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病至就诊时间 0.935 0.420 4.956 0.026 2.548 1.118-5.805
冠心病病史 0.394 0.463 0.726 0.394 1.483 0.599-3.676
临床诊断类型 1.435 0.556 6.670 0.010 4.201 1.414-12.486
高敏肌钙蛋白 0.001 0.000 24.283 0.000 1.001 1.000-1.001
长,机体应对疾病的能力降低,容易诱发相关并发
症 的 发 生,进 而 导 致 预 后 不 良 结 果 的 出 现。分 析
结果还发现AMI患者的病变范围为多支与单支相
比,预后较差。病变范围为多支可能会引起更大面
积的心肌梗死,进而使疾病难以控制,影响患者的
生 命 安 全 。因 此 ,医 护 人 员 要 借 助 心 电 图 、心 肌 损
低密度脂蛋白 (mmol/L) 2.318±0.537
N 端脑钠肽前体 (pg/mL) 499(372,2313)
手术情况
PCI 手术 =1
225
未手术 =0
71
用药情况
ACEI/ARB=0
123
β 阻滞剂 =1
36
他汀类 =2
137
预后不良组 P 4.477±2.190 0.312 462.634±187.193 0.127 13.888±7.457 0.142
素 为 年 龄 、病 变 范 围 、发 病 至 就 诊 时 间 、临 床 诊 断
类 型 和 高 敏 肌 钙 蛋 白,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 0.05)。结果显示,年龄偏大、病变范围多支、发
病 至 就 诊 时 间 ≥ 30 min、临 床 诊 断 为STEMI和 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

A I M 近期预后受 上述多因素的影响 , 加强康复期护 理改 善患者近期预后尤其显得 重要 。康 复护理 程序贯 穿于整 个
期预后 受多因素影响 , 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控制危险 因素、 强康复期护理改善预后 , 高生活质 量。 加 提
【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
近期预后
影 响因素
康复护理
d i1 .9 9 ji n 17 —32 2 1 .20 8 o :0 36 /.s . 6 1 3 X.0 1 1 .3 s
现代 医院 2 1 0 1年 1 第 1 2月 1卷第 1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lD c2 1 o 1 o1 d m opt e 0 1V l 1N 2 a
吸烟、 高脂血 症可 能是 影响 A 预后 的独立 危险 因素 MI
( 0 0 ) 见表 2 P< . 1 , 。
7 4
现代 医院 2 1 0 1年 1 第 1 2月 1卷第 1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nH sil e 0 1V l 1N 2 d r opt c2 1 o o1 aD 1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者 近 期 预 后 影 响 因素 分 析 及康 复 护 理
吴静 霞 刘 惠玲
8 3 岁 。高血压 2 2例 , .) 1 合并 高脂 血症 19例 , 7 合并 高尿 酸
血症 5 , 4例 合并糖 尿病 9 2例 , 吸烟史 8 5例 , 肥胖 9 3例 , 有 家族史 6 。A 诊 断标 准符合 20 7例 MI 0 2年 中华 医学 会心 血
管 病 学 分 会 制 定 的心 肌 梗 死 诊 断 指南 。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55例)和死亡组(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预后的因素。
结果: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急性心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溶栓治疗时间、梗死部位、并发症及合并症等,结果表明,心衰、吸烟、溶栓时间、患者年龄及胸痛是治疗预后的其危险因素。
结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预后的因素很多,应根据相应的因素进行预防,尽可能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47-02Analyz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o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Wang Xiaohu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igu County, Shanxi Province, TaiGu 0308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prognosis. Method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treated 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ccording to patients condi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55 cases) and death group (34 cases)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analyzed. Results Afte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moking, thrombolysis time, age, and chest pain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gnosis.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factors in preven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o improve patients' prognosis.【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rognosis; Factors affecting the 急性心梗(AMI)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属于急危重症,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趋于低年龄化[1]。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及对策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6-03-30T13:22:49.8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作者:吴雪刘玉平楚娟黄玉晶孙龙全[导读] 鸡西市中医医院急性心梗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年龄越轻、就诊时间越短、慢性病史的危险因素越少预后越好,死亡率越低。
鸡西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均采取积极治疗,根据其疾病结局,最终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最终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指标等,总结急性心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患者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就诊时间越短,预后越好;前间壁梗死病死率最高为57.1%,预后最差。
另外,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结论:急性心梗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年龄越轻、就诊时间越短、慢性病史的危险因素越少预后越好,死亡率越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因素;预防对策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患者增多,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易突发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常见急重症,是冠心病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且趋于年轻化。
AMI一旦发生,病情危急,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1]。
尽管目前临床溶栓、支架等治疗可以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但临床死亡率仍较高。
故其早期诊断、治疗及用药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46-71岁,中位年龄62.8岁。
216例女性与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对比观察

赵 昕
【 中图分 类号J R4
【 文献 标识 码】 B
【 章编 号3 6 2 5 8 ( 0 7 1 —O 3 一O 文 1 7 - 05 20 )O O8 2
【 要】 摘 目的 : 对女 性和 男性 急性 心肌 梗 死 ( AMI住 院患者 的 临床 特点 进 行对 比分析 , ) 为女 性 AMI 治 的 疗和预 防提 供依 据 。方 法 : 所选病例 按性 别 分为 男性。 。 AMI 组和 女性 AMI , 究 两组 间危 险 因素 、 组 研 临床 特
龄 的增加 , 性 AMI 女 的病 死率 显著 高 于男性 AMI 。② 女性 绝经期后 是女 性 AI 病 死率增 高的主要原 因。 M 【 关键词】 女性 ; 急性 心肌梗 死 ; 比观 察 对
L
‘
.
,
21 x m plsf m ae nd m a c i c e c r a r e tpa intc i c lc r c e itc c n r to s r a 6 e a e e ls a s ul ne a ut a di c a r s te l ni a ha a t rsi o t a b e v — s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表时间:2017-01-13T11:58:13.9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作者:杜晓琴[导读]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预后效果的因素十分复杂,这需要对不同患者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预防。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中医院 7482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选患者临床均采用对症治疗方式,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展开观察与研究。
结果经临床分析结果得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吸烟史、前壁心梗、溶栓时间、年龄,并且伴随OR值的增高,患者的临床危险系数也会随之升高。
结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预后效果的因素十分复杂,这需要对不同患者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预防,使患者临床预后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是近几年医学临床发病率极高病症之一,该疾病因病理因素常常会给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痛苦,同时也给患者生命安危带来了极大风险[1]。
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形成:①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病史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一般都在70%以下,原管腔较为通畅,该动脉供血的区域无有效的侧支循环,血栓使管腔突然完全堵塞,受此血管供血的心肌急性坏死,此类病人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心肌坏死常自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贯通心室壁全层,其梗死部位室壁常变薄向外扩张,在发病1周内易并发心脏破裂,血栓堵塞在冠状动脉大分支近端,贯通性梗死累及范围较广,常发生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室壁瘤形成。
②原有心绞痛史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者:急性血栓堵塞另一支冠状动脉,不仅使其供血部位发生急性心肌坏死,并阻断了提供原缺血和陈旧心肌梗死部位的侧支循环,使病情较前更为严重。
③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某支冠脉斑块已使管腔极为狭窄处发生急性血栓堵塞者,一般既往多有心绞痛史,可因存在一定数量的侧支循环对心外膜下心肌起了保护作用,急性堵塞所致的心肌坏死可能仅限于心内膜下心肌,呈多发灶性坏死,梗死范围较小,故不易发生心脏破裂及室壁瘤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究 使 , 寿 命 表 法 分 析 牛仔 率 , 【 } = j 多 素 C X 归 法 对 影 响 A 患 者 生 存 时 『 的 【素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A 患 者 5年 生 存 率 O MI 口 大 】 I MI 为 9 % , 牛 仔 率 为 9 % 影 响 AM 生 I 日的 主 要 【素 是 糖 尿 病 史 ( R=2 66 9 % C :.3 5 5 9 、 m 史 ( R 3 6年 l J I『 l J l f 大 】 R .0 ,5 I123~ . 0 ) 高 【 R
【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 ; 生存 时间; 危险因素
【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4 .2 5 2 2
I fu nta a t r fs v v ltm e a t r a u e my c r a n a c i n n e i lf c o s o ur i a i fe c t o a di li f r to l
Meh d 4 3p t n i c t m oada i a t n AM ) rm Jn a 0 2t D cmb r 0 e c i da df l e pa e to s 5 ai t w t aue y cri f r i ( 1 f a u r 2 0 e e e 2 0 w r r r t n l w du f r es h lr e o o y o 4 e eu e oo t
Z U N i ,Y N _ n s u n J he i D v in o G r t c C ri o y h ee P A G n rlH s i l B i n H A G X n A G r gh ,a d IU S iu. ii o f ei r a o g ,C i s L e ea o pt , e ig i s ai d l n a j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ifrt n P A H N Ma i Z US uxa E u n UUZ — eg Dp r etfC rioy。 cn naci R D A ns HO h —i L l a , e hn . eat n o ado g S od o h。 n J s m l e A l t o i l S nY t e n e i ,u nzo 11 0 C i i a d pao f i e H s t u a— n U i r t G aghu5 02 , h a f S v sy n
sm m rm ee e : 1 ls a mt d n m e o S E a et. 2 Moen m e fe e y a et ef erva d ( )es d ie u br fN T MIpt ns ( ) i a l t i r u b ro l r dl
< .1 , 00 ) 比率是 2 6 1 2 老年患者 ( 6 . : 。( ) > i 5岁 )无 胸痛 、 、 原发性 高血压 、 2型糖尿病 、 质代 谢紊乱 、 脂 左 主干冠 脉病 变 患者 、 诊 在 N T MI 显 著 高 于 S E I组 ( 漏 SE 组 TM P<00 , . 5 P<00 ) ( C n . 1 。 3) T T≥
非S T段 抬 高 心 肌 梗 死 2 临床 1 6例 回顾 性 分 析
马尼什 周 淑娴 雷娟 刘 泽 生
采用 回顾 性
【 摘要 】 目的
分析 2 6例非 s 1 T段抬高 心肌梗死 ( S E ) N T MI 的临床特 点。方法
分析方法 , 7 6例急性心肌梗死连续病例 分为 N T MI ( 1 ) s 将 8 S E 组 26例 及 T段抬高 心肌梗死 ( T MI SE ) 组 ( 7 ) 比较两组 间的临床 特点。结果 5 0例 , 两组 比较 : 1 S E 患者数 明显多 于 N T MI 者 ( ( ) T MI SE 患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干预 , 能够有效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率 , 从而有 效降低病死率 。
[ 键 词 】心肌 梗 死 ; 后 ; 险 因素 关 J 预 危【中图分类 号】R 7 . 4 3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7 — 7 2 2 1 )9 c 一 0 9 0 6 4 0 4 (O 2 0 ( ) 0 6 — 2
该心 血管重症监 护室 自 2 1 年 1 01 月一2 1 年 1 0 1 2月共 收治
2 . 患者并发症 2 6例患者中无并发症 8 .3 2 1 7例 , 单纯心 力衰竭 5 例 、 纯休克 2 1 单 4例 、 纯心律失 常 1 , 单 7例 心力衰 竭+ 克 1 休 5 例, 休克 + 心律失 常 1 例 , 1 心力衰竭 律失常+ 休克 1 例 。 1
I固 ; j l
3 讨 论
i . . 。 c 。
生率 , 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
[ 参考文献1
临 床 医 学
心肌 梗死 的危 险因素进行及 时干预 。 能够 有效减少并发 症 的发
随着工作压力 的增大 和生 活节 奏的加快 ,急性 心肌梗死 的
发病率逐渐上 升 , 且呈现 出年轻化 的趋 势 . 本文资料 显示最小年
右室梗死 3例 、 前壁 + 下壁+ 室梗死 3例 。1 部位梗死者 13 右 个 7
注: 表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0 5 。 R . ) 0
例 、 个 部位梗死者 3 , 2 7例 3个部位梗死者 6例 。
C N OR I DC R AT N HIA F EGN ME IAL T E ME T 中外医疗 69
性 13例 , 性 5 6 女 3例 , 年龄 最大者 8 9岁 , 龄最 小者 3 年 1岁 , 平
均年龄 5. 。 8 7岁
1 患 者 检 查 资 料 . 2
全 部 进行 病史 询 问 。 体格 检查 、 心肌 酶学 、 肌钙 蛋 白、 常 血 规、 血脂 、 血功能 、 凝 血糖 、 心电图 、 心脏 超声 、 血气分析等检查 。
2 .2 入院时间 、 .4 2. 并发症 、 梗死部位 和性别与预后 的关系 , 由表2 可知 , 者存治率 与性别 无关 , 患 与患者 发病 至入院时 间 、 发生梗
死 部 位 数 量 以及 并 发 症 情 况 有 关 。
表 2 患者 临床 资 料 对 比分 析 ( ) % 】
壁梗 死为 主 , 分别 有 6 、7和 4 64 5例 , 其余 梗死 部 位包括 高侧壁 梗死 5例 、 室梗 死 4例 、 壁梗 死 6例 、 右 下 前壁 + 壁梗死 6例 、 后 前壁+ 下壁梗 死 5例 、 壁+ 侧壁梗 死 3例 , 前 高 前壁 + 室梗死 7 右 例 , 间壁 + 前 右室梗死 7例 , 问壁+ 壁梗死 9例 , 前 下 前壁 + 下壁+
22 生 存 组 和 死 亡 组 临床 资 料 分 析 .4 .
急性心肌 梗死 (MI A ) 患者 2 6例 , 进行 了抗 凝 、 1 并 调脂 、 受体 阻 1 3
滞剂、 经皮 冠状 动脉腔内成形 术(T A 等综合 性治疗_1在患者 PC ) l。 ' 3 出院后对 全部病 例进行 了随访 , 为死亡和存 活两组进 行分析 , 分
221病 史资料 2 6例患者 中 6 以上者 12例 , 16例人 .. 1 0岁 4 有 4 有 吸烟史 ,7 6 例有糖尿 病史 , 高血脂 者 16例,5 2 18例有高 血压 冠 心病 ,8例合并肺 部疾病 。 6 222 梗 死部位 患 者梗死部位 主要 以前壁 、 问壁 以及 下壁+ .. 前 后
对所有 患者采用 以查 阅病 历 、 复诊 、 家访 、 电话询 问 、 信件 等
不 同方 式 定 期 随 访 。
2 结 果
2. 入 院 时 间 1
2 6例 患者 中有 16例 在发病 2 1 8 4h以内入 院就诊 。 另有 3 0
例在 发病 2 4h以后人院。
22 检 查 资 料 .
报 道如下。
1 对 象 与 方 法
2 .. . 41不 同年龄组死亡 率的比较 , 2 由表 1 可知 , 患者年龄与死亡 比例呈正 比, 即患 者年龄越 大, 死亡 率越高。
表 1 不 同年 龄 组 死 亡 率 的 比 较
11 研 究 对 象 .
住 院治疗 的 26 急性心 肌梗死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 中男 1例 其
1 患 者 治 疗 措 施 . 3
采 用综合 性治疗 , 包括经皮 冠状动脉 腔 内成形 术(' A 、 P C )抗 r
凝, 调脂 , 1 3受体阻滞剂 , 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 , 扩血管剂 , 利 尿剂, 改善 心肌 代谢 等。
1 患 者 随 访 方 案 . 4
注: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5 。 P O0 )
龄 3 0岁 , 大年 龄 9 最 0岁 , 龄跨 度较 大 . 年 男性 13例 . 6 女性 5 3 例, 比例分别是 7 . %和 2 .4 54 6 45 %。从 梗死部位 的数量来 看 , 梗 死 部位越 多预后越差 , 个梗死部位 的病 死率 1 %, 3 1 . 而 个梗 死 2 部位 的病死 率则达到 了 5 .%。 00 从急性心 肌梗 死的并发症来看 , 1 并发症 的病死率 为 24 3种并 发症 的病死率 为 2 . 与 种 .%, 73 %, 文 献报 道一 致 这提示我们在 临床工作 中对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 应控 制心衰 , 时防止并 发症 , 及 这个会对 患者 预后 具有非 常重要 的意义 。另外 , 研究发现入 院时间对于预后 也有重要意 义 。 文 本 研 究显示, 如果发病 时间>4h 患 者病死率要高 于发病 < 4h内 2 , 2
临床 医 学
CARNEARMT●誓■ H E DLEE ■U l IFIMI—AN 篁■ NOG CTT 口固 —
2 例 急性 心肌梗 死患者预 后影 响因素 的分析 1 6
张 敏 王 琴
南京 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江苏省人 民医院 C U, C 江苏南京
2 0 2 10 9
【 摘要】目的 分 析影 响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 预后的 因素 , 为临床防治提供指 导。方法 对 2 6例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进行随访研 1 究, 以随访死亡与存活两组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的主要 因素是年龄 、 人院时间 、 梗死部位数量及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