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感染鳜Siniperca chuatsi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合集下载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92R的鉴定及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92R的鉴定及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92R的鉴定及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92R的鉴定及功能研究研究背景与意义: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淡水鱼类中、对鱼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病毒。

目前已确定的ISKNV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其对豆鲢、草鱼等鱼类的感染率较高,且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ISKNV感染,保障鱼类健康成为了当今鱼类养殖业的重要问题。

VP092R是ISKNV的一种核衣壳蛋白,其在ISKNV的复制和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目前VP092R的鉴定和功能研究仍相对不足,对于深入了解ISKNV的生物学特性和病毒感染过程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ISKNV VP092R进行鉴定及功能研究,为ISKNV病毒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1. 对ISKNV VP092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理化特性、亚细胞定位等。

2. 实验性研究ISKNV VP092R在鱼类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3. 研究ISKNV VP092R与ISKNV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ISKNV 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预期结果:1. 对ISKNV VP092R的生物学特性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2. 揭示ISKNV VP092R与ISKNV感染的相关性及作用机理。

3. 为控制ISKNV感染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1.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生物计算软件进行序列特征预测和亚细胞定位预测等。

2. 分子生物学实验:构建VP092R基因表达载体,转染鱼类细胞,利用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VP092R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

3. 细胞培养和病毒感染模型建立:利用鱼类细胞线生长与病毒感染模型建立,研究ISKNV VP092R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机理。

研究预期成果:完成ISKNV VP092R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揭示其在ISKN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控制和预防ISKNV感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纯化和酶切分析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纯化和酶切分析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纯化和酶切分析邓敏;何建国;翁少萍;曾征;龙綮新【期刊名称】《水产学报》【年(卷),期】2001(025)003【摘要】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近年来危害广东地区鳜养殖业的主要病原。

本文用回接感染健康鳜获得病毒原料,分离纯化了大量高纯度的ISKNV病毒粒子,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直径平均为150nm。

抽提病毒核酸,对其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分析,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分子,表现脊椎动物虹彩病毒基因组的特点即其胞嘧啶5’端高度甲基化。

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HindⅢ、KpnI和PstI酶切ISKNV基因组DNA,经电泳分离后,分别得到1、8、9、18、22条清晰的酶切片段,并根据酶切片段算得基因组的大小超过108.7kbp。

【总页数】6页(P238-243)【作者】邓敏;何建国;翁少萍;曾征;龙綮新【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4.1;S941.41【相关文献】1.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CR489基因序列分析 [J], 邓敏;何建国;翁少萍;吕玲;何华虹2.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核糖核酸酶Ⅲ基因结构及序列分析 [J], 翁少萍;邓敏;何建国;吕玲;何华虹;龙綮新3.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ORF09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J], 付小哲;李宁求;彭媛媛;林强;石存斌;黄志斌;吴淑勤4.编码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结构蛋白新基因ORF90.5L的鉴定分析 [J], 王庆;罗永文;刘春;曾伟伟;张超;石存斌;吴淑勤5.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衣壳蛋白基因结构及序列分析 [J], 邓敏;翁少萍;关浩基;何建国;周松裕;吕玲;何华虹;龙綮新;何友深;杨波;黄伟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NA疫苗浸泡免疫预防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DNA疫苗浸泡免疫预防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DNA疫苗浸泡免疫预防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周伟东;周勇;刘奕;张立强;邓平;艾桃山;曾令兵;喻运珍;喻婷【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56)014【摘要】In this study,ISKNV MCP gene was cloned into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cDNA3.1 (+) to construct DNA vaccine,pcMCP,to study the immune effect of DNA vacc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mmersion immunity by pcMCP DNA vaccine could stimulate the immune system. After immunization,White blood cell content,leukocyte phagocytosis and SOD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y reached the maximum at 14th day. The mRNA level of IgM and Mx gene was expressed at 72 h,and reached the maximum at 96 h, and they were upto 3.05 fold and 2.02 fold 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hallenge test, immersion immun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ISKNV infected mandarin fish. at the eleventh day,the total death rate of immersion immunization groupwas only 40﹪,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mortality rate reached 100﹪. So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immersion immunity of DNA vaccine reduced death of ISKNV infected Mandarin fish.%以ISKNV MCP基因为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DNA疫苗pcMCP,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pcMCP DNA疫苗进行浸泡免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cMCP DNA疫苗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对非特异性免疫和IgM的表达都具有激活作用.免疫后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白细胞吞噬能力和SOD活力都显著提高,14 d时均达到最大.IgM和Mx基因的mRNA表达研究显示,72 h大量表达,96 h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3.05倍和2.02倍.攻毒试验显示,浸泡免疫能够有效保护ISKNV感染的鳜鱼,在第11天,浸泡免疫组的累计死亡率仅为40﹪,而对照组死亡率都达到了100﹪,pcMCP浸泡免疫降低了ISKNV感染的鳜鱼死亡率.【总页数】5页(P2731-2735)【作者】周伟东;周勇;刘奕;张立强;邓平;艾桃山;曾令兵;喻运珍;喻婷【作者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430223;武汉市第三十九中,武汉 430060;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23;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2.5【相关文献】1.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防控关键措施 [J], 王红卫2.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免疫预防试验报告 [J], 颜慧;叶金明;丛宁;丁文岭;冯桃健3.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防控关键措施 [J], 王红卫;黄桦;朱晓荣;丁雪岳4.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的快速PCR检测方法灵敏性的比较 [J], 朱春艳;王家军;薛中仪;刘张淮;张荧荧5.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鱼蛙病毒和鳜弹状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梁红茹;马赛亚;付小哲;林强;刘礼辉;牛银杰;黄志斌;林蠡;李宁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鳜鱼苗种元疫预防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生产试验

鳜鱼苗种元疫预防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生产试验

表 1 试 验 池 苗 种 放 养情 况
发病池塘起初有几尾病鱼 ,在水 中缓慢游动, 对外界反应不敏感 , 捞网较易获取 , 多数病鱼头 、 鳃
盖、 下颌 、 胸鳍 和腹鳍 均有 不 同程度 出血 , 鳃丝 呈 白
在试验塘分别取鳜鱼不同的生长 阶段垂死病
鱼2 ~ 5尾 , 剖 开腹 部 , 采集 脾 、 肾组 织 , 冰 浴匀 浆 , 取 样依次于离心机 6 0 0 0 r / m i n 、 8 0 0 0 r / mi n离 心 , 取
《 水产养殖) 2 0 1 7年第 2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4 - 2 0 9 1 . 2 0 1 7 . 0 2 . 0 1 3
痴 耆

鳜 鱼 苗 种 元 疫 预 防侉 黎 性 牌 肾坏
张德 顺 1 , 丁文 岭 , 方 丽君 , 马成 鑫 2
射 器逐条 注射 疫苗 , 2 h 后 ,将 注射 疫 苗 的鳜鱼 2 5 0 0 尾放于 池塘 , 3 9 8 0 尾注射疫苗的鳜鱼和原 塘 中留存未注射疫苗 的鳜鱼 1 6 2 0尾混养 于 5 池 塘 。两个池塘均用二氧化氯消毒 , 防止拉 网受伤及
针 口感染 。 l - 3 病 害流 行情 况
色或颜 色变淡 , 当地养殖户称为 “ 白鳃病” 。剖开腹 部后 , 肝颜色较正常鳜鱼淡 , 呈灰 白色或苍 白色 , 有 紫 黑 色 出血 点 , 被养殖户称为“ 花肝病” 。脾 脏 、 后 肾、 前 肾肿大 , 呈暗红色 ; 大部分病鱼空 胃, 肠道无 食。以上症状可作为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临床诊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试 验池 塘 苗种及 疫 苗来 源 试 验 池 塘 选 自扬 州 市 江 都 区 鳜 鱼 养 殖 重 点

笋壳鱼暴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的风险评估

笋壳鱼暴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的风险评估
1.4检 测 ISKNV病 原 检 测 是 诊断 陔病 害 的 礁要 手 段 .早期 的病 毒检 测 主要通 过组织 学 、细胞 分 离病 原 、电镜 观察等 随 着人 们对传 染性牌 。肾 坏 死病 毒病 的重 视和 分子生 物技 术的 发展 ,近 年来 建立 了多种 ISKNV的 检测 方法 =如 PCR 检测 方法 、随机 扩增 多 态性 DNA标记 检测 法 、 巢式 PCR检测 法 、荧 光定量 PCR快速 检测 厅法 、 环 介导 等温 扩增 技 术检 测方 法 、E1 ISA检测 厅 法 等
病 的鳜 鱼 中 发现 I,传 染 性 脾 肾 坏 死 病 毒病 l998年 ,何 建 等 证 实 了该 病 原 为 ISKNV
最 早 天 于笋壳 鱼 ISKNV的报 道 是 2009年 l0月在 顺德 一养殖 场 暴发 r陔病
1.3.2临 床症状 和 发病 季 感 染 ISKNV 的 笋壳 鱼 ,主要 表现 为 从池塘 底层游 至 水面 、 游泳 欠衡 、反应 迟钝 、腹部 膨 大等 ;解削 可 见 睥 脏和 肾脏肿 大 ,有 ¨l血斑 点 。ISKN\ 的致病 性 很 强 ,存水温 20~32 ̄C时 .均 可引起 仇发病 , 水 温 28~30 时致病 性最 强 . 试验研 究 发现 ,
1.危 害描 述
1.1病 原 ISKNV属于 虹彩 病毒 科 (Iridoviri,lae). 是 肿大 病 毒 属 (Megalacylivirus)的代 表 种 l 上l:彩病 薄科 是 一 类 径 为 l20~300nm,呈 正 二 十 面 体 对 称 结 构 .遗 传 物 质 为 线 双 链 DNA (大约 150~280kbp)的病 毒 虹彩 病 毒 可 以感 染昆 虫 、两柄类 、鱼 类等无 脊椎 动物 和 脊 椎动 物 、虹彩病 毒粒 子一 般包括 雀膜 、衣壳 和 核心 个 部 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哲 等 人通 过 埘 33株 不 衍 主求源 的肿 大病毒 的 外膜蛋 门进 行 同源性 比 对 ,发 现肿 大 病 毒 可以分 为 3个型 ,I型 主 要感 染海 水 鱼 ,ll, 主 要感 染淡 水 值 ,III型主 要 感 染 鲽类 ,ISKNv则 分为 I型 和 Ⅱ型 2种 螭 I六1型 1-2易感动 物 ISKN\’的宿 主范 广 泛 ,可 以感染 伞 范 『书l内鲈 肜 目 、鲔 形 日 、鲱彤 H 、鲍形 目 、灯 笼 日 、鲻形 目 和鲽形 目等 50多 种海 水 和淡 水 伍类 近年 来 ,存 U本 、韩 同 、新加坡 等业 洲 家 .甚 至 存 美 同 、德 同 、澳 大 利 亚 和 加 拿 大 等 地 的 观 赏 鱼和 养 殖 鱼 类 中陆续 发 现 了 lSKNVf l' ,J感 染案 例 .. 1.3流行 病学 1.3.1 J, 史 1997年 ,吴 淑勤 等 次在 患

保安湖鳜鱼(Siniperca Chuatsi)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保安湖鳜鱼(Siniperca Chuatsi)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eo e n ) I u utS pe b r n c b rte vr t e f eeea o f r p w ig Fo oe rcvr g 。 nA g s、e t e adO te , ayi i as g gn rt na e a nn 。 rm N vm— i m o h o sn a od i t s
( ol eo nm l cec n ehooy Sad n giutrl nvri ,aa 7 0 8 C ia C l g fA ia S i eadT cn l ,hn ogA r l a U iesy T i 2 11 , hn ) e n g c u t n
A s a tO srai n山e vr et n f iiec h a iB s e sy s a e o I so s t t bedn a b t c : bevt no r o a sci s np raC u t ( ai w k )i tkn t hw 山a i re igs — o y o oS s l s e
o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I
0 I E VA R Y E VELo PM : I H 0 D N’ ’0 l SI l I N P KIA H U I N ’ : C l I BA0 A LA N K
C HEN Ho g—j YUE o g—s e g n u, Yn hn
o a y Evde l e d v lp n f o c ts i e o a y o nie c u tii n a s c e sv r c s nd e l vr 。 i nt t e e o me t o o ye n t v r fSi p r a Ch a s i u c s ie p o e s a fma e yh h s

鳜鱼疾病的治疗

鳜鱼疾病的治疗

鳜鱼疾病的治疗一、病毒性出血病该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又称为“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鳜鱼虹彩病毒病”等。

自1994年以来流行于我国广东与内陆的鳜鱼集中养殖区,给我国鳜鱼产业养殖造成了严重损失。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鱼眼球突出,头部充血,尤其是口腔周围、眼、鳍基充血明显,鳃贫血而呈粉红色或呈花斑状,腹部呈“黄疸”症状。

解剖可见肝脏肿大发黄甚至发白或有许多出血点,肠道充血发红,肠内有黄色流晶样物质、胃内无食、胃壁斑块状充血。

组织病理变化最明显的是脾和肾内细胞肥大,感染细胞肿大形成巨大细胞。

肾脏、脾脏是病毒感染的主要器官。

【流行与危害】病毒性出血病的传播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上鳜鱼。

该病的流行具有以下特点:(1)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

发病早期一口塘每天死亡十几尾,2~3天内迅速增加到70~80尾,1周内可增至每天每口塘几百尾、上千尾,甚至全军覆没,死亡率90%以上。

(2)具明显季节性。

水温20℃以下很少发病,28~30℃是该病最适流行水温。

该病主要发生于6~10月高温季节,l1月中下旬水温降低后发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3)外部条件的刺激是疾病暴发流行的诱因。

携带病毒的鳜鱼在发病季节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该病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期、气候突变、昼夜温差大、持续阴雨低温天气、水体出现“倒藻”时高发;而病原(如寄生虫、细菌等)感染、水环境突变、水质恶化、用药不当、饵料鱼未经消毒或投放量过大等均可诱发或加剧病情发展,养殖户有“越下药,死亡越多”、“越换水越死亡”等说法。

(4)致病病毒可单独感染也可因在感染病毒后抵抗力下降并发多种寄生虫、细菌的感染,且病情易反复。

⑤最先发病死亡的往往是相对个体较大、肥满度较好的鳜鱼,同一口塘的其它鱼类并无此病的症状。

【诊断方法】现场诊断该病时判断依据以下几点:(1)发病塘水突然变浊,即发生所谓“倒水”或“倒藻”现象;(2)鳃丝粉红或发白或呈花斑状;(3)胃壁呈斑块状充血,肠道充血发红或呈环状充血;(4)肠内容物呈黄色流晶状;(5)发病鱼离群漫游,呈明显的“黑头黄身”现象;(6)发病鱼血液不凝固。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05L以及VP092R的功能研究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05L以及VP092R的功能研究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VP005L以及VP092R的功能研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Virus,ISKNV)属于肿大细胞病毒属,是造成养殖鳜鱼爆发性死亡的主要病原,给我国的水产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在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了ISKNV编码的VP005L和VP092R这两个病毒蛋白进行功能研究。

运用激光共聚焦技术、亚细胞定位技术以及线粒体各组分的特异性标志酶作为内参等实验,确定这两个基因定位于FHM细胞的线粒体。

采用JC-1试剂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pcDNA3.1-V5/His-005后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与对照pcDNA3.1-V5/His相比,转染pcDNA3.1-V5/His-005细胞的膜电位明显下降,得出VP005L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利用Annexin-V/PI试剂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pcDNA3.1-V5/His-005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与对照相比,转染pcDNA3.1-V5/His-005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证明VP005L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运用dsRNA技术将感染ISKNV病毒后表达的VP005L基因沉默,结合Annexin-V/PI试剂检测早期凋亡率,实验组dsRNA-005的早期凋亡率低于对照组。

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转染pcDNA3.1-V5/His-005后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在转染48h时,VP005L对caspase3基因的表达有轻微的上调作用,上调了1.12倍,对Bcl-2基因有下调作用,下调了1.30倍,对Bax基因有上调作用,上调了1.38倍。

这说明VP005L参与的是Bcl-2调控的线粒体途径的凋亡,通过下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来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O s e v e r e ; ( 2 ) B l o o d v a s c u l a r w a l l o f ma j o r o r g a n s we r e n e c r o s i s : n e c r o s i s o f b i g b l o o d v a s c u l a we r e o b s e ve r d i n s p l e e n , l i v e r , h e a d
( 1 . Gu a n g z h o u Li y a n g Aq u a - Te c h n o l o g y Co . Lt d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5 1 5 , Ch i n a ;
2 . Gu a n g z h o u J i n s h u i An i ma l He a l t h P r o d u c t s Co . L t d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51 5 , Ch i n a ;
2 . 广州金水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广东 广州 5 1 0 5 1 5 ;
3 .烟 台 大 学 牛命 科 学 学 院 . I J 1 东 烟台 2 6 4 0 0 5 )
摘要 : 对经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 出感染 了传染性脾 肾坏死病毒鳜 S i n i p e r c a c h u a t s i 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
p e c i a l l y t h e s p l e e n wh i c h wa s n e c r o t i z i n g o r h a d n e c r o t i z e d i n c e l l s b e i n g s p rs a e . L y mp h o i d t i s s u e o f h e a d ・ k i ne d y a n d k i d n e y we r e a l -
性腺 、 肝脏 等部位呈现不 同程度 的淤血 、 出血 ; ( 4 ) 在各器官 出现数量不一的肿大细胞 : 以脾脏 中最多。 关键词 : 鳜;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 组织病理
中图分类号 : ¥ 9 4 1 文献标志码 : A
H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Ma n d a r i n i f s h( S i n i p e r c a c h u a t s i ) I n f e c t e d w i t h I fe n c t i o u s
3 . C o l l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 Y a n t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Y a n t a i 2 6 4 0 0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H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w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ma n d a r i n i f s h S i n i p e r c a c h u a t s i i n f e c t e d b y i n f e c t i o u s s p l e e n a n d k i d n e y
Sp l e e n a nd Ki dn e y Ne c r o s i s Vi r us

QI R u i — r o n g 卫 , L E I Ya n 。 , C UI L o n g — b o , T A NG S h a o — l i n 。 , MA J i a — h a o
发现 : 患病鳜 ( 1 ) 造血器官严重坏死 : 以脾脏最为严重 , 脾 细胞正在坏死或 已坏死 , 细胞稀疏 ; 头。 肾和 肾的淋 巴样
组织坏死次之 ; ( 2 ) 主要器官血管壁组 织坏死 : 脾、 肝、 头肾 、 肾的大血管均坏死 ; ( 3 ) 组织淤血 、 出血 : 肠、 肠 系膜 、
传 染性脾 肾坏死病毒 感染鳜 S i n i p e r c a c h u a t s i 的组织 病 理 学 观 察
戚瑞 荣 - - , 雷燕 . 一 , 崔龙波 。 , 唐绍林 , - , 马 家好 1 , 2
( 1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 广东 广州 5 1 0 5 1 5 ;
第2 8 卷第 3 期
2 0 1 5 年 6月
水 产 学 杂 志
CHI NE S E J OURNA L OF F I S HE RI E S
Vo 1 . 2 8, No . 3
J u n . 2 0 1 5
文章编号: 1 0 0 5 — 3 8 3 2 ( 2 0 1 5 ) 0 3 — 0 0 3 5 — 0 4
n e c r o s i s v i r u s( I S KNV)d e t e c t e d b y me a n s o f m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y. g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 1 ) h e ma t o p o i e t i c o  ̄a ns we r e s e v e r e n e c r o s i s : e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