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醋的历史
历史典故:醋是谁发明的?俗语“吃醋”又是怎么来的?

历史典故:醋是谁发明的?俗语“吃醋”又是怎么来的?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诸多种类,如:米醋、陈醋、果醋等等,可你知道最早是谁发明的醋吗?相传,醋是古代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
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每天在作坊里给老爹帮工,挑水、加料、搅拌……什么活都干,渐渐的他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时间一长,黑塔总觉得扔掉酿酒剩下的酒糟有点可惜,于是便存放在缸里继续浸泡。
等到二十一天酉时,他无意间打开缸盖,一股从未闻过的香气竟扑面而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黑塔舀了一勺喝下去,“呵!”酸甜爽口,味道极佳,于是他匆忙跑去告诉老爹。
黑塔无意间发现了“甜酸浆”,但为了方便称呼,杜康父子还要给它取个名字,便根据二十一天加上个酉字,从而形成了“醋”的叫法。
那么“醋”既然作为民间百姓食用的一种调品,为什么后人又把爱侣之间嫉妒对方与异性交往称之为“吃醋”呢?说起这事,却和唐太宗李世民有着极大的关系。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年少从军,文武双全,即位之后,虚心纳谏,休养生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从此国泰民安,开创了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本人十分喜欢食醋,用膳从不可或缺,所以在他的引领下,朝野内外纷纷效仿,逐渐成风。
有一天,李世民退朝后,与几个内侍闲聊。
这些人经常被他派去打探朝中大臣的近况,聊着聊着,便聊到宰相房玄龄。
房玄龄是今山东淄博人,年少熟读经史,为人老成持重,早年投靠李世民,积极出谋划策,多立功勋,后来又帮助李世民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位居首功,时人称为“房谋杜断”。
唐太宗即位后,他被拜为中书令,即俗称的宰相。
负责打探房玄龄的内侍姓王,这位王侍从向李世民汇报说,据他观察,房宰相的确是位难得的好官,他做事公正,举止有方,从不谋私利,心里时刻都装着朝廷和百姓,就算回到家也一直工作到后半夜。
几句话听得李世民不住地捻须微笑。
“只是……”王侍从稍微抬头看了看唐太宗,有些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有什么话便据实讲来。
食醋的历史起源

食醋的历史起源食醋的历史起源醋,古汉字为“酢”,又作“醯”。
《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以确认,中国食醋西周已有。
晋阳(今太原)是我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公元前8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遍及城乡。
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种制醋方法。
唐宋以来,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山西醋以红心大曲为优质醋用大曲,该曲集大曲、小曲、红曲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种群于一体。
最早的醋纪录在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的南端,相当于现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到波斯湾的地区,这个地区在公元前 5000年,已经进入铜器时代,使用阴历,开始筑坝拦洪,灌溉农业,并以大麦、双粒小麦生产面包,以芝麻榨油。
据说在公元前5000年,巴比伦尼亚有最为古老的醋纪录,用椰枣(Date)的果汁和树液以及葡萄干酿酒,再以酒、啤酒生产醋。
椰枣是椰子科树木的果实,以椰枣果汁可以生产优质的醋。
我国是一个食醋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酿醋历史悠久,许多人都有食醋的习惯和爱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研究对食醋功能特性的进一步揭示,食醋的用途也越来越广,对食醋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醋的使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烹调中,作为营养饮品、保健品等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好。
我国的制醋工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自吸式深层发酵法的制醋工艺标志着我国传统的食醋业进入了工业化生产。
据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显示在食醋生产成套设备的自主研发、应用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说明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国外食品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优势主要体现在设备高度自动化、生产高效率化、食品资源高利用化、产品高度节能化和高新技术实用化。
国外在食品机械中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有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真空技术、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微波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高压灭菌技术、低温杀菌技术、智能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均有助于促进食醋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醋的冷知识

醋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不仅是厨房中的常见食材,还有一些有趣的冷知识:
1. 醋的制作方式:醋是通过发酵过程制作的。
一般来说,醋是将含有酒精的液体(比如葡萄酒、苹果汁等)暴露在空气中,使其与氧气接触,然后通过细菌发酵转化成醋酸。
2. 醋的种类:不同种类的醋有不同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例如,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基础,米醋则是以米为基础制作的。
3. 醋的用途:除了在厨房中作为调味品外,醋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它可以用来清洁家里的表面,去除污渍和细菌,甚至用来制作自制的清洁剂。
4. 醋的历史:醋在很多文化中都有悠久的历史。
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曾经使用醋作为食品调味品和药物。
5. 醋的酸度:醋通常是酸性的,因为其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但是不同种类的醋酸度有所不同,有些可能更加浓缩和强烈。
6. 健康效益:传统上,人们相信醋具有一些健康益处,比如有助于消化、降低血糖和血压等。
但这些效果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来
证实。
无论如何,醋是一个非常多才多艺的食材,既可以在厨房中发挥作用,又可以在清洁和其他领域大显身手。
醋的发展文化史范文

醋的发展文化史范文醋作为一种常见的调料和食品制作材料,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并且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下面将从早期醋的起源,到现代醋的文化意义等方面来探讨醋的发展文化史。
最早的醋制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当时人们发现果实或谷物发酵后会产生一种酸味物质,这就是醋。
古代的醋制作过程是自然发酵,人们发现将水果或谷物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腐败现象,进而酸化,这时人们开始将酯类物质转化为醋基质乙醛,产生苹果醋、米醋等。
醋的使用在古代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仅作为食物调味品,还被用于医药和日常生活中。
在古埃及,醋被用作保健药剂,被认为可以治愈胃病、消炎和预防感染。
古希腊人也广泛使用醋来保持身体健康和清洁。
古罗马人将醋加入饮食中用于调味,同时还将醋用于腌制食物和消毒。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醋在欧洲的使用不仅限于食物调味,还广泛应用于农业、药物制作和清洁。
在中世纪的欧洲,醋制作工艺逐渐进步,人们开始利用人工酿酒技术制作醋。
通过将酒醇放入大木桶中,让其发酵产生醋酸。
这种工艺流传至今,并且在一些特殊的醋类制作中仍然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醋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醋种类。
中国是一块源远流长的醋制造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就流行使用酒食放置在器物内勾结酵醪酵成醋。
在中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醋文化,比如山西的老陈醋、四川的米醋、浙江的香醋等,这些醋类因其制作工艺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现代醋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和全球化。
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醋的制作工艺得以进一步优化和规模化生产。
不仅如此,各种新型醋类也开始出现,比如果醋、葡萄醋、白醋、黑醋等。
这些新型醋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而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厨房里成为调味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在现代饮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健康饮食,将以醋为基础的凉拌菜和沙拉变得越来越流行。
此外,醋的文化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醋发展历史

醋发展历史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醋的发展历史。
1.古代醋的起源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醋是由人们在食物发酵过程中偶然发现的。
当时,人们发现食物在长时间存放后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种酸味液体。
经过试验和观察,人们发现这种液体具有杀菌、保鲜和增加食物口感的作用,于是开始广泛使用它。
2.古代醋的制作方法在古代,人们制作醋的方法相对简单。
他们会将发酵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或米饭放置在容器中,待其自然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食物中的糖分会被细菌转化为乙酸,形成醋的主要成分。
这种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3.中国古代的醋文化在中国,醋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醋的记载。
中国人将醋视为一种美食调料,也被广泛用于药膳和保健饮品中。
古代人们还发现了醋的药用价值,将其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消化不良和头痛等。
4.现代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醋的生产方法也得到了改良。
现代醋的生产使用了更加精确的控制技术,使得醋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可控。
此外,人们还发展了各种不同的醋类产品,如米醋、苹果醋、葡萄醋等,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
5.醋的应用领域醋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除了作为调味品使用外,醋还可用于食品加工、饮料制作、药物生产等。
此外,醋还被广泛用于清洁、消毒、除味等家庭日常生活中。
总结:醋作为一种调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代的发酵现象到现代的精确控制生产,醋的制作方法不断发展和改进。
在现代生活中,醋的应用范围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
无论是在烹饪中还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清洁的重视,醋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和创新。
(完整版)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一、吃醋为什么好醋是一种酸性物质。
吃醋能增加食欲,帮助消化,杀灭细菌,防止拉肚子。
醋还能使食物中的钙和铁游离出来,便于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常吃醋对身体有好处。
二、月亮太阳看起来为什么一样大从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与太阳的大小差不多,造成这种错觉是距离奇怪的安排。
月球的直径是3476公里,而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公里,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
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60万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只有384401公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刚好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阳大小差不多,这样月球就正好处在可以发生日全食的位置上,月球不大不小,准确无误地与太阳重合。
天文学家把这一奇怪的现象称之为“天文学的事故”,因为这用天文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
三、橡皮为什么变硬橡皮擦的主要成分为橡胶,而橡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老化作用,表现为龟裂、发粘、硬化、软化、粉化、变色、长霉等。
变硬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四、椅子为什么要有靠背有靠背的时候,人会在凳子上坐得比较深,以图背部可以靠在上面,这样不仅使背部能够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人身体的重心位于椅子面的中间,那样就可以坐得更稳。
五、夏天胖人为什么感到特别热胖人的脂肪厚,不容易散热,因为体重大,也就是质量大,所以胖人做动作所做的功要比瘦人多很多,因为胖人心脏和肺负担重,需要超负荷运转,所以新陈代谢快,产热高,因为肺部周围有很多脂肪的压迫,收缩和舒张能力变弱,而热量很大一部分是从呼吸排出的,所以,胖人的散热性能不好了六、脱毛衣时为什么会冒火花由于化纤衣物之间的摩擦产生了静电,脱衣服时静电释放,就会产生火花,当然这种火花对人体是不会产生伤害的。
在洗衣服时添加衣物柔顺剂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七、身体着凉了为什么会生病这是身体里免疫系统的问题,就是身体里免疫细胞再受凉后发生迁移,免疫细胞都去应付受凉后身体的不适,病毒细胞趁机攻击你身体薄弱部分,人也就容易生病了。
乙酸 酸类完整版

防止液体剧烈沸腾
15
4.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饱和碳酸钠溶液? (1)中和乙酸,消除乙酸气味对酯气味的影响,以便闻到 乙酸乙酯的气味. (2)溶解乙醇,吸收乙醇。 (3)冷凝酯蒸气、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使酯分层
析出。
(4)不能。 5.长导管有哪些作用?
起导气冷凝回流的作用
【注意】:
1、乙酸乙酯的沸点较低(77℃),为了便于控制温度, 减少乙酸乙酯的蒸发,要用水浴加热,并且控温在70~ 80℃内; 2、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在无机酸催化 下,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仍为可逆反应,稀硫酸(1:5)只 起催化作用,酯化反应是用浓硫酸,有利于吸水
38
但在碱作催化剂时,碱与水解生成的乙酸发生中和反应,抑制了酯化反应, 可使水解趋于完全;
8、乙酸和乙醇酯化时,乙酸提供H还是-OH? 用什么方法证明?
18
酯化反应的过程:
结论:酯化反应的一般过程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 和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 分互相结合生成酯。 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19
8:如果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 怎样除去?如何分离乙酸乙酯?
醋的来历小故事

醋的来历小故事
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酸性液体。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
据传说,醋的发明是由一位名叫吕不韦的春秋时期的贵族所创造的。
吕不韦是一个出身富裕的士族,他喜欢享受美食。
一天,他正在品尝一道菜肴时,发现这道菜太甜了。
于是他让自己的仆人拿来一些酒,把菜汁稀释一下。
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起到减甜的效果,反而让菜变得更加酸涩。
吕不韦感到非常困惑,于是他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他发现,如果把酒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它就会变成醋。
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这种酸液来调味菜肴。
他试着用醋来腌制肉类和蔬菜,并发现使用醋可以帮助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同时还能改变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醋的使用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醋也被广泛地使用在食物调味和医疗用途上。
如今,醋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的常见调味品,并被用于食品加工、酿造、清洁和药物制备等领域。
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仍然保持着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醋的历史
一:东方醋起源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
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
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
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
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周朝
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醯人就是周王室掌管五齐、七菹的官员,所谓“五齐”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
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
时仅次于酒和浆,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山西人好吃醋,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论语》中就有醋的记载。
汉代
至汉代醋已开始普遍生产。
东汉时期的著作《四民月会》中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四月四日可做酢,五月五日也可作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醯解释为酸,也称酢。
南北朝
南北朝时酿醋工艺更趋完美,使食醋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醋被视为贵重的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筵席档次高低的一种标准。
北魏农学要著《齐民要术》对醋的酿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记载,有专门的“作酢法”一篇。
唐宋
到了唐代,醋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
宋陈鼓年《广韵》说:“酢浆也,醋也”,“醋”字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
南宋开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以醋为主要调味的菜肴大为增多,今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相传也是宋代名菜。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
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明清
因为采用的原料不同,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至元明清诸代,醋的品种日益增多,风味各异。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醋有“米醋、麦醋、曲醋、柿子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大枣醋、糯米醋、粟米醋等数十种,只有陈酿2~3年的米醋方可入药,其它仅能食用,不可入药。
米醋具有消痈肿、软坚散结、下气消食、杀鱼肉菜邪毒。
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祛色斑、消除疲劳之功效”。
二、西方醋
起源
据传,西洋醋诞生于公元前5000年,在巴比诺利亚,人们用椰树的树液、果汁以及葡萄干酿酒,再经发酵制成醋。
由于椰枣树液的甜度较低,人们摘下成熟的果实,晒干,制成浓稠装糖浆,在圣经中称之为蜜。
在蜜中添加葡萄酒发酵液作为菌种,一个人就能制成酒,酒再制成醋。
醋在英文中称之为vinegar,来源于法文vinaigre,意思是酒(vin)发酸(aigre)。
由此可知,醋来源于酒的酸败。
有意思的是这和中国有关醋的传说不谋而合,中国古代“酉”即“酒”,“酉”的“昔”日就变成“醋”了,所以中国就有了“酉”经卄一日成“醋”的说法。
所以在远古时代,当人类发现酒酸败,变成一种优良的酸味料时,人们于是就人为的将酒故意使其酸败,用此
方法来制取酸味调料。
中世纪的英国将以酒为原料来制取的醋称之为vinegar,将以啤酒为原料制取的醋称之为alegar。
但英国把所有酿造醋都统称为:vinear,而合成醋却不能称之为vinear,而改叫artificgar或叫imination vinegar。
总之,醋是以酒为原料来制取的,这是早在远古时代东西方的祖先早就达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