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饲料对养鱼管理带来的变化
颗粒饲料投饲机在鲶鱼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颗粒饲 料投饲机安装在水 面开 阔、背 风 向阳 、 地基 紧实 、 电力方便 的塘埂 , 每只池 配 备一台。 ’
三、 鱼种 放 养
鱼病 防治做到 “ 防重于治 , 防为主”。 以 从 6月初 开始 ,每隔 1 5天泼洒 一次杀 菌药 物, 以漂 白粉为主 , 方式 为全池 泼洒 , 浓度 为 lp 同时在鱼类发病期定 期投喂三黄粉 加 p m;
5月 1 2日放 养鱼种 , 鱼种来 自浙江省淡 水水 产研究所 , 平均规格 5 克 , , O 尾 体质健 壮、 无病无伤 的冬 片鱼种 , 亩放 10 00尾 , 另搭
配 5 克 , 白鲢 10 、 0克 , o 尾 0尾 1 0 尾花 鲢 5 o 尾 、o克 , 5 尾银鲫 10尾。 0 鱼种放养前用 lpm Op 漂白 、 p 粉 8 m硫酸铜合剂浸洗 1 分钟 。 p 5
一 3 3—
维普资讯
乌克兰 鳓懋 殿舄 技术
。 滕淑 芹 方 旭
乌克兰鳞鲤俗称俄罗斯鲤 , 属鲤形 目、 鲤 科、 鲤亚科 、 鲤属 的一个经综合选育的养殖新 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 、 生命力强 , 在莫斯科 地区的渔场已大量养殖 。乌克兰鳞鲤 3 龄
四 、 化 投 饵 驯
V 药饵 ,剂量 为每 公斤饵 料添  ̄ - 黄粉 5 c J n 克 、e , V 2克 每天一次 , 连续 3 。养殖期间 . 天
发现不健康 鱼体 , 应及时诊 断 , 对症 下药 , 严
防鱼病 蔓延 , 养殖期间没有发生鱼病。 七 、 殖 结 果 及 效 益分 析 养 经 7个月左右的饲养 , 1 到 2月 2 6日于 塘捕捞结束 , 试验点共起捕鲶鱼 6 3 . 公斤, 49 5 平均 亩产鲶 鱼 4 5公斤,鲶 鱼平均规 格 4 0 0 2 克, , 尾 平均 成活 率 9 . 共 起捕 混养 鱼 6 %; 4
鱼类饲料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鱼类饲料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控措施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鱼类养殖成为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然而,鱼类养殖中使用的饲料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鱼类饲料对水质的影响,并提出防控措施,以确保鱼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一、鱼类饲料对水质的影响1. 悬浮颗粒物的积累:鱼类饲料中的悬浮颗粒物容易在水体中积累。
这些颗粒物会阻碍水流,导致水体缺氧,并对养殖鱼类的呼吸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 养分过剩:鱼类饲料中含有许多氮、磷等养分物质,过量喂养会导致这些养分在水体中累积。
这些养分过剩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变绿,进而破坏水质的生态平衡。
3. 残留药物的污染:为了防治鱼病,养殖业普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
然而,这些药物在鱼体内难以完全代谢,会通过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的形式进入水体,造成水质的污染,甚至引发人类食物链中的安全隐患。
二、防控措施1. 合理使用饲料:养殖户应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选用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避免过量喂养,防止养分过剩和悬浮颗粒物的积累。
2. 营养物质回收利用:通过使用水质处理设备,将饲料残渣、鱼粪等有机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还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3. 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养殖场的环境监测与管理制度,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体的健康。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水体曝气设备、加强水流调节等。
4. 替代饲料的研发和应用: 利用替代饲料,如水生植物和昆虫等,来减少对传统饲料的依赖。
这样既可以降低对水质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性。
5. 加强养殖管理: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管理,合理规划鱼塘布局,定期清理饲料残渣和鱼类排泄物,避免这些有机物质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6. 强化法规与政策的执行:政府应加强对养殖业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
加大对违规排放和使用有害饲料的处罚力度,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经济支持,推动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养殖鱼类的饲料消化与饲养效率

养殖鱼类的饲料消化与饲养效率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养殖鱼类的养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养殖鱼类的饲料消化与饲养效率成为了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饲料的消化过程以及影响饲养效率的因素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饲料的消化过程饲料是养殖鱼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来源,而饲料的消化过程对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1. 摄食和口腔消化摄食是鱼类进食的第一步,通常鱼类会通过张嘴吞食饲料。
摄食过程中,鱼类的口腔会参与消化,例如通过咀嚼、分泌唾液等方式将饲料破碎和湿润,为后续消化做准备。
2. 胃消化摄入口腔的饲料会通过食道进入鱼类的胃部,胃部是饲料进一步消化的重要器官。
在胃中,鱼类的胃液会分泌酶类物质,例如蛋白酶和脂酶,这些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使其转化为可被鱼类吸收的物质。
3. 肠道吸收消化后的饲料会进入鱼类的肠道,在肠道中,鱼类的肠道上皮细胞会通过吸收作用,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供养分配至各个组织和细胞,以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二、影响饲养效率的因素养殖鱼类的饲养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
1. 饲料的质量和成分饲料的质量和成分是影响饲养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质的饲料应具备全面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的饲料成分能够满足鱼类的生长发育需求,提高饲养效率。
2. 饲料的颗粒大小和形状饲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对鱼类的进食和消化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颗粒大小能够提高鱼类的进食率和摄食效率,进而改善饲养效果。
此外,颗粒的形状也能够影响饲料在鱼类胃中的停留时间,进而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效果。
3. 饲料的投喂方式和频率饲料的投喂方式和频率也是影响饲养效率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投喂方式能够使饲料均匀分布在水体中,使鱼类能够充分摄食,并且减少饲料的浪费。
同时,合理的投喂频率能够保持适当的饥饱感,促进鱼类的正常进食和消化。
喂养鱼鱼吃饲料的技巧,七类鱼用饲料的饲喂技巧

喂养鱼鱼吃饲料的技巧,七类鱼用饲料的饲喂技巧喂养鱼鱼吃饲料的技巧饲料是养鱼的最大成本之一,讲究科学的喂料方法,不仅有利鱼的健康生长,而且可节约饲料,有效地提高养鱼效益。
1.颗粒饲料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毫米~8毫米,长5毫米~10毫米,可直接投撒于渔池饲喂。
饲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类食后中毒。
2.饼类饲料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应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可。
3.宠物网解析,谷物饲料大颗粒的谷物如玉米,宜加工粉碎后喂鱼;小颗粒的如谷粒,可将其发芽后喂鱼,幼嫩的谷物白芽营养价值高,鱼吃了易消化,吸收快,增重快。
4.青绿饲料喂中到大鱼一般将青绿饲料去掉泥土后即可直接投喂;喂小鱼则应将其切碎或打浆,再加0.2%的食盐拌匀,泼洒投喂。
将青绿饲料切碎后煮熟,拌入适量糠麸、苏打,小鱼更喜欢吃。
5.糟糠饲料喂小鱼应将糟糠类饲料浸软磨浆;喂中到大鱼则宜将其发酵至有酒香味时投喂。
初喂时先少量投喂,以后逐渐加量,但不宜超过每天喂料总量的30%。
6.蛋白饲料蚯蚓、蝇蛆、昆虫等均是鱼类的上等动物蛋白质饲料,可直接投喂,也可晒干加工成粉后配合其它饲料喂鱼。
对于块状动物饲料,应将其切碎磨细,加入黏合剂制成小团状投喂。
7.粪便饲料鸡粪、猪粪、牛粪等均是鱼类的好饲料。
将粪便晒干磨成粉,再按一定比例配合其它饲料使用。
比例一般以鸡粪40%~50%、牛粪50%~70%、猪粪30%~50%为宜。
七类鱼用饲料的饲喂技巧饲料是养鱼的最大成本之一,讲究科学的喂料方法,不仅有利鱼的健康生长,而且可节约饲料,有效地提高养鱼效益。
1、颗粒饲料。
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毫米~8毫米,长5毫米~10毫米,可直接投撒于鱼池饲喂。
饲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类食后中毒。
2、饼类饲料。
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应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可。
养鱼安全管理措施

养鱼安全管理措施1.引言1.1 概述养鱼作为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由于鱼类对环境的要求较为特殊,养鱼安全管理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养鱼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以提升养鱼的效益和安全性。
在养鱼的过程中,环境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养鱼水质的科学管理是确保养鱼健康成长的基础。
良好的水质条件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鱼类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因此,保持水体清洁、控制水温和pH 值、合理投喂等都是养鱼环境管理的要点。
同时,饲料管理也是养鱼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饲料投喂可以满足鱼类的生长和营养需求,促进其快速健康发育。
然而,不当的饲料投喂可能导致水质污染和鱼类生长异常等问题。
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量、适时、适质的饲料,并遵循科学的饲喂方案。
通过养鱼环境管理和饲料管理的合理实施,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的下降,从而提高养鱼的效益。
同时,养鱼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养鱼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和饲料管理,才能确保养鱼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养鱼安全管理措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说明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养鱼安全管理措施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介绍为什么需要对养鱼进行安全管理,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养鱼环境管理要点和养鱼饲料管理要点两个小节。
在养鱼环境管理要点部分,我们将介绍如何管理鱼缸的水质、温度和空气环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鱼的栖息区域和设备配置等内容,以确保鱼的舒适和健康。
池塘养鱼缺水饲养管理

池塘养鱼缺水饲养管理
今年入春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下雨的次数不多,总的下雨的量较往年少,因此,池塘内的水质得不到改善,目前多数池塘水质老化,缺氧浮头泛塘死鱼的事故经常发生,给渔业生产造成了损失。
现阶段多数池塘平均蓄水深度在l.8米左右或更浅,而气温和水温均在30摄氏度以上,水的透明度在25公分以下,而高温季节鱼的新陈代谢旺盛,这个时候必须少投饲料,特别是不能投喂颗粒饲料,最好是投喂单-饲料,如糠饼、油糠或青草,因为单-饲料中没有酒糟、菜饼、棉饼,不会使水质肥起来。
而在颗粒饲料中,酒糟、菜饼、棉饼的比例占了45%~50%,其中均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油脂多,容易使水质肥起来,所以在缺水季节不能投喂颗粒饲料。
如果池塘水的透明度低于25公分,水的颜色呈现深蓝色,这样的水质属富养型了,如果没有清水加入,每天凌晨以后都会出现缺氧浮头现象。
特别是闷热天气更为突出。
遇到雷阵雨天气,在晚上的l0时左右就会出现严重浮头。
因此,管理者都应重视这一环节,晚上必须多巡塘,坚持每隔l小时要到池塘边看1次,只要鱼浮出水面就要及时开机增氧解危,否则会泛塘死鱼。
其次,缺水季节要少投饵料。
每天投饵量控制在鱼重的l%~l.5%,最高不超过2%。
虽然糠饼、油糠不容易肥水,如果饲料喂得很多会出现2种现象:
一是鱼的排泄物多也会产生一定的肥水作用。
二是鱼吃得过饱后,耗氧量增大,在缺氧条件下更易死亡。
建议在缺水季节,只在每天上午投1次饲料,下午和晚上不投饵料,让鱼空腹过夜,确保安全生产。
颗粒饲料主养异育银鲫试验总结

表 4 收获 情况表
品 种 异育银鲫
草 鱼 ( k
规格 g尾 ) / 01 . 8
20 .1
尾数 重量 ( k 14 0 15
95 9
g)
2 6 01
2 o oO
鲢 鱼 鲢 鱼
鳙 鱼 鳊 鱼
01 . 5 01 .
03 - 05 .5
5o o0 3o 0 o0
10 0 夏 花 4 0 10 0
合 计
47 5 9 4
68 16
3饲料来源。 所用颗粒饲料系南通大福 、 饲料公 司生产的银鲫系列配合饲料 。 主要质量 指标见表 2 。
表 2 饲料主要质量指标表
≥ ≥ ≤ ≤ ! ≥
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验养殖总投入 2 1 ( 076元 其中: 鱼 种 560元 ,零工 、水电费 160元 ,有机肥 6 0 %
尾数 ( / g 尾 k) 异育银鲫 0 5 0 — 4 15 2 0 — 3 0 18 0 3 0
草 鱼 2 0 — 1 1 10 0 5 0 — 0 0l o 2 0
20 0 5年 1 月起 开始起捕 ,至 2 0 1 06年 1 月捕捞结束 。试验收获情况见表 4 。
效益同步增长 ,我们 于 20 0 5年 1月至 数量 0 0 5 2 0 8 5 o 3 0 4 o 1 0 3 0 2 0 5 0 Oo 0 0 o 00 20 06年 1月在本市丁堰镇就 颗粒饲料
主养异育银鲫进行了试验示范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 总结如下 :
5 2—
瀹紫致富指南 26- 0 -0 02
维普资讯
丁 鱼(鳄 的 物 与 养 术 座 桂 丁 )生学 繁 技讲
颗粒饲料

优点与不足
优点: 1、提高饲料消化率 2、减少动物挑食 3、储存运输更为经济 4、避免饲料成分的自动分级,减少环境污染 5、杀灭动物饲料中的沙门菌 不足: 1、电耗高 2、所用设备多 3、需要蒸汽 4、机器易损坏
感谢观看
三、要有一定投饵面积和时间在多品种混养池中,鲫鱼、草鱼抢食快,摄食量大,而鲂鱼吃食“斯文”,相 应摄食量少,往往影响其生长。因此在使用颗粒饲料前要进行短时间驯化,使鱼形成固定食场、固定时间投喂, 每次投饵要撒放均匀,投饵时间不少于30分钟,投饵面积40平方米~60平方米,使每尾鱼都能摄食到饵料。
四、颗粒粒径要合理鱼种放养时,水温低,生长慢,规格小,颗粒饲料粒径控制在2毫米较为适宜。随着气温 回升和鱼种生长,养殖中期饲料粒径为3毫米~3.5毫米,养殖后期粒径为4毫米~4.5毫米。
一、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颗粒饲料在制作过程中含有水分12%~14%,储存时间长,易潮解、霉变,影响颗粒饲 料使用价值,投喂后,鱼易患病。最好边生产,边投喂。
二、增加投喂次数鱼无胃,饲料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利用率不高。因此在总投饵量不变的情况下,应增加 投饵次数,减少每次投饵量,使鱼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投饲要做到“三看”。一看季节:四季水温不同,要做到早开食、晚停食,中间使鱼吃饱吃好,促使鱼生长; 二看天气: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高,鱼摄食旺盛,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低,鱼类食欲不振应少 投或不投,大风大雨时也可停食;三看水色:水色是水质的一个综合现象,水质清爽,水色则正常,鱼摄食旺盛, 应正常投喂,水色过浓,鱼浮头应少投或停止投喂。
养鱼技术
1
饲料的选择
2
正确使用投饵 机
3
饲料投饲量
4
投喂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饲料对养鱼管理带来的变化颗粒饲料是推动水产养殖向高效、节能、高产、环保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促进鱼类健康快速地生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无公害的商品鱼。
水产颗粒饲料推广的重要性,已经众所周知。
但是有些养殖户对颗粒饲料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无法针对颗粒饲料对养鱼带来的变化改进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颗粒饲料的优越性,反而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自从颗粒饲料推广以来,为养鱼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也对养鱼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和总结,注意到颗粒饲料为水产养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1、改变了鱼类的摄食生活习性,所有鱼类都到水面上抢食,打破了鱼类的天然水层分布,出现了新的竞争秩序,所以放养模式要有所改变,突出主养品种,减少品种间的摄食竞争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天然水体中不同鱼类栖息分布于不同水层,但是在池塘或网箱这样的狭小水体中,无法再清楚的分出各自的适应水层。
因为鱼类密度的增加,天然饵料严重不足,各种鱼类原来不同的食性和食物结构企业管理改变,不得不到水面抢食同一种饲料。
新的竞争秩序必然使某些品种和个体受到影响,无法获得足够的饲料来满足生长的需要。
所以,投喂颗粒饲料的情况下,必须改变放养模式,突出主养品种,采用80:20原则,在网箱中就可以单养一个品种,而且鱼种的规格要尽量整齐,以免大小差距太大,小规格鱼种抢不到饲料而抑制生长。
异育银鲫高产池中混养草鱼,投喂高档鲫鱼料会使草鱼营养过剩生长太快而容易发病,草鱼的凶猛抢食,也使性格温和的银鲫抢不到足够饲料,影响生长速度。
鳊鱼池中的鲫鱼因为抢不到饲料,一般要在鳊鱼卖掉一部分以后才会快速生长,如果发现鳊鱼池中的鲫鱼生长很快就是投喂量过大,饲料有所浪费。
混养池中,因为投喂的饲料没有针对性,每一种鱼都不能发挥出生长优势,饲料系数很高,水质难以调控。
这些都是生产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2、颗粒饲料带来了单位鱼产量成倍提高,投喂饲料数量巨大,鱼类排泄代谢物急剧增加,给水体自净循环带来巨大压力,经常导致水体生态生化循环崩溃,为水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喂的大量颗粒饲料、施加的有机肥料及生物排泄物和残骸构成了水中有机物来源的主体。
饲料类型的不同和投喂方式的差异,其残余浪费饲料量在10%~30%之间。
而在鱼类摄食饲料中未被消化的部分连同肠道内的粘液、脱落的细胞和细菌则作为粪便排出,总固体排泄量(忽略残饵)可占投饵量的40%~50%。
鱼饲料中碳、氮均以76%的颗粒态与溶解态排进水中。
饲料中磷仅15-30%被鱼利用,16-26%溶于水中,51-59%以颗粒态存在进进养殖水体。
氨氮、亚硝酸盐的超标、蓝藻水华的爆发成了经常要注意的水质问题。
投喂颗粒饲料的情况下,水质管理的标准和措施也有了变化,不再是肥水养鱼,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肥度,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既不能太肥,也不能过瘦。
传统养鱼观念中流传的“鱼不浮头不会长”的说法,是对早晨鱼会浮头的鱼池,水质最好,鱼生长最快现象的总结,即水体的肥度要达到早上鱼类会轻微浮头最好。
这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天然饵料来养鱼来说的,如果用全价颗粒饲料养鱼,就不存在肥水浮头对鱼类生长有利的说法了,要严防鱼类在任何时间浮头。
为了控制水体过肥甚至需要提高花白鲢的放养数量来吃掉水中的的藻类。
对花白鲢在水质控制上的重要作用,要充分重视和利用。
3、颗粒饲料解决了集约化养鱼的瓶颈问题,促进了集约化机械化养鱼的大发展,鱼类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使局部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销售困难或迟滞,要求养鱼生产者不但要养好鱼,还要会卖鱼。
首先应该调查市场,根据销路确定养殖品种、出池规格、销售季节等等,另外要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采用行业联合体或养殖户合作社的方式,壮大影响力,延伸市场触角,拓展产业链条。
因为轮捕上市的普遍实现,压塘待价成了非常危险的决策,抓住销售时机,降低存塘成本是实现高效益的理想选择。
4、颗粒饲料营养全面丰富,把鱼类的生长潜力发挥到了极限,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方便了各季节均衡轮捕上市,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挖掘池塘生产能力,迎合市场行情,提高资金周转率和产出效益。
同时因为产量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资金投进,也有更好的产出效益。
所以,颗粒饲料实现了养鱼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成为高收益的投资型的项目,需要用经济学、投资家的眼光来经营池塘。
5、优质颗粒饲料的生产是以养殖对象不同品种对营养的需求进行科学配制而成,营养全面均衡,保证了鱼体健康,发病率降低,防治病害的药物使用减少,提高了鱼类体质和品质,降低了人与动物共患病的传播机会,使鱼类具有更高的食用商品价值。
应该认识到颗粒饲料养成的鱼的出色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宣传引导消费者接受并愿意掏腰包。
商品鱼的缺点是需要活体运输和销售,运输难度和成本很高,但是优质颗粒饲料养成的鱼类体质健康,适应能力强,能够耐受长途运输的应激。
颗粒饲料养成的鱼类比较肥壮,营养更加丰富,口味接近天然鱼类或有所改良,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喜好,应该多方面宣传努力改变消费者的偏见。
6、因为颗粒饲料的普及,使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水体环境和鱼类适应能力与传统养殖模式下有所不同,病害的品种和危害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应激反应和新的病害不断出现,带来巨大损失。
要用新的思路,采取新的措施防治鱼病。
投喂颗粒饲料的池塘,鱼病不再是以“老三病”为主的传统病害为主,近年来发现造成重大损失的病例主要是肝胆病造成的生理衰竭、药物中毒、泛池、传染性寄生虫病、应激反应、多症状综合症、氨氮或亚硝态氮毒害等等,这些病害都需要用适合新的养殖环境的综合治疗措施来处理,才能收效明显。
例如不再是对水体中的细菌部分青红皂白斩草除根,而是经常补充有益菌修复水体生态;spc统计企业领导艺术培训教程(最新精编)(3个doc14个ppt)不再只是用大剂量抗菌素冲击病菌,而是调养治疗结合,提高鱼体免疫抗病能力等等;不再只是考虑病理因素,还要考虑环境因素;施用消毒剂或杀虫剂的时候还要考虑对藻类的影响;鱼病治好以后还要及时消除药物的残留影响等等。
7、颗粒饲料价值较高,少许浪费就会增加养殖成本,所以必须提高投喂技巧,投喂率的确定和调整、投喂次数的选择、投喂快慢的掌握、投喂机械的使用和调节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必须知识。
改变粉状料多餐吃足的投喂习惯,不但投喂率降低至1.5—4.0%,投喂次数也不能超过2—4次/天,每餐之间也要有足够的时间使鱼有消化吸收的功夫。
不再是吃饱吃足,七八成饱已经可以足以保证正常的生长速度,还要根据鱼群的抢食能力合理调整投喂速度和时间长短,做到科学精细投喂,减少浪费。
养鱼不再仅是力气活,也是一种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对养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要求也有所提高。
8、颗粒饲料运输使用方便,适合机械化自动化养鱼的普及,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例如自动定时投料机、自动溶氧检测仪、药物饲料搅拌机、大功率水泵、增氧机、运输车辆等等的使用,使渔业生产不再是辛苦的劳动,而是充满轻松快乐的工作。
9、投喂颗粒饲料对池塘的条件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因为养殖密度的提高,对水体压力的增大,要求水体有良好的循环性和稳定性。
因此高产池合适的水深不应该超过2.5米,面积则以40—200亩最佳,这和以前的3米8—10亩不同。
更加开阔的水体,可以增加风力光照,改善溶氧状况,增强水质稳定性,使鱼类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提高鱼体健康程度,较浅的水体可以促进水体流动和循环,容易调节和控制。
目前流行的对颗粒饲料认识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为低档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颗粒饲料是农业物资的一种,其本身的质量影响整个生产环节,劣质饲料造成损失甚至超过饲料本身的价值。
例如劣质饲料造成营养性疾病导致鱼类大批死亡,发霉或有害成分导致鱼类中毒,生长缓慢错过最佳上市季节,产量低下影响水体资源利用率等等,都会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2、只看价格和外观,忽视饲料的内在品质。
颗粒饲料的质量最终决定于其原料的质量和配比,加工工艺只是外在的因素。
同样的粗蛋白含量但是氨基酸组成不同的颗粒饲料,使用效果可能截然不同,加进香精的饲料有很好的气味,但是未必有足够的营养。
3、不分鱼的生长阶段,不按标签标识使用。
鱼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饲料企业一般都生产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多个品种,并在标签中详细说明。
如果不按照说明使用会造成浪费或者不能实现最佳生产效益,也可能使鱼营养不良或不均衡而得病。
4、不看养殖模式,不分鱼类品种,各种鱼的饲料通用。
营养学的深进研究为饲料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能够生产出适合各种鱼类在不同生长环境下最有效的饲料品种。
高档料、抵挡料、专用料、混养料分别适合于不同的鱼类和不同的养殖模式,不分具体情况,盲目乱用就枉费了科学家和饲料企业的苦心,造成的结果是要么饲料造成浪费,要么鱼类营养不够,生长不良。
5、过分强调生长速度,虽然颗粒饲料能大幅度提高鱼类生长速度,但是鱼类的生长速度毕竟受到自身生理因素的限制,不能无限度的提高,单纯的强调生长速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鱼体质脆弱,抗病能力下降,带来无法想象的可怕后果。
使用激素类药物提高生长速度后果更为可怕,严重时可能血本无回。
6、过分强调降低饲料系数。
优质饲料降低饲料系数可以减少鱼类的排泄污染,降低水质的管理难度,并且能够实现更好的效益。
但是鱼类不但要求足够的营养,还要求合适的肠胃充满度解决饥饿感,肠胃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速度和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饲料的营养浓度不能无限终贯高,要同时解决鱼类的多种生理需求。
另外,降低饲料系数必然要求对原料的选择非常苛刻而增加成本,无法最好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最佳生态效益。
7、认为“饿一天。
三天不长。
”通常认为投喂饲料应该充足均匀,一顿都不可少。
但是目前的情况基本上是饲料质量不断提高,投喂量普遍偏高,鱼类的表现都是营养过剩,常常会出现脂肪肝等营养富余性疾病影响生长,过量的投喂也是水质恶化的因素之一,所以周期性的短期停食反而能够促进鱼的生长。
总之,颗粒饲料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养鱼生产的全新局面,我们要从生产规模、养殖模式、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富家强国,促进社会企业管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