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结构

【摘要】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1陈和华:《刑事心理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7页】。研究行为人的心理结构,探寻行为人的行为动因,描述行为人的测画像,对于案件的侦查是十分有利的。在此,笔者借他人的观点来小议一下犯罪心理结构之于案件侦查的意义。

【关键词】犯罪心理结构行为人

在上述中,我们了解到了犯罪心理结构的含义,通过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不存在犯罪心理结构,那么就不可能发生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结构与发罪行为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但是反之,如果存在犯罪心理结构,却不一定会发生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与发罪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却不是必然的。

在生活中,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压力,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时候,我们心理难免会烦躁不堪,难免会想宣泄一下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在这个时候,犯罪心理结构往往很容易就生成了。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我们并不会去实行犯罪行为,这就说明了,具有犯罪心理结构,但不一定就会实施犯罪行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犯罪,就是这种现象。

虽然说存在犯罪心理结构不一定会有犯罪行为的发生,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时刻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绘制罪犯侧面图像的案例——甘蔗田里的杀人魔王【2严圭、吴宁:《犯罪心理学阅读材料》,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版,12页】。

这件案子的犯罪嫌疑人特瓦拉,曾经有一个女友,两人好的如胶似漆,享受过爱情的美好滋味。但是后来,那女人变了心,并堕胎打掉了他的孩子,跟着另外一个男人私奔了。在特瓦拉看来,这种背叛是难以忍受的,自从那一天起,他便对女人由爱到恨,产生了复仇心理。特瓦拉的犯罪心理结构,也由此产生了。

特瓦拉没办法排除内心的痛苦,他的犯罪心理结构也渐渐成形,但是,他还没有预备事实犯罪行为。因为他曾尝试过找到心中的宁静,但是却失败了。他找别的女人,把她们带到甘蔗地,向她们诉说自己心中的痛苦。可是,随着四周传来的甘蔗叶“沙沙”的声响,犯罪行为便开始在他心中预谋了,他想到了杀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是他排解心中痛苦的唯一办法,从此,他便堕入了罪恶的深渊。

南非的犯罪心理学家米姬。皮斯托里斯跟当地的警方合作破获这起甘蔗田的杀人案件,她充分运用犯罪心理的知识,站在犯罪人的角度,来分析案件。根据对犯罪现场的侦查,她将犯罪人的心理结构给充分的描述了出来,使得这件杀人案,从发现到侦破只用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米姬的参与,使得警方大大的提高了破案效率。犯罪学的介入,使得犯罪嫌疑人无法掩盖事实。

从甘蔗田里的杀人魔王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仅仅是一点点声音,就已经将特瓦拉内心压迫到了极点,以至于最后爆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虽然犯罪心理结构不一定会有犯罪行为的存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时刻注意身边的环境,它很容易就成为了犯罪行为发生的导火索。

影响犯罪心理的因素有很多,社会经济、政治、法制、家庭、学校教育、就业等,都是形象犯罪心理的因素。

温州苍南发生过这样一个案子——少年“五街帮”【3严圭、吴宁:《犯罪心理学阅读材料》,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版,51页】。

“五街帮”的老大是一个16岁的少年,虽说是老大,其实他只是个傀儡,绰号“黑友”。黑友虽只有16岁,但是他却很嚣张,他回答审讯都带着挑衅的意味。他说,他不喜欢读书,小学四年级时就毕业了。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再婚,但是他的父亲很少好好的管教他,只是经常把他绑起来狠狠地打。14岁的时候,因为被父亲打,自此离家出走,彻底的过上了颠三倒四的流浪生活。为了生存下去,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一个叫“西瓜”的孩子,家中父母离异,14岁就去敲诈学生,又打架,2年中被抓了2次,然后就在五街遇到了黑友。

而一个叫温兴的孩子则把步入社会的原因归咎于心理的极度空虚和对母亲的报复,王斌的父母从偏远农村到城里打工,很少关心儿子。

“五街帮”的这些孩子都是未成年的,名义上,黑友是他们的老大,但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却是一个名叫卢立清的中年男子。他从老家出来后,先后到过很多地方吗,做过很多生意,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结果是变卖了祖传的老房子,结束了自己的婚姻生活,重新交往的女友又离他而去。他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一无所有,当他重返家乡后,便开始了饿虎扑食般的新一轮“发展”。他很快就看中了黑友,他认为黑友很有狠劲,能镇的住人,又没有父母看管,由他出面去威胁恐吓自己的生意对手,属于“出奇兵以制胜”,他在竞争中就胜券在握了。

而对于15岁的黑友来说,卢立清犹如“教父”。卢立清经常吹嘘说他有能耐,有威望,人们都怕他,黑友们也崇拜他。尤其在生活上,黑友觉得卢立清比他的父亲对他更好:父亲只会打他,卢立清收留了他到自己的托运部工作,管吃管住管穿衣。他说他遇到卢立清后,觉得自己的胆子越来越大,再没有什么能让他害怕了。他更是觉得五街帮比自己的家还要温暖,他说他在家从没过过生日,和兄弟们在一起庆生,让他觉得很温暖。不仅黑友这样认为,五街帮的很多其他的少年也都这样觉得。因为大多数孩子的家里都是单亲家庭,父母或是父母或是离异或是一方早亡,他们和黑友似乎有着同样的惺惺相惜之感,大家在一起互相关照,让他们有种互相需要之感,让他们感受一种久违的亲情。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生活于其间的血缘单位,它是人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它是个体复杂的社会化过程的全部【4肖兴政、郝志伦:《犯罪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26页。】。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家庭教育模式、家庭互动和父母的越轨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权威型,特征是接受——命令;纵容型,特征是接受——不苛求;独裁型,特征是排斥——命令;忽视型,特征是排斥——不苛求。

五街帮的那些孩子们,正是因为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上述的那些缺陷,他们才会辍学离家,到处流浪。他们的父母有的离异,有的一方去世,而且有个共同点都是缺少家庭互动,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只有在五街帮才能感受的到一些亲人间的关爱。其实,在五街帮,他们得到的并没有什么,但是,因为他们从未感受过家庭亲人间的关爱,五街帮给他们的一点点利益,就让他们无限放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卢立清做事,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走向犯罪。

而卢立清呢?在我看来,生意失败,也许还不至于将他逼到带领五街帮的少年知法犯法的地步。而婚姻感情的失败,对他来说才是致命的打击。一个人事业上失败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如果还有亲人关心他,也许他还会正常的生活。婚姻失败,感情破裂,让他接近崩溃的心理彻底破碎。

一个人的家庭对人的心理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五街帮的那一群少年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笔者在此借他人的观点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心理结构的形成,不仅只有上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