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肌酶、TNI及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合集下载

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和H R — HP V 同 时 检测 , 未 发 现漏 诊 。
3 讨 论
此, 用T C T与 HR . HP V联合检测能满足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 变筛查的需要 , 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宫 颈癌 常规 的筛查方法 。 综 上所述 , T C T与 H R . H P V联合 检测对宫颈癌及 癌前病 变早期筛查互为补充 , 可增加与病理检查 的符合率 , 降低漏 检 率, 能及时地发现病变 , 从而 阻断宫 颈病变 的进一步 发展 , 降 低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 。在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筛查 中有 着

【 4 ] 丁怀宇 ,李 志勤.液基薄 层细胞联合 人乳头 状病毒检 测在宫
颈病变 中的应用价值 f J J . 检验 医学 与临床 , 2 0 1 0 , 7 ( 7 ) : 6 3 3 .
6 3 4 .
致, 随着级别增高 , H P v阳性率愈高_ 5 _ 。验证 了 H P V在宫颈 本资料 中宫颈癌 患者 T C T与 HR . H P V联 合检测 阳性率
变及宫颈癌 中有 1 4例细胞学检查结 果为正常或炎症 ;表明 液基细胞学检查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 , 由于取材和形态 学观察
等原因 ,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出现 误 诊 。 而 且 因 为 镜 下 细胞 结 构 不
[ 2 】 张金库 ,张浙 岩. 子宫 颈液基 细胞 学诊断图谱[ M] . 北京 :人民 军医出版社 , 2 0 0 6 :1 9 — 5 4 . 【 3 ] 张英杰 ,李 克红.高危型人乳 头瘤病 毒检测联合 细胞学 检查 进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 的临床价值[ J 】 . 现代诊断与治
均 无心肌酶谱 、 c T n I 检测 同时为 阴性 的病例 。结论

血浆BNP、cTnI及心肌酶谱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血浆BNP、cTnI及心肌酶谱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血浆BNP、cTnI及心肌酶谱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价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水平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水平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130例为观察组,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血浆BNP、cTnI和心肌酶水平的差异。

结果4个时间点观察组的BNP.cTnI和心肌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中毒组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中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会造成心肌受损,损伤水平与中毒程度相关。

标签:有机磷农药;B型脑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有机磷农药如常用的内吸磷、对硫磷、乐果、马拉硫磷、敌敌畏及敌百虫等对人类的危害及影响可从低毒到剧毒不等。

有机磷中毒发病极为迅速,即使及时处理仍对脏器有不同程度损伤,故死亡率较高。

其中有机磷中毒对心肌损害已被临床广泛认可,中毒后伴随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断裂和心力衰竭,因症状隐匿而难以得到重视。

因此如何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全面检测是临床所关注的方向,目前检测方面包括血清胆碱酯酶、电解质等,对心肌的关注度仍较低。

本文根据心肌损害标志物血浆B型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cTnI)和心肌酶三项指标的水平变化观察其对有机磷中毒心肌损害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心肌损害患者13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53例,女77例,年龄为56~76岁。

平均(67.22±5.61)岁。

根据《农药中毒国家诊断标准修订简介》中有关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级,分为:(1)轻度中毒: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无力等症状,瞳孔往往缩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朱光明【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TnI)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 205例AMI患者(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BNP、TnI、CK-MB水平,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BNP、TnI和CK-MB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BNP、TnI或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三项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BNP、TnI、CK-MB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1%和86.0%,高于BNP、TnI或CK-MB单独灵敏度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BNP、CK-MB单独检测(P<0.05),但与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NP、CK-MB和TnI水平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2页(P315-316)【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作者】朱光明【作者单位】313000浙江省湖州,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急症。

因此,如何快速而准确诊断早期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尤为重要。

肌钙蛋白I (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公认的心肌损伤检测标志物,但早期AMI诊断的局限性确是其短板[1]。

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分析

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分析

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方法: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各项结果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水平,并展开组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指标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经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I阳性率最高,心肌酶谱阳性率为52.4%-83.3%之间,42例患者中无1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同时为阴性者。

结论:将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联合应用,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92-02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是目前我国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1],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重大。

现阶段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电图改变和胸痛情况。

有研究[2]指出,33%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50%左右的患者心电图未发生特异性变化,而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是每位患者均会发生的,因此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心肌酶谱是急性心肌梗死常用诊断指标,且从上世纪90年代起,肌钙蛋白I也在该病诊断中作为新型血清学指标得到应用。

本次研究选取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46例健康体检者,分析两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的测定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标准明确诊断,排除严重肝病、恶性肿瘤、外伤或急性感染等患者;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3例、19例,年龄39~74岁,平均(56.3±4.7)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各项结果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5例、21例,年龄38~73岁,平均(56.2±4.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洪少雄;戴端平【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31【摘要】目的探讨血脑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32例作为试验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BNP浓度;根据观察组AMI患者的Killip分级、梗死部位以及是否ST 段抬高进行分组的BNP水平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为(578±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48±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Killip分级的提高,AMI患者的BNP浓度也随之提高,依次与上一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壁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为(592±30)pg/ml高于下壁梗死的(511±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为(673±22)pg/m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433±2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MI患者伴有BNP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BNP的提高,AMI的严重程度越高,梗死面积大,Killip 分级也提高。

临床上可将BNP检测作为AMI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方案制定中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总页数】2页(P169-170)【作者】洪少雄;戴端平【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与急性室壁瘤形成的关系4.急性脑梗死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5.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4T08:15:13.2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5期作者:郑红霞李宁[导读]郑红霞李宁(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对其心肌酶谱以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检测的诊断价值。

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依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测定2组的心肌酶谱指标、血清BNP水平并进行对比。

结果:血清LDH、CK-MB、CK、BNP水平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LDH、CK-MB、CK、BNP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联合检测心肌酶谱以及血清BNP水平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BNP;诊断;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较高的急危重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猝死风险,威胁其生命健康,且伴随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具有年轻化发病趋势,通过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降低其死亡率和残疾率的重要手段。

心肌酶谱测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常用方式,然而单一应用存在着准确性和特异性偏低的情况。

近年来研究发现[1]血清脑钠肽(BNP)的上升与心室功能和急性心梗面积之间具有相关性。

以下将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检测其心肌酶谱指标以及血清BNP水平的诊断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依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3~85岁,均数(61.6±1.5)岁;体质量43.6~82.5kg,均数(61.8±1.5)kg。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后血清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后血清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 R 5 4 2 . 2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5 ) 0 4 — 0 9 0 6 — 0 1
急性心肌梗Y E ( A M I ) 指的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的
基础上 . 由 于 粥样 斑 块 的 不 稳 定 导 致 冠 状 动 脉 供 血 急 剧 减 少
5 1 例. 根据 病情和治疗情况 为 P C I 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药 物保守治疗组 。采 用酶联免疫 吸附法 ( E L I S A) 检测所 有患者术前及术后
2 4 h的血浆 B N P水平 . 并将 两组结果进行 比较 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入 院时 B N P水平 均升高 , P C I 治疗组 B N P水平 在
位症患者在 位 内膜 血管 内皮 生长因子表 达影响 的差异 f J 1 . 中国 妇产科 临床杂志, 2 0 0 7 , 8 f 2 ) : 1 1 7 — 1 2 1 .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 证明曼月乐联合 G n R H a治疗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对 于保 守 手 术 治 疗 的患 者 效 果 满 意 . 具有显著
的抑制内膜 作用 综上所述 . 曼月乐联合 G n R H a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
『 6 ] 叶碧霞. 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性疾病 的临床观察
『 J ] . 中国当代 医药, 2 0 1 0 , 1 7 ( 2 0 ) : 1 7 9 — 1 8 0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1 2
低C A1 2 5水平 ,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 1 ] 杨 玲. 中西 医结合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症的 临床疗 效观察 [ J ] . 现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8T11:10:46.2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唐军[导读]唐军(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望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宜昌443101)摘要:目的:分析心肌酶谱、BNP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AMI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46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心肌酶谱、BNP水平后,对其血清CK(肌酸激酶)水平、LDH(乳酸脱氢酶)水平、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以及BNP水平进行比较,并对其各指标单一、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

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K、LDH、CK-MB、BNP值均较高(P<0.05)。

相较各指标单一诊断结果,血清BNP联合心肌酶谱各指标诊断AMI的准确率较高(P<0.05)。

结论:为AMI患者行心肌酶谱联合BNP检测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为患者提供一定的临床治疗指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脑钠肽;诊断价值AMI疾病病情多变且较为复杂,易急性起病,具有较高的临床病死率。

据统计,目前临床约有30-40%的患者由于AMI疾病死亡,其中死于发病后24小时内的患者约占40-50%[1]。

因此在AMI早期为患者行准确诊断,并为患者行针对性救治更有利于将其病死率降低,提升其生命挽救率。

临床能够反映A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的主要血清标志物为心肌酶谱,患者由于不同原因所致的胸痛、心肌损伤等均可影响到该指标的异常变化[2]。

另有学者发现,AMI患者的心梗面积、左心室功能与其机体内的BNP水平升高水平有明显关联。

基于此,本次我院随机选取了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共92例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究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应用于AM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心肌酶、TNI及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TNI及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和100名健康人群,检测肌钙蛋白I(TNI)和脑钠肽(BNP)变化情况。

结果 AMI患者组TNI和BNP水平均有一定的升高(P<0.01)。


论针对AMI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TNI 及BNP 水平变化并施行护理措施,该
法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肌钙蛋白I;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最严重的冠心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如何对其进行及
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是广大医护心内科人员所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1]。

本研究拟通过对
AMI患者的TNI及BN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疗
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58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0.3±8.5)岁;女42例,年龄(30~82)岁,
平均年龄(42.5±9.2)岁。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另外选取100名健康人
群为对照组,男5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39.4±8.2)岁;女44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0.1±6.9)岁。

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10 h内进行静脉取血,对照组人群于体检当日早晨进行静脉取血,检查肌钙蛋白I( TnI)含量和BNP的含量。

1.2.2治疗方法
AMI患者术前嚼服300mg阿司匹林,加服250mg噻氯吡啶,冠脉造影,再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行PCI的患者,再通其所有血管,当其血流分级达到TIMI分级标准规定的Ⅲ级分级时,可认为血管的即刻开通率已达到100%[2]。

1.2.3常规护理
所有AMI患者于术后施行常规性护理措施。

1.3指标观察及随访计划
统计两组人群的肌钙蛋白I(TNI)和脑钠肽(BNP)变化情况,随访15天观察预后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数据,一般资料应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相关指标比较 AMI患者组血清TNI和BNP含量均有一定的
升高(P<0.01)。

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相关指标比较 (n=100,`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患者组预后情况一例高龄患者因心源性休克而导致死亡(0.1%),心力衰
竭患者20例(20%),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17例(17%),二次复发患者6例(0.6%),术后事件总和43例(43%)。

3.讨论
AMI是冠心病发病后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可归结为一类炎症病理性疾病。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I(TNI)的特异性比心肌酶谱更
明显,临床常常用于心肌坏死的诊断指标[3]。

脑钠肽(BNP)目前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4]。

本研究显示,AMI患者组血清TNI和BNP水平均有不同一定的升高(P<0.01)。

针对AMI的治疗,应控制患者的TNI 和BNP 变化,这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Olson RE, Vojvodic RW, Bettencourt J,et,al.Recruiting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ell Therapy Trials: Challeng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the CCTRN[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4,28(4):71-77.
[2] Liang HW, Huang YP, Pan SL.Parkinson disease and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population-based,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J].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5,169(4):508-5014.
[3] Akkoyun D?, Akyüz A, Alpsoy ?,et,al. Plasma urotensin II and neurokinin B leve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nadolu Kardiyol Derg,2014,35(22):2467-2469.
[4] Bahbahani H, Aljenaee K, Bella A.Polycythemia vera presenting a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 unusual presentation[J].J Saudi Heart Assoc,2015,27(1):5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