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散点图】Lorenz散点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合集下载

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价值

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价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5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5048作者简介:宁炳侠(1976-),女,汉族,陕西宝鸡人,主管技师,学士。

研究方向:西医,常规和动态心电图。

Values of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Lorenz scatter plot in diagnosis ofarrhythmia and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NING Bingxia(Qishan County Hospital,Baoji 722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s of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Lorenz scatter plot in diagnosis of arrhythmia and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Methods A total of 200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dmitted fromOctober 2018to February 2020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200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eople were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and Lorenz scatter plot was analyzed.HRV and Lorenz scatter plot shap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DC,SDANN,SDNNand rMSS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proportions of comet shape and complex shap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roportion of fan shap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normal range of HRV accounted for68.75%,91.56%and 88.42%of the patients with torpedo shape,comet and complex shape of Lorenz scatter plot.The slope of B-line of ventricular parasystole and atrial parallel rhythm was infinite,followed by sinus rhythm.Conclusion The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as a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rrhythmia scatter plots,and Lorenz scatter plot can reflect the HRV.KEYWORDS: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Lorenz scatter plot;arrhythmia;heart rate variability24h 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 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价值宁炳侠(岐山县医院,陕西宝鸡,722400)摘要:目的探讨24h 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 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率变异性(HRV )的分析价值。

24_h_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_散点图对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应用价值

24_h_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_散点图对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应用价值

24 h 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 散点图对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应用价值张海强张海强,,朱敏朱敏,,翁晓玲翁晓玲,,张雅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功能检查科,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 目的 研究24 h 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 散点图对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55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使用24 h 动态心电图中的心电Lorenz 散点图方式,对比相关数据,包括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 HRV )相关数据,扇形状以及复杂状、彗星状、鱼雷状、短棒状。

结果 研究组DC (3.27±1.21)ms 、SDNN (111.38±7.99)ms 、SDANN (105.37±17.87)ms 、rMSSD (23.16±1.22)ms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367、11.317、8.160、50.296,P <0.05)。

研究组扇形状(34.55%)、复杂状(47.27%)高于对照组,彗星状(10.9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67、10.571、47.903,P <0.05);两组鱼雷状、短棒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24 h 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 散点图对于心律失常及HRV 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24 h 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 散点图;心律失常;诊断;心率变异性中图分类号 R540.41;R541.7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6.33Application Value of Lorenz Scattergram of 24 h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for Ar⁃rhythmia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ZHANG Haiqiang, ZHU Min, WENG Xiaoling, ZHANG Yajing Department of Functional Examination,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Qinhuangdao Hospital, Qinhuangdao, Hebei Province, 066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24 h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Lorenz scattergram for arrhythmia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Methods 55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were selected from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Qinhuangdao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for study, and 55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d were included in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Lorenz scattergram method of 24 h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was used in both groups. The relevant data, includ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related data, fan shape, complex shape, comet shape, torpedo shape, short rod shap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C (3.27±1.21) ms, SDNN (111.38±7.99) ms, SDANN (105.37±17.87) ms and rMSSD (23.16±1.22) ms of the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13.367, 11.317, 8.160, 50.296, P <0.05). Fan shape (34.55%), complex shape (47.27%)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ose i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etary shape (10.9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2.967, 10.571, 47.903,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orpedo and short rod shapes (P >0.05). Conclusion The 24 h Holter monitor Lorenz scatter plot is of high value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rhythmia and HRV.Key words 24 h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Lorenz scattergram of electrocardiogram; Arrhythmia; Diagnosis; Heart rate variability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和速率出现异常,包括心跳过快、过缓、不规则或不齐等症状。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指标分析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指标分析
维普资讯
第 3 卷 1 2O O7年第 1 期





Vd. 1 N . 3 . o1
HE o L G ME I IL NG J D Q . C RN L JI U A
Jn 2 0 a .0 f 7
4 5
动态 心 电 图 L r z oe 散点 图指标 分 析 n
A s 'tO jc v T e m i e a ebtenL r p tn m o a dxo hata a ait 职 V bta : bet e odt a et l w e oe l dt e m i i e er r e r b i rs i e n hvu e m o a i d n n f t v i ly( )
动态心电图检测中 , 心率 变异 ( V 分析是近 职 )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 自 主神经系统活动的 方法 , 为时域分析、 分 频域分析 、 非线 性分析 3 类。 Lr o m散点图( e 又称 R—R间距散点图) 是非线性分 析的主要方法。本文将 Lr o m散点图与时域指标两 e 者结合起来 ,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 H V的临床 意 义 。 R 1 资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器质性心脏病组 5 例 , 中, 2 其 男性 2 例 , 2 女性 3 例。年龄 4 — 8 O 2 7 岁。经病史、 体检 、 心电图、 超声 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 , 确诊冠心病 3 例 , 6 高血压 1 4 例, 风心病 2 。对 照组 5 例 , 中男性 2 例 , 例 2 其 8 女 性 2 例。年龄 1 7 岁。均无高血压、 4 8 2 冠心病 、 糖 尿病等病史 , 经体检及辅助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
3 %)a e so ai hat i ae ptn eet pd hp 4 .5 ,ht hp 1 .8 ) sot t k 1 sw la r n er ds s ai t w r reo sae( 6 1 %) sut sae( 5 3 % ,h r sc l g c e es o e i sae( 15 %) sae( .7 , u ir u n iue( .5 . o c s n L r zpo w r ip rn hp 1 .4 . hp 5 7 %) f rd tb t gp t 3 8 %) C nl i oe lt e ot t o si i cr uo n em a

冠心病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分析

冠心病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分析

冠心病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分析时翠华;江声选;郭云辉【期刊名称】《临床心电学杂志》【年(卷),期】2005(14)4【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 RV)检测中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方法检测70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和时域指标,并与70例正常人做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的SDNN、SDANN及Lorenz散点图长度(L)均显著下降,正常对照组散点图94.28%呈彗星状,冠心病组鱼雷状、复杂形、梭状及三角状分别占28.57%、15.71%、12.86%及11.43%;L与SDNN、SDANN呈显著正相关,散点图离散度(D)与rM SSD、PNN50呈显著正相关。

Lorenz散点图异常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明显高于SDNN<100m s的指标。

结论与时域指标相比,Lorenz散点图对H RV的变化敏感性更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H RV的重要手段。

【总页数】4页(P244-246)【关键词】心率变异性;Lorenz散点图;时域指标【作者】时翠华;江声选;郭云辉【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1医院;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频域指标与Lorenz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贾新未;李晓红;李田景2.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Lorenz散点图分析 [J], 时翠华;徐海珍;胡新国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散点图分析 [J], 严国平4.心率变异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J], 时翠华;江声选;郭云辉;熊伟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频域指标与非线性分析Lorenz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贾新未;李晓红;李田景;尹博英;唐路宁;邸丕凡;潘焕军;石爱芬;王爱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

o h rv re h p s t bn r a ae wa 7 t e a id s a e he a o m lr t s 7 1. . n l so The f a u e fLo e z plt h v e t i ee 7% Co c u i n: e t r s o r n o a e c ra n r l — v n e wih a r t mi y fAr u a o y ee to a d o r m n i a i o i n e e a c t rhy h a t peo mb l t r lc r c r i g a a d l ne r tme d man i d x sHRV .
[ bta tO jcie T vsi t tevleo oe zp t nted g oio e r rt vr blyuig A s c] bet : oi et ae h a f rn l h i n s f at ae ai it s . r v n g u L oi a s h a i n
do a n H RV .8 a e a fs o pia e h p s s h a pnde r d t r e o— s pe m i 9 c s s m nie tc m l t d s a e uc ss i l, o , o p d c ha d, fn — s p d a d a ha e n
[ 中图 分 类 号 ]R 4 .1 [ 50 4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 编 号 ]10 —9 1 2 1 )70 9 —4 论 0 40 5 (0 1 0—7 20
An l sso r n o fAm b lt r e to a do r m ay i fLo e zPl to ua o y Elcr c r ig a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

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郭燕明;包秀英;韩建敏;刘永春;张华【摘要】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诊断及心率变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20例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做成的Lorenz散点图图形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及心率变异(HRV)线性指标对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频次< 100次/24 h共203例,Lorenz散点图成一分布图形162例(79.80%),心律失常频次>100次/24 h共317例,Lorenz散点图成多分布图形246例(77.60%),两者分布P<0.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Lorenz散点图有其特征性.在HRV检测中,非线性分析Lorenz散点图与线性频域时域分析对比.HRV正常396例,Lorenz散点图呈“彗星状”(棒球拍状)278例,占70.20%,HRV时域降低者124例,呈异常梭形、棒状、鱼雷状、扇形、复杂图形共89例,异常率71.77%.结论:Lorenz散点图图形特点与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类型,与HRV线性时域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43)007【总页数】4页(P792-795)【关键词】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心率变异性【作者】郭燕明;包秀英;韩建敏;刘永春;张华【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功能检查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功能检查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功能检查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功能检查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功能检查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Loreuz散点图(Loreuz Plot)是具有非线性混沌特性的多维“空间结构”的截面图,用于观察和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演化规律。

因其以“混沌理论之父”动力气象学家E.N.Loren和混沌理论的奠基者,数学物理学专家J.H.Poincare命名,也称 Loreuz图或Poincare图[1]。

DCG中Lorenz散点图对冠心病、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DCG中Lorenz散点图对冠心病、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 动 态心 电图 心率变异性
【 中图分类号】 R 4 . 1R 4 . 5 04 ;5 14
Lr z o n 散点图 时域指标 e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o 一7|(O 8 1 - -150 o 8D4 2 ) 70 0 0 -3 D 2
统 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11 对 象 .
随 机选 择 我 院 住 院 患 者 : 冠 心 病 组 ①
( A组 ) 8 :O例 , 性 6 男 5例 、 女性 1 5例 , 龄 5 7 年 6~ 8 ( 均 6 .4±1 .6 岁 , 平 22 2 6 ) 均为有 心 肌梗死 病 史或 经
见 表 1 。
表 1 三组患者 H RV时域指标各项参数的比较 单位: s m
专家 委员 会 公 布糖 尿 病 新标 准 ; 对 照 组 ( ③ C组 ) :
7 6例 , 性 3 男 5例 、 性 4 女 1例 , 龄 5 年 O~7 ( 均 2平
6 .6± .2 岁 , 门诊 健 康者 和外 科 择期 手 术前 O4 87 ) 为 检查者 , 经病史 、 体检 、 片 、 电 图及 实验 室等检查 胸 心 无冠心病 、 高血压 、 尿病 、 糖 甲状 腺 功 能 亢进 及 其他
维普资讯
J U N L O R C A L C R C R I L G (0 8 V 11 N . O R A FP A  ̄C LE E T O A D O O Y J 2 0 ) o 7 o2 S .
15 O

论 著 ・
D G中 Lr z C oe 散点 图对冠心病 、 n 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 造 影 ( A 证 实 , 中急 性 心 肌 梗 死 2 C G) 其 2 例, 陈旧性 心肌梗 死 2 6例 , 绞 痛 3 心 2例 ; 糖 尿 病 ②

lorenz散点图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lorenz散点图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2 结 果
2.1 580例Lorenz散点图的统计结果及图形特征 总分布图涵盖了276例患者,病例包括了“彗星状”、 鱼雷状”、“梭状”、“短棒状”、“扇状”等类型,其
例数分别为:110例、83例、21例、10例、52例。此外多分 布图形患者有304例,分析可知:二分布患者为0,三分布 患者病例119例,四分布患者病例108例,五分布患者病例仅 9例,复杂形病例68例。
参考文献
[1] 李方洁.Lorenz散点图.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4):307. [2] 李 莉.400例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J].医学信息.2015,
2(28):13-15. [3] 秦庆庆,庞家华,张 敏,等.1000例动态心电图的Lorenz散点图分
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2(05):357-360.
度。Lorenz散点图的制作采用美国-迪姆公司动态心电图分 析仪心率变异板块中装载Lorenz散点图的软件进行自动快速 作图。作图原理是以X为横轴、Y为纵轴建立二维坐标系, 数据来源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连续RR间期,X轴的数值代 表间期RRn。Y轴的数值代表紧随其后间期RRn+l。当数据 达到一定数量时,根据数据做成Lorenz散点图。将散点图形 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做对比分析[2]。
95%呈“短棒状”时时域、频域均降低。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Lorenz散点中相关诊断、指标的相关性。
【关键词】Lorenz散点图;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图形分布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2.133.01
Lorenz散点图(LP)主要针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研 究,进而得到其相关演变特征,即:其对混沌现象进行典 型的定量或定性方法[1],该方法已基本被用于医学范畴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散点图】Lorenz散点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作者:郭潮,张慧,陈敏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确诊后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利用Lorenz散点图方法分析所得数据。

根据治疗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比较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Lorenz散点图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患者预后与Lorenz散点图特点的相关性。

结果在80例AMI患者中,偶发室上性早搏发生率最高,达31.25%,而RR间期>2.5 s发生率最低,为2.50%。

经过1年随访,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26例。

预后良好组偶发室上性早搏、频发室上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室早)、频发室早、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房颤和RR间期>2.5 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预后不良组Lorenz散点图呈扇形、三分布形、四分布形、不规则形、复杂形、短棒状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Lorenz散点图沿45°线呈棒球拍状、彗星状分布所占比例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预后与Lorenz散点图分布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338,P=0.002);Lorenz散点图呈棒球拍状、彗星状分布的AMI患者预后较好。

结论 Lorenz散点图对AMI 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预后引用格式:郭潮,张慧,陈敏.Lorenz散点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1,30(4):246-252.长按识别OSID码听文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为压榨性胸痛,并伴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等,可累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常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除心脏基础疾病导致的心电基质异常和微观心电重构异常表现外,宏观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也是心肌梗死后导致心律失常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判断自主神经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而Lorenz散点图是基于经典的非线性混沌理论来分析海量心电数据的诊断方法,既能揭示自主神经功能心电活动的整体特征,又能显示每个心搏间的即时变化,可通过特征性的图形表现帮助临床判断HRV。

目前,有很多将Lorenz 散点图用于心血管病诊断的研究,而关于AMI患者Lorenz散点图的特征观察及其与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多。

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2至10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67.76±13.59)岁。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AMI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瓣膜病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② 起搏器植入者;③ 糖尿病或其他影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患者;④ 感染性疾病患者;⑤ 肝或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者。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经确诊后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采集时间>20 h,检查仪器为迪姆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记录患者携带期间的心电活动情况。

拆机后将所得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由经验丰富的心电医师运用三维Lorenz散点图方法分析。

无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主要表现为沿45°线呈棒球拍状、彗星状分布;房性并行心律的Lorenz散点图呈三轮风车形;室性并行心律主要呈倒“Y”字形;频发多源性房性早搏(房早)和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早)呈不规则形;房颤呈扇形;房室阻滞呈复杂形或不规则形。

1.3 观察指标1.3.1 心电图心律失常检查情况观察AMI患者中室上性早搏、室早、传导阻滞、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1.3.2 预后评价治疗后以门诊复查形式随访1年,1次/月,记录AMI患者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

患者出院后1年内未发生任何不良心血管事件即定义为预后良好,发生上述至少一项不良事件即定义为预后不良;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比较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Lorenz散点图的特点,并分析患者的预后与Lorenz散点图特点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80例AMI患者中,偶发室上性早搏发生率最高,达31.25%;而RR间期>2.5 s发生率最低,为2.50%。

除此以外,其他心律失常还包括频发室上性早搏12例(15.00%)、偶发室早16例(20.00%)、频发室早18例(22.50%)、房颤5例(6.25%)、传导阻滞7例(8.75%)。

2.2 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经过1年随访,根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80例AM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

预后良好组偶发室上性早搏、频发室上性早搏、偶发室早、频发室早、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房颤和RR间期>2.5 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3 两组Lorenz散点图分布比较预后不良组Lorenz散点图呈扇形、三分布形、四分布形、短棒状、复杂形、不规则形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Lorenz散点图沿45°线呈棒球拍状、彗星状的比例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

见表2、图1。

对患者预后与Lorenz散点图分布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明显相关性(r=0.338,P=0.002);Lorenz散点图呈棒球拍状、彗星状分布的AMI患者预后较好。

2.4 预后不良组典型病例分析病例1:患者男,64岁,因ST段抬高型AMI入院。

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示3支病变,遂行动态心电图(图2,扫描OSID码可查阅彩图)检查。

经冠脉搭桥术和心肌梗死药物正规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定期随访,患者1年内以再发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入院1次。

Lorenz散点图分布呈不规则形,类似“大龙虾”(图2a)。

对“龙虾”触角端的点集结合逆向心电图回放,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短长3种PR间期,呈跳跃式延长,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图2b);快径路内可见PR间期逐渐延长,至P波后脱落一个QRS波,后PR间期缩短,呈文氏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45°线远端零散的散点集为二度房室阻滞2 ∶1下传点集(图3)。

诊断结果:窦性心律;PR间期跳跃性延长,提示房室结双径路,其中快径路呈文氏型传导;偶发二度房室阻滞;偶发多源性室早;偶发房早。

病例2:患者男,76岁,因胸痛1 h不缓解入院。

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术示右冠状动脉闭塞80%。

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Lorenz散点图和逆向回放心电图片段如图4所示。

经支架治疗和正规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定期随访期间,患者1年内2次因活动后胸闷、气短、乏力,伴夜间阵发性咳嗽就诊。

超声检查示:左房、左室增大,射血分数40%。

查体:双下肢水肿,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脏听诊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NT-proBNP升高。

动态心电图检查:部分时段可见三度房室阻滞,偶见2次心室停搏,最长RR间期5.0 s。

综上,考虑为AMI引起的心力衰竭。

Lorenz散点图分布(图4a)呈复杂形,有多个散点团。

对复杂的多个点集结合逆向心电图回放,45°线远端的散点集是二度房室阻滞2 ∶1下传点集(图4b),其他多个点集是高度房室阻滞的点集(图4c)。

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发房早;二度至高度房室阻滞;ST段改变。

3 讨论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据报道,中国每年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AMI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遗传、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与其发生发展有关。

因此,对AMI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靶点的研究至关重要。

HRV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心跳周期变化的差异能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即交感与迷走神经协调平衡的关系。

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降低、心肌电活动发生异常,心率的变化呈完全无序性(即混沌现象),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

本研究中80例AMI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室上性早搏、室早、房颤、传导阻滞和RR间期>2.5 s,其中偶发室上性早搏发生率最高,频发室早次之。

这说明心肌梗死患者的HRV大多数表现不正常,与刘艳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预后良好组中,室上性早搏、室早和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提示上述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影响缺血心肌细胞的修复过程。

在心室重塑过程中,电重构已发生,由于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电活动发生紊乱,心肌负荷量增加,心功能失代偿,加快了心肌细胞衰竭的进程。

有研究认为,室性心律失常比房性心律失常更易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进而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

本研究也证实,两组中频发室早的发生率高于频发室上性早搏的发生率;在预后不良组中,频发室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频发室上性早搏的发生率。

正常人群的心律为窦性心律,散点图呈彗星状或棒球拍状,近端狭小而远端宽大;心肌受损人群的心律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电活动发生紊乱,破坏了HRV的正常规律,其Lorenz散点图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如短棒状、鱼雷状、三分布形、四分布形以及不规则形。

本研究发现,两组Lorenz散点图分布中,大多数都表现为三分布形、四分布形、扇形、短棒状、不规则形,仅少数表现为棒球拍状或彗星状。

这说明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数都表现为HRV异常。

由于AMI患者心肌细胞缺血,诱发心电活动受损,因此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本研究中,室上性早搏散点图多呈三分布或四分布;频发室早多呈四分布;阵发性室早二联律呈三分布;阵发性室速呈短棒状;频发多源性房(室)早呈不规则形;房室阻滞呈不规则形或复杂形;房颤呈扇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