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鄘风柏舟注释
诗经·柏舟全文_0

诗经·柏舟全文
柏舟原文及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汎(fan):同泛,意思是在水面上漂浮。
柏舟:柏木制成的小船。
(2)流:水流的中间。
(3)耿耿:心中忧愁不安的样子。
寐:睡着。
(4)隐忧:内心深处的痛苦。
(5)微:非,无。
(6)敖:同遨,出游.(7)匪:非。
鉴:镜子。
(8)茹:容纳,包容。
(9)据:依靠。
(10)愬(su):同诉,告诉,倾诉。
(11)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
棣棣:雍容娴雅的样子。
(12)选(xun):屈挠退让。
(13)悄悄;心里忧愁的
样子.(14)愠:心里动怒。
群小:众多奸邪的小人。
(15)觏(gou):遭受。
闵:痛苦忧伤。
(16)寐:醒来,辟;同僻,意思是捶胸。
摽;捶胸的样子。
(17)居、诸: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18)胡;为什么。
迭:更换,更动。
微:昏暗无光。
国风·邶风·柏舟 汉英+拼音+注释

国风·邶风邶风本节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共19 篇作品。
第一篇柏舟【概要】女子倾诉家庭生活的烦恼。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01、汎(Fan):泛,漂浮02、柏舟:柏树作的小船03、耿耿:有心事的样子04、隐忧:藏在心底的忧愁05、微:非、不是06、鉴:镜子07、茹:吃,包容08、据:依靠09、薄:语气助词10、愬(Su):告诉11、棣棣(Di):上下尊卑次序井然12、选:巽,退让。
或说遣,抛开。
13、悄悄:忧愁的样子14、愠(Yun):怨恨15、觏:遇见16、闵:忧患,引申指谗言17、静:安静18、寤(Wu):睡醒19、辟:心口,或说通“擗”,拍胸口20、有:又21、摽:捶胸的样子22、居、诸:语尾助词23、胡:何【译文】漂浮柏木舟,漂流在河中。
辗转更难眠,心底有忧愁。
不是没有酒,四处茫茫游。
我心非明镜,凡事可包容。
虽然有兄弟,不能冒然依。
莽撞去诉说,恐怕遭怒斥。
我心非石头,不能任意移。
我心非草席,可以自由卷。
长幼尊卑在,岂敢废礼仪。
忧心愁乱深,恨被小人嫉。
谗言遇得多,欺侮也不少。
静心细思量,梦醒痛断肠。
日月的光辉,为何变昏黄。
心中的忧愁,像未洗衣裳。
静心来思量,恨飞去远方。
柏舟 BO ZHOU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诗经:《国风·鄘风·柏舟》译文和注释

诗经:《国风·鄘风·柏舟》译文和注释国风·鄘风·柏舟先秦:佚名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
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
至死不会变心肠。
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
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
至死不会变主张。
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注释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泛:浮行。
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
中河:河中。
髧(dàn):头发下垂状。
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
维:乃,是。
仪:配偶。
之死:到死。
之,到。
矢靡它:没有其他。
矢,通“誓”,发誓。
靡它,无他心。
只:语助词。
谅:相信。
特:配偶。
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
也指*,恶念,引申为变心。
鉴赏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
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
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
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她非他不嫁,至死不渝。
不过她的母亲千般阻挠万般阻拦,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
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
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水准,母亲也就难办了。
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个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古代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诗《国风-邶风-柏舟》(作者佚名)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国风·邶风·柏舟佚名[先秦]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标签诗经、爱国译文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
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
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
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
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
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
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
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
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
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注释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
隐:痛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猜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
愬:同“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
选:假借为“柬”。
挑选,选择。
悄悄:忧貌。
愠:恼怒,怨恨。
觏:同“遘”,遭逢。
闵:痛,指患难。
寤:交互。
辟:通“擗”,捶胸。
摽: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
微:指隐微无光。
浣:洗涤。
赏析从此诗的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
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
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
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
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
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
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现出来。
《诗经》全文:柏舟(带注释和译文)

《诗经》全文:柏舟(带注释和译文)《诗经》全文:柏舟(带注释和译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诗经》全文:柏舟(带注释和译文),欢迎阅读。
柏舟——内心怨恨的独白【原文】汎彼柏舟(1),亦汎其流(2)。
耿耿不寐(3),如有隐忧(4)。
微我无酒(5),以敖以游(6)。
我心匪鉴(7),不可以茹(8)。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9)。
薄言往愬(10),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11),不可选也(12)。
忧心悄悄(13),愠于群小(14)。
觏闵闽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寐辟有摽(16)。
日居月诸(17),胡迭而微(18)。
心之忧矣,肸如匪肸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1)汎(fan):同“泛”,意思是在水面上漂浮。
柏舟:柏木制成的小船。
(2)流:水流的中间。
(3)耿耿:心中忧愁不安的样子。
寐:睡着。
(4)隐忧:内心深处的痛苦。
(5)微:非,无。
(6)敖:同“遨”,出游.(7)匪:非。
鉴:镜子。
(8)茹:容纳,包容。
(9)据:依靠。
(10)愬(su):同“诉”,告诉,倾诉。
(11)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
棣棣:雍容娴雅的样子。
(12)选(xun):屈挠退让。
(13)悄悄;心里忧愁的样子.(14)愠:心里动怒。
群小:众多奸邪的小人。
(15)觏(gou):遭受。
闵:痛苦忧伤。
(16)寐:醒来,辟;同“僻”,意思是捶胸。
摽;捶胸的样子。
(17)居、诸: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18)胡;为什么。
迭:更换,更动。
微:昏暗无光。
【译文】荡起小小枯木舟,随波漂浮在中流。
心烦意乱难人睡,内心深处多忧愁。
不是想喝无美酒,也非没处去遨游。
我心不是那明镜,不能一切尽照出。
虽有骨肉亲兄弟,要想依靠也不行。
也曾对他诉苦衷,惹他发火怒冲冲。
我心不是一块石,不能随意翻过来。
我心不是一张席,不能随意卷起来。
举手投足要庄重,不能退让又屈从。
心中忧愁加痛苦,得罪小人气难消。
柏舟诗经注音及译文

柏b ǎi 舟zh ōu沉ch én 彼b ǐ柏b ǎi 舟zh ōu ,亦y ì沉ch én 其q í流li ú。
耿ɡěn ɡ耿ɡěn ɡ不b ù寐m èi ,如r ú有y ǒu 隐y ǐn 忧y ōu。
微w ēi 我w ǒ无w ú酒ji ǔ,以y ǐ敖áo 以y ǐ遊yo ú。
我w ǒ心x īn 匪f ēi 鉴ji àn ,不b ù可k ě以y ǐ茹r ú。
亦y ì有y ǒu 兄xi ōn ɡ弟d ì,不b ù可k ě以y ǐ据j ù。
薄b ó言y án 往w ǎn ɡ愬s ù,逢f én ɡ彼b ǐ之zh ī怒n ù。
我w ǒ心x īn 匪f ēi 石sh í,不b ù可k ě转zhu ǎn 也y ě。
我w ǒ心x īn 匪f ēi 席x í,不b ù可k ě卷ju àn 也y ě。
威w ēi 仪y í棣d ì棣d ì,不b ù可k ě选xu ǎn 也y ě。
忧y ōu 心x īn 悄qi āo 悄qi āo ,愠y ùn 于y ú群q ún 小xi ǎo 。
觏ɡòu 闵m ǐn 既j ì多du ō,受sh òu 侮w ǔ不b ù少sh ǎo 。
静j ìn ɡ言y án 思s ī之zh ī,寤w ù辟p ì有y ǒu 镖bi ào 。
日r ì居j ū月yu è诸zh ū!胡h ú迭di é而ér 微w ēi ?心x īn 之zh ī忧y ōu 矣y ǐ,如r ú匪f ēi 瀚h àn 衣y ī。
古诗柏舟翻译赏析

古诗柏舟翻译赏析《柏舟》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前言】《柏舟》,《诗经·邶风》的一篇。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
为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
《柏舟》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华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
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
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1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2流:中流,水中间。
3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4隐忧:深忧。
隐:痛5微:非,不是。
6匪:同“非”。
鉴:铜镜。
7茹:度,或容纳。
8据:依靠。
9薄言:语助词。
愬:同"诉",告诉。
10棣棣:安和。
11选:屈挠退让貌。
另一说同“算”,数,计算。
12悄悄:忧愁。
13愠:恼怒,怨恨。
14觏:同"遘",遭逢。
闵(mǐn敏):指中伤陷害之事。
15寤:睡醒。
辟(bì必):通"擗",捶胸。
摽(biào鳔):捶,打。
16日月:指君主。
居、诸:语助词。
17迭:交替。
微:指隐微无光,昏暗不明18匪:彼,那。
浣(huàn):洗涤。
【翻译】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
《国风·鄘风.柏舟》全文解释及赏析

《国风·鄘风.柏舟》全文解释及赏析《柏舟》为先秦时代鄘国华夏族民歌。
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汉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
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
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舟题解: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
【原文】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1,实维我仪2。
之死矢靡它3。
母也天只4!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5。
之死矢靡慝6。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注释】1.髧(dàn旦):头发下垂状。
两髦(máo毛):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
2.仪:配偶。
3.之:到。
矢:誓。
靡它:无他心。
4.只:语助词。
凉:相信。
5.特:配偶。
6.慝(tè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赏析】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
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
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特:配偶,尤指男性配偶。(《詩經· 小雅· 我行其野》:“不思舊 姻,求爾新特。”)【毛亨:“特,匹也。”】
14.慝:通“忒”,變,更改。(慝,忒:差錯,過失) 【余冠英:“慝,是特的借字,靡忒,就是無所改變。”】
谢谢
8.維:句中語氣詞,幫助判斷語氣,乃,是。 9.儀:配偶,匹配。【毛亨:“儀,匹也。”偶的假借字。】
10.之死:致死。之,至。矢靡它:沒有其他。矢,誓。(發誓:《詩 經· 衛風· 考槃》:“永矢弗諼。”)靡,無。它,其它。 【朱熹:“之,至;矢,誓;靡,無也;…雖至於死,誓無它心。”】 11.也,只:句末語氣助詞,表示感歎或決定。 【朱熹:“只,語助詞。”】
《詩經· 鄘風· 柏舟》
這首詩寫一個姑娘自己找好了 對象,不顧母親的阻撓,誓死忠於 愛情,不肯改變主意,表現了她的 強烈的鬥爭性。
1.鄘:西周初年的封國武王封給弟弟管叔;古時所謂殷商舊都之南,在今 河南新鄉市西南。 2.鄘風:共收錄十篇。 3.汎(泛·氾):漂浮。 4.彼:指示代詞,那,與“此”相對。 5.柏舟:用柏木造的船。 6.中河:河中。【毛亨:“中河,河中。”】 7.髧:頭髮下垂的樣子。 髦:男子”。 【毛亨:“髧,兩髦之貌。髦者,髪至眉。”】(指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