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3 元素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3 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了解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教学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教学媒体多媒体、提前让学生准备商品标签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板书】1.元素【设问】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提问】回忆原子的构成。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种碳原子?你认为有没有其它的碳原子?【投影展示】质子数6,中子数7;质子数6,中子数6;质子数8,中子数9;质子数8,中子数10提问:上述每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强调】计量核电荷数时不管中子数。
只要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质子数”是决定原子属于哪种元素的依据。
【讲解】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不能论个数。
以电解水实验为例,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教师配合演示此反应的微观活动图板。
【讲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知道110多种元素,组成了三千多万种物质。
【提问】怎样表示这110多种元素呢?【讲解】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回忆并回答。
碳原子是指碳12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6的碳原子)。
猜想:有、可能有。
观察两组原子。
回答:每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理解记忆元素的概念。
讨论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倾听、理解。
自主学习。
归纳,记忆(2)元素的存在【创设情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这里的“铁”、“钙”指的就是元素,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引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P60第一段并认识图3-17。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元素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元素提出问题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H2O与N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
“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
(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
(2)元素符号的含义: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案

813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1课时)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②知道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③了解物质、元素与微粒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石”固态非金属非金属元素: “气”气态非金属“氵”液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如:氦(He )、氖(Ne)、氩(Ar)、氪(Kr)、氙Xe 等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并回答。
【总结】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由多至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
②生物体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分别是:氧、碳、氢③空气中含量由多到少的元素顺序:氮、氧【提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归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 组 成 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构成 原子 构 成 分子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 总【讲解】从微观的角度,物质由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从宏观讲,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和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板书设计课题3元素一、元素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②元素和原子的对比2、元素的分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的分布4、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案新人教版(new)

课题3 元素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案新新人教2

课题3 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2.通过对单质与化合物和对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知道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重点难点】1.元素概念。
2.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学习内容一 元素【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59~6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
氧气、水、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是8,化学上把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从高到低的前四位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讨论交流】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异同?【温馨点拨】元素和原子的对比 元素(元素的最小粒子)(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名师归纳】分子、原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1)(2)【反馈练习】1.地壳中各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氧、硅、铝、铁B.铝、铁、硅、氧C.铁、铝、硅、氧D.硅、氧、铁、铝2.自然界中,一些元素的原子可自动放射具有固定组成的粒子而变为其他元素。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含有质子B.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质子C.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电子D.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中子3.下列有关元素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B.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氯化氢是由氯元素和氢元素两个元素组成的D.我们现在发现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一样多4.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A.核电荷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学习内容二元素符号【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6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使用者: 班级 设计教师: 自主学习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是⑴ ⑵ 。
2.元素符号在宏观上表示 ,在微观上表示 。
例如H 可以表示⑴ ⑵ 。
3.元素符号前带有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例如2H 表示 。
4.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1)H (2)2H5.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 和 ,将100多种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6.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叫做 。
原子序数= = 。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做 ,共有 个周期,每一纵行叫做 ,共有 个族。
8.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 。
9.原子序数与原子的 在数值上相同。
同步分析1.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2.元素符号Na 表示的含义是什么?3Na 表示的含义又是什么?【小结】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有时还能表示一种物质如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
He :氦; Fe :铁; C :碳。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就只有 的意义! 【练习】说一说下列符号的意义(1)2O (2)5Mg3.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 顺序排列的?每一横行叫一个 ,每一纵行叫一个 。
4.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活动探究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质子数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类别 1⎧⎨⎩例如O ①表示 ②表示氧元素的一个 ①表示 ②表示一个 ③表示 Mg ⎧⎨⎩13 Al 铝 26.98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课堂练习1.默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氢_________ 氧_________ 氮_________ 氯_________ 碳_________ 硫_________ 磷_________ 钾_________ 钙_________ 钠_________ 镁_________ 铝_________ 锌_________ 铜_________ 银_________2.“2Fe ”表示( )A.两个铁 B. 两个铁元素 C.铁元素 D. 两个铁原子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4.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⑴两个氖原子 ⑵2Si ⑶n 个碘原子 ⑷Hg5.下列的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单质的是 ( )A .ArB .NC .FD .CO 6.在H 2、H 2O 、H 2SO 4、H 2O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 )A .氢元素B .氧原子个数C .2个氢原子D .一个氢分子20 Ca 钙 40.087.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8. 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教案

课题 3 元素学校: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初三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使用的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题是新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构成物质的奥秘》下的二级主题《认识化学元素》。
本课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3《元素》里的内容,是接着《分子和原 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让学生从微观世界又到宏观世界。在中学化学中,元素的概念、 以及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思想至关重要。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 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多样但组成元素有限,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基本元素观,同时把对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引领学生初识元素周期表,感受到化学学科的 核心知识所彰显的学科之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2)初步了解原子内部的结构及各微粒数的关系。 (3)了解物质是由一些不连续的微粒构成,例如分子、原子、离子。 2.学习能力: 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概念的基础,能够初步应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演绎等方 法学习知识。
第4页 共4页
3.化学变化中 元素是否改变
讨论
从已有知识 中做出推断
1.物质、分子、 原子、元素的 关系
2.认识物质及 其变化的角度
3.符号表征
师生互动, 共同总结归
纳
思考回答
讨论
图片
实验室制氧气原 理、电解水的原 理 有本节课学习的 内容中提炼
具体的化 学反应 思考题
课后反思:
第3页 共4页
板书设计: 元素: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教学

第2课时(kèshí)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zhī dào)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在第一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和氧气中的氧同属于氧元素,水中的氢和氢 气中的氢同属于氢元素。第二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 同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属于硫元素。
师: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师: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师: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师:投影并展示下列练习:
判断(pànduàn)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生:a.错误。改正: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 素。
生:(1)阿莫西林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硫。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2)罗红霉素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 师:很多的资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物质,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种 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可见,正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我们周围绚 丽多彩的世界。 师: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fēnz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 看下面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导学案
使用者:班级:设计教师:
学习内容:元素及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9—P60,完成下列各题:
1、元素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在地壳中含量相对较多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一、情景体验
小桐最近总觉得头昏脑涨、四肢无力,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患了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元素,这里的元素是什么意思呢?
二、同步学习
(一)问题探究:什么是元素?不同的元素通过什么来区别?
1.【投影展示】氧化汞、二氧化碳、氧气、水的构成情况
【学生回答】哪些原子是同种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阅读教材P60最:资料卡片和最后部分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二)问题探究:原子、分子、元素、物质之间有什么联系?
1.【教师引导】
原子分子
构成
元素物质
元素只讲不讲;原子既讲还讲
2.【小结】(1)有的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纯净物由原子构成。
(2)纯净物都是由元素组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建议归纳哪些单质由分子构成,哪些单质由原子构成?
阅读教材P61~63
三、强化练习
1.化学上将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元素的依据是()
A.原子核的大小
B.核内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核外电子数
2.在国际上,化学元素符号的表示是用()
A、希腊文
B、法文
C、拉丁文
D、英文
3.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A、炭C
B、氖Na
C、汞Hg
D、铝AL
4.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H
B、N 2
C、H2O
D、2H
5.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6.符号“S”表示()A.硫元素 B.硫的原子核
C.一个硫元素
D.硫元素的一个原子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Al
C. Fe
D. Si
8.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四、能力提升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4个钠离子;
(3)6个氯离子;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