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具有WiFi功能的红外感应模块设计及实现

具有WiFi功能的红外感应模块设计及实现

具有WiFi功能的红外感应模块设计及实现褚红旭;金鑫;段纳【摘要】根据红外辐射特性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组建了可嵌入家用电器、安保设备的基于WiFi的红外热释电扫描模块.本文组建的模块,利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对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扫描采集,对嵌入设备进行控制,并通过WiFi模块向上位机程序反馈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实现与用户的互动,方便控制.%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designed and set up an infrared pyroelectric scanning system based on WiFi which can be embedded in security equipment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In this system, infrared thermal releasing electric sensor can be used for indoor body signal scan, and to control the equipment.Device status information can be feedback to host computer program by the WiFi module to interact with the user for easy control.【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WiFi模块;红外热释电;人体信号检测;嵌入式;微小化【作者】褚红旭;金鑫;段纳【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江苏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江苏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红外扫描识别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智能安保、机器人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

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

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
实验室的开放系统通常指的是一个可以随时进出的环境,而不需要任何特殊权限或门禁系统。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保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设计一个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

红外传感监测是一种常用的监测技术,它利用红外线的特性来检测物体的存在。

在实验室开放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红外传感器来监测实验室的进出情况。

当有人进入或离开实验室时,红外传感器会触发一个信号,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系统。

1. 红外传感器:选择一种高灵敏度的红外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人体的存在。

2. 控制系统:需要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来接收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判断人员是进入还是离开实验室。

3. 数据库:需要一个数据库来储存实验室进出的记录,包括时间、人员信息等。

4.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用户界面,用于管理员查看实验室进出记录和进行相关设置。

5. 报警系统:如果有人未经授权进入实验室,需要触发一个报警系统,提醒管理员有人进入实验室。

工作原理如下:
1. 安装红外传感器: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实验室的入口处,确保其能够覆盖到整个进出口区域。

2. 连接传感器到中央控制系统:将红外传感器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连接,确保传感器能够传递实验室进出的信号。

通过这样的设计,实验室开放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2. 管理员可以通过用户界面随时查看实验室进出记录。

3. 管理员可以设置授权人员列表,只有在列表中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基于Linux的嵌入式红外热成像系统设计

基于Linux的嵌入式红外热成像系统设计

基于Linux的嵌入式红外热成像系统设计
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通过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将红外图像送入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并完成模数转化,转化后的数字信号送入图像校正模块进行非均匀校正、测温和滤波处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再送入图像显示终端,图像显示终端将图像信息进行灰度拉伸、伪彩变换后在终端进行显示,并可完成图像分析、图像存储等多种功能。

本系统可应用于远程检测和移动监控等多个领域。

系统总体方案如图1 所示。

图1 红外热成像系统框图
系统硬件设计1 硬件结构本文设计的红外成像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红外镜头、信号预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显示四大部分,系统硬件结构如图2 所示。

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完成光电转化功能,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视频信号分离电路和视频信号调整电路,预处理后的模拟信号经高速A/D 转化后由双口
RAM 送入DSP。

由于DSP 具有高速的处理能力,要求DSP 能有效地与低速外设连接,否则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把图像数据进行
高速缓存。

双口RAM 具有两套独立的数据、地址和控制总线,因而可从两个
端口同时读写而互不干扰,并且具有随机存取的优点,读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DSP 完成红外图像数据的非均匀校正、中值滤波等大运算量处理,减轻ARM 的运算负担,因此成像系统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ARM-Linux 完成灰度拉伸、伪彩变换、数据分析处理、红外图像显示及系统控制。

图2 红外热成像系统硬件框图
2 主要芯片介绍ARM 处理器体积小、内核耗电少、具有良好的图像处理能。

基于Linux的红外线感应驱动程序开发

基于Linux的红外线感应驱动程序开发

如图所示为cdev结构体、file-operations和用户空间调用 驱动的关系:
中断机制
▪ 中断流程图
CPU在处理某一事件A时,发生了另一事件B请求CPU 迅速去处理(中断发生);
CPU暂时中断当前的工作,转去处理事件B(中断响 应和中断服务);
待CPU将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事件A被中断 的地方继续处理事件A(中断返回),这一过程称为中断。
2.设备操作的实现:(file_operations函数集的实现)
如: unsigned long copy_to_user(void __user *to, const void *from, unsigned long n); unsigned long copy_from_user(void *to, const void __user *from, unsigned long n); put_user(local,user); get_user(local,user);
3.int 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该函数用 来打开一个设备文件.
4.int 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该函数 用来关闭一个设备文件. 该结构体的初始化形式如下例: struct file_operations scull_fops = { .owner =THIS_MODULE, .read = read, .write = write, .open = open, .release = release, }
3.设备注销:void cdev_del(struct cdev *p);
字符设备驱动小结: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中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初始化、添加

基于ARM和μClinux的UHF RFID手持机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和μClinux的UHF RFID手持机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和μClinux的UHF RFID手持机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UHF(Ultra High Frequency)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定位、管理和控制。

UHF RFID手持机是一种基于UHF RFID技术的设备,可以用于库存盘点、资产管理、产线生产管理等领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UHF RFID手持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且,随着UHF RFID手持机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其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本课题将基于ARM和μClinux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一种UHF RFID 手持机。

通过对UHF RFID手持机的设计和实现,可以提高物品管理和控制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拓展UHF RFID技术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的应用领域。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UHF RFID手持机硬件设计:包括选型、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2. UHF RFID手持机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驱动程序设计,界面设计等。

3. UHF RFID手持机测试调试:包括软硬件测试、性能测试等。

为了实现上述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的方案如下:1. 对UHF RFID手持机的主要硬件组成进行选型和设计,包括处理器、射频前端、天线、显示屏、按键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硬件成本、功耗、体积、重量等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选用μClinux作为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并设计并实现相应的驱动程序,包括UHF RFID读写器驱动程序、显示屏驱动程序、按键驱动程序等。

设计人机界面,包括用户界面和管理界面,并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3. 通过软硬件测试,对UHF RFID手持机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包括读写性能、网络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评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UHF RFID手持机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嵌入式ARM-Linux平台的红外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嵌入式ARM-Linux平台的红外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嵌入式ARM-Linux平台的红外智能控制系统
严军;邢晓溪
【期刊名称】《数据通信》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根据红外线传输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ARM9的新型红外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不同设备的红外遥控器发送的红外数据进行采样,再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保存至PC机或者无线手持设备,这样用户可以对想要控制的目标设备调用相应的红外命令,从而实现一个平台远程控制多个红外设备.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严军;邢晓溪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公交优先智能控制系统 [J], 李民生;南柄飞
2.基于RT5350嵌入式平台的无线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J], 王浩
3.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嵌入式智能监测平台研究 [J], 关永;吴敏华;张杰;赵冬生;张聪霞
4.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J], 谭涛;徐晓辉;黄晓亮;王盟;温阳
5.基于RT5350嵌入式平台的无线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J], 王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外感应式智能开关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红外感应式智能开关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科技信息1.引言现时尽管自动化技术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家庭、养老院、办公室等日常生活中用电的场所,大量使用到各种开关电器,人们必须人工手动接通开关提供电源或者关闭开关截断电源实现对电器的功能控制。

实用、节能、低碳的智能开关控制系统应用得非常少,主要是因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同要求用户投入的差异也会很大,对一般家庭而言十分昂贵[1],技术成熟性也还不成熟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希望设计一个用户眼下可承受的与未来用得上的红外感应式智能开关控制系统来替代现有的普通开关,将便宜、节能、低碳的新技术普及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改变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2.设计要求和总体思路2.1设计要求红外感应式智能开关控制系统具有安全的、人性化的近程或远程控制;实现日常生活低碳、省电、环保等的作用。

由此在智能开关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过程中提出以下设计要求:(1)能在多种电压环境下正常工作,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安全性强,可靠性高。

(2)控制范围大、灵敏度和精确度高,抗外来干扰能力强,对出现干扰性故障,可以自动恢复工作或转为人工手动控制。

(3)连续工作时间长,不受声、物干扰,性能稳定可靠。

(4)低功耗,使用寿命长。

2.2总体思路红外感应式智能开关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接口,接口的关键在于由集成有各种协议的控制集成电路[2]。

目前国际上可用于家居智能控制的IC芯片较为常见的有单片机芯片、电力载波控制芯片、ARM技术芯片等。

用单片机芯片实现智能开关控制与单片机芯片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单片机芯片只能用汇编语言进行设计,而且烦杂的外围电路较多,使得设计的成本较高,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芯片具有内置CPU速度快、固化闪存、16位定时器、振荡、A/D转换、PWM 输出等多种功能和优点以及外围电路简便,可以使用C语言、汇编语言或两者语言混合编程的优点[3]。

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

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

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红外传感监测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

该系统能够对实验室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控制,保障实验室内安全使用。

该系统采用了红外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微控制器技术,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等特点。

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由红外传感器、微控制器、继电器、电机和人机界面控制器等组成。

红外传感器负责实验室环境监测,微控制器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继电器控制电机的启停,人机界面控制器则负责实现系统的交互。

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系统运行过程1. 红外传感器实时检测实验室环境。

2. 微控制器对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满足实验室使用的条件。

3. 如果实验室使用条件满足,则继电器控制电机开启通风设备。

5. 人机界面控制器实时监测并显示实验室环境数据,同时对系统进行操作,以实现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

6. 当用户需要对实验室环境进行调节时,可操作人机界面控制器,该控制器将指令传递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7.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如通风设备故障,微控制器会及时发送报警信息到人机界面控制器,并提示用户进行处理。

系统优点1. 实时性:系统采用了红外传感技术,能够实时检测实验室的环境状况,并作出及时的反应。

2. 可扩展性:系统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云平台对多个实验室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支持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3. 可靠性:系统采用了微控制器技术,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系统还能自动检测设备故障并进行报警。

4. 智能化: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监测和控制,能自动调节实验室环境,以保证实验室内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在五邑大学各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了课程思政内容,并形成了案例库逐步增加、完善的机制。

关键词 大学物理;力学模块;课程思政
面向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ATA”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ATA TEACHING MODE FACING THE NEED OF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董爱国1 郑志远1 赵长春1 郝会颖1 吴秀文1
张自力1 高 华1 唐 旭1 刘晓鸿2
张建增3 任 佳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
数理学院,2
地学发展研究中心,3
教务处,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北京 100083)摘 要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当代
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各高校管理和教学改革探索的永久主题。

近几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技术—学术”(以下简称ATA)教育方法,开展了“三人行”讲堂活动,为大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在身心健康、人文素养、实践技能、科研素质等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成果和优秀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开放教学;艺术—技术—学
术;自主学习
数据驱动下教与学之初探
DATA DRIV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VIBRATION IN COLLEGE 
PHYSICS吕洪凤1 黄 丽2 刘 畅3
(1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2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为了摸清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点的
课堂掌握程度,为后期的教学和学习指导提供参考,以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

我们通过微信和PPT相结合的雨课堂发布题目,统计了学习情况。

被测对象均来自同一生源地、具有相同的高中知识框架,大学里的授课老师、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方法均相同,消除了因施教不同而导致的成绩偏差。

由结果可以
看出:1.高中着重学过的知识在大学的学习中仍待加强;2.前面章节学习的基本概念及方法、计算等需进一步明晰;3.半数以上学生割裂了数学与物理。

这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边际效用有帮助。

此外,这种数据驱动的教学,也为老师答疑指导、改进授课方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数据驱动;授课方法;教学改革
基于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SELF-HELP SERVICE TERMINAL BASED ON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ANDLINUX OPERATION 
SYSTEM张庆彬 王 刚 张哲新 周楷文 胡斯诚 王伟恩(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摘 要 自助终端服务系统因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在社
会生活中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

该自助终端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实现终端系统的自动开关,在无人使用时低能耗运行;利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现用户操作的简易和精确,实现了实时天气、便携设备自助充电、基于电子地图的公共设备(公共自行车站点、公交车站点、公共厕所地点、医院地点)定位搜索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集成。

具有成本低廉、界面老年人友好、适用于郊区与偏远街路的特点,是对提高城乡广大地区智能公共服务覆盖率和智慧城市建设有促进作用的基础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热释电红外传感;嵌入式Linux系统;
公共服务;自助终端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提高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LEARNINGPROCESS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IN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朱 江 喻纯旭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作为所有理工科类本科
生的一门通识必修基础课程,在培养本科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将“课程思政”融入物理实验课程中,建立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组成的助教体系,充分利用助教资源,辅助实验教学,把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
6112
019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