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试卷讲评课

合集下载

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高三化学组试卷讲评是高三化学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高效的化学试卷讲评不仅能纠正学生平时化学学习中对某些知识点的错误认识和理解,还能规范解题、熟练技巧、查漏补缺,同时也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现阶段的化学复习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往往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专项复习课程的研究中,而忽视了试卷评价课程的设计和策划。

主观上,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人们总是相信学生们已经通过了考试,分数已经确定。

无论试卷的评价过程设计多么精彩,都不能改变学生的分数。

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试卷评价课对增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质量的意义。

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只是走在田野里“死记硬背”老师向学生提问的过程。

客观地说,与专项复习课相比,试卷评价课的准备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精心设计高质量的试卷评价课。

同时,由于对这类课程类型的研究往往不太重视,教师自身对教学理念的构建、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一系列问题感到困惑。

许多主客观原因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高效精彩”和“低效枯燥”的化学试卷评价课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重点,涵盖了各个方面。

从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问题的详细分析,老师讲得很清楚,学生听得很平淡,这是典型的“满座”;有些老师上课前没有充分准备。

当他们进入教室时,他们拿起试卷并谈论它。

他们漫无目的,张口结舌。

他们想谈的地方就在他们想谈的地方。

下课时,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典型的“放羊式”;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只略读正确答案,而没有谈论解决问题的想法、方法和技巧。

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这是典型的“填鸭式”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呢?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我们教研组在平时的教学处理,谈几点体会:一、统筹分析、充分准备化学试卷评价课程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课前充分准备,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缺陷。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化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本学期所学的化学知识点,如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等。

2. 难点: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从实际问题出发做出正确的化学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用于讲解化学知识点和示例题目。

2. 试卷复印件,用于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 化学实验器材和材料,用于展示相关化学实验。

4. 讲义复印件,用于学生课后复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如“为什么火车头的车窗上常常会出现水珠?”2. 知识点讲解(20分钟):采用讲授-讨论的方式,对试卷中的化学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并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试卷中的一道难题,通过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4. 实验展示(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步骤,并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并提出问题。

5. 试卷讲评(20分钟):逐题讲解试卷答案,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要点,引导学生进行错误纠正和反思。

6. 总结提升(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试卷中的未完成题目或错题整理。

2. 阅读课外化学参考书籍,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准备下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且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思维逻辑性待提高等。

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知识和概念,提高化学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猜测可能的化学反应过程。

2. 理论讲解: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规律。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

4.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探讨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

四、课堂评价:1. 学习表现:根据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馈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练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3. 阅读相关化学文献,扩展化学知识;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2. 吸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 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实现个性化教育。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范本,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对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建议

对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建议

对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建议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是每位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建议。

一、提前准备好试卷讲解内容在进行试卷讲评课之前,老师首先需要提前准备好试卷讲解的内容。

这包括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重点难点题目的解析、常见错误等内容。

老师应该对试卷进行认真审题,了解学生在考试中常犯的错误,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通过提前准备,可以使讲解更加有针对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设定明确的讲解目标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进行试卷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讲解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确保学生参与到讲解过程中来。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总结错误并进行改正在进行试卷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常见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可以通过分析试卷中出现的错误现象、找出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改正等方式,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错误并进行改正,可以使试卷讲解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提高。

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试卷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解题思路、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一、考试总结与分析(10分钟)1. 试卷总体表现分析- 本次试卷难度适中,部分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常见错题分析- 学生在本次试卷中普遍出现错误的题型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

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掌握较好,但在高难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二、课堂教学提纲(40分钟)1. 复习课前习题- 让学生回顾和讨论试卷中容易出错的题型,并解析其中的知识点,强化学生对错误题目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习新知识点-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 讲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示范解答一些典型的计算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步骤。

- 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训练- 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尝试解答,及时纠正错误并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 分组讨论和合作解答难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4. 深化拓展-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继续解答一些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及时交回,以巩固和加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四、课堂反思与总结(5分钟)-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和规划。

高中化学作业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作业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作业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本次作业涉及的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2. 讲解和评价本次作业涉及的化学反应式和方程式。

三、教学步骤:1. 复习知识点:老师向学生复习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做过的相关实验和掌握过的化学知识。

2. 分析作业:老师让学生展示本次作业,逐一分析作业中的化学反应式和方程式。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指导学生逐步理清作业内容。

3. 解答疑问:老师帮助学生解答作业中涉及的问题,解决学生在化学反应式和方程式书写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 评价作业:老师综合评价本次作业,指出学生在化学反应式和方程式书写中的不足和错误,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5. 总结反思:学生通过本次评课,总结和反思自己在化学作业中的表现,思考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和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活动启发法:通过启发性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化学知识。

2.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解决问题法:帮助学生解决在化学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完成作业:学生能够正确完成本次作业,并正确书写化学反应式和方程式。

2. 主动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习效果:学生在本次评课中能够理清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足和缺点,明确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讲评课,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式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学生积极改进,提高学习效果和水平。

高中化学习题讲评教案

高中化学习题讲评教案

高中化学习题讲评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学习题讲评
教学目标:
1. 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 化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2. 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知识点,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与练习(3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化学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答一些化学习题;
3. 学生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帮助彼此理解和提高。

三、讲评(15分钟)
1. 教师选取几道典型的题目,向学生公布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2. 讲解错误答案的原因,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四、巩固和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重点;
2.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解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训练和指导。

下节课我将加强练习和讲解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同时,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化学讲评课教案

初中化学讲评课教案

初中化学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上次考试试卷的讲评,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和归纳,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试卷分析:对上次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

2. 知识梳理:对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重点讲解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

3. 解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4. 实验操作:对实验操作部分的题目进行讲解,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5. 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本次讲评课的目的和内容,引起学生的重视。

2. 试卷分析:分析上次考试的整体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清晰的认知。

3. 知识梳理:对试卷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重点讲解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

4. 解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思路。

5. 实验操作:对实验操作部分的题目进行讲解,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细节。

6. 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心得体会。

7. 布置作业:根据讲评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本次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方法?实验操作部分是否得到充分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试卷讲评课
高三复习中,周练、月考、模拟考试不下几十次,因此,每次测试后的讲评课在复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功的讲评课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内化知识、提高学科素质。

根据实践,我认为最优化的讲评课以四步教学法为好,即统计数据,归纳错因——错例分析,学生纠错——变式训练,拓展提高——师生反思整理。

现分述如下:
一、统计数据,归纳错因
化学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是选择题,卷Ⅱ是非选择题。

我们一般对卷Ⅰ采取机读方式进行评阅,这样对卷Ⅰ各题的正答率和每一选项的错答率计算机都能快捷地生成数据。

卷Ⅱ采取手工阅卷方式,在时间不充裕又需及时讲评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精力对卷Ⅱ设计若干采分点进行统计,实践中常常是由各题阅卷老师给出重要失分点、错误类型即可,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对全卷有准确的了解。

二、错例分析,学生纠错
如果说统计数据和归纳错因属于找出问题,那么,典型错例分
析和学生纠错当属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加深理解、形成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关键。

在错例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好题给信息,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帮助学生从表象中分析出设问的指向,找出解题方法,比较出最佳解法,规范作答,仔细纠错。

2007年张家口市高中毕业班化
学教学质量检测卷卷Ⅰ第15题的正答率只有15.5%,卷Ⅱ21题得分率35.3%,因此针对这两道题教师必须挖掘错误成因,找出学生在
知识点理解上的缺漏。

现以这两道题为例具体说明。

卷Ⅰ第15题: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值。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D,错答B率高达67.5%。

分析错因不难得出,多数学生理解了电解硫酸铜溶液这一反应,即
2CuSO4+2H2O=2Cu+2H2SO4+O2↑,这一过程相当于
0.1molCuSO4消耗0.1molH2O生成0.lmolCu和0.lmolH2SO4。

我们常做的练习是若加入0.lmolCuO或CuCO3即恢复原状态,也就是又生成了0.lmolCuSO4和0.lmolH2O,当然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值。

但本题加入的却是0.1mol
Cu(OH)2。

Cu(OH)2与H2SO4反应后,在补充0.1molCuSO4的同时,却补充了0.2molH2O,比加入0.1molCuO或CuCO3反应后多出0.1molH2O,对于这一差别,学生没有认识到,更没有意识到多出的0.1molH2O是源于溶液中电解消耗掉的溶剂。

因此,错选B是必然的。

这一错误的产生完全是受思维定势影响,忽略了题给信息造成的,所以,在第二步分析错因、学生纠错和第三步变式训练及拓展提高中就要针对这两种情况,通过比较让学生主动纠错,内化提高。

再如卷Ⅱ第21题: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关系:
①c(Cl-)>c(NH4+)>c(H+)>c(OH-)
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已知氨水的电离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
(1)若溶液中只溶解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2)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等于”)
(3)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错答率高的是(3)(4)两问,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深刻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基本理论,从而造成分析问题能力上的欠缺。

因此,在第二步中就要有的放矢,进行电解质溶液理论上的分析、规律上的总结。

比如:本题溶液中四种离子浓度的比较,涉及了强电解质的电离大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多步电离或水解大于一步电离或水解、显性(酸性或碱性)大于隐性(碱性或酸性)三个规律,同时,还要以分析CH3COONa和Na2CO3溶液为铺垫,结合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全面给出设问的多种可能,让学生思考作答。

分析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听课讨论的反应,可点拨完成的就不要越俎代庖,不要
让学生直面答案,一定要把学生的探究学习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主动构建完整的思维模式,形成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主动纠错的目的。

学生纠错的同时,教师必须巡回检查,掌握不同程度学生纠错的完成情况,帮助他们减轻认知负荷,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持久的学习兴趣,提高纠错效率。

三、变式训练,拓展提高
分析错例进而纠错并不是终极目的,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
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讲评课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讲解规律方法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挖掘错答率偏高题目的构成要素,认真分析当这些要素发生变化时,试题的指向性、开放程度、难易程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加深或扩展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提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以卷Ⅱ第21题为例,我们可以改变试题情境,通过物质的量的变化,依托实验进行变式训练:
向0.1mol/L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直至氨水过量,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1)所发生的反应(2)溶液的成分(3)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及pH值的变化。

学生通过思考及小组讨论后,做出以下答案:
通过以上九种情况的设问,多层次地对考查内容进行了扩展。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往往忽略了2、3、5、8这四种情况下溶质组成和离子浓度的变化,教师点拨后,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便于构建解答电解质溶液可能的各种试题的思维模式,这样就达到了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师生反思整理
这一步的作用不可小觑,一定要给学生留时间,让他们在错题本上对错题进行记录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变式训练中涉及到的相关练习及解题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总结,这样做既起到了警示作用,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内化了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师生讨论、辨析、总结,进而反思整理。

另外,在反思整理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指出学生因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强造成失分这一人为因素,它是走出考场后最为遗憾的事情。

就是说题目看着都懂,似乎都会,但最终的回答要么不正确要么不清楚或者是干脆看错题了,这往往是令人追悔莫及的事情。

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小事,会就行了,粗心大意以后留心就是了,表述不完整以后注意就是了,表述不规范以后改正就行了。

教师必须扭转这些错误认识。

必须让学生在反思中清楚高考的要求并不是看你头脑会不会,而是评阅卷面上答的对不对;必须要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培养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

以上是对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的一点见解,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讲评课的板书一定要有别于习题课板书,要体现抓住错因,以生为本的特点。

创新性的板书设计是一堂讲评课的点睛之笔,同时也为课的圆满结束画上了句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