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合集下载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 理 试 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 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 机车牵引车厢加速前进时,机车对车厢的拉力大于车厢对机车的拉力【答案】A【解析】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一样的,故A 正确;B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物体上,故B 错误;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D 、机车对车厢的拉力和车厢对机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故D 错误。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2.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 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它们共同加速度为a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在运动过程中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B.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F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M m Fm + D.小车受到的合力为Mm Fm + 【答案】C 【解析】把小车和木块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M m=+A 、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F f ma M m ==+,故A 错误; B 、对木块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F F ma f M m===+木块,故B 错误; C 、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F f ma M m==+,故C 正确; D 、对小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 车合=Ma ,故D 错误。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11.1 12.60,25 13.-2 14.),0()41,(∞+--∞ 15.),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x g 的图象与)(x f 的图象关于x y =对称,且x x f a log )(=,x a x g =∴)( …………………………… 3分而点)2,1(在函数)(x g 的图象上,.2)(x x g =∴…………………………… 6分 (Ⅱ)依题意22x x =,经检验,当2=x 时,上式成立..,2∅≠∴∈∴M M…………………………… 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 )33(log ))((33xx g f -=,0333>-∴x ,即3<x ∴))((x g f 的定义域为)3,(-∞ …………………………… 4分 (Ⅱ)x x f g x -=-=2733))((3log 3 ,∴(())g f x 在[]123,上是单调减函数∴ (())g f x 的值域为[]2415,……………………………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Ⅰ)证明:设1,2x x 是区间(0,)+∞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12x x <,则12121221121212,121212121111()()(4)(4)0,0,0,0()()0,()()x x f x 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 ∴()f x 在(0,)+∞上是增函数. …………………………… 6分(Ⅱ)解:0,m n << 由(Ⅰ)可知(),()f m m f n n == 即⎪⎪⎩⎪⎪⎨⎧=-=-n n m m 1414,化简得⎪⎩⎪⎨⎧=+-=+-01401422n n m m . …………………………… 9分 ,m n ∴为方程2410x x -+=的两个不同实数根, m n <22m ∴== ……………………………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设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则根据题意,对称轴12=-=a b x , 124)2(,0)1(=++==++=c b a f c b a f ,解得1,2,1=-==c b a∴函数2()(1).f x x =- …………………………… 4分(Ⅱ)依题意 22)1(-≤x mx ,化简得012)1(2≤-+-x x m (*)①当m =1 时,(*)式可化简为210x -≤,即12x ≤,不满足题意. ……………… 6分 ②当m ≠1时,根据题意,对于任意x R ∈均有(*)式成立则有⎩⎨⎧≤-+=∆<-0)1(4401m m , 解得 0≤m∴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0]-∞ …………………………… 12分20.(本小题满分13分)(Ⅰ)∵()f x 为偶函数,∴(1)(1),(2)(2)f f f f =-=- ………………… 2分由()f x 的解析式得⎩⎨⎧==-34b a b ,解得⎩⎨⎧=-=31b a , ………………………… 4分 经验证符合题意 ………………………… 5分(Ⅱ)∵)12(32)(2-≤≤-+--=x x x x f )∴()f x 在[]1,2--上是增函数, …………………………… 7分 若()f x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则需()f x 在[]21,上是增函数且)1()1(->f f , 即⎩⎨⎧->>)1()1(0f f a ,解得⎩⎨⎧>->40a b a ∴b a ,满足的关系式是⎩⎨⎧>->40a b a . …………………………… 13分21.(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A B ⊆①当∅=B 时,即21-<a ,满足题意 ……………………… 1分 ②当∅≠B 时,即21-≥a ,则8≤a ,即821≤≤-a ……………………… 3分 综合①②得,8≤a . ……………………… 4分(Ⅱ)0>a ,则B 为非空集合,且}21|{a x x A ≤≤-=, 令函数2)(x x g = ①当102a <≤时,则41)21()(,0)0()(m ax m in =-===g x g g x g ∴1[0,]4C =, 又∵C B ⊆ ∴只需满足41≥a ,又∵102a <≤ ∴2141≤≤a . ……………………… 8分 ②当12a >时,则2m ax m in )()(,0)0()(a a g x g g x g ==== 2[0,]C a =,又∵C B ⊆∴只需满足a a ≤2,即121,10≤<∴≤≤a a ……………………… 12分 综合①②得,a 的取值范围为]1,41[. ……………………… 14分。

湖北省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三校联考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三校联考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生物试卷命题学校:钟祥一中命题教师:黄大军审题教师:陈艳华考试时间:2012年4月25日下午4:20-5:50 满分90分第Ⅰ卷(本卷共42小题,5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2题每小题1分,33-42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名称的归类,正确的是()①血小板②植物的导管③胃蛋白酶④花粉⑤木纤维⑥甲状腺素⑦酵母菌⑧抗体⑨精子⑩噬菌体A.属于活细胞的是①②④⑦⑨B.属于细胞产物的是①③⑥⑧C.属于死细胞的是⑤⑩D.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①④⑦⑨2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3.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4.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大量元素有6种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C.婴儿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比成人多一种组氨酸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C.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C.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8.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D.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9.ATP的结构简式是()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0、下列关于酶的表述,错误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酶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C.酶的作用是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D.能够水解麦芽糖酶的酶是蛋白酶11.有关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B.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C.凡是不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D.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一分子ATP水解释放能量的38倍12.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C.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D.分列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13.下列不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A.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B.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多种酶的活性降低14.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也有衰老细胞B.人体所有正常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不能继续分化是细胞衰老的特征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均可形成ATPB.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被吞噬的物质C.动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细胞骨架维持D.细胞液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16.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个水分子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C.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D.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17.欲测定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人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 A.其它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B.其它条件最适,改变反应物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C.其它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D.其它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18.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不相等的时期有()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末期和间期19.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B. 蓝藻的遗传物质是B,主要存在于其拟核的染色体上C.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D.B的种类在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A的种类则不同20.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B.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2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结晶的X射线衍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所用方法相同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噬菌体时,是把噬菌体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中D.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22.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23.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2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自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25.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B.玉米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产生4个成熟生殖细胞D.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23条,染色单体46、0条2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C.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27.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3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1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糖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3000个和300个B.6000个和1800个C.6000个和900个D.3000个和1800个28.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那么,一个四分体含有() A.4个双链DNA分子B.2个双链DNA分子C.8个双链DNA分子D.4个单链DNA分子2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同基因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0.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B.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能自由组合C.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而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D.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3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评分细则11、1412、113、223x x -+-14、3-15、2a ≥三、解答题(16-19题每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 16、(1)B A ⊆1225m m -≥-⎧∴⎨+≤⎩即13m -≤≤ 13m ∴-≤≤……6分 (2)依题意得:15m -≥或22m +≤- 即6m ≥或4m ≤-……12分17、(1)依题意得1030x x +>⎧⎨->⎩,()f x ∴的定义域为{|13}x x -<<……2分令2(1)(3)(1)4t x x x =+-=--+,(1,3)(0,4]x t ∈-∴∈……4分 4[log ,)a y ∴∈+∞……6分(2)由(2)()log x a f x ≤得:log a 2(2)(23)log x ax x -++≤ 01a <<,21320232x x x x x ⎧-<<⎪∴>⎨⎪-++≥⎩……9分解得:0x ∴<≤∴不等式的解集为(0……12分18、(1)将0.1,1t y ==代入得0.1a = ……3分(2)当00.1t <≤时,设y kt =,将0.1,1t y ==代入得10k =10y t ∴=……5分②当0.1t ≥时,0.111()=()1616t a t y --=综上所述0.110,00.11(),0.116t t t y t -<≤⎧⎪=⎨>⎪⎩……8分(3)①当0.1t ≥时,由0.11()0.2516t ->得20.211()44t -> 即20.21t -<∴0.10.6t ≤< ……10分 ②当00.1t <≤时,由100.25t >得0.0250.1t <≤ 0.60.0250.575-=小时∴学生离开教室的时间至少有0.575小时。

2011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1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1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精粹05-26 095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骠勇鱼鳔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B.菁华矜持靓仔泾渭分明以儆效尤C.稍息肖像艄公刀剑出鞘悄无生息D.挈带绮罗沏茶锲而不舍噬脐莫及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勘误/刊误秸秆/揭杆难以琢磨/不可捉摸B.融合/熔合锻造/煅烧奋发图强/愤发有为C.摩娑/摩擦提名/题名山清水秀/青山绿水D.体形/体型泄洪/倾泻品味高雅/品位较高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真正的写实,是要在生活中有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发现,而不是用“生活”去已被预设了的俗套化想象。

有些作品虽然“生活气息”很浓,写农村的老屋、农民的吃食等等,看上去都栩栩如生,但那其实只是“真实”地再现了老屋和吃食,更像是一种民俗式的文学,而与真正的中国现实没什么关系。

A.填写入木三分调查反正B.充实谨小慎微体验然而C.填补无微不至考查竟然D.填充细致入微考察反而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企业在该领域成败得失方面的信息透明度,代表着500多家投资机构的碳信息披露项目要求各公司提供其碳排放量数据。

B.最近,天文学家们报告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双星系统,这一对双星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大麦哲伦星系范围,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左右。

C.在唱片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单一发行唱片并不是艺人发展的最好方向,更不是包装艺人的主要途径,应该说为每个艺人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才是公司工作的核心。

D.河北省衡水市卫生部门今日透露,该市医务人员凡具有故意夸大患者病情,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延长疾病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将被问责。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定的一项是A.对于和氏璧,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它的形状、硬度、颜色、光泽、大小、重量如何?是何时发现的?又是怎样传承的?最后的归宿如何?B.家境贫寒,如何改变命运?概括起来,主要渠道不外是两种:打工或读书。

2012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案

2012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案

2012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洿:wū)2.C(A.密—秘B.杆—竿D.喧—暄)3.B(顾盼神飞:向两旁或四周看来看去,神采飞扬,不能形容受惊的样子。

)4.A(B“她也还和人们讲话”改为“人们也还和她讲话”;C“华丽”后加“与否”;D“黑洞概念对普通人是陌生的”改为“普通人对黑洞概念是陌生的”。

)5.A(《祝福》和《伤逝》出自鲁迅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6.A(是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环境污染。

)7.C(绝对化,且禁止使用又非积极态度。

据原文“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

)8.B(“臭”是因为它对环境的污染。

)9.C(叩:应为“发问,询问”。

)10.D(可排除③④,此皆按情理会发生之事,不合“理所必无者”。

)11.B(“但他坚信自己行善一定会得到好报”这一点在文中没有依据。

)12.(1)一天,他在路上拾得别人丢失的二百两银子,便把钱袋藏在草中,坐等丢钱的人。

(“于路”“橐”“匿”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大概是因为王希圣做善事应受好报,却安身知命,不受人报,所以神灵代为报答他。

(“盖”“而”“自安”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3.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

(每处0.5分,共3分。

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14.(1)第二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

(2分)第三联是用历史上的贤臣名相来烘托诸葛亮,突出他的品德和才能。

(2分)(2)本诗主要是议论抒情,《咏怀古迹》(其三)主要是描写和记叙抒情,(2分)本诗既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才能的赞叹之情,(1分)又有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1分)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评分细则11、1412、113、223x x -+-14、3-15、2a ≥三、解答题(16-19题每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 16、(1)B A ⊆1225m m -≥-⎧∴⎨+≤⎩即13m -≤≤ 13m ∴-≤≤……6分 (2)依题意得:15m -≥或22m +≤- 即6m ≥或4m ≤-……12分17、(1)依题意得1030x x +>⎧⎨->⎩,()f x ∴的定义域为{|13}x x -<<……2分令2(1)(3)(1)4t x x x =+-=--+,(1,3)(0,4]x t ∈-∴∈……4分 4[log ,)a y ∴∈+∞……6分(2)由(2)()log x af x ≤得:log a 2(2)(23)log x a x x -++≤ 01a << ,21320232x x x x x ⎧-<<⎪∴>⎨⎪-++≥⎩……9分解得:0x ∴<≤∴不等式的解集为(0,……12分18、(1)将0.1,1t y ==代入得0.1a = ……3分(2)当00.1t <≤时,设y kt =,将0.1,1t y ==代入得10k =10y t ∴= ……5分②当0.1t ≥时,0.111()=()1616t a t y --=综上所述0.110,00.11(),0.116t t t y t -<≤⎧⎪=⎨>⎪⎩……8分(3)①当0.1t ≥时,由0.11()0.2516t ->得20.211()44t ->即20.21t -<∴0.10.6t ≤< ……10分②当00.1t <≤时,由100.25t >得0.0250.1t <≤0.60.0250.575-=小时∴学生离开教室的时间至少有0.575小时。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武汉市洪山高中徐美奖审题人:武汉四中叶继宗一、选择题(4分×12 =48分,其中第9、10、11、12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全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其余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句中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C.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D.“第5s初”和“第6s末”都表示时刻,两者相隔的时间间隔是2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物体的重心是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3、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1N、10N、10NB.2N、6N、10NC.6N、8N、9ND.12N、13N、15N4.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物体在t=0至t=8s时间内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一直朝同一个方向运动B.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40 mD.在t=8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5.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B.物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C.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而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而加速度越来越小6、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质点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与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质点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经过同一线段所用时间相等D.质点上升到某一高度时速度小于下降到此高度时的速度7、现有4029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且光滑的小球,静止放置于两个相互垂直且光滑的平面上,平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
【小题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小题2】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
【小题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引发词人对年华流逝感伤的一句是__________,。

【小题5】根据积累写出一句反应物候现象的诗句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

(10分)
【小题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小题2】,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小题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小题4】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小题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6】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小题7】《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心情迫切的两句诗是:【小题8】我们常引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
”来强调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神奇的丝瓜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颗扁豆和两颗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

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无穷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的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的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

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
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

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

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

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份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

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

等我再退几步抬头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这真让我大吃一惊。

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瓜摆平的。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颗瓜有了思想。

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

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

我无法同丝瓜对话。

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样浓翠扑人眉宇。

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小题1】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

【小题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小题3】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

1.范元琰为人善良(7分)&nbsp;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

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②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③伐木为桥以度之。

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选自《南史·隐逸下》)
[注释]①菘:白菜。

②启:说出。

③因:于是。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尝出行_______⑵向所以退,畏其愧耻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小题3】文中的范元琰对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是否不赞同他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3分)
2.(8分)
持金还乡
豫章大祲①。

新建县一民②,乡民窘甚,家只存一水桶,售银三分。

计无复之,乃以二分银买米,一分银买信③,将与妻孥④,一饮食而死。

炊方熟,会里长至门⑤,索丁银⑥。

里长远来而饥,欲一饭而去,辞以无。

入厨见饭,责其欺。

民摇手曰:“此非汝所食。

”因涕泣告以故。

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曰:“若何遽至此!吾家尚有五斗谷,负归以延数日。

”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出之,则有五十金在焉,民骇曰:“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⑦,误置其中。

渠救我死,我安忍杀之!”持金还之。

注释:①豫章:地名,今为江西南昌。

大祲(jìn):本指雾气,这里指发生灾荒。

②新建:地名,位于豫章附近。

③信:毒药,指砒霜。

④妻孥(nú):妻子儿女。

⑤里长:古时乡官,百户为里,每里设里正一名。

⑥丁银:人丁税。

⑦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这一定是里长收集众人的税银,积攒起来,准备交给官府的。

【小题1】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2分)
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2分)
(1)欲一饭而去一饭:____________(2)我安忍杀之安: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写了乡民和里长两个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作点评价。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文(60分)
我以为我读懂了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我以为我读懂了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一段时间;我以为我读懂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早餐;我以为我读懂了朋友,原来,我把朋友当成玩伴。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600字以上。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