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盆景”的“五讲四美”

合集下载

邵武峰:我心目中的盆景审美新四观

邵武峰:我心目中的盆景审美新四观

邵武峰:我心目中的盆景审美新四观中国盆景 2018-09-24 02:41▲“涅盘”真柏高88cm 宽160cm陈光华藏品我心目中的盆景审美新四观原创作者|邵武峰本文首发“《中国盆景赏石》杂志 2012年第8期”,微信公众号“中国盆景赏石”亦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邵武峰所有盆景艺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自汉唐以来,历经一代代艺人的努力,使其不断发展,尤其到了近代,在融入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后,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盆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盆景又是一门以突出个人意识、表现意象为主的艺术,很难制定一个标准作为审美依据。

笔者曾与盆友就这一问题进行过广泛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法严、形美、意放、韵胜”,应作为优秀盆景作品的审美、评判依据。

▲“谦谦君子”山松彭盛材藏品所谓“法严”,是盆景作品表现出的规矩和法度。

它必须做到法理顺畅,工艺精细。

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绝不是随心所欲之作,是经艺术家深厚功底和灵感的碰撞而产生的。

作品必须由严谨的法理来规范创作,以作者的精湛技艺为依托,从创作立意到创作过程的实施,都严格遵循艺术创作原理和运用规范的创作技法。

▲《雄风美如画》山松黎炽雄藏品作者在实施创作前已谋篇于心,胸有成竹,做到“意在笔先”;在创作中神驰物外,意随心到,景随势生;作品的空间布局构成的形态姿势完美协调,技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整休开合、顾盼都须在法度内表现出斐然的建树。

从作品的静态中能够领略到活泼、飞扬的动势,既要保持传统的艺术创作法理,又要体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辩证的哲学思想是指导盆景创作的永恒法则。

▲山桔高128cm 李仕灵藏品所谓“形美”,指作品的形象塑造是否成功。

成功的作品成像后必须入画,能表现出绘画的审美因素。

因此,盆景的线条必须流畅、精准、恰到好处。

在客观现实中线条是不存在的,是抽象的,是一种意识;它是由盆景的根、干、枝经过提炼、概括、升华之后体现出的,是盆景作品的形态美,通过视觉在大脑中反映出的画面美的基本成像元素。

盆景欣赏的内容

盆景欣赏的内容
均衡处理得好,则构图和谐自然,植株如生, 不论其疏密长短怎样变化,都显得重心稳固, 泰然自若,否则,违背植物生长规律,植株 不象真树,那就没有美可言。
2021/4/6
7
2a
这二个作品中 植株虽偏向一侧, 但重心稳固(重 心落在花盆之 内), 泰然自若。
2021/4/6
8
(3)有变化、有动静
盆景构图有疏有密,疏处可走马,密处不 通风,这就是变化,但不是上下平均、左右 一致。
但疏不是疏到空洞无物,密不是密到无立锥 之地、有动有静,才可显出生动活泼,如果 有动无静,动过头就乱;
反之,有静无动,静过头就板。既有变化, 又有动静,就生动活泼。
2021/4/6
9
2021/4/6
本作品是双干式树桩盆景, 主干高低不同,所留侧枝 的方向及高度也不一样, 树冠的“密”与二树桩这 间的“疏”的对比,树桩 的倾斜方向一正一斜,表 现出“有变化、有动静”。
2021/4/6
25
主干拉得太长,勉强扭弯,致软无气力,树冠太高,下半部空洞
2021/4/6
26
(6)忌“野气、俗气” 枝干粗野蛮干, 或野生气味很浓,如野马未驯者为野气;不 问是非、盲目追求时尚者为俗气。
2021/4/6
27
形状僵直,形态笨拙,小枝大小与主干不协调。
2021/4/6
28
(二)盆景的“老”
就是美。 即“观察万木,夺其神韵,写出性灵”,使盆景具有
优美的形态和鲜明的性格。
盆景作品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审视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
有人以下列歌诀来表现树桩盆景的美。
通过对自然界美的树详细观察,分析其外部表现和内在神
韵,得出其美的秘密在于六个方面,前五个方面是形的表现,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论文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现实的时空与艺术的时空的审美二重性。

其审美价值会随着日积月累的再加工而发生变化。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可以从“美在物理,美在创造,美在奇丑,美在意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欣赏中国盆景的具体过程,可以概括为“观”、“品”、“悟”三个阶段,其中包含了在感受盆景艺术作品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观赏者所产生的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于盆景的艺术审美欣赏活动。

而要求得这种理想的欣赏效果,在鉴赏中国盆景艺术作品时,观赏者(审美主体)理应做到“穷形尽相”、“澄怀味象”、“好句频读”。

由于中国盆景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诗话、画论及造园艺术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因此,欣赏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素养。

1.在艺术与审美范畴内盆景的概念盆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等“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小型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物质衬料进行艺术加工后布局在盆盎里,以优美的造型和深远的意境再现出名山大川及诗情画意的生活图景。

中国盆景虽有树木和水石之分,但无论什么盆景都离不开有生命的植物,否则就会缺乏生机,而失去盆景的本意,因此,盆景是一种活的艺术品,其中的植物日新月异。

它在初步完成立意构图后,其审美价值还会随日积月累的再加工而发生变化。

盆景是一种特殊的园林艺术,有比园林更多的观赏角度和高度,可以随观赏者移动而连续出现各种观赏画面。

因此,创作者必须使盆景从各个观赏角度看去都连贯统一(彩图15)。

中国盆景可供创作者经营的空间虽然十分有限,但它常用象征的手段,“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在方寸盆中再现出无垠的自然和浩渺的宇宙,具备现实的空间与艺术的空间的审美二重性;同时,盆景的景色、画面较少受自然变化规律约束,可通过技术和艺术手段表现出与节令相反的景色,因而又具有现实的时间与艺术的时间的二重性。

中国盆景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审美二重性,极大地丰富了盆景美感,是鉴赏者透过小小盆景获取无穷情趣的不尽源泉。

赞美盆景的句子

赞美盆景的句子

赞美盆景的句子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将自然的美妙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盆景以其小巧玲珑、寓意深远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赞美盆景,就如同赞美大自然的杰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盆景的美丽吧。

首先,盆景的美丽在于它那独特的造型。

盆景的造型可以是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形态,每一种造型都展现了不同的美感。

它们或雄伟壮观,或婀娜多姿,或清新淡雅,每一种造型都展现了不同的美丽。

盆景的造型独特而富有创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其次,盆景的美丽还在于它那精致的细节。

盆景制作精细,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

小巧玲珑的盆景中,可以看到山石的纹理、花草的根茎、小鸟的羽毛,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制作者的用心和技艺。

盆景的细节之美,让人感叹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让人更加欣赏盆景的美丽。

再次,盆景的美丽还在于它那蕴含的寓意。

盆景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寓意深远的文化。

盆景中的山水,寓意着大好河山;盆景中的花鸟,寓意着生机勃勃;盆景中的人物,寓意着生活情趣。

盆景所蕴含的寓意,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也让人更加喜爱盆景的美丽。

最后,盆景的美丽还在于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

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绘画、雕刻、园林等多种艺术元素,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盆景的艺术魅力,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美的力量,也让人更加着迷于盆景的美丽。

总之,盆景以其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细节、蕴含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令人赞叹的美丽。

赞美盆景,就是赞美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展现出的美丽。

让我们一起欣赏盆景的美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吧!。

盆景的人生哲理

盆景的人生哲理

盆景的人生哲理《盆景的人生哲理》一、节制把盆景当作人生的缩影,要让它变得美丽,除了需要有精心的设计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节制。

一个盆景不可过大,过大了,植物之间就缺乏空间,山石多了,没有空地供植物生长;同时,它也不可过小,过小了,植物就没法配置,缺乏层次感。

无论植物和山石,都不能心满意足,但也不能盲目的放纵,要有个正确的节制,才能使盆景完美呈现出来。

二、互相配合做盆景时,植物不可以杂乱无章,要把它们搭配起来,彼此之间相互配合。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状态,高和矮应该有交集,大和小也有配合,这样才能使视觉更有深度。

同时,山石也是缺不可少的元素,它与植物搭配起来,营造出前后、上下的感受,则可以使盆景更自然、更立体。

三、变化变换是盆景的一大重点。

植物有高有矮,有细有粗,有静有动,有单有群,有淡有浓,有开有合,所以要想让盆景更有趣,就需要变化,比如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山石的形状,大小,颜色,材质等,都要有变化,以达到有趣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四、细节做盆景时,要注意把握细节。

一个盆景要有景观画的细节,情趣和强烈的层次感。

植物要搭配成规律的网格,来分隔出每一块空间,山石要搭配到每一块空间,来点缀出满满的情趣,而路径、假山、池塘等都要搭配准确,使整体的景观层次更丰富,从而让盆景有生机勃勃的感觉。

五、经营经营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植物还是山石,都需要经常加以维护和管理,才能使盆景永远美丽如初。

植物有时会受到病虫害,应及时处理;山石有时会变得枯黄,也要及时调整,比如清洁把附着的灰尘洗掉,或是改变石头的位置。

同时,定期更换植物和山石,使它们一直起到色彩的作用,也是一种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盆景是一门艺术兼有哲理。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节制、互相配合、变化和细节等等,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人生中。

只要能精心设计,让它变得美丽,以及经常加以维护和管理,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会越来越美好。

盆景美学原理及规律分析

盆景美学原理及规律分析

盆景美学原理及规律分析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学特点是求雅脱俗,形神兼重,十分讲究含蓄美,朦胧美,意境深远。

讲究以实景托虚景,虚实结合;讲究层次和景深,以达到“有限变无限,有界变无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人入胜,令人遐思”、“不尽之意,回味无穷”。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要使作者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的运用艺术辨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

“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

它是指观察自然,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源泉,使作品真实地更高更好地表现出自然景物。

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中,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是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创作优美盆景作品,要做好“主次分清”,应该采取各种对比和烘托的手法,使主体突出,意境上,应该追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终而达到“虚实相生”。

为了创作优美作品,盆景的布局不可全部塞满,须根据表现力度的需要,作出一定的空白处理,以虚代实,使观者有自由想象的天地。

盆景中的景物安排,要做到“疏密得当”,即有疏有密,疏密相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在节奏上,可通过高低,起伏,疏密,开合等规律的变化,表现一种“韵律”,以传达人的心理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优美的盆景作品,对盆景的态势要求十分严格,最忌四平八稳,须注意取势导向;即有意识地布置出动势,以达到“动静相衬”,使作品显得生动而有气势。

盆景中景物的形体或色彩,应有轻有重,同时要形成不对称的均衡,这就是“轻重相衡”。

盆景中景物的比例安排,要做到相互“顾盼呼应”,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优美的盆景造型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既不可一味粗放,也不可过于纤细,而应该有粗有细,“粗中见细”,这样才能重点突出,对比鲜明,形神兼备。

“景愈藏则境界愈大;景愈露则境界愈小”。

盆景中的景物不可全部遗露在外,而应“露中有藏”,以引起观者丰富的联想,从而有利于意境的再创造。

盆景的意境与审美

盆景的意境与审美

盆景的意境与审美中国盆景所谓的立意造景,就是要表现一种心志,诗情画意;“景外之景,象外之象”。

所以说,盆景的立意是盆景的灵魂,是盆景所蕴含的内在魅力。

因此,谈盆景的意境与审美,有着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盆景的景象盆景的景象是指由盆、山石、水体、动、植物等诸因素构成的具体形象。

它源于现实,经过艺术加工后,又高于现实,蕴藏着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意在笔先”是盆景创作的前一步,这里的“意”就是指蕴含在盆景景象中属于理性的东西,从审美的过程看,盆景景象所含的蕴意是审美产生意境的先决条件。

2.盆景的意象审美人在审美感知过程中,将直接感知到的产物一盆景的景象,借助联想,想象,注入情感和思想因素,塑造成审美人意识中的虚像,即盆景的意象。

从盆景创作的角度看,盆景的意象是与作者的审美理想、趣味,经验相关联,是作者创造性思维后构成的虚像,它借助富有特征意义的物质形态——盆景的景观传达出审美内容的特定感知信息,因而盆景的意象具有规定性的一面,即“立象以尽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二者相互渗透,迂回反复。

另一方面,作者将审美的丰富内涵熔铸在高度概括提炼的盆景景象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为意境提供了进一步充实其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能调动人们凭借自身的审美经验去进行再造想象。

因此,盆景的意象又具有含蓄性,模糊性的一面。

即“妙中含糊”“渺茫多趣”。

这也恰是盆景意境的魅力所在。

3.盆景的意境盆景的意境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典型概括和高度提炼,赋于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意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人在观赏这些具体景象时,触景生倩,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补充、拓展,经“去象取意”思维加工后,感悟到景象所蕴含的情意,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尘脱俗与自由。

上升到“得意忘形”的纯粹精神境界。

盆景的意境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是作者立意的本质所在,亦是欣赏过程的终点。

关于盆景发言稿的题目

关于盆景发言稿的题目

关于盆景发言稿的题目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关于盆景的演讲。

我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盆景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被广泛关注和喜爱。

盆景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通过对树木的修剪、塑造,以及与盆器的搭配,使得平凡的植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出自然山水的美景。

这既是一种艺术的表达,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盆景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所能带来的美学享受。

无论是欣赏盆景的过程,还是凝视盆景的作品,都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宁。

通过盆景,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慰藉。

这种美学享受不仅能够净化心灵,也能够提升我们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理解。

除了美学价值,盆景艺术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盆景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和研究树木的生长规律,掌握繁殖和修剪技术,以及培养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这些技能和品质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盆景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也能够增强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对盆景艺术的推广和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似乎更倾向于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实。

然而,盆景艺术作为一种卓越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并传承这项宝贵的艺术财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盆景艺术的独特之处。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盆景艺术会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开花结果。

它将继续为我们带来美学的享受,培养我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同时也为我们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智慧。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让各个城市的绿化部门落实到位。这 样逐层进行分管,并且形成文件,监督管理在养护过程中更 能落实到位。 3.3 园林检查监督制
园林绿化形成后,也要对其进行足够的保护,完善相应 的制度。对于园林绿化设施的监察,可以交由相应的组织。可 以建立园林监察队对园林设施进行定期监察,出现待解决的 问题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例如园林出现病虫害问 题时,要及时联系相应的机关进行解决。当遇到有不法分子 破坏城市园林绿化时,也要及时上报,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以 防止持续有相似的恶性事件发生,并联系相应的技术人员修 护已经毁坏的绿化,保证绿地的美观。
一般情况,在布枝时有几种常见的忌枝不能用,即对生 枝、内弯枝、轮生枝、交叉枝、T 型枝、平行枝,布枝时就要根据 桩材品相来清除。盆景桩布枝时,总体要求:一是虚实相生、 疏开可走马、密不透风;二是有露有藏,即把一个桩的亮点露 出来,利用布枝遮住不入眼的部位;三是枝分主次,一根完整 的枝脉由主枝和次枝,再次枝的逐级分布,主枝上分布着很 多长短、粗细不一的鹿角枝、鸡爪枝。离开树杆来讲,成功的 布枝是做到一枝即一树的观赏效果,各树各不同,每根枝都 是一棵独立的树,通过杆把这些枝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 之和谐统一,组合成一棵完整的树。形态而言,布得好的枝, 静动相宜,姿态惟妙惟肖,如同舞台上的演员,通过肢体语言 向观众传达丰富的情感。
关 键 词 :盆景;五讲;四美
DOI:10.14051/ki.xdyy.2016.20.175
对初步踏入盆景大门的爱好者来说,进一步提高对盆景 的认识十分必要。定位一件好的盆景,首先必须撑握相关知 识,才能准确地把握盆景的价值取向。其次在喜欢盆景的过 程中,做到不道听途说,不盲目跟风,即使中毒太深也不乱投 医,而是胸有成竹。
经验交流
现代园艺
2016 年第 10 期
论“盆景”的“五讲四美”
赵全云
(会泽县马路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云南 曲靖 654206)
摘 要:盆景起源于中国,据考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现至今已有 7000 多年历史。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品,是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载体。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其核心是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盆景 是人们向往大自然美好憧憬的缩影。一件好的盆景体现了时间的沉淀,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三维空间动与静的关 系。
布枝要求精而准,芽点到位的枝条后期成型树相更有品 味,任何盆景桩的布枝从开始到结束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不 是独立存在,而是以相互映衬、礼迎兼让、八方呼应、向背相 依、枯荣相济、刚柔并进、阴阳互换等形式存在,是一个对立统 一的有机结合体,这也是自然规律的生存法则。盆景造型时, 布枝原则上尊重规律,方法上去粗留精、吸取精华,化繁为简、 去伪存真,留出每一个枝的合理位置,让出生存空间。如违背 自然规律相,影响美观的无用枝,降低观赏价值。反观自然界 的老树、大树,曾经一些合理的枝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再合理, 就要面临一次革新,最后树本身自我舍取。凡违背规律的树枝 最后都将失去阳光和雨露,养分待尽后被淘汰。
下面就笔者喜欢盆景以来的感悟与各位盆景爱好者共 勉。目的是宣传盆景知识、宏扬中国盆景文化,以期对大家有 帮助。盆景总结为“五讲四美”。
1 五讲
1.1 一讲根盘,二讲杆身,三讲布枝,四讲结顶,五讲配置 1.1.1 根盘。树的根与杆结合部位,是盆景的基础,属于
先天性的,无法改造。一棵具有潜力的桩胚,在寻求树桩的过 程中,第一要务是观其根部,其中有卧根、两面根、三面根、四 面根不等。若是有三面根以上的桩,根础牢固,有抓力之感, 表现植物强烈的生存欲望,能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意志。在 是 非 面 前 临 危 不 惧 、坚 不 可 摧 、稳 若 磐 石 ,体 现 一 种 人 文 精 神,遇到这样的桩,加上时间的培育,能修成正果,值得拥有; 其次是根的分布状态,部分虽然四面八方都有根,会出现主 根变逆根(向上生长),如果去掉后没根基,选择的余地不大, 小根出现逆根,除去后对整个根部影响不大。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交叉根,交叉根栽种时可根据树桩成型后的势来截出其
业信息,2016(11)
(责任编辑 张芝)
2016 年第 10 期
现代园艺
经验交流
式各样的桩材理解到位,布枝才会得心应手,才能做到心中 有树。
在这里着重细述布枝,因为关系到盆景树桩的后天发 展,也是造型时常犯的错,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基础漂亮的 桩材,因对树枝的定位不准,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造成时间 和精力的浪费。
4 结论
优秀的园林绿化能够使城市更加美观,提高人民的生活 质量,并且人民群众也能够从这些绿地中感染到自然的气 息,得到美的享受。而如今我国的园林绿化存在着对绿化养
- 218 -
护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经费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且没 有建立适合的管理制度等问题。因此在后期的园林养护管理 中,可以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采用苗木采购招标制、养护工 作报告制以及园林监察监督制,实现有效管理园林养护,使 绿化养护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银福,高俊宏,许喜明.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
管理[J].陕西林业科技,2010(6) 2 陈锡波.浅析宁波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督管理模式的尝试与探索[J].硅
谷,2008(22) 3 杨新明.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控制问题与出路[J].科技致富
向导,2011(33) 4 武琼.大力加强林业绿化养护管理、提升景观效果的思考[J].中国农
1.1.3 布枝,即树枝的分布位置,布枝作用是让枝条在树 杆的合适位置彰显符合美学原理。其位置很关键,位置的高 低对整棵树的姿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左右着树桩未来的 “形、神、意、趣”的内在关系。布枝的不同手法产生的效果千 差万别,有时因一根枝的位置将一盆原本能成佳作的树变成 另类也是经常发现的故事,这里也包括一个芽。很多朋友会 问:如何布枝?只有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到本质,并对各
中一根,这是在寻求或购买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1.1.2 杆身。是协调根部与树冠的重要部位,起着纽带和 衔接作用,一般由粗变细逐步收尖有过度,或是直中弯曲而 富有变化。杆身漂亮的桩材有枯眼、劈残、皮裂痕迹,可以弥 补根部的不足。根分 3 类,其一是除去根就是杆,其二是以根 代杆,即根与杆合二为一,受自然灾害或动物影响根露于地 表形成,较为难得。其三是连体式的杆,被称为丛林或是石上 林,由于人为,间接性砍伐留下的树桩,在山上比较常见。树 的杆身表现形式大致有曲、直、俯、仰、卧、探、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