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的疾病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体出现 ➢ 实验研究提示,病变的发生与由补体C5b~C9组成的膜攻击复合体的作用有关
19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变化 大体: 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
光镜 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之后弥漫性增厚 六胺银染色:GBM外侧钉突状
膜性肾小球病
20
病理学(第9版)
免疫荧光:典型的颗粒状荧光 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与上 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
大体 :双肾体积增大,颜色苍白 光镜 :形成新月体
肾小球囊壁层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细胞性新月体 纤维成分增生→纤维-细胞性新月体 纤维化→纤维性新月体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示新月体形成(PAS染色) A.细胞性新月体; B.纤维性新月体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变化 电镜:Ⅱ型病例出现电子致密沉积物,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见肾小球基膜的 缺损和断裂 免疫荧光:与急进性肾炎类型有关 ➢ 线性(Ⅰ型) ➢ 颗粒状(Ⅱ型)
17
病理学(第9版)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由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迅速发展为少尿和无尿。 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常在数周至数月内死于急性肾衰竭。
病理学(第9版)
(三)膜性肾小球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 原发性膜性肾小球病被认为是与Heymann肾炎相似的与易感基因有关的自身免疫病 ➢ 自身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抗原反应,在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有
病理学(第9版)
Ⅰ型
免疫荧光:C3, IgG, C1q和C4沉积 电镜:系膜区和内皮细胞下电子致 密沉积物 Ⅱ型 免疫荧光:C3 电镜:高密度沉积物在基底膜致密层 (带状沉积)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示意图
病理学(第9版)
光镜 ➢ 肾小球体积增大 ➢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 ➢ 增生系膜细胞和基质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插入 ➢ 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呈双线或双轨状 ➢ 血管球呈分叶状
病理学(第9版)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
1.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Ⅲ型超敏反应 非肾小球抗原 外源性抗原 + 血液中抗体 致病与免疫复合物大小有关
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示意图
4
病理学(第9版)
2. 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1)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 (2)Heymann肾炎 (3)抗体与植入抗原的反应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第9版)
临床病理联系 ➢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伴有血尿,也 可仅表现为蛋白尿 ➢ 本病常为慢性进展性,预后较差
(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根据免疫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三个类型: ➢ Ⅰ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属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的抗GBM抗体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 ➢ Ⅱ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 Ⅲ型:免疫反应缺乏型肾炎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变化
9
病理学(第9版)
(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A族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发病前1~4周左右链球菌感染史(又 称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 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病变特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又称毛
膜性肾小球病
病理学(第9版)
临床病理联系 ➢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 ➢ 部分患者伴有血尿或轻度高血压 ➢ 肾活检见有肾小球硬化提示预后不佳
病理学(第9版)
(四)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根据超微结构和免疫荧光的特点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Ⅰ型: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并有补体的wenku.baidu.com活 Ⅱ型:患者常出现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血清C3水平明显降低
质血症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3. 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和脂尿。 4.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5. 慢性肾炎综合征 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二)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第9版)
四、类型与病理特点
➢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 膜性肾小球病 ➢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 IgA肾病 ➢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0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变化 大体: 大红肾、蚤咬肾。肾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色红,表面散在粟粒大出血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
11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变化 光镜: 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2
病理学(第9版)
免疫荧光:肾小球内有颗粒状IgG、IgM和C3沿
水肿: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超敏反应
高血压:血容量增加; 肾素分泌增多; 细、小动脉硬化
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7
病理学(第9版)
(一)肾小球疾病综合征
1. 急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明显的血尿、轻到中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2. 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进展快,水肿、血尿和蛋白尿,迅速发生少尿或无尿,伴氮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肾小球疾病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大部分是免疫机制引起。
抗原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肾小球性抗原 非肾小球性抗原
生物性病原体成分 药物、外源性凝集素、异种血清
毛细血管壁沉积。
电镜: 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通常呈驼峰
状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也 可位于内皮细胞下、基膜内或系膜区。
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第9版)
临床病理联系
➢ 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 通常于咽部感染后10天左右出现症状 ➢ 儿童预后好,成人较差
病理学(第9版)
3. 肾小球损伤及疾病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示意图
Heymann肾炎示意图
5
病理学(第9版)
二、基本病理变化
➢ 细胞增多 ➢ 基膜增厚 ➢ 炎性渗出和坏死 ➢ 玻璃样变和硬化 ➢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病理学(第9版)
三、临床与病理联系
尿改变
尿量 尿质
少尿、无尿、多尿、夜尿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