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治人物黄祖络

合集下载

安徽近现代名人

安徽近现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1823-1901):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

1853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58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1861年‎编练淮军,在他主持下‎,淮军逐步实‎现了近代化‎,先后镇压了‎太平军、捻军,最后成为清‎政府国防军‎主力。

1862年‎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为两江总督‎,1867年‎授湖广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领袖。

自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等‎企业,利用海关税‎收购军火和‎军舰,创立北洋水‎师学堂,主持向海外‎派遗留学生‎活动,建立北洋海‎军。

有《李文忠公全‎集》。

(1836-1895):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

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1875年‎受命赴英国‎购买军舰。

归国后即统‎领北洋水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年‎日寇以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1836-1895):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

1854年‎为对抗太平‎军在乡办团‎练,1862年‎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镇‎压太平军,升参将,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1864的‎以功升至直‎隶提督。

1884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八‎个月,取得胜利。

1885年‎台湾设省,被任命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在台湾修铁‎路、开煤矿及新‎式学堂,筹划加强军‎事防务,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

著有《刘壮肃公奏‎议》等。

(1861-1919):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

清代第一任“巡台御史”——大兴黄叔璥(上)

清代第一任“巡台御史”——大兴黄叔璥(上)

清代第一任“巡台御史”——大兴黄叔璥(上)作者:来源:《北京档案》2011年第09期据中国新闻社驻台北记者报道,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台湾当局首次主办的大型监察档案展在台北开幕,在约百件展品中,“巡台御史”的奏折等珍贵史料受到格外关注。

看到这条消息,笔者不由想到从北京走出来的“巡台御史”——“大兴黄叔璥”。

黄叔璥何许人?说到他,今人多引用连横《台湾通史》中关于黄叔璥的记述。

此只百余字,即:“黄叔璥,字玉圃,顺天大兴人。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历任京秩。

六十一年,始设巡视台湾御史,满汉各一员,廷议以叔璥廉明,与吴达礼同膺是命。

达礼正红旗人也。

既至,安集流亡,博采舆论,多所建设。

著《赤嵌笔谈》、《番俗六考》,志台湾者取资焉。

”(见《台湾通史》下册)也就是说,黄叔璥是清代派往台湾巡察的第一任御史,而“大兴黄叔璥”则是他自己在撰文时落款常用。

黄叔璥其人虽说有关黄叔璥的研究很少,但由于他本人的著作以及清政府官文书等相关档案史料的存世,使得他人生主要脉络尤其作为第一任“巡台御史”的经历,还是清晰可见的。

黄叔璥生于北京,卒于北京,但其生卒年不详。

今人众说纷纭,考据尚无定论,福建学者林庆元和台湾学者黄武智都推算,黄叔璥生卒年份大致在一六八二年至一七五八年。

即黄叔璥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宦海沉浮中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一七〇九年(康熙四十八年),黄叔璥与其兄黄叔琬同登殿试金榜,被赐乙丑科进士出身,分别为第二甲第十二名、第二十七名,加之其长兄黄叔琳早在二十岁时(一六九一年)就考中辛未科进士为第一甲第三名(探花),他们三兄弟被誉为“一门三进士”。

此外,其兄弟黄叔琪、黄叔瑄先后在一七〇五年和一七一三年中举,他们一家又被誉为“五子登科”。

一七一五年,黄叔璥擢升御史,曾任巡城御史,专职巡视京城东城。

御史一职自秦代即有,属监察性质,位不高但权很重。

一七一八年,黄叔璥出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一七二一年年初,台湾岛内发生著名的“朱一贵起义”。

姓黄的古代名人名单

姓黄的古代名人名单

古代黄姓的名人有许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名人及简介:1. 黄帝:中国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和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黄盖: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以勇猛善战而闻名。

在赤壁之战中,他为周瑜出使曹军,用计成功烧毁敌船,为吴国赢得了胜利。

3. 黄道婆(道教传说中的神仙):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被认为是女娲补天的神力化身,传授人间术数和医药知识。

4.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起义时声势浩大,一度占领了长安(唐朝的都城)。

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但对唐朝的衰落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黄宗羲:明朝末年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主张以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来改革国家。

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6.黄道周:明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以编纂《大明历书》而闻名,该书成为后来中国历法的基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要贡献。

7. 黄承儿:三国时期蜀国将领,曾为刘备征战四方,有过多次战功和威名。

8. 黄石公: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出色的才能。

9.黄道婆:民间传说中的道士,据说擅长炼丹和驱邪,被尊为厌夜鬼神的专家。

10. 黄震:北宋时期的将领,曾在抗击辽国侵略中立下赫赫战功。

11.黄齐衡:唐代文学家、诗人,以其婉约派的创作风格而闻名。

12. 黄履祯:明朝文学家、理学家,他的著作影响了后来的文化思潮。

13. 黄道周:明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以编纂《大明历书》而闻名,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要贡献。

14. 黄佐临:清朝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黄岩之宝”。

15. 黄侃:东晋时期名将,他在抵抗外族侵略和维护国家安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6. 黄宪:南宋时期的宰相,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出色的才能。

17. 黄守宗:明朝著名诗人,以其风格清新俊逸而著称,被誉为“后杜工部”。

18. 黄道婆:民间传说中的仙女,据说她会变化形态,人们常把她当成驱邪的保护神。

19. 黄石公:民间红衣道士,传说他会使世间所有的恶鬼、妖魔都无法孤身立足。

清代测绘先人冯桂芬与黄炳垕

清代测绘先人冯桂芬与黄炳垕

尺绘制地 图的一种方法 , 是 中国古代编绘地
图为使地 图图形缩小尺寸 正确 而使 用的一
种按 比例绘 出格网的方法。《 绘地 图议》 中设
计 的编绘 方 法 , 是对 传 统 “ 计 里 画方 ” 方 法 的

津人陶云升到余姚任知县 , 即慕名到黄府拜
访黄炳厘 , 几次往来 , 两人成了至交 。 后来 陶
用水平测量高下 ,即以主柱所傍城 门之后
槛 ,为地 平 起 数之 根 ,以絮 各 图石 柱 , 而
比例 , 而远迩 高深之数得焉。用三角者宗西
得各 图立柱之 地高下于城槛
之数 ;又遍 测 东 西南 北 毗连
法, 测 以仪器 , 算以正余八线 同异乘 除 , 而远
迩 高 深 之数 亦得 焉 。然 直影 之 度 , 即八线 之
瀚 等 经过 两 个 月 的讨 论 , 制 定 成浙 江 省 测绘
《 余姚县境经纬度分开方积里图》 。 在余姚县图的题识 中, 黄炳厄将测绘过 程作 了简单介绍 : “ 量一处为底线 , 于两端互
测 所 见 之地 布算 焉 , 而得所求 , 更 即所 得 为 边线 。于其 处递 测未 尽之 区 , 渐 推焉 , 以至于
余切 ; 倒影之度 , 即八线之正切 。 所谓偃 以望
高, 覆 以测 深 , 卧 以知 远 者 , 矩 度 与仪 器 无二
州 县城 槛 之 高 下 ,而得各 城 槛 高下 于 本城
槛 之数 ” ③ 。
“ 计 里 画
理也” ⑤ 。 认为中国传统的舆地测算方法与西
方地 图测绘技术道理是一样 的 , 中国传统的
了地平经纬仪 、 全 圆仪 、 半圆仪 、 象 限矩度仪

清代政治人物黄祖络

清代政治人物黄祖络

清代政治人物黄祖络黄祖络,字幼农,生于道光丁酉年(1837年),殪于光绪癸卯年(1903年),享年六十六岁;广东巡抚黄赞汤第三子,江西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人)。

行刚八邑库生户部主事,广东司兼浙江司行走员外郎衔;湖北候补道改江南候补道军机处存记加二品衔军功。

赏戴花翎;钦命江苏常镇通海兵傭道监督;镇江闗督理由闗部调授;江苏苏松太兵傭道监督;江海闗牧调福建兴泉永兵傭道;调署福建延建邵道;升任两浙监运使;历署江苏布政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卓异随带加十三级,诰授奉直大夫;晋授中大夫;资政大夫;覃恩晋封光禄大夫。

葬老家紫源山寅申向(和黄赞汤葬在一起)。

1娶丰城盛氏;诰赠夫人;覃恩晋赠一品夫人;妣殁咸丰卯年;葬老家长嶺。

2继配崇义县肖氏,诰赠夫人;覃恩赠一品夫人;妣殁同治辛末年;葬老家长嶺后排艮坤向,生子六:锡龄,家珮,家瑜,家琚,家桐,家瑾。

3再续桐城方氏诰封夫人覃恩晋封一品夫人,殪葬南京,生子三:家琨,家琦,家壁。

4妾赵氏,殪葬南京,生子三:佑龄,家琯,家琬,以子家琬为官,诰封恭人,淑人。

(家琬为兆庆父,桐麟。

香麟等祖父。

)5妾俞氏,殪同治葵酉,葬于老家长岭6妾石氏,生子家玮,以子为官,诰封夫人,殪光绪壬寅,葬江苏扬州。

7妾任氏,殪民国乙亥年,葬吉安真君山侧。

8妾葛氏,殪民国乙亥年,葬南昌,生子家玵。

(为顺根祖父)9妾虞氏,生子二,家珵,家璞。

10妾范氏殪葬天津。

以子家瑜承兄祖缨后,以子家瑚,家琯先后承兄祖纶后俱殪,再以子家玮过继为嗣。

以下为摘抄清史点滴记录如下:1894年6月任上海道台,未几离任,次年8月再任。

时上海知县黄承暄因清理南市浦滩,建议开筑马路,黄转禀两江总督张之洞,经清廷核准后由候补知县朱璜会同黄承暄主办。

不久迁浙江盐运使。

■1895年12月,当时的上海道台黄祖络会同上海知县黄承暄筹建上海马路工程局,建立警察制度,并设立裁判所,次年5月上海警察正式上街执勤。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

清初督抚多辽东人

清初督抚多辽东人

清初督抚多辽东人
罗继祖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1980()5
【摘要】清人入关前兼用汉人,入关后,幅员广,更非满汉兼用不可。

当时膺疆寄者十之九为辽东人,殆以辽东为其旧所抚宇,其人归化较早可依赖也。

今不暇广征,第就《越漫堂日记》所记《顺治十八年缙绅录》数之如下: 总督陕西三边四川李国柱,满洲人。

总督江南江西郎廷佐,满洲籍,广宁人。

【总页数】1页(P72-72)
【关键词】辽东;督抚;满汉兼;入关前;总督;满洲;四川;巡抚;日记;南江
【作者】罗继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论清初汉军旗人督抚的历史作用 [J], 刘咏梅
2.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 [J], 傅林祥
3.明末清初时期辽东二十五卫建置变迁考 [J], 刘佺仕
4.龙兴之物:人参与明末清初的辽东变局 [J], 李中跃
5.清初辽东招民开垦令与辽东地区的农业开发 [J], 刁书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熙前期有关赋税征收御史奏章

康熙前期有关赋税征收御史奏章

康熙前期有关赋税征收御史奏章
方裕谨
【期刊名称】《历史档案》
【年(卷),期】1993()1
【摘要】赋税的征收为清政府重要财政来源,历来十分重视。

为了保证赋税收入,清政府作出了不少规定,并采取了种种措施。

但由于官员或贪污,或以欠作完,种种弊端,使清政府收入受到影响。

对此,御史或有指参,或提出改变办法奏章上达,现从馆藏内阁黄册都察院御史奏章中选出有关档案,予以发表,供研究参考。

【总页数】10页(P5-14)
【关键词】赋税征收;给事中;州县;十七年;监察御史;奏章;江南;财政来源;督抚;赋役【作者】方裕谨
【作者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1
【相关文献】
1.康熙初年有关驿递御史奏章 [J], 方裕谨
2.康熙初年有关捐纳御史奏章 [J], 方裕谨
3.康熙初年有关官员铨选之御史奏章 [J], 方裕谨
4.康熙年间有关捐纳御史奏章 [J], 方裕谨
5.康熙初年有关赋税御史奏章 [J], 方裕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圣驾六廵江浙恭纪赋第十一段赏析【清代】詹应甲骈体文

圣驾六廵江浙恭纪赋第十一段赏析【清代】詹应甲骈体文
• 乾隆(1711—1799年)南巡时召试献赋,虹关村人詹应甲钦取二 等,后来成为了清朝名臣。詹应甲才华出众,为官清正,后来林则 徐亲自为他写了墓志铭。
THANK YOU!
骈体文
圣驾六廵江浙恭纪赋 第十一段
清代 詹应甲
作品赏析
• 乾隆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 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 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 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日同軌, 猗與茂哉。皇皇焉,亹亹焉。自古在昔,莫比隆於此矣。
……………………………………………………… ………………………………………………………
乾隆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 (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 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
• 乾隆皇帝南巡,主要有六大目的,分别是蠲赋恩赏、巡视 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詹应甲 (约公元一七九五年前后在世)字湘亭,江苏长洲人。生卒 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末前后在世。举人。应试白门时,暱女伶 梁磬儿。磬儿本吴人,谋归吴事应甲,志未谐而卒,应甲哀之,以 三百金市其柩归,葬于虎邱再来亭之西隅。王夫人曹墨琴志其墓, 沈起凤为谱千金笑传奇,付之乐部。应甲亦工散曲,有《中秋闱中 望月双调新水令》一套,描绘廑致,感喟无穷,不独为数百年科场 琐况,留一鸿爪,亦代向日千万读书人一吐塊垒。嘉庆间,订明朱 应辰《淮海新声》,刊以行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政治人物黄祖络
黄祖络,字幼农,生于道光丁酉年(1837年),殪于光绪癸卯年(1903年),享年六十六岁;广东巡抚黄赞汤第三子,江西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人)。

行刚八邑库生户部主事,广东司兼浙江司行走员外郎衔;湖北候补道改江南候补道军机处存记加二品衔军功。

赏戴花翎;钦命江苏常镇通海兵傭道监督;镇江闗督理由闗部调授;江苏苏松太兵傭道监督;江海闗牧调福建兴泉永兵傭道;调署福建延建邵道;升任两浙监运使;历署江苏布政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卓异随带加十三级,诰授奉直大夫;晋授中大夫;资政大夫;覃恩晋封光禄大夫。

葬老家紫源山寅申向(和黄赞汤葬在一起)。

1娶丰城盛氏;诰赠夫人;覃恩晋赠一品夫人;妣殁咸丰卯年;葬老家长嶺。

2继配崇义县肖氏,诰赠夫人;覃恩赠一品夫人;妣殁同治辛末年;葬老家长嶺后排艮坤向,生子六:锡龄,家珮,家瑜,家琚,家桐,家瑾。

3再续桐城方氏诰封夫人覃恩晋封一品夫人,殪葬南京,生子三:家琨,家琦,家壁。

4妾赵氏,殪葬南京,生子三:佑龄,家琯,家琬,以子家琬为官,诰封恭人,淑人。

(家琬为兆庆父,桐麟。

香麟等祖父。

)5妾俞氏,殪同治葵酉,葬于老家长岭
6妾石氏,生子家玮,以子为官,诰封夫人,殪光绪壬寅,葬江苏扬州。

7妾任氏,殪民国乙亥年,葬吉安真君山侧。

8妾葛氏,殪民国乙亥年,葬南昌,生子家玵。

(为顺根祖父)9妾虞氏,生子二,家珵,家璞。

10妾范氏殪葬天津。

以子家瑜承兄祖缨后,以子家瑚,家琯先后承兄祖纶后俱殪,再以子家玮过继为嗣。

以下为摘抄清史点滴记录如下:
1894年6月任上海道台,未几离任,次年8月再任。

时上海知县黄承暄因清理南市浦滩,建议开筑马路,黄转禀两江总督张之洞,经清廷核准后由候补知县朱璜会同黄承暄主办。

不久迁浙江盐运使。

■1895年12月,当时的上海道台黄祖络会同上海知县黄承暄筹建上海马路工程局,建立警察制度,并设立裁判所,次年5月上海警察正式上街执勤。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

■1896年大清邮局正式成立。

...
苏州藩司黄祖络事迹
1849至1949年间,频繁的水灾给长沙的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但受落后的社会条件的限制,近代的岩灾方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救济效果。

其捐款为各京员及上海官绅黄祖络、谢家福,严作霜等所捐尤钜”。

封建朝廷及地方官僚的如许办法,既可防止灾民流离失所,转为匪寇,又可维持财源,稳定统治基础。

至于民间的救灾行为,主要指灾民避灾自救,还包括士绅自发性捐银、施粥的助赈方式。

1894年,苏淞太道黄祖络任江南制造局总办. 1895年7月,总办刘骐祥覆张之洞电,每年可生产快利步枪1500杆. 1895年9月,会办潘学祖覆张之洞电,每月可生产快利步枪170-180杆.枪管及零件均用湘铁及洋铁在厂内自造. 1895年设火药库于浦东(黄埔江),已饬据常镇道黄祖络督饬印委各员,筹拨款项,与各教士分别一律拟结。

并仍严饬该管道府,督饬各属勒拿首要各匪,务获惩办,以期仰副圣朝辑睦. 邦交、绥靖地方之至意。

得旨:仍著严拿逸匪,务获究办。

该衙门知道。

...
黄祖络在甘露寺留下的一些墨宝
黄祖络题镇江北固山房
1. 好景无边有许多雉堞参差螺峰绵亘
层楼更上直看到芜城月色瓜步烟痕 2.六朝山色收杯底;
千里潮声入枕边。

——清·黄祖络题多景楼
3. 江声澎湃欲吞海;
山势蜿蜒直跨城。

——清·黄祖络题多景楼
4.登楼便欲凌云去;
临水方知得月先。

——清·黄祖络题多景楼
5. 俯仰有余情三面云山供啸傲
薄书时得暇一楼风月此登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