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2课时

合集下载

姜俐-《冰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姜俐-《冰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冰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姜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过年”之《冰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中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体会父亲给儿子的那份关爱。

2学习文中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写作手法,体会如何写出父亲的爱。

3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写写自己父亲的爱。

【学情分析】冰灯,炕等北方特有的地域风情,距离生活在成都的城市少儿来说,并不常见。

因此,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情节,特别感受父亲做冰灯的艰辛,至关重要。

另外,引导学生试着抓重点词句,理解文意,也是学生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品读文中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体会父亲给儿子的那份关爱。

难点: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写写自己父亲的爱。

【教学过程】活动一:开门见山,整体感知师:孩子们知道什么事冰灯吗?生:用冰做成的灯。

师:冰灯就是用冰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里面放上能发光的物体,就组成了冰灯。

看看这些漂亮的冰灯吧。

师:姜老师可不可能把这么漂亮的冰灯带到教室来供大家赏玩呢?生:不可能,因为带到教室里冰就化了。

师:冰在零度以下才能保持它的形状。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看下黑板上的提示。

生: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为儿子做了一盏冰灯的事。

师:说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主要内容。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的升高,冰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

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这个它仅仅指的是冰灯吗?生:还指的事父亲对我的爱。

【设计意图:聚焦主要内容,培养概括能力,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活动二:走进故事,感受父爱一:学生自学师:是父亲对我那浓浓的爱。

那么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呢?师:姜老师有个学习的小提示,谁来读一读。

生: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句子。

用圆圈出相关词语。

师:孩子们都听清楚了吗?开始吧。

二:同桌交流师:同桌都完成的孩子,请读读你们勾画的句子,试着说说你们的体会。

(t出示要求)三:全班交流师:你从哪些词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呢?生:从“等适应了……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看出父亲很辛苦地为我做冰灯。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冰灯制作学科:美术年级:小学三年级时间:2个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冰灯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2.学生能够制作一个简易的冰灯。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制作冰灯的材料,包括透明塑料杯、水、食用色素、火柴等。

2.准备幻灯片或图片以介绍冰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准备足够数量的小蜡烛和打火机。

4.准备足够数量的报纸或塑料布以保护课桌和地板。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幻灯片或图片,介绍冰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向学生们展示冰灯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猜测冰灯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2.讲解(10分钟)教师解释冰灯是由水和低温冻结而成,水在低温中会凝结成固体。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们展示如何通过将水倒入塑料杯中并放入冰箱制作冰块。

3.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将得到一个透明塑料杯和彩色食用色素。

学生们将食用色素滴入塑料杯中的水中,控制滴色的数量和位置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接着,学生们将塑料杯放入冰箱中冷冻。

4.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今天的主要内容,强调冰灯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回顾上次课学习的内容,重点回顾冰灯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取出冰箱中的冰块,将冰块从塑料杯中取出,同时在块的底部用火柴点燃一根蜡烛。

当蜡烛有燃烧时,学生们将冰块放在塑料杯的底部,让蜡烛的火焰照射到冰块上。

观察冰块透明的冰体中的火焰有怎样的效果。

3.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冰灯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

4.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今天的主要内容,回顾冰灯的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制作冰灯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2.听取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价对冰灯制作原理的理解和观察力。

3.考察学生对冰灯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记忆和理解。

冰灯教学设计2课时

冰灯教学设计2课时
冰灯,是我国北方冬季民间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历史较早,并且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
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齐读课文《冰灯》。
2、出示12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融 扭 菱 炕 爹 袄
探究新知
一、个性朗读、体验情感。
1、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你被感动的原因。
2、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可以读一读表达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第3、4自然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用课件出示相关的语句




探究新知
2)第5—10自然段:
A、父亲做灯很可以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心、爱护。
C、看到父亲做冰灯这么辛苦,我的心情怎样呢?
知识整理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去年春节时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请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课后小结
3)第十一自然段,我提着冰灯时心情怎么样。
二、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从父亲为我做冰灯这样一件小事中,我们感受到父亲对我的那份深沉的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发生着这样感人的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关爱我们的。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说感动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盐井小学年级学科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
冰灯
课时
2
设计教师
李利平
教导处审核

2024年《冰灯》教学设计

2024年《冰灯》教学设计

2024年《冰灯》教学设计2024年《冰灯》教学设计1(约1330字)教学目标: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理解父母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

(出示冰灯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

阳光下的冰灯晶莹如玉,月光下的冰灯万紫千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冰灯有关的__。

教师板书课题:冰灯(生齐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圈画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

3、整体读文,巩固生字,读通句子。

4、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高,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字音正误给与评价。

)学生评价5、结合同学们的评价通读课文。

(做到熟练朗读)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1—4段,谈谈学习的收获。

生班内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灯笼对孩子们的重要,及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的喜悦心情。

(二)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但__后面为什么说我后悔了呢?1、生默读课文5—10段,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班内交流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用力”“太凉”“很暗”等词语体会父亲做冰灯不容易。

指导感情朗读3、通过大家的朗读,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冰灯不容易,但父亲仍然给我做,从中能体会到什么?生交流: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体现父亲爱孩子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赶快”“一把按下”,有感情的朗读。

5、父亲如此疼爱自己,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做的?生班内交流,借机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口语表达。

6、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7、齐读11段,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学生班内交流8、“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了我心中。

”分析冰灯能留在我心中的两层原因。

(1)冰灯很特别(2)冰灯凝聚着父亲深深的爱三、拓展延伸,行为指导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一些感人的小事,愿不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冰灯》教案(通用16篇)

《冰灯》教案(通用16篇)

《冰灯》教案(通用16篇)《冰灯》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于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全文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活动:游戏——猜猜看1、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说出来,在心中猜。

2、学生逐一摸3、师问:感觉如何?指名回答板:发麻、冰凉那是什么东西?谁敢把这块冰捧在手里坚持一会儿?(生试)感觉如何?生答板:刺骨、寒冷二、揭示课题。

1、有一位父亲,就用这样寒冷、刺骨的冰,为他的孩子做了一盏灯。

板书:灯2、齐读课题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适应炕爹棉袄扭过来废玻璃后悔融化称赞2、自己和词语打招呼、指名教读、抢读。

3、谁有不明白的词?学生提出、解答(联系生活,比如:“习俗”一词,可问:你们家有什么习俗?)四、初读课文1、看书上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贫穷)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在贫穷的家庭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不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读不明白的地方,就用笔把它画下来(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1-5、6-10、11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学生评议)五、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1、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好吗?2、学生提问题,师板书:最特别?留在“我”心里?后悔?一把“按下”?心情?不冷?3、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做冰灯?自己读1-4自然段,找找(1)指名读画的句子,谈原因划出描写大军的玻璃灯笼的句子。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自己练读。

指名用羡慕的语气读。

看到大军的玻璃灯笼,“我”怎么做的?(2)师:你们从书中解决了你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真了不起!4、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自己读有关段落,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令你感动?(1)生读、画(2)谈感受:出示句子:“大年三十的早上……暖一会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句子师:寒冬腊月,父亲打磨这块冰,手凉吗?身上冷吗?可是父亲全然不顾,让我们齐读——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父亲在做冰灯,下面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段,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父亲做灯的情景。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灯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背景和制作过程。

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灯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冰灯背后的文化和传统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冰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冰灯的美丽。

2. 询问学生对冰灯的了解和印象。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冰灯的感悟和体会。

三、分析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讨论冰灯背后的文化和传统价值。

四、朗读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表达。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冰灯的短文。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分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关注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冰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冰灯的美丽世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4. 运用朗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制作冰灯的图片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精品【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7.冰灯【第2课时】》课件

精品【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7.冰灯【第2课时】》课件
h____ uǐ 悔

iān x____ 掀


2.读拼音,写词语。 àn zhào (1)我( 按照 )妈妈的提示,(
jì xù 继续 )翻找,不小心
pènɡ dǎo gài zi ( 碰倒 )了桌上的罐子,罐 ( 盖子 )掉到了地上。 gāo jí dēng long (2)叔叔发明了一种( 高级 ) ( 灯笼 ),不用电就能
亲的深深的感激。虽然这冰灯会融化成水,但“我”
永远记得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1.把下面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s ___ú 俗 ___ d iē x____ iàn 县 èi f____ sh ____ì 适 m____ ián m____ ó 磨 ___ n iǔ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我说,不要纸糊的,要透
亮的。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
能够给我做一个。 思考(重点):从作者的话里你体会到什么?
“希望”“做一个”说明“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要父亲亲手做,一是因为“我”知道父亲没有钱 买,二是因为“我”相信父亲能做。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结构
引子 提着灯笼
走街串巷 提出要求
冰灯
原因 由于羡慕 经过 大年三十 结果 得到称赞
做冰灯
留在心里
父子情深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写父亲冒着严寒为“我”做冰灯的事, 反映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同时表达了“我”对 父亲的体贴和理解。
推荐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吴冠中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 梦醒。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 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 子的时候,我总跟着父亲身后,卖 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 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 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住店钱。

3.冰灯(教案)(2)

3.冰灯(教案)(2)

《冰灯》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会写8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2、板书课题:冰灯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俗县答适应磨棉爹扭废掀悔(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炕上爹爹棉袄合适废玻璃扭头融化后悔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布置:感情朗读课文.四、板书设计:过年“我”要灯笼(起因)冰灯父亲做灯庞(经过)特别灯笼(结果)(羡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文《冰灯》。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出示12个生字,学生认读。

(开火车)二、学习新课: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俗县答适应磨棉爹扭废掀悔2、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让学生自由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读全文,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有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3.小组讨论:
(1)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用“ ----- ”画 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体会 到什么?
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 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 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 合适的废玻璃, 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 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 一会儿吧。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 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 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 不冷,不冷。小心冻着。 要过年了。”
(2)看到父亲做冰灯,“我”的心
情怎样?“我”又是怎样做的?找出
相应的句子。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 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 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 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 的灯笼。
返回
2、学习P123读一读中的二十四 节气歌。
返回
我再也睡不着了。当我 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 袄时,我急忙喊他:“爹, 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一边说,一边掀开了 自己盖的被子。
我提着冰 灯时是怎样的 心情?
返回
慈父手中冰, 严寒细细磨, 谁言父子情,
儿子街上灯。 春节颠颠蹦。 至深也无痕。
返回
1、我想要一个透亮的灯,可看 到父亲为我做冰灯时为什么后悔 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