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学案湘教版2讲解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区位因素学案湘教版必修2(2021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 农业区位因素学案湘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 农业区位因素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 农业区位因素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农业区位因素一、考点突破1。
识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2. 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难点: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一、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及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训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含义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业生产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并有一定的周期成因①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②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①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②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实践意义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抢季节、不违农时”实例南蔗北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二、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区域进行,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湘教必修2 (1)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 5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育种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国、俄 罗斯,保加利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希望与 我国合作。上天“修炼”回到“尘世”的太 空种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必将洒播广 袤的大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给 人类带来无限的福音
课堂练习
•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 • a.培育良种 b.机械化 c.节水技术 •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 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 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地理必修二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 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看教材,思考:
• 1、农业的概念。 • 2、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 3、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 4、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技术经济因素有哪些? • 5、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
农业的概念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 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 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 大为扩展。
• “我国20世纪90年代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 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到了2004年, 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 而且出现严重的滞销局面。”
• 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 定了农业生产的型 和规模课堂练习•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 ①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 • ②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 • ③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 • ④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
化。( )
①—热量 ②—光照 ③—地形 ④—地形
二、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 劳动力 • 技术装备 • 生产技术 • 种植方式 • 耕作制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知识归纳(湘教)

农业 最为密切 矿业
产业部门与自 然环境的联系 受自然条件限 制较少 与地理环境 关系不大
产业类型
原因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 零部件、 能源、 劳动力来自四面八方,选择机会多 这些产业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工业 商业 服务业
【例 1】 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着由片麻岩发育 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是 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 某国(R)从 Q 县采集种栗, 并调集专家选择和 Q 县同一纬度(约 40° N) 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 Q 县板栗 相差甚远。据此回答(1)~(2)题。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课堂互动探究
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夯基础
新课情景导入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 刻的是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哪种产业活 动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相联系,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基 础,以生存发展为目的进行的。在人类的产业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 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的进 行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区位条件,而各类区位条件又是由相应的自 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组合而成,认识了解各地发展工农业
系”,从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加强协作 和资源的有限性等方面分析了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 三大主要因素。由工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工业联系促使工业集 聚,进而形成工业地域的知识联系。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从交通运输对人流、物流的集散、中转、商业 贸易活动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了聚落的形成、空间的分布、城镇 的分布及商业网点布局的重大作用。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一课时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课标解读:①了解农业生产概念、特点及常见分类;②理解区位的含义;③引导学生找出农业区位因素,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区位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联系的普遍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重方法、重迁移)学生学法:因果联系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本书的前两章里我们学习了人口及人口的聚集地城市,那么是谁为人口和城市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毫无疑问是(工农业)生产活动。
[提问]想一想我们一日生活所需,哪些来自农业?我们一日三餐,米、面、肉、奶、蛋、禽、果、蔬等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农业。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地理教案

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等。
(1)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2)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一、判断题1.农业区位就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 )2.光照充足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
( )3.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同时也是其发展的主导因素。
( )4.超级稻产量的不断攀升,说明自然条件不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 )5.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C.江南丘陵种植茶树D.吐鲁番种植葡萄答案:A7.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B.土壤C.市场需求D.政策答案:C8.下列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的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市场答案:D茶,常绿灌木,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鲜叶需人工采摘。
“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目前在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已经形成规模。
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南茶北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水源D.气候10.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茶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纬度高,生长更为缓慢③昼夜温差大④迎风坡降水丰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9题,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气候差异显著,是影响“南茶北引”的主要限制因素。
第10题,茶叶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北方地区纬度高,生长更为缓慢,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茶叶品质较好。
答案:9.D 10.B农业区位因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课件湘教版

[随堂巩固落实] 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 1~ 2 题。
1.每年情人节(2 月 14 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
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
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生物措施
黄土地,两年 三熟或一年两 熟,主要农作 物有冬小麦、 棉花、花生等; 商品棉基地; 山东花生产量 最多
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南 成都平原、光、热、 方 江汉平原、水资源丰 春季低温 水 洞庭湖平 富,配合 阴雨,夏 田 原、鄱阳 较好;劳 季伏旱, 农 湖平原、 动力充足;人均耕地 业 太湖平原、市场广阔;少 区 江淮地区 交通便利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 1 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自主梳理] 1.自然因素 (1)光照:光照 长短 、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 着 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2)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制约 农作物的产量, 而且关系到作物 种类 、 耕作制度 和栽培方法。
(3)土地资源: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4)水分:农业 生产 的基本条件。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不 可缺少的原料,为动植物生存、生长输送营养物质,还影响到农 业地域类型。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市场、 交通运输 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市场 因素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 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 影响越来越大。
区位 对农业生产的
因素
影响
需求量决定农业 市场 生产的类型和规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课件湘教版必修2

和耕作制度等。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各种经济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农业技术经 济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各种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就种植业来
劳动力 说,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
稻的劳动力需求又要大于种植小麦
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劳
的地区分布
根据当地的光照条件和不同 作物的光照要求,选择合理
的作物品种和经营方式
热量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 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 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
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根据当地热量条件,选择适 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和栽培方法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
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 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宜发
跟踪练习 1 (2017·唐山市高一期末)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 种多样,1 000 m 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 m 至 2 000 m 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 m 到 3 000 m 的地区多种植玉 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可一年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 原和终年积雪。据此回答(1)~(2)题。
(2)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 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 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 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素。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 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 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当地水源就成 为主导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甘蔗是一种糖料 作物。世界主要甘蔗 产地集中于低纬度地 区。古巴因盛产蔗糖 被誉为“世界糖罐”, 中国甘蔗集中分布于 华南,主导因素是什 么?
热量
地形
吐鲁番的长绒棉、葡萄、哈密瓜享誉海内外
光照 充足, 昼夜温 差大, 有灌溉 水源
土 壤
中国的龙井茶遐迩闻名,曾被日本茶道研 究者带到本国栽培,茶树虽然成活,但色 泽,口感均大为下降,主导因素是什么?
农业区位因素
提到农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一种绿色、一种清新……
广阔无边的草原,牧群就像散落的点点 繁星
那一片金黄,装扮着油菜花开的季节
紫色的,是薰衣草的浪漫
白色的,是棉花暖暖的情怀
方块状的稻田拼接成绿色的画板
波光粼粼的水田,映射出一片宁静
那是梯田吗?优美的曲线勾勒出人间 最美的图画……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嫉妒他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 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异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危机二字的正解是危险和机会,但大多数人只看到危险,鲜有人看到机会,所以成功赚到大钱的人并不多。 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温暖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牢不可破。 只有品味了痛苦,才能珍视曾经忽略的快乐;只有领略了平凡,才会收藏当初丢弃的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交通运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___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2)______________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
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劳动力 C.气候 D.市场
考查点2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为3℃。
据此完成2~3题。
2.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3.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考查点3 影响农业的技术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回答4~5题。
4.棉花及其制成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依靠本国的(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5.在上题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方法技巧练
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______________。
方法技巧(1)宏观角度分析原则
根据经纬度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林业——山地与丘陵;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或水库;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湿润的亚热带;甜菜——气候温和的中温带;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或水分充足的沙漠绿洲;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等。
(2)微观角度分析原则
①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家禽等)。
②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粮棉等。
③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④对运输的迫切性需求——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等。
活动思考
①气候、土壤。
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
古巴气候湿热,土壤肥沃,适宜甘蔗生长。
②光照。
吐鲁番盆地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无霜期长。
昼夜温差大,对长绒棉和葡萄优良品种的形成非常有利,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生长良好。
③地形。
天山位于纬度较高的西北内陆,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明显。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甸(夏季牧场);冬季牲畜过冬的牧场则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圈棚中饲养。
④地形。
由于其海拔不同,热量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期越短。
因此,不同海拔地区的农作物的品种也不同。
(P60)
活动思考
①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改良基因。
②美国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向发展,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农业工人。
③以色列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为20~500毫米,且分布不均。
水资源严重贫乏,灌溉成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
为了解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一方面以色列政府投资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将北部水源输送到南部甚至深入沙漠,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抽取系统连成一张巨大的网;另一方面,以色列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把水送至植物最需要的根部,大大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P61) 活动思考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②荷兰素有“鲜花王国”和“郁金香王国”的美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鲜花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其鲜花的销售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③上海市人口众多,在郊区形成一些乳牛场,为市民供应鲜奶和奶制品。
丹麦奶牛的奶质优良,饲养来自丹麦的奶牛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
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从而使华南的热带水果能够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⑤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过来经营规模就会缩小。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
到了1996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严重的滞销局面。
(P62)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长短②强弱③产量④种类⑤耕作制度⑥最基本⑦光合作用⑧营养物质⑨大于⑩大于劳动生产率专业化生产技术熟制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
市场因素市场需求
基础达标练
1.C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理解此句的含义,结合地理知识可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淮北地区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合橘的生长。
] 2.B 3.A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
第2题,
第3题,
]
4.B [在棉花及其制成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是服装设计,而服装设计不是普通的服装生产,它的技术含量高,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 5.C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区域化、专业化和产品的市场化,美国棉花产量高,主要得益于区域专业化生产。
]
方法技巧练
(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
(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3)E (4)地形气候(热量) 土壤地形
解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在自然条件选项的判断中关键是确定B,从框图中可以看出,B 是自然条件的组成部分(土壤或地形),并且B受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B是土壤,A是地形。
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判断中,根据农产品加工厂对E有影响,可判断出E为市场,而 D 对市场有影响,可判断出D为交通运输,C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