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鸡腿菇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经济效益高
鸡腿菇的市场价格稳定, 同时其种植成本较低,因 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鸡腿菇的种植优势
适应性强
鸡腿菇可以在多种环境中 生长,如林地、果园、田 地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抗病能力强
鸡腿菇的抗病能力较强, 能够有效抵抗一些常见疾 病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清除杂草、保持菇场清洁卫生。
在出菇期要及时清除死菇、畸形菇,并进行补土、补水等措施,以保证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
07
CATALOGUE
鸡腿菇栽培的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鸡腿菇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 益,能够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 收益。
鸡腿菇市场价格稳定,且需求 量大,为种植者提供了良好的 市场前景。
鬼伞病
会使鸡腿菇不能正常出菇,影响产量。需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及时 清除老菌块。
03
链孢霉病
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红色孢子,影响鸡腿菇的品质和产量。应避免使用
高营养的菌种和培养基,减少接种量,降低湿度和温度。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1 2
菌蝇
会啃食鸡腿菇的菌丝和子实体,影响产量和质量 。应保持环境卫生,使用防虫网,喷洒杀虫剂。
留的土壤和杂质。
鸡腿菇的加工方法
切片干燥
将鸡腿菇切成薄片,放在烘筛上烘干或晒干,或者用烘干机进行 烘干。
盐渍
将鸡腿菇洗净后切成条状,加入适量食盐拌匀,放入坛子中密封 保存。
冷冻
将鸡腿菇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烫,捞出沥干水分后放 入冰箱冷冻。
鸡腿菇的贮藏与运
常温贮藏:将干燥的鸡腿菇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 注意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鸡腿菇栽培新模式试验研究

鸡腿 菇 是一种 营养 价 值较 高 … 1,市场 前 景看 好 的珍
稀 食 用 菌 。 有 关 鸡 腿 菇 栽 培 模 式 , 笔 者 已有 过 相 关 研 究
[ 2 ]
。
加 水 ,料 水 比 1 1 3 1 4 再 用生石 灰粉 将 p : .~ . , H值 调 至 8左 右 ,然 后 堆 制 成 上 宽 1 2 , 下 宽 1 8 ,高 1 ,长 .m .m m
式大 口径短袋 栽培 。经在 生产上推 广应 用 , 果较好 。既 效 缩 短 了发 菌期 ,又控 制 了栽培 料 的感染 率 ,从而 大大 提 高鸡 腿菇产 量 。
色 ,能 闻到 一股料 香味 ,说 明 已发 酵好 ,调节培 养料含
水 量达 6 %。袋 栽 在装袋 后进 行常压 灭菌 [ 5 1 。 1 2 3 覆土 处理 。壤土 过筛 除去杂 质后 ,加 入 2 .. %的生 石 灰粉 、0 2 . %的 K 0 5 H P %左 右充 分腐 熟好 的鸡粪 ; a 混 合均 匀后 ,用 8 %的敌敌畏 乳油 5 0倍液 + . %的高 0 0 10 效 氯氰 菊酯 乳油 1 0 0 0倍 液喷 雾后 用膜覆 盖 2 h待用 。 4
t a l r e c l be s o t a h t a g — a i r h r b g ( 5 m× 3 c 2c 5 m) C l i a i n e t r e u t , t e h r e t p r o f t e u t v t o b t e r s l s h s o t s e i d o h
b c e i , a d t e o e t r t s f i f c i n f u t n h s o t s , t e o e t r t f d a h m s r o , a tr a n h l w s a e o n e t o , r i i g t e h r e t h l w s a e o e t u h o m t e h g e t i l , s i a l f r r d c i n u e h i h s Y e d u t b e o p o u t o s . K y w r s C p i u o a u : L r e c i r h r a u t v t o o e : e e r h o c l i a i n m d l e o d : o r n sc m t s a g — al b e s o t B g c l i a i n m d R s a c f u t v t o o e
组合式高效栽培鸡腿菇新技术

contents •引言•鸡腿菇栽培技术概述•组合式高效栽培技术方案•组合式高效栽培技术优势分析•组合式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前景•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鸡腿菇高效栽培的技术方法,通过优化栽培条件和工艺流程,提高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为鸡腿菇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鸡腿菇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实验确定鸡腿菇生长的最适条件和营养需求;其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基质和不同栽培方式的组合效应;最后,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鸡腿菇生物学特性鸡腿菇栽培现状与问题鸡腿菇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鸡腿菇的栽培过程中,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对鸡腿菇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鸡腿菇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不稳定、品质不高等问题。
组合式高效栽培技术的提场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干净、水源方便、无污染源的场地进行栽培。
布局设计根据鸡腿菇生长特点,设计合理的布局,包括栽培室、菌种室、发酵室、接种室等。
栽培场地选择与布局栽培原料配方与处理原料配方原料处理选用优良的鸡腿菇品种,如“鸡腿1号”、“鸡腿2号”等。
接种方法采用层播法进行接种,将菌种均匀地播撒在栽培料上,然后覆盖一层薄膜,以保持湿度和温度。
菌种选择菌种选择与接种VS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换气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提高鸡腿菇产量与品质产量高品质优良降低生产成本与劳动强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轻组合式高效栽培技术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资源高效利用采用环境友好的栽培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环境友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
鸡腿菇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提升,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食用菌产品。
鸡腿菇双拱棚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鸡腿菇双拱棚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鸡腿菇是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珍稀食用菌之一,近来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笔者通过多年栽培试验,摸索出了一套反季节高效益的栽培模式,即中型塑料拱棚小拱棚畦栽模式,其技术要点如下:1 菌种制作选用高产抗杂能力强的高邮特白33菌株,于6月中旬扩管,用常规PDA培养基接种,置25℃左右培养,一般10—15天菌丝长满斜面。
7月上旬制原种,配方:棉壳50%,玉米芯34%,麦麸10%,石灰3%,石膏1%,钙镁磷肥1%,糖1%,磷酸二氢钾0.1%。
料水比1:1.3,拌匀后堆积发酵7天装瓶,用手指粗的木棒在料中间打孔,经高压灭菌后接种,置25℃左右培养,待菌丝长过瓶肩后把瓶口倒立培养,一般20天左右菌丝长满瓶。
7月下旬—8月上旬制栽培种,配方:棉壳50%,玉米芯35%,麦麸10%,石灰3%,钙镁磷肥2%,磷酸二氢钾0.1%。
料水比1:1.3—1.4,料配后发酵7天装袋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料袋,常压灭菌,采用两头接种法接种,在25℃左右培养,一般20天左右菌丝长满袋,培菌过程中注意通风换气。
2 培养料配制(1)配制时间:8月下旬—9月上旬。
配方:1.棉壳42%,玉米芯42%,麦麸5%,油渣5%,石灰3%,钙镁磷肥2%,复合肥1%,磷酸二氢钾0.1%。
料水比1:1.3—1.4;2.豆杆粉(或花生秧粉,玉米秸粉)4 2%,玉米芯42%,其它辅料同配方1;3.废料54%,玉米芯30%,其它辅料同配方1。
(2)具体操作:上述培养料拌匀后建成上宽1米左右、高0.8—1.0米、长不限的梯形堆进行发酵,待料温升至70—80℃时翻堆。
中间熟料翻到上下和四周,将上下层四周生料夹到中间,结合翻堆用直径5厘米木棒在堆上每隔50—60厘米打通气孔,并注意补水,这样2天翻堆1次(每次待料面白色放线菌达30%时),一般翻堆3—4次,最后一次翻堆结合调水(拇指和食指使颈捏有水痕溢出为宜),并喷98%甲醛0.1%,敌敌畏800倍和20%三氯杀螨醇0.1%,覆膜密闭24小时备用。
鸡腿菇

关于鸡腿菇的研究与发展现状一.概述鸡腿菇是鸡腿蘑的俗称,因其形如鸡腿,肉质肉味似鸡丝而得名,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中新秀”。
鸡腿菇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菌类,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均有野生种。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山西等地。
是一种土生草腐生菌。
早在元末明初,我国山东、淮北等地就曾沿用埋木法栽培过鸡腿菇,但形成规模化人工栽培则是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发起来的。
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菇成功,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均受欢迎。
二.形态结构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单生个体较大,单重30~150克;丛生个体较小,单重10~20克。
菇蕾期菌盖圆柱形,连同菌柄状似火鸡腿,鸡腿蘑由此得名。
后期菌盖呈钟形,高9~15厘米,最后平展。
菌盖表面初期光滑,后期表皮裂开,成为平伏的鳞片,初期白色,中期淡锈色,后渐加深;菌肉白色,薄;菌柄白色,有丝状光泽,纤维质,长17~30厘米,粗1~2.5厘米,上细下粗,菌环乳白色,脆薄,易脱落;菌褶密集,与菌柄离生,宽5~10毫米,白色,后变黑色,很快出现墨汁状液体。
孢子黑色,光滑,椭圆形,有囊状体。
囊状体无色,呈棒状,顶端钝圆,略带弯曲,稀疏。
三.生态环境1. 营养。
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
可利用的材料很广泛,如稻草、麦秸、棉籽壳、牛粪、马粪,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多种阔叶木屑。
可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也可生料栽培。
2. 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20~28℃,以24~27℃生长最好。
子实体形成需要低温刺激,由培养温度降至20℃以下后,子实体原基则很快形成。
出菇温度范围9~28℃,但以12~18℃为适,20℃以上菌柄很快伸长,并开伞。
16~22℃下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
鸡腿菇菌丝抗寒能力相当强,在零下30℃条件下,土中的菌丝可安全越冬,而在35℃以上菌丝会自融。
一般低于8℃,高于30℃,子实体难以形成。
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

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摘要】山洞鸡腿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其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其生长环境要求、培育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收获与保存技术以及创新研究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山洞鸡腿菇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了最适合其生长的条件。
结合实际栽培经验,提出了一些优质山洞鸡腿菇的培育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还讨论了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的创新研究及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了本研究成果对山洞鸡腿菇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本文旨在为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生长环境、培育、病虫害防治、收获、保存、创新、未来发展、产业推动、应用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洞鸡腿菇(英文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菇类,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备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山洞鸡腿菇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由于山洞鸡腿菇的栽培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且受到生长环境和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并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研究人员积极开展了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山洞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山洞鸡腿菇生长环境、培育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收获与保存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山洞鸡腿菇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用菇的需求。
探索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在提高山洞鸡腿菇产量和质量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模式。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解决山洞鸡腿菇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适应性、病虫害防治、收获与保存等方面的问题,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也旨在推动山洞鸡腿菇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最终目的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动山洞鸡腿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鸡腿菇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t Jt . t
20 ( 0 S  ̄)
榆黄蘑半地下式驯化栽培技术
庞淑慧 王洪 波 袁小 强 董 红
( 东 青 岛 市城 阳 区 农 业局 ,6 19 1山 26o ;
鸡腿菇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李 春
( 肃 省 天水 市 李 工 珍 稀 簟 菌研 究 所 ,3 2 0 甘 740 )
束金色花朵 , 色彩绚丽 。榆黄蘑 富含蛋白质、 脂肪 、 碳水化合 物 以及多种维生 素等 营养成 分 , 营养丰 富 , 口感细嫩鲜美 , 气 味清香。此外 , 玉黄蘑还可人药 , 有滋补健身、 化痰定喘 、 平肝 健 胃、 降压减脂等疗效。近年来 的研究发现 , 其子实体含有丰
富 的 p 葡 聚糖 , 有 良好 的抗 肿 瘤 和 提高 人 体 免 疫 功 能 的作 一 具 用 , 防病 抗病 大 有 益 处 。玉 黄 蘑 原 为 长 白 山 区 的著 名 土 产 , 对 20 0 2年 , 部分 从 东 北 地 区返 迁 山 东 祖 籍 的农 户 , 青 岛 城 阳 在 区 惜 福 镇 街 道 办 事 处 南 寨 社 区 进 行 了 半 地 下 式 人 工 代 料 驯 化 栽培 试 验 , 得 成 功 。 现将 其 栽 培 技 术 总结 如下 : 获 1 栽培季节 榆 黄 蘑 属 于 中 温 型 真 菌 ,菌 丝 生 长 温 度 范 围
面, 形成阶梯式坡面 , 用于放置菌袋 , 不容易坍塌。 中问留出操
作 走道 , 部 用 棚 膜 覆盖 。根 据 榆 黄 蘑 不 同生 长 阶 段 对 温度 、 顶 湿 度 、 线及 通 风 的 要求 , 时 调 整覆 盖 材 料 。 这种 栽 培 方 式 光 适 的优点 体 现在 : 分 利 用 地温 较 为 恒 定 的 条件 , 充 低温 季 节 可 利
组合式高效栽培鸡腿菇新技术

原 料 配方 。配 方 1 切成 3 5 : - 厘米 长的稻草2 %,稻 田土 1 %,木屑 0 0
一
●
的 圆环 ,颈 圈外 用 已消毒 灭菌 的纸 封 口,用胶圈扎实。 2 熟料栽培 。将没有发酵好 的顶层 料 、边沿料及认为未消毒、灭菌的可疑 料均装入2 厘米 x 0 米的菌袋 中。装 2 5厘 料要均匀 、松紧适宜。两端 用废 菌袋剪 成的塑料条扎紧袋 口,置于常压灭菌锅 中灭菌 。待上大气 后继续 加火保持8 小 时 ,焖一夜后趁菌包微热接种。 四、接种发菌。接种在接种箱或接 种 室进行 ,无条件时可采用常规的开放 式 接种 。 接种 时两 端放 种 ,并套 上 颈 圈 ,颈 圈用市面上 出售 的编织带烫成直 径 为5 厘米 的圆环 ,颈 圈外用 已消毒灭 菌 的纸封 口 ,用胶 圈扎实。将接好种的 菌 包 置 于培 养 室内 发菌 ,温 度 以 侣 ~
稀 食 用 菌 新 品 。并 被 大 力 推 广 。
开边沿料 ,取 中部 已产 生白色放线菌 的 料 ,装入2 厘米x 0 0 4 厘米菌 袋中。两端
和 中间 放 入 鸡 腿 菇 菌 种 , 并 套 上 颈 圈 , 颈圈用市售 的编织带烫 成直径 为6 厘米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发酵料与熟料配
维普资讯
编 者 按 :本 技 术 采 用 室 内与 山 洞 两
段 分 开 管 理 法 ,发 酵 料 与 熟 料 互 补 结 合 法 ,可 使 成 本 和 污 染 降 至 最 低 ,产 量 和
避免 产生厌 氧发酵 。当料温 升至6 ℃, O 保持5 天翻堆。让料温继续上升 ̄ 6  ̄ J0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46—49A c t a A酣cuhur ae J i angxi鸡腿菇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杜纪格,王尚垄‘(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河南周口466001)摘要:鸡腿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栽培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茵。
主要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覆土技术、出菇方式、栽培原料配方等方面综述了鸡腿菇模式化栽培技术,并提出了鸡腿菇栽培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鸡腿菇;模式化栽培;产量;效益中图分类号:S6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8一0046—04R esear ch A dvance i n M odel i ng C ul t i vat i on T echnol ogy of C opr i nus com at usD U J i—ge,W A N G Sh a ng—ku n+(D epart m e nt of B i o l ogi cal E n gi n eer i n g,Z ho uko u V ocat i onal T e chno l og y C ol l eg e,Z h ouk ou466001,Chi na)A bst r a ct:C opr/nu s co打加瞎淞i s a r a r e edibl e f un gus w i t h hi gh nutr i t ional val u e.w i de m a r ke t pr os pect s a nd hi gher cult i vat i on val ue.I n t hi s paper,t he m o del i n g cult i vat i on t echn ol ogy of C opr i nus co m a t us W i l t s sum m ar i ze d f r o m t he f ol l ow i ng as pect s:var i et y se l ec t i o n,cu l t i vat i on sea son,l and—cover i ng t echni que,f r ui t i ng m od e a nd r eci pe of cult i vat i on r a w m at er i al s,and t he dev el opm ent al dir e c-t i on of t he i n dus tr i ali zati on of C o pr/nus col n at uu cult i vat i on i n t he f ut u r e w a s put f o r w a r d.K e y w o r d s:C op,i nns cor r l02u.$;M odel i ng cult i vat i on t ech ni que;Y i el d;B enef i t鸡腿菇又名鸡腿蘑、刺蘑菇,日本人称之为细裂一夜耳…,学名毛头鬼伞(C opr i nw c o m a t us G r ay),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属旧一,为食药兼用真菌旧。
,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H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腿菇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
因此,研究鸡腿菇栽培技术,对提高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下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覆土、出菇方式等7个方面,综述了鸡腿菇模式化栽培技术,旨在为鸡腿菇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品种选择优质品种是提高鸡腿菇产量和品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应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
一般气候、栽培场地的不同,所选择的品种也不一样。
只有经过具体的栽培对比试验,才能选育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王慧华等"1以cc蛳为对照,对当地栽培的9个鸡腿菇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鸡腿菇特白33在河南省周口市栽培时,其种菌丝生长最好、污染率最低、发菌及现蕾时间均最短、菇形较好、产量较高,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栽培季节一般的自然条件下,鸡腿菇栽培季节可选择春、秋两季:春季为1月底一3月初播种,3~5月栽培;秋季为8月底至9月初播种,9—10月栽培㈦7|。
其中河南秋季栽培以9—10月为宜¨。
近年来,也有人探索在高温和严寒的季节栽培鸡腿菇,利用季节的差别,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陈牧野等一。
夏季在日光温室前屋面上加盖草毡,周围种植长蔓植物,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下进行鸡腿菇栽培,获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此外,采用双拱棚畦式及日光温室垒火垄袋式栽培均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10,11]。
3覆土技术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性。
有关鸡腿菇覆土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覆土材料的选择与覆土厚度。
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出菇性状和产量有很大影响,如现蕾时间、生物学转化率均有显著差别,其中肥沃的腐叶土、菜园土是较为理想的覆土材料¨“。
覆土层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不是导致鸡腿菇子实体分化的原因,腐殖质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土壤中一类革兰氏阴性菌群是导致鸡腿菇子实体分化的最终原因¨3|。
覆土厚度对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也有很大影响:覆土厚度一般在3~6 c m,杨宣华等¨4o以菜园土为覆土材料研究后发现,覆土厚为3cm时,子实体的产量和有效子实体数达到最大值;而米青山等¨5l以江苏高邮的特白33为供试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覆土厚度以4—5em的效果最好,3~6cm 的效果次之。
这与笔者认为的覆土厚度为5c a的鸡腿菇产量最高的结果基本相同¨“。
鸡腿菇覆土分为一次性覆土和2次覆土2种方法,收稿日期:2010—04—06基金项目:鸡腿菇无公害模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作者简介:杜纪格(1962一),男,河南西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园艺、园林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王尚垫。
8期杜纪格等:鸡腿菇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47试验表明:一次性覆土处理的子实体瘦小、细长、易开伞、簇垛稀疏,产量低;而2次覆土处理的子实体肥大粗壮、不易开伞、簇垛均匀稠密、产量高Ⅲ’18。
若采用塑料袋栽培,覆土可在袋内与袋外进行,采用袋内覆土的栽培方式出菇的处理具有基本无病虫害、产量稳定、覆土用量少等优点¨…。
但在生产上为了简便省事,一般采用袋外覆土出菇。
在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必须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覆土的要求,以保证鸡腿菇旺盛的长势,这样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鸡腿菇瑚o。
4出菇方式出菇方式对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王振河等12u设计了整袋立式覆土、半袋立式覆土和整袋卧式覆土3种出菇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鸡腿菇出菇的时间和产量都有较大影响,不同处理问的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应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理的出菇方式。
刘江成皿2。
选用鸡腿菇3号菌种,设计了不脱袋单袋立式覆土法、全脱袋地埋立式紧密覆土法、全脱袋地埋立式问隔覆土法、全脱袋地埋卧式间隔覆土法、防空洞全脱袋立式间隔覆土法等5种出菇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鸡腿菇出菇时间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处理间的鸡腿菇的菇形、色泽、大小等外观差异明显,产量间的差异达50%以上。
何莉等。
列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畦内脱袋立式、畦内脱袋卧式、床架不脱袋立式、床架不脱袋卧式等4种不同的覆土出菇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床架不脱袋立式覆土出菇的效果最好,其菌丝爬满土面天数、现蕾时问均最短,感杂率最低,且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在人多地少、劳力充足的地区这是一种生产鸡腿菇的适宜出菇方式。
5栽培原料配方鸡腿菇栽培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如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秸、麦秸、豆秸、稻草、木屑、芦苇末及各种食用菌废料等。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灌水和2次覆土管理措施,其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216%Ⅲo,为合理利用苹果渣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王灿琴等旧j采用了4种配方,配方1为棉籽壳65%+米糠20%+玉米粉10%+尿素0.5%+石灰1.5%+白糖1%+石膏l%+过磷酸钙l%;配方2为出菇废料60%+棉籽壳28%+玉米粉10%+尿素0.5%+石灰1.5%;配方3为稻草78%(粉碎)+棉籽壳15%+米糠3%+石膏2%+石灰2%;配方4为棉籽壳58%+木屑40%+蔗糖1%+过磷酸钙1%。
采用熟料覆土畦栽法,选用17cm X33e m或17em×55ci n规格的聚乙烯筒袋,常压蒸汽下灭菌10~12h,两头接种,脱袋覆土,获得了100%~140%的生物学转化率。
张萍等Ⅲo以碎玉米秸秆为原料,设计了2种试验配,配A为:粉碎玉米秸90%+麦麸10%+过磷酸钙l%+复合肥1%+石灰2%;配B为:粉碎玉米秸秆60%+棉籽壳30%+麦麸10%+过磷酸钙1%+复合肥l%+生石灰2%,这2种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183%和191%。
叶颜春旧叫以稻草为主要原料,获得了85%的生物学转化率。
朱忠贵等㈣j以芦苇末为主要原料栽培鸡腿菇,获得了82.5%的生物学转化率。
刘殿敏[驯用麦秸75%+干牛粪15%+棉籽饼4%+石膏1.5%+过磷酸钙1.5%+石灰2.5%+尿素0.5%;麦秸50%+鸡粪46%+石膏2%+石灰2%,这2种栽培配方可出菇3—4潮。
王世东等㈣o利用酒糟为主料,添加适量的玉米芯、棉皮、麸皮或米糠等辅料,塑料袋栽培,在菌丝发满后脱袋覆土,常规管理条件下获得了100%以上的生物学转化率。
利用氨化后甘蔗叶82%+稻草16%+过磷酸钙2%+双飞粉l%栽培鸡腿菇,可减少因大量焚烧甘蔗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一“。
花生壳粉碎后加入少量辅料栽培鸡腿菇,具有菌丝生长快、生长周期短、商品性好的特点_“,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30%。
苎麻秸秆粉碎后,采用苎麻80%+玉米粉15%+生石灰3%+磷肥1%+石膏1%的配方同样可栽培鸡腿菇。
”。
而利用沼液处理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粉及菌糠废料栽培鸡腿菇一般可收获2~3潮菇,其生物学效率在100%左右㈣。
在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研究方面,党建章等。
3副的结果表明:用70%平菇废料+添加棉籽壳15%+麦麸10%+玉米粉3%+石灰粉2%配方的产量较高,且鸡腿菇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蛋白都较高。
米青山等悌l采用香菇废料进行了鸡腿菇栽培试验,可选用的配方有2个:配方I为菌糠70%+棉籽壳24%+石灰粉5%+过磷酸钙1%+多菌灵0.1%;配方2为菌糠50%+玉米芯25%+棉籽壳17%+石灰粉5%+复合肥3%+多菌灵0.1%,这2种配方的经济效益均极为显著。
6培养料及其配方鸡腿菇栽培的培养料可用生料、熟料和发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