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庙会
宁夏春节的祭拜关公传统习俗

宁夏春节的祭拜关公传统习俗宁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习俗。
宁夏春节期间,祭拜关公成为了当地人民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本文将介绍宁夏春节祭拜关公的传统习俗,并探讨其传承和意义。
一、祭拜关公的起源与历史背景关公,也被称为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忠诚的代表。
他在三国时期为蜀汉丞相刘备效力,并以勇猛的战斗和崇高的忠诚深受人们景仰。
因此,关公被尊奉为武神和忠义的化身。
在宁夏地区,关公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元代。
当时,关公的形象被引入宁夏地区,并与当地的传统习俗相结合。
逐渐地,关公的崇拜成为了宁夏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二、宁夏春节祭拜关公的具体习俗1. 贴门神:在宁夏的城镇,人们会在春节前几天将关公的形象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家门口或门神上。
这是为了给家里带来祥瑞和平安,并迎接新年的到来。
2. 祭拜仪式:在春节期间,宁夏的家庭会在自家的神坛或供桌上摆放关公的画像或塑像,并摆放香烛、水果和酒。
全家人会一同拜祭,焚烧香烛,敬酒祝福,并向关公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3. 投壶游戏:在一些乡村地区,人们还会举办传统的投壶游戏。
关公被视为护佑之神,参与者会将神圣的壶作为传家之宝,定期举办比赛。
抛壶游戏被认为能够增加家庭的团聚和幸福感。
4. 新春庙会:一些城市会在春节期间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在庙会中,人们可以欣赏到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品尝特色美食,并参与祭拜关公的仪式。
三、宁夏春节祭拜关公的意义与传承祭拜关公在宁夏春节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代表了人们对忠诚、勇敢和正义的追求和敬重。
这一传统习俗的传承对于宁夏地区的文化继承和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传递着家庭团聚、敬爱祖先、忠诚友邻以及尊重历史的价值观。
同时,祭拜关公也成为宁夏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一部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关帝活动方案

关帝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关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公被视为忠勇、仁义和武力的化身。
为了传承和弘扬关帝文化,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我公司决定举办一系列的关帝主题活动。
本活动方案旨在规划一系列的关帝活动,包括关帝庙会、关帝纪念日活动、关帝文化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向广大人民展示关帝的英勇形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活动目标•传承和弘扬关帝文化,强化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人们对关帝及其故事的了解和兴趣;•增加企业声誉和知名度。
3. 活动内容3.1 关帝庙会•时间:每年关帝诞辰日(农历二月初三)举行;•地点:本地关帝庙;•活动内容:–巡游:举行庙会巡游,表演各种传统文化表演、舞狮、舞龙等;–祭祀:举行隆重的关帝祭祀仪式;–文化展览:展览关帝相关的文物、书籍和画作;–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与销售;–手工作坊:设置宣纸、剪纸、中国结等手工艺品制作区域。
3.2 关帝纪念日活动•时间:每年关帝诞辰日(公历三月初三)举行;•地点:公司内部或公共场所;•活动内容:–集会:邀请关帝信仰者和相关领域专家参加集会,并进行演讲和讨论;–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关帝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纪念活动:进行座谈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向关帝致以敬意。
3.3 关帝文化讲座•时间:不定期进行;•地点:各地文化场所或公司内部;•活动内容:–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关帝的传说、历史、文化内涵等;–进行互动问答,与观众互动交流;–提供关帝相关书籍和文化产品展示与销售。
4. 活动推广•借助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线上推广;•利用各大媒体资源进行宣传报道;•利用传单、海报等进行线下宣传;•邀请明星或知名人士参加活动,并通过其社交媒体传播活动信息。
5. 预算活动的预算将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规模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预算申请。
6. 评估与改进活动完成后,将进行评估工作,包括活动效果评估和财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河南春节传统祭拜关公保一年

河南春节传统祭拜关公保一年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中国人民团聚、祈福的时刻。
在河南地区,春节期间有一项特殊的传统活动,那就是春节祭拜关公。
据传,祭拜关公能够保佑人们一年平安顺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河南春节传统祭拜关公的习俗和意义。
河南是关公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有祭拜关公的传统。
每年农历除夕,也就是春节前一个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尊关公神像,并将其摆放在家中的神龛或供桌上。
在关公神像前点燃香烛,全家人手捧鲜花、烧糖、烧饼等供品,向关公祈福。
同时,还要燃放鞭炮,以示辞旧迎新、驱邪祛病。
河南人民认为,通过祭拜关公,可以祈求家人一年平安、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关公,字云长,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具威望的将领。
他为人忠诚正直,武艺高强,为蜀国主帅刘备效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公的形象鲜明,被封为“武圣”,被民间视为忠义的化身,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
河南人民祭拜关公的习俗源远流长,这也与河南历史上的战乱有关。
河南曾经多次受到外敌的侵扰,而关公就是当地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因此河南人民非常崇拜关公,将其视为护家守业的守护神。
祭拜关公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对英雄精神的崇尚和传承。
祭拜关公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求取一年的平安,更是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
关公被视为正直忠诚的典范,因此,河南人民通过祭祀关公,希望自己也能培养出这样的品质,以此来影响和感召整个社会的风气。
河南春节祭拜关公的习俗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还在社区、村庄乃至城市中得以延续。
一些社区会组织集体祭拜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
这种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让人们在团圆喜庆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春节期间,河南人民每年还会在关公的生日(五月十三日)祭拜关公。
这一天,关公庙会活动在各地举行,人们齐聚一堂,共同祭拜关公,感受关公的威严和崇高。
关公庙会是一个集祈福、娱乐、商贸于一体的传统节日,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
总而言之,河南春节传统祭拜关公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活动。
春节习俗拜关公

春节习俗拜关公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有许多传统习俗和活动,其中之一就是拜关公。
拜关公是一种表达敬意和祈福的方式,下面将为您介绍春节期间拜关公的习俗。
一、关公的由来拜关公的习俗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关羽。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一位武将,被尊称为武圣。
他忠诚勇猛的事迹深受人们的敬仰,成为了庙堂和民间的信仰对象。
拜关公的习俗也由此诞生。
二、拜关公的时间和方式1. 时间:在春节期间,特别是正月初二,许多地区都会举行拜关公的活动。
2. 地点:拜关公的地点通常是关帝庙、庙宇或者庙会等。
3. 仪式:拜关公的仪式一般都有固定的步骤,包括上香、敲鼓、磕头等。
人们会带着诚挚的心情向关公祈福,祈求平安、顺利和好运。
三、拜关公的意义和祈福内容1. 祈求勇气与战胜困难:关羽是武将中的楷模,人们拜关公也希望能够获得关羽的勇气和力量,战胜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2. 祈求平安和福运:拜关公还有祈求平安和福运的寓意,人们希望借助关公的神威,能够避免灾难和厄运,获得幸福和吉祥。
四、与拜关公有关的活动在春节期间,除了进行传统的拜关公活动,还有一些与拜关公有关的民间活动:1. 打关公牌:这是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参加打关公牌的比赛,以求得好运和祝福。
2. 关公庙会:在许多地方,会举办关公庙会,届时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表演和游玩项目,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其他与春节相关的活动春节期间不仅有拜关公的习俗,还有其他与春节相关的活动,比如贴对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这些习俗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祈福。
综上所述,春节拜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习俗,它代表了人们对关羽这一历史英雄的敬仰和追求。
通过拜关公,人们希望获得勇气、平安和福运,并在新的一年里开启美好的旅程。
无论是在庙宇上香,还是参加民间活动,拜关公都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
河南庙会时间表

七月
初四:方岗东炉
初十:刘湾
十八:白庙
十九:方岗西炉
二十二:老君洞
二十五:蝎子山、磨街
二十八:陈岗
八月
初一:文殊
十二:韩洼
九月
初六:陈岗
初九:泉沟
十三:文殊
十月
初三:顾庄
初六:枣园
张良。十四、十五、十六,有戏。
四棵树一小村有戏。十四。
梁洼。十五。
高门楼。十七。
瓦屋乡刘相公庄上白沟村。十九左右有几天小戏;。
明山寺。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三天,有戏。
背孜。二十三,一天。街里有故事,大寨山顶会。一天。
岳村;火营;马楼乡胡楼村(有戏)二十五。
初五:磨街陈庄
十五:磨街孙庄
十六:方岗石坑
十八:孟湾
二十一:方岗西炉
二十五:磨街黑沟
二十六:边庄
二十八:宋洼白庙矿
四月
初七:文殊
初十:宋湾
十一:坡街
十五:薛河
五月十七:陈岗
六月十三:方岗刘屯
秋河。初五(3、4、5),有戏。
陶寨。初七(5、6、7),有戏。
任店史营,初八。
薛庄小满会。
方城。
四里店,初一,新小满会。
拐河镇。十五。(小满会?)。
鲁山。
白向店。初一。嚷河。
董村。初四。
背孜。十二。
让河桥头。十五,有戏。
磙子营洼陈,古会一天,有戏。
三月:。
初一宜阳盐镇会初三宜阳韩城福昌阁庙会。
初三宜阳半城会初三新安铁门镇王樵洞庙会。
十五伊川鸣皋会十八嵩县小豆沟佛爷庙会。
关公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现代风貌

文 化C u l t u r e刘海燕关公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现代风貌现代风貌462010.07CHINA RELIGIONC u l t u r e文 化魂魄无处安身,后归神于同庙的周仓。
这帝臣关系倒置,让陆秀夫很为难,于是庙祝重塑周仓原形侍立,而让白脸周仓坐侍于一旁的神龛,并塑以白马供其出巡时骑坐。
铜山关帝庙也因此独具特色,为世瞩目。
东山关帝庙是台湾多所关帝庙的祖庙。
当年历经风险、渡海来台的闽地居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中拓荒,其中有人随身携带关帝圣像,默默祈祷神灵的护佑。
生存定居之后,便不忘建庙祀奉关帝,并虔诚地来到家乡的东山关帝庙分灵。
台湾的关帝庙来东山谒祖朝圣,东山关帝庙也应邀赴台湾考察,1995年,东山关帝庙神像曾受请到台湾巡游。
所到之处,台湾信众扶老携幼,夹道恭迎,盛况空前。
台湾的报纸说:“东山铜陵关帝庙主神关圣帝君应邀出巡台湾,引得岛内数十万信众争相膜拜,全岛轰动。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这一座由关公等神灵搭建起的文化桥梁也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东山的关帝文化节为推动东山岛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海峡经贸交流的互通平台。
三陕西榆林也于2009年迎来了第一届榆林关帝文化节。
榆林关帝庙的兴建与戍守官兵是分不开的。
榆林是著名的塞上古城,曾是历代重兵驻守的边防要塞。
清代以后,这里逐渐成为贸易集散地。
当兵戈之争平息,戍守官兵的使命从防卫转变为拓荒建设,那从大漠吹来的风沙,无疑是榆林建设者面临的最严峻的自然考验。
而明清时期榆林地区的关公信仰,为边塞军民驱赶战争的恐惧、慰藉动荡不安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榆林的关帝庙,也称大老爷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建在榆林东面城墙根。
庙内至今仍保存有古碑七通,记载了守边将士及百姓捐款修葺和建设庙宇的功德。
伴随着关帝庙的兴建和关公信仰的传播,陕北地区产生了关公庙会文化。
庙会以祭祀为依托,以集会活动的形式绵延数百年。
最初,只是唱戏、骡马大会的形式下的敬香、许愿、抽签等,发展到现在,又增添了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形式。
关帝庙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关帝庙庆典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概述关帝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敬神场所,关公庙,矗立在中国各地。
关帝庙庆典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关羽,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传承和弘扬。
庆典活动包括祭祀礼仪、文艺表演、庙会等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的参与。
二、策划目标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通过庆典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色,让更多人了解传统的价值观念、礼仪和艺术表现形式。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带动旅游、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活力。
3. 加强社区凝聚力:庆典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活动内容1. 祭祀仪式(1)主持人宣布开启庆典活动,并介绍祭祀仪式的背景和意义。
(2)祭台上供奉关公像,由官方代表和团体代表共同上香敬奉。
(3)歌舞表演:将邀请专业歌舞团体表演舞龙舞狮、舞剑和其他传统表演形式,以表达对关羽的敬仰之情。
(4)朗诵经文:由专业人士朗诵关羽事迹,并解读关羽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5)合奏乐曲:乐团演奏传统乐曲,以崇高的音乐表达对关羽的敬意。
2. 文艺表演(1)戏曲表演:邀请当地知名戏曲团体演出《关公战秦琼》、《七进七出赤壁城》等相关戏曲剧目。
(2)民间艺术展示:组织民间艺术团体表演乐器、杂技、民乐合奏等传统民间艺术,展示中国民俗文化独特魅力。
(3)舞蹈表演:邀请专业舞蹈团体表演传统舞蹈,如《波斯双簧》、《朝阳沟》等。
(4)曲艺表演:邀请曲艺团体进行相声、评书等表演,展示传统曲艺的魅力。
3. 庙会活动(1)手工艺品展销:邀请当地手工艺品商家参展,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2)民俗游戏互动:设置传统游戏摊位,如踢毽子、扔沙包等,让游客和参与者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3)传统美食品尝:设置传统美食摊位,展示中国传统美食的特色和魅力,如汤圆、糖葫芦等。
(4)文化展览:展示关羽相关的文化艺术品、书籍和图片,让游客了解关羽的事迹和历史。
关公文化有创意的夏季活动主题

关公文化有创意的夏季活动主题篇一: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季节,也是人们尽情放松和享受的季节。
为了更好地弘扬关公文化,可以策划一些有创意的夏季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从而加深人们对关公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一些有创意的夏季活动主题:1. 关公文化夏季夏令营:夏季是一个适合孩子们度假的季节,而关公文化夏令营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关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夏令营可以包括传统文化学习、户外运动、手工制作等多个环节,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关公文化。
2. 关公文化夏季庙会:夏季是一个热闹喧嚣的季节,而庙会是人们夏季狂欢的重要场所。
在关公文化夏季庙会上,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关公文化展览、传统曲艺表演、关公精神讲座等。
此外,还可以设置各种游戏和活动,如猜灯谜、搓汤圆等,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
3. 关公文化夏季登山赛: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季节,而登山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
关公文化夏季登山赛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关公文化的精神,同时也可以让人们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关卡和挑战,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关公文化的精神。
4. 关公文化夏季音乐节:夏季是一个充满音乐元素的季节,而音乐节是人们尽情释放热情的场所。
在关公文化夏季音乐节上,可以邀请一些知名音乐人前来演出,让人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乐器演奏比赛、音乐分享等,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关公文化的精神。
以上是一些有创意的夏季活动主题,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关公文化,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夏季的热情和活力。
当然,在策划这些活动时,还需要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和趣味性,从而让人们更好地参与和享受这些活动。
篇二: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季节,也是人们欢聚一堂、休闲娱乐的好时机。
为了更好地弘扬关公文化,关公文化园计划举办一场有创意的夏季活动。
本次夏季活动主题为“弘扬关公文化,共建和谐社会”,旨在通过活动宣传关公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人们对关公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同时也旨在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公庙会——中国商业兴盛之源泉刘建苏提起关公古庙会,在中华大地乃至在全世界华人圈内无人不知道关公其人,但涉及到庙会一词,似乎又与商业有关,业外人士自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经查《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庙会”的解释是:“设在寺庙里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那么,关公又与庙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作为一名真实的历史名人对“庙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关公作为商界的一名专职财神,对名噪一时的晋商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他的故乡解州关帝庙庙会在历史上的商业发展又将是一种什么状况,我们不妨查看一下历史,对这位离开我们近2000年的风云人物来一下“盖棺定论”,也可以叫后人评说。
一、关公其人说起武圣关公,男女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不想阐述,只因文中所需,在此略作简要赘述。
关公,字云长,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
河东郡解梁宝池里下冯村(清朝改为知觉里常平村)人,即今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
八岁时跟随父亲识字,研读《春秋》,14岁入村私塾习文练武,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关公自制钢刀杀死郡豪吕熊,中平5年(公元188年)在河北涿州结识刘备、张飞,立下“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盟誓。
三人结拜之后即招募乡勇、组织武装。
参加镇压黄巾起义。
献弟初平2年(公元191年),关公随刘备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任别部司马,建安5年(公元200年),曹操袭击刘备,刘备屈附袁绍,关公困于曹营,曹操赏识关公忠勇,对关公礼遇甚厚,但关对所奉厚禄及十名倾城美女视之不屑,曹操更加敬佩,关奏请献帝封关为偏将军。
曹操与袁绍战于白马(今河南白马寺),关公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
其间,关公思念刘备心切,压抑之情无法公开表露,后以风雨竹为画,巧妙地把“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20个字变成竹叶藏匿画中,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即寻常百姓所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据1990年王睿、张离二人所编《山西古代画家传》一书介绍,关公为中国画竹之始祖,并被列为山西画家第一人)。
后关公得知刘备下落后,书辞曹操,并将曹操所赐金银诸物,一一开列明白,开创了中国账簿金、收、出、存之始,商人后来仿效,拜为始祖,此亦是被奉为武财神的缘故之一。
赤壁大战后,刘备占领荆州,任关公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屯驻江陵。
建安16年(公元211年)刘备率军入蜀,关公镇守荆州。
建安34年(公元219年),刘备战领汉中称汉中王,拜关公为前将军,列五虎上将之首。
同年八月,关公攻襄阳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英名大振,一时威震华夏。
十月,关公率军北伐,曹操与孙权联合,吕蒙乘虚而入。
偷袭荆州,关公腹背受敌,11月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所擒,是年冬12月,不屈死于漳乡(今湖北当阳东北处),时年59岁。
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公为壮缪侯。
此后,因关公忠义仁勇无人比拟,所以,从我国古代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公受历代封建帝王的崇拜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至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关公全部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长达26个字,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封号最多的人。
二、关庙的初建与规模早在南北朝时,南朝的陈国皇帝陈伯宗为了借用关公“忠义”的威名维护自己的政权,就开始大肆渲染“关公显灵成神”,于是在光大年间(公元567年—568年),兴师动众在关公被害的当阳城东30里的玉泉寺附近为关公立庙祭祀。
之后,关公显灵护佑百姓的佳话越传越广,关公家乡人更是积极响应,当地百姓便在解州城西选址,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大的关帝庙。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真宗赵恒崇信道教,编造出由张天师请来关公战胜蚩尤,修复解州盐池的神话,把关公和道教、神权合为一体,由朝廷下令在全国大修关庙,同时对解县关帝庙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并让道士进住庙内奉祀香火。
此后,从南宋朝廷到清军入关前的满族统治者都懂得利用关公的守义来笼络人心。
清代皇帝也不断加封,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两次给解州关帝庙赐赠匾额,公元1760年了选用了“神勇”二字,公元1776年又传喻在“神勇”之前再加上“灵佑”二字。
由于关公的形象同时也被广大中、下层群众所拥载,有所谓“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的说法,因此,生活在中、下层的民众及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了互相联络,增强团结,纷纷踊跃集资,在各地自发修建关帝庙。
“一县一文庙”几近为官方行为,“一村一武庙”却成了官方与民间的自发行动,包括东南亚各国几乎是凡有华人的地方均有关帝庙。
拿我国台湾省为例,全境包括药王庙、文庙、土地庙、城隍庙等各种神庙计有16000座,其中有14000多座庙宇中以祭祀关公为主,单一的关帝庙数量更是远远超过其它各种庙宇,关公的英名更是超乎常规,比如在山东曲阜孔子庙里有一幅对联竟是先提武圣后提文圣,内容是: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宣尼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三、庙会的形成前面谈到我国庙宇中数关庙数量之多,自然朝拜关公的信徒也就是天下第一了,连美国的关公信徒至少有20万人,里根为了竞选总统还专门到旧金山关公庙拜关公。
而在国内的关公信徒有许多都想在关公故里解州这座最正宗、最气派,并藏有不少皇帝御书牌匾的地方祈求祷告,以求平安。
据乾隆28年(公元1763年)《解县志》载,解县关帝庙形成后,历代朝野官员不断前来庙时朝拜祭祀,周围百姓也不断顶礼进香祈求富贵平安,商店、酒店应运而生,形成了古庙会的雏形。
加上文人墨客不惜重笔对关公进行艺术渲染,历代各朝的祭祀活动屡来屡加隆重,庙会屡来屡加兴盛。
直至五代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解县由县升为州府,庙会由州府确定了具体时日,从此,豫西、粤北的马帮,甘肃、内蒙的骆驼,苏杭的绸缎,陕甘的马匹等源源不断涌入解州。
史志描述庙会盛况是“人肩摩撞,车水马龙”,这些异地客商贾民经过物资交易之后,又将解盐运回本埠,形成了财物对流。
到了宋代,仁宗于庆历初年,委派包拯为三司使,责包拯亲临解州惩治盐霸,疏理整顿庙会市场,受到百姓拥戴。
至乾隆年间,解州庙会与河南辉县百泉庙会成为我国两个最大集市庙会。
同时,解州又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河南辉县百泉成为全国四大药材市场。
庙会根据农时季节定为农历四月和九月一年两次,会期为一个月,四月八、九月九为会圆日。
全国各地较远的客商为了赶赴庙会,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五团圆饭一吃便驾车起程,奔赴解州。
新疆、西藏、广西、云贵客商更是如此,届时,解州城内的大街小巷住满了异地贾民,卖艺的、戏班子、杂耍、赌场十分活跃,口外的皮货,四川的药材,湖北的竹器,浙江的丝织绸缎,景德镇的瓷器等四方货物云集于此。
河北、河南等许多异地药商还在解州设立会馆。
庙会期间,各地药商到解州后首先要拜见药商大享“中兴复”,然后由解州药材会馆统一安排管理(民国最后一位馆长是解州李家巷李志平)。
药材市场又分为粗药市场和细药市场。
粗药市场从东大街开始至风化源头(桐树巷南口)、南巷(桐树巷)、花店巷(结义庙巷)、石头坡街(解州九组巷)、下街(解州五组巷)。
菓子市街(解州七组巷)。
细药市场以经营膏、剂、丸、散为主,区域划分在解州大北街(五一路西段)、蔡家楼巷、梅家洞巷(解州八组)等地。
最大药材大贾是中兴复药行,由稷山郭姓人家所开,地址在石头坡街西口(解州药材站)该药行约有三百年历史,最后一名坐堂老中医名叫石永成(临猗县人氏)。
中兴复药行在全国四大药材市场名声显赫,因而各地药商大小事情都要与中兴复协商请教,甚至打出“川、广地道药材”的横幅也要通过中兴复方可悬挂。
时间较短的要数阎锡山的嫡系将领、国民党第一军军长孙楚投资的翠义恒药店,不到30年便告停止,也许与政局动荡有关。
与药材市场同时产生的钱号有晋益协(解县知县郭向蒙投资,晋城人)、丰盛永等。
负有盛名的是万荣闫景李姓族人创立的自立厚、自立荣、自立忠、自立泰、自立信、自立敬、自立永、自立恒等八家商号,他们不但经营有钱泰恒、永盛源、自立泰、自立永等钱行和世泰当等当铺外,其业务还有京货、杂物、绸缎、银楼、靴鞋、布行、铁行等。
其对外业务拓展到北京、南京、广州、西安、甘肃、宁夏等地,这些地方沿途都有他们的商家钱号,当地人都知道自立家李掌柜(有名的李善人李子用)出门时不论东西南北,十八马站不歇店,天南海北住的自家店,吃的自家饭。
除李家“自立”字号外,要数和庆泉烟酒零杂货行(小北关十字口西南角,掌柜姓姚,万荣人),该经营烟酒、糕点和杂货在解州也算数一数二。
其他京货、杂货有三益宫、王西斋、敬信义、明升恒。
估衣靴鞋店有天生和(解州铁匠巷周礼霖投资)、上下城壕有张景元等十多家车马店。
东门外有骆驼场,西门外有柳百川(解州上城壕人,字文澜,号波臣)等人开的十多家竹器部。
莲花池西有十几家炮房,关帝庙后面是赌场。
随着商业兴盛,解州名吃羊肉泡馍也布满了大街小巷,朝鲜人(姓金,因为会日语,曾给日军驻解州司令部竹田司令当过一段翻译,当地人都叫他“金通译,死后埋在解州骆驼场)投资的“东洋小骨头”是解州最大酒店,容纳三十多个台面,聘用老板是当时住在解州刘家巷的张东显。
商会会长姚林泉(盐湖区龙居村人)投资建起的“晋南饭店”也红极一时,西门外河南人开的“河南饭馆”为河南商人提供了不少方便。
总之,“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论何类商号、钱号、杂货店等凡来解州赶庙会者,必先向关帝庙敬上香火,以求生意兴隆,买卖红火,财源滚滚。
由于各地客商“捧场”,解州每年两次庙会时间各规定为一个月,但正常情况下都是过了两个月仍然人流不尽。
解州庙会逐日兴盛,极大地带动了物流和人流,促进了各地庙会的迅猛发展,山西商人的足迹也踏遍了大江南北和黄河两岸。
正如清史学者郭松义所说:“明清以来,山西商人遍布全国,当时各地的许多祀关坛庙,就是由山西商人出资修造的,其他商人受其影响,相互仿效,因此形成风气。
”四、解州关公庙会对晋商产生的影响解州关公庙会虽然由于日军的侵入和陇海铁路通车而渐渐淡化,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但它对晋商产生的促进作用仍不可抹杀。
从史实来看,明清以来,解州关公庙会带动了全国各地关公庙会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物流和人流,而是由于民众心理作用才渐渐衍变成一种无官方组织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现实融合,尤其是早期的解州关公庙会不但带动晋中一带商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与陕西接近(唐开元八年运城及陕西部分归河中府管辖),所以,秦晋交流更为广泛和频繁,这些山陕商人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都是远途贩商活动,自然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和市场上的云谲波诡,出于平安、求财、避凶的各种需要,希望得到关公神灵的庇护,更重要的是关公是山西人,祭祀关公除了其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耀感之外,他们都还存在着一种“亲不亲、家乡人”的乡井情缘,总认为有乡亲之情的关老爷会尽力庇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