿元增长10.6% (广东7)80、淮安市 1920.91亿元增长12.7%(江苏11)81、江门市 1910.08亿元增长8.1% (广东8)82、芜湖市 1873.63亿元增长13.8%(安徽2)83、湛江市 1870.89亿元增长10.0%(广东9)84、廊坊市 1793.80亿元增长9.7% (河北6)85、菏泽市 1787.36亿元增长13.0%(山东14)86、柳州市 1780.40亿元增长11.5%(广西2)87、株洲市 1759.41亿元增长11.8%(湖南5)88、枣庄市 1749.08亿元增长10.5%(山东15)89、许昌市 1739.00亿元增长12.3%(河南4)90、贵阳市 1700.30亿元增长15.9%(贵州1)91、通辽市 1700.0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4)92、湖州市 1661.97亿元增长9.7%(浙江8)93、新乡市 1618.90亿元增长11.4% (河南5)94、咸阳市 1616.20亿元增长14.5%(陕西3)95、松原市 1605.40亿元增长12.1%(吉林3)96、连云港 1603.42亿元增长12.7%(江苏12)97、安阳市 1592.90亿元增长7.5% (河南6)98、周口市 1592.40亿元增长10.7% (河南7)99、焦作市 1576.30亿元增长11.3%(河南8)100、赤峰市 1569.35亿元增长13.6%(内蒙古5)101、兰州市 1564.41亿元增长13.4%(甘肃1)102、邢台市 1532.00亿元增长10.0%(河北7)103、郴州市 1517.30亿元增长12.4%(湖南6)104、宿迁市 1516.77亿元增长13.0%(江苏13)105、赣州市 1508.00亿元增长11.9%(江西2)106、珠海市 1503.81亿元增长7.0%(广东10)107、平顶山 1502.50亿元增长6.9%(河南5)108、桂林市 1492.05亿元增长13.3%(广西3)109、肇庆市 1453.84亿元增长11.0%(广东11)110、曲靖市 1451.27亿元增长14.7%(云南2)111、九江市 1420.00亿元增长12.0%(江西3)112、商丘市 1418.30亿元增长12.1% (河南10)113、汕头市 1415.01亿元增长9.5%(广东12)114、宝鸡市 1409.00亿元增长15.0%(陕西4)115、信阳市 1408.70亿元增长10.5%(河南11)116、驻马店 1387.00亿元增长10.4%(河南12)117、营口市 1381.20亿元增长10.8%(辽宁4)118、揭阳市 1380.15亿元增长11.3%(广东13)119、龙岩市 1374.65亿元增长12.1%(福建5)120、安庆市 1359.70亿元增长11.5%(安徽3)121、日照市 1352.57亿元增长11.8%122、绵阳市 1346.42亿元增长13.3%123、遵义市 1343.90亿元增长15.9%124、三明市 1339.29亿元增长12.2%125、呼伦贝尔 1335.82亿元增长13.5%126、长治市 1328.60亿元增长10.6%127、湘潭市 1282.35亿元增长12.3%128、德阳市 1280.20亿元增长13.0%129、盘锦市 1279.50亿元增长11.1%130、延安市 1271.02亿元增长10.5%131、上饶市 1265.39亿元增长11.5%132、锦州市 1248.50亿元增长10.4%133、宜春市 1247.60亿元增长11.0%134、宜宾市 1242.76亿元增长14.0%135、张家口 1233.70亿元增长10.0%136、马鞍山 1232.00亿元增长12.0%137、吕梁市 1230.40亿元增长10.8%138、抚顺市 1230.00亿元增长10.5%139、临汾市 1220.50亿元增长10.1%141、开封市 1212.10亿元增长11.1% 142、莆田市 1202.79亿元增长12.8% 143、荆州市 1196.02亿元增长11.1% 144、黄冈市 1192.88亿元增长10.6% 145、四平市 1122.60亿元增长12.3% 146、承德市 1180.90亿元增长10.5% 147、南充市 1180.36亿元增长14.2% 148、齐齐哈尔 1153.80亿元增长8.5% 149、三门峡 1148.80亿元增长12.1% 150、银川市 1140.83亿元增长12.5%151、秦皇岛 1139.17亿元增长9.1%152、达州市 1135.46亿元增长13.6% 153、本溪市 1130.00亿元增长8.2%154、凉山州 1122.67亿元增长13.8% 155、玉林市 1120.48亿元增长11.0% 156、孝感市 1105.16亿元增长12.2% 157、牡丹江 1092.70亿元增长14.1% 158、荆门市 1085.26亿元增长12.0% 159、宁德市 1077.73亿元增长12.6% 160、运城市 1068.10亿元增长7.8%161、绥化市 1058.00亿元增长16.0% 162、永州市 1048.57亿元增长12.5% 163、黄石市 1040.95亿元增长12.4% 164、乐山市 1037.75亿元增长14.4% 165、泸州市 1030.50亿元增长14.8% 166、清远市 1029.02亿元增长5.1% 167、邵阳市 1028.41亿元增长11.7% 168、衡水市 1027.47亿元增长10.4% 169、益阳市 1020.28亿元增长11.9% 170、丹东市 1015.40亿元增长14.3%171、铁岭市 1015.00亿元增长16.2% 172、晋城市 1011.60亿元增长11.0% 173、朔州市 1007.10亿元增长11.1% 174、吉安市 1006.26亿元增长14.5%176、怀化市 1001.07亿元增长12.0% 177、玉溪市 1000.20亿元增长12.2% 178、辽阳市 1000.00亿元增长12.5% 179、南平市 996.76亿元增长11.0% 180、濮阳市 994.50亿元增长12.2%181、晋中市 985.90亿元增长10.2% 182、资阳市 984.72亿元增长14.3% 183、衢州市 982.75亿元增长8.7% 184、内江市 978.18亿元增长13.6% 185、滁州市 970.70亿元增长13.4% 186、阜阳市 962.50亿元增长11.7% 187、十堰市 955.68亿元增长8.2% 188、大同市 931.30亿元增长10.0% 189、朝阳市 921.30亿元增长10.9% 190、六安市 918.20亿元增长11.0%191、宿州市 915.00亿元增长12.5% 192、通化市 910.00亿元增长16.6% 193、巴音郭楞 906.00亿元增长10.3% 194、红河州 905.43亿元增长13.2% 195、蚌埠市 890.20亿元增长13.0% 196、韶关市 888.48亿元增长9.8% 197、丽水市 885.17亿元增长10.5% 198、自贡市 884.80亿元增长13.9% 199、阳江市 877.01亿元增长13.0% 200、毕节市 872.40亿元增长15.3%。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一季度经济报告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2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22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49622亿元,增长7.5%。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据全国7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春播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作物保持增长态势,早稻播种面积将达到58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万公顷,春播玉米面积将继续增加,棉花播种面积减少4%左右。
目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占86.9%。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227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猪肉产量1511万吨,增长4.0%。
生猪存栏45557万头,同比增长3.9%;生猪出栏19989万头,同比增长3.6%。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集体企业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4%。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轻工业增长13.2%。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6.9%,西部地区增长14.5%。
分产品看,一季度471种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7.1%,钢材增长6.5%,水泥增长7.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5.8%,汽车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轿车增长0.2%,乙烯下降0.9%。
江苏及各市2012年GDP

江苏及各市2012年GDP最终数指标绝对量增长(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48604.26 11.0第一产业 3064.77 4.0第二产业 25023.78 11.7工业 22072.33 12.3建筑业 2951.45 7.0第三产业 20515.71 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51.68 7.1批发零售业 5436.74 15.2住宿餐饮业 904.55 11.5金融保险业 2356.51 8.4房地产业 2870.73 -0.3其他服务业 6895.50 15.3苏南 29633.48 11.9苏中 9133.13 12.1苏北 10728.31 13.1南京市 6145.52 12.0无锡市 6880.15 11.6徐州市 3551.65 13.5常州市 3580.42 12.2苏州市 10716.99 12.0南通市 4080.22 12.1连云港市 1410.52 13.0淮安市 1690.00 13.2盐城市 2771.33 12.8扬州市 2630.30 12.2镇江市 2310.40 12.3泰州市 2422.61 12.1宿迁市 1304.81 12.8苏南29633.48 11.9苏中9133.13 12.1苏北10728.31 13.1南京市6145.52 12.0 苏A无锡市6880.15 11.6 B徐州市3551.65 13.5 C常州市3580.42 12.2 D苏州市10716.99 12.0 E南通市4080.22 12.1 F连云港市1410.52 13.0 G淮安市1690.00 13.2 H盐城市2771.33 12.8 J扬州市2630.30 12.2 K镇江市2310.40 12.3 L泰州市2422.61 12.1 M宿迁市1304.81 12.8 N按车牌排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部;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南京北部;苏北包括: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徐州。
2017资料分析题库-粉笔公考---副本

2017资料分析题库-粉笔公考---副本●2013年江苏省贸易进出⼝总额5508.4亿美元,⽐上年增长。
其中,出⼝3288.5亿美元,增长;进⼝2219.9亿美元,增长。
⼀般贸易出⼝额1455.3亿美元,⽐上年增长;加⼯贸易出⼝额1500.6亿美元,下降。
机电产品、⾼新技术产品出⼝额分别为2142.6亿美元和1279.7亿美元,占出⼝总额⽐重分别为和。
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693.2亿美元,占⾼新技术产品出⼝额的。
外商投资企业出⼝额1942.2亿美元,⽐上年下降,占出⼝总额的;私营企业出⼝额996.8亿美元,增长,占出⼝总额的,⽐重较上年提⾼3.2个百分点。
对欧盟、美国、⽇本、中国⾹港出⼝额分别为571.2亿美元、654.3亿美元、312.4亿美元和368.3亿美元,⽐上年分别增长、、和;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出⼝额分别为334.4亿美元、167.5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分别增长、和;对拉丁美洲、⾮洲、俄罗斯出⼝额分别为198.2亿美元、93.0亿美元和49.3亿美元,分别下降、和。
1. 2012年江苏省对欧盟、美国、⽇本、中国⾹港出⼝额由⼤到⼩排序正确的是:A美国、欧盟、中国⾹港、⽇本B美国、欧盟、⽇本、中国⾹港C欧盟、美国、中国⾹港、⽇本D欧盟、美国、⽇本、中国⾹港2. 2013年江苏省贸易出⼝与进⼝的差额是:A872.5亿美元B1068.6亿美元C1288.6亿美元D1089.5亿美元3. 2012年江苏省⼀般贸易与加⼯贸易出⼝额分别是:A1505.3亿美元,1500.6亿美元B1395.3亿美元,1603.2亿美元C1455.3亿美元,1503.2亿美元D1395.3亿美元,1460.6亿美元4. 2012年江苏省私营企业出⼝额占出⼝总额的:A B C D5. 2013年江苏省对东盟、⾮洲、俄罗斯出⼝额总和同⽐增长:A B C D●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初步核算,2012年我国国内⽣产总值51932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上年增长7.8%,其中,第⼀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公文的种类及应用

我市今年已发通知情况举例
3.通知的格式和写法。
(1)标题:由三部分构成,制发机关+事由+文种。 (2)正文:是通知的主体和核心,概括来说,内容简单、篇幅简 短的通知,采用篇段合一的方式;内容复杂而重要的通知,通 常篇幅较长,适宜采用分层表达的方式,一般包括开头、主体 和结尾三个部分。
4.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报告中不能掺杂请示事项。 二是报告是下级对上级的上行文,语言要谦虚、准
确(实事求是,客观的反映情况,有喜报喜、有忧 报忧)。 三是报告要突出重点内容,做到点面结合。 四是如果有请上级批转的要求,应当使用“请示” 或“意见”文种行文。
(三)请示
1.概念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所 使用的公文。请示是事前行文。 2.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批 准”。
通知的正文(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写明制发通知的原因、依据、理由和目的,即写明为什么要制发这 个通知。 指示性通知的开头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针对问题制发通知,其开头通常要概括说明存在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性,引起收文单位的重视,以便认真执行。 另一种是为部署任务制发文件,其开头可以直接说明行文目的或行文根据。 主体:写明通知的事项,如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周知、办理、执行的事 项等。 主体分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并列式结构):针对主题进行分解或者找出解决问题的各要素, 分别加以说明。 纵向结构(递进式结构):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主题内容。 结尾:指示性通知常以提出执行要求结尾,或者提出希望,或提出注意事 项等,都可作为结尾方式。 注意:如果在正文第一段尾没有“通知如下”字样,在结尾时常冠以“特 此通知”结束。 (3)落款。包括制发机关和日期。《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要求 落款时必须写明制发机关名称,日期也改为了小写。即:2012年8月28日。
2012年商业类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编号:IB-FS-2013-01 信息通告下发日期:2013年4月12日编制部门:FS批准人:万向东2012年商业类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前言通用航空和小型运输的发展在国内形态各异,不同的方面发展快慢不一,有些发展得极为迅速,有些却正在萎缩。
为能更准确反应商业类通航及小型运输的现状,飞行标准司经过年初统计并核实,编制本通告,从公司分布、飞行人员、运行种类和状态、航空器等方面,直观、全面、客观的予以数据呈现。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隶属于民航局,是事业单位而不是通航公司,其规模庞大,主要针对运输航空实施飞行员训练,飞行小时超过其它全部通航和小型运输公司的总和,为避免对通用航空和小型运输公司发展形势的误判,本通告不包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数据。
本通告也不包含救捞局、校飞中心等事业单位的数据。
一、概况据统计,我国现有122家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见表1),从业飞行人员991名,航空器909架。
基于其运行特点,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类:仅按照CCAR-91运行的公司,主要从事航空作业;B类:仅按照CCAR-135运行的公司,主要从事小型运输,包括通勤和商务包机;C类:A+B混合运行;D类:按照CCAR-91部运行,依据CCAR-141部训练的飞行学校;E类:其它混合运行情况。
已批准的A类公司90家,B类公司11家,C类公司8家,D 类公司12家,E类1家。
暂停运行、终止运行的公司,A类共14家,B类1家,D类2家,实际在运行的公司:A类:76家、B类:10家、C类:8家、D类10家,E类1家。
(一)通航及小型运输公司概况通用和小型运输合格证、运行规范持有人中文全称91商业非运输91部代管135部运行是否运行安徽鼎宏通用航空公司■安徽蓝天飞行国际飞行学院有限责任公司■安阳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白城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北京搏翼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白熊商务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泛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北京首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北京中恒飞行俱乐部有限公司否常州江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大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大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东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东方通用航空公司■■■东海公务机有限公司■■■鄂尔多斯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泛美飞行学校否甘肃敦煌飞天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广州穗联直升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贵州双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海南航空学校有限责任公司■海南亚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汉华公务机航空有限公司■河北遨司特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金雁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致远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蓝翔通用航空公司■黑龙江凯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衡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呼伦贝尔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同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有限公司■湖北银燕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华西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否吉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江苏华西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江苏华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江西长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荆门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美亚旅游航空有限公司■南航艾维国际飞行学院(南京)有限公司■南京若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鹤翔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有限公司■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山东高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山东航空彩虹公务机有限公司■否山东黄河口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山东南山国际飞行有限公司■山东齐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山东三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山东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山西成功通用航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三晋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凤凰国际飞行学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精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陕西腾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陕西天颖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航空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否上海东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豪海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金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金鹿公务机航空有限公司■■■上海启德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中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中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金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鲲鹏国际飞行学校否沈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石家庄冀华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首都航空有限公司■■■首航直升机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奥林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三星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西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四川西林凤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四川纵横航空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通辽神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武汉直升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西安金胜通航有限公司■否西安直升机有限公司■西安中飞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锡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新疆开元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新疆天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新疆天翔航空学院有限公司■新疆天翼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星联商务航空有限公司■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亚盛医疗救护飞行(北京)有限公司■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云南和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云南瑞锋公务机航空有限公司■云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云南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云南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浙江东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浙江新洲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飞通用航空公司■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国湖北楚天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航大学■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直升机分公司■■■中山雄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公司■■■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一太客商务航空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否珠海瀚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珠海中航飞行学校有限公司■珠海中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表1 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基本概况图1 实际在运行的通用及小型运输公司分布图图2 通用及小型运输公司飞行人员分布图图3 通用及小型运输公司航空器数量统计(二)作业类通航概况(A类公司)图4 各地区A类航空公司概况图5 A类航空公司分布图图6 A类航空公司划区运行状态(三)小型运输类公司概况(B、C类公司)图7 各地区B、C类公司概况图8 B、C、E类公司分布图20家实施CCAR-135部运行的公司中,有9家同时实施CCAR-91部运行,其中6家以直升机业务为主。
2012年全国各市GDP排行(仅供参考)

2012年全国各市GDP排行(仅供参考)1、上海市19500.00亿元增长 8.0% (沪)2、北京市 16000.00亿元增长 8.0% (京)3、广州市 12380.00亿元增长11.0% (广东1)4、天津市 11300.00亿元增长16.5%(津)5、深圳市 11000.00亿元增长10.0% (广东2)6、苏州市 1050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1)7、重庆市 10000.00亿元增长16.7%(渝)8、杭州市 7000.00亿元增长10.0% (浙江1)9、无锡市 6900.00亿元增长11.5% (江苏2)10、成都市 6800.00亿元增长15.0%(四川1)11、佛山市 6613.00亿元增长12.0% (广东3)12、青岛市 6600.00亿元增长--.-% (山东1)13、武汉市 6500.00亿元增长12.0% (湖北1)14、南京市 614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3)15、大连市 6100.00亿元增长14.0% (辽宁1)16、宁波市 6000.00亿元增长10.0% (浙江2)17、沈阳市 5950.00亿元增长12.6% (辽宁2)18、长沙市 5600.00亿元增长14.0% (湖南1)19、唐山市 5400.00亿元增长11.3% (河北1)20、烟台市 3620.64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2.5% (山东2)21、郑州市 4900.00亿元增长13.0% (河南1)22、东莞市 4735.00亿元增长11.1% (广东4)23、济南市 4400.00亿元增长10.5% (山东3)24、泉州市 4270.00亿元增长13.5% (福建1)25、南通市 410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4)26、长春市 4040.00亿元增长15.2% (吉林1)27、哈尔滨市 4000.00亿元增长12.5% (黑龙江1)28、石家庄市 4000.00亿元增长12.0% (河北2)29、西安市 3800.00亿元增长14.9% (陕西1)30、大庆市 3737.00亿元增长12.0% (黑龙江2)31、福州市 3705.00亿元增长13.0% (福建2)32、潍坊市 2615.45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1.2% (山东4)33、常州市 360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5)34、徐州市 360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6)35、合肥市 3600.00亿元增长16.0% (安徽1)36、温州市 3337.14亿元增长9.5% (浙江3)37、淄博市 3280.00亿元增长12.0% (山东5)38、绍兴市 3200.00亿元增长--.-% (浙江4)39、鄂尔多斯 3000.00亿元增长--.-% (内蒙古1)40、包头市 2150.85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5.6% (内蒙古2)41、济宁市 2820.00亿元增长11.0% (山东6)42、邯郸市 2800.00亿元增长--.-% (河北3)43、东营市 2057.58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2.8% (山东7)44、盐城市 276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7)45、台州市 1951.79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8.6% (浙江5)46、洛阳市 2723.00亿元增长12.8% (河南2)47、临沂市 2700.00亿元增长12.0% (山东8)48、嘉兴市 1871.96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1.0% (浙江6)49、扬州市 2630.00亿元增长12.0%(江苏8)50、南昌市 2610.00亿元增长13.0% (江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一季度江苏商务运行情况今年一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更加主动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目前,全省商务运行总体较为平稳。
一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7.2亿元,同比增长15.2%。
进出口总额1215.1亿美元,同比增长0.3%,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4.1%。
实际利用外资95.9亿美元,同比增长6.7%。
中方协议对外投资额13.6亿美元,同比增长60.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全省商务运行呈现消费市场稳步扩大,对外贸易同比持平,利用外资总体平稳,"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开发区发展水平提升的特征。
一是消费市场稳步扩大。
今年前3个月,与全国和兄弟省份消费市场走势大体相同,我省消费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基本稳步增长,并且高于全国和部分沿海兄弟省市。
一季度,我省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消费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高于50%。
二是对外贸易同比持平。
今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行态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较去年同期上涨0.3%,其中出口700.5亿美元,同比增长2.8%;进口514.6亿美元,同比下降3.0%。
从区域看,苏北进出口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4.9%,其中出口增长15.3%;徐州出口增长47.1%,宿迁进口增长76.9%,增幅分列各市之首。
苏南、苏中进出口同比分别下降0.2%和2%。
从产品看,交通运输设备、轻工产品、工具等出口增幅在10%左右,钢材出口增长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下降5.2%,进口同比下降6.1%;纺织服装、化学品出口分别下降0.4%、3.4%。
从市场看,对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3%、10%,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11.4%,对大洋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幅分别超过10%、20%和25%,其中,对俄罗斯、巴西出口分别增长20.4%、57.5%。
从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势良好,进出口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2.9%、30.2%,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1个和33.2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出口微降0.2%,进口下降6.8%。
从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增长8.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下降1.3%。
三是服务贸易发展良好。
1-3月,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06.5亿美元,同比增长54.5%,其中出口49.5亿美元,同比增长57.9%,进口57.0亿美元,同比增长51.7%。
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8.1%,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全省服务外包执行总额38.1亿美元,同比增长62.6%,离岸外包执行额21.9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四是利用外资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省吸引外资95.9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97.2%,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4.5%,代表高端制造业的设备制造业实际到帐外资增幅较快,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实际到帐外资增长174.3%,医药、化工、化纤、金属制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34.5%、116.3%、89.8%、69.3%。
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9.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87.6%,批发零售业增长24.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5.8%。
房地产业利用外资情况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区域看,苏北地区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7.9%,分别高于苏南、苏中地区34.7、43.3个百分点。
从投资国别看,来自亚洲的实际外资规模趋稳,其中,来自台湾本岛的投资增长55.8%。
得益于无锡威孚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博世定向增发股份计3亿美元,一季度欧盟实际到资增长121.3%,美国实际到资同比增长38.7%。
五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一季度,我省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56个,同比增长20%,项目平均规模达907万美元,增幅达31.3%,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7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7亿美元。
从区域看,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四市的对外投资项目数和中方协议投资额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苏中、苏北地区中方协议对外投资额保持迅猛增长态势。
从重点行业看,一季度对外投资重点行业仍主要集中在制造、商务服务、批发、采矿和房地产等领域,特别是光伏、科研开发和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分别增长12.8倍和1.8倍。
从投资国别看,一季度,我省在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7.3%、16.0%、9.7%。
工程承包市场集聚度提高,在亚洲和非洲市场合计完成营业额12.6亿美元,占全省总额近九成。
六是开发区发展水平提升。
一季度,全省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全省比重41.9%。
实际到帐外资同比增长11.5%,占全省比重72%。
全省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及出口额、进口额增速均保持4%以上,高于同期全省对外贸易增速,规模分别占全省的73.9%,72.4%和76%。
在苏南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同时,苏中、苏北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均高于苏南开发区近20-30个百分点。
其中沿海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商务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扩内需和稳外需面临的增长压力较大,发展中存在较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消费政策退出带来消费市场回落。
家电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于去年年底结束,部分消费在去年年底已经提前释放,导致今年一季度消费增速较去年同期略有放缓,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我省家电类商品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9.7%。
二是外需不足制约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美、欧、日本等大经济体经济仍未走出低迷状态,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欧债危机尚未根本解决,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导致我省许多企业出口订单不足,部分商品进口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三是成本攀升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明显加大。
当前国际油价持续高位波动,大宗原材料价格震荡上行,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些企业用工仍有缺口,"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同时,由于外需乏力、同行竞争激烈,提价难度较大,企业普遍反映利润空间收窄,发展压力加大。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加剧国际贸易风险。
一季度,我省遭受贸易摩擦涉案数量同比增长100%,涉案金额同比增长120%,涉案企业数同比增长53%,其中美、欧、澳等发达国家对我省发起贸易摩擦的案件金额占85%,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出口风险。
五是利用外资的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
除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投资明显萎缩的外部影响外,利用外资内部制约因素的影响日渐明显,在保持利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和加快转型升级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六是国际环境复杂增加企业"走出去"风险。
面对美国、日本等国再工业化战略,我省企业赴发达国家(地区)投资还面临诸多挑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时,中东、北非地区动乱和政权更迭加大了我省企业对外投资的安全风险。
此外,在一些新兴产业,西方国家采取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形成"隐形壁垒",使我省企业无法进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贯彻省政府全体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六项工作"和"十项举措",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更大力度促平衡,全心全意惠民生,力争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年商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组织筹备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
积极筹备做好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相关工作。
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立江苏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具体定位、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明确今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重点和具体举措。
二是围绕重点落实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今年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根据实施细则,抓紧组织政策宣讲、申报指导、项目审核和资金拨付,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争取让企业早受益、早见效,增强外贸企业信心。
一是要重点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对外投资,鼓励创新驱动、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二是把保单赠送给小微企业,帮助小微企业防范风险,调动小微企业出口积极性。
三是加大力度招商选资,引进龙头型、基地外资大项目,鼓励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快融资租赁、现代物流和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积极推动银企对接,缓解企业融资困境。
目前全省已联系5家合作银行与近1000户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活动。
三是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认真做好投资贸易重大促进活动,认真组织好第111届广交会、第十六届投洽会、第七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第十六届江苏出口商品大阪展等各类境内外展会。
按照"力量跟上、展会跟上、服务跟上"的要求,支持各地创新服务举措,抢抓订单,集聚产能,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四是积极推动扩大进口。
进一步优化进口国别和地区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
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打造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推进进口便利化。
五是深入开展消费促进。
认真落实首届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
按照商务部统一部署,于4月2日至5月4日在全省范围开展2012年江苏省消费促进月活动。
我厅专门研究制订了消费促进月活动方案,确定了活动主题,即"守诚信、促消费、倡低碳、惠民生",围绕品牌消费、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绿色消费、餐饮消费等五个方面,在全省各地组织开展30多个大型主题促消费活动。
目前,2012年江苏省消费促进月暨第三届南京购物节启动仪式已成功举办,有关主题促消费活动正在火热开展。
各地商务部门也积极以消费促进月活动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一大批消费促进活动。
六是不断强化载体建设。
一是稳步推进省级开发区新设和升级工作。
加快推动"一区六园"建设,强化开发区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为全省投资贸易活动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出口载体建设,把出口基地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园结合起来,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推进基地内技术、信息、信用风险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大对基地重点龙头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和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