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以乌蒙山昭通片区为例

合集下载

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以大关县为例

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以大关县为例
公共管理I P U BL I C MA N A G E ME N T
集中连片特 困区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研究
以大关县为例
赵英 廷 李 达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昆明
6 5 0 5 0 0
【 摘要 】 受自 然地 理 条件和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云南连 片特困地 学设 施、 生均拨 款、 师资条件 的短缺从 根上制约 了教育水平和人力 资源 由于 教育 跟不上 , 人 口素质偏低 , 导 致城 乡之间差 距不 断 区的农 民工人 力资源开发・直不足 , 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 了 云 南城 乡 一体化 素质 的提高 。 的发展 进程 。 开发云南连 片特 困区的农民工人 力资源, 要在立 足于实际的 的拉 大, 进而导致进 城务工的农 民工 的文化素质普遍 偏低 。 现 实上, 在 结合 云南连 片特 因区农 民工人 力资源开发的困境 的基础上 , 要
( 二) 培训力度不够。形式化严重
现阶段 , 在对 农 民工 的培 训教育方面 , 尽管各级政 府在集 中连 片特 困区的各地 州开展了农民工的免 费培训 以提 高农 民工索质 和职业 技能 , 原 因以下三个 方面 : 一 是 宣传力度 不够。 集 中连片特 困区的各 级政 府往 往发布一 纸文件, 委托下级政 府的相关政 府单位 来加强农 民工培训 的指 导培训 , 然后 却很少下派 工作 ^ 、 员进 行现场宣传和指导 , 因此 , 下级单位 往往 没有把指示 落到实处 。 二是企业 承担 的培 训内容 没有用到实处 。 在 企 业 的培 训过程 中, 很多农 民工并不知道 企 业做了哪些工作 , 培 训 内容 也没有特 别的针对性 , 基 本上 总是只讲理论 , 不讲 实用的操作 技能 的提 升, 对 农 民工人 力资源开发 的真 正效用不大 。 三 是针对农 民工培训 成本 偏 高。 政府 和企 业在 给农 民工培训 的时 间上往往 选择 在周 末或者 是员

百万民工出乌蒙——昭通市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

百万民工出乌蒙——昭通市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

百万民工出乌蒙——昭通市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
罗荣海
【期刊名称】《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今年8月6日,镇雄县政府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农民工邹凯返乡创业,办起环保节能型砖厂。

邹凯是该县尖山乡返乡农民工,他多方筹集资金办砖厂,帮助5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

今年以来,镇雄县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4.2万人,同比增加1.03万人。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罗荣海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6
【相关文献】
1.广州农村蓝皮书:农民工变城里人成本过百万 [J],
2.浅议由人口压力到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 [J], 段玉厂
3.小小许愿水晶"变"出百万财富 [J], 一点朝阳
4.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人口压力——兼议我国从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的模式[J], 周学馨
5.\"整\"出富民良田\"变\"出美丽乡村\r——甘肃省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纪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序言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安排部署,决定开展乌蒙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工作。

规划目的:编制连片特困地区规划,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鲁甸的重大任务。

规划是实施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

做好乌蒙山区鲁甸区域规划工作,有利于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落实部门任务,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有利于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序促进片区内外要素流动,有效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扶贫效益;突出解决乌蒙山区资源承载过重的问题,拓展扶贫对象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有利于探索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新模式,创新政策措施,丰富连片开发内涵。

规划依据: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以及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等相关重要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规划区域:鲁甸县是乌蒙山片区开发云南省十五个县之一,辖12个乡镇,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规划特点: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乡镇与乡镇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在规划原则上坚持了“雪中送炭、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的政策倾向;在战略地位上展现了昭鲁城市群在乌蒙山片区中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在规划内容上突出了鲁甸资源优势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浅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浅论
而保 证 经济长 期增 长 。
人 力资 源开 发 是 一 正义 、 国民福 利 提 高 发展 的社 会 结 构
个地 前提 劳动 和制
区 社 会 进 步 、 公 平 条 件 , 不 仅 促 进 经 者 的 全 面 发 展 . 改 度 环 境 。从 而 为 经
滞后 的 问 题 还 相 当 突 出 。 据 统 计 , 在 2 0 0 8年 全 省 贫 困人 口 5 0 万 人 中 , 民 族 自 治 地 方 贫 困人 5
口 3 2 9 万 人 , 占 全 省 的 5 . 9 。 2 0 年 民 1. 68 % 08
资 源 开 发 不 同 , 物 质 资 源 不 开 发 , 它 仍 是 一 种 潜 在 的 资 源 ; 而 人 力 资 源 不 开 发 , 它 不 但 不 会
民 自 发 或 无 意 识 的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 目 前 , 少 ①
然 、历 史 、政 治 、 文 化 、 人 才 等 方 面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但 人 才 的 数 量 和 素 质 是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因素 。随 着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由主要 依 靠增 加 物 质 资 源 消 耗 向 主 要 依 靠 科 技 进 步 、 劳 动 者 素
族 自治 地 方 人 均 GD 3 元 , 比 全 省 低 30 3 P95 4 5
元 。 1 5个 人 口 较 少 民 族 聚 居 村 委 会 农 民 人 均 7 纯 收 入 16 9 元 , 比 全 省 少 14 3 元 , 景 颇 、 2 7 佤 、拉 祜 、傈 僳 等 4 个 特 困 民 族 基 本 上 处 于 整 体 贫 困状 态 。 这 些 问 题 不 仅 反 映 出 了 自然 条 件
民 族 地 区与 发 达 地 区 发 展 差 距 拉 大 的 原 因是 自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西赣南A市为例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西赣南A市为例
远。
化 问题 。 而农 村人力 资源开发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源素质不 容乐 观。据农业部有关调查 统计 数据表明 ,截至
中, 是农 产品生产者 、 不论 销售者 , 还是技术 、 、 物资 信息等服 9 4 . %。有关调查统计数 据还表明 , 5 目前我国农村 已存在大
其二 。 目前农村劳动力总数远远超 出农村耕地 面积所需 要的劳动 力 , 除乡镇企业 和服务行业能吸收一部分 的劳动力
Hale Waihona Puke 其一 , 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农村 劳动力 的有效 社会 转移 , 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实现农 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则是 的根本之条件 。 国农村人 口众多 。 我 人力资源丰富, 但人力资
21 0 0年底 . 我国农 村劳动力总数中 . 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 占 5. 1 %,初 中文化程度 占 3 . %.高 中文化程 度以上只 占 8 81 3 量隐性失业 , 近 23的劳动力处于半 闲置状态 。加之农 民 有 / 总体 自身素质较低 , 问题更是陷入困境。农 民这种文化 就业 程度 与农业科 技发展 ,特别是农业现 代化发展要求相距甚
湖北社会科学 2 1 年 第 1 0 1 2期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探讨
以 江西赣 南 A 市 为例
张祖 军 , 伟 曾
( 中国地质大学 政法学院 , 湖北 武汉 4 0 7 ) 30 4
摘要: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对农村 经济尤其是 贫困地 区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决定性作 用。因为农村人 力资 源开发不 但能提 高农 民整体素质 , 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的社会 结构和制度环境 , 而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打下坚 从 实的人文基础和 良好的外部环境 。因此 , 究和探 索农村 “ 研 人力资源扶 贫” 开发 问题 , 具有十分重要 的理论 意义。 关键词 : 农村 贫困地 区; 力资源开发 ; 人 问题探讨

浅析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浅析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浅析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者:潘子堂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2年第12期[摘要]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三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三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三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阐述了解决的措施,提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策一、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1.三都农村人口数量比例较大据县统计局统计数据三都水族自治县总人口从2004年的31.41万人,到2009年的34.21万人,增长28000人,年均增人口4667人,增长率16.67%;人口总数获得快速增长,究其原因在于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可见,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人口比重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比全省高出23.26%,比全国高出39.96%。

2.三都农村人口综合素质较低与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人口数量比例高不同,其综合素质是比较低的。

主要表现为:第一,国民受教育程度低。

第二,科技素质低,农民接受现代科技的能力不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难以在农村大范围推广。

第三,观念落后,传统的自给自足、因循守旧的观念十分严重,不愿承担风险及接受新生事物。

3.三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过大三都水族自治县生产力水平低,第二、第三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2009年在GDP比重达到65.75%。

但由于其有限的就业吸纳能力,加之对从业人员较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与相对较低的薪酬福利水平,导致就业结构虽有调整,但调整缓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巨大(见表3)。

2009年从业人口第一产业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8.10个百分点,但仍接近60%。

4.三都农村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少人才缺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近几年来,虽然得到世行贷款、义教工程款、希望工程款、深圳援助资金等帮助,教育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远远满足不了三都群众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的需求,每年都有一些孩子入不了学、读不起书、升不起学,而导致农村新劳动力素质低下。

(人力资源开发)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贫困山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贫困山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贫困山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见贫困山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太平坝乡双流坝村村主任助理包磊)贫困山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结合我乡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何将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开发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相结合。

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贫困山区经济的关键,于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充分考虑当前利益和将来发展的关系,走出壹条人力资源开发促贫困山区社会经济开发的科学发展之路。

壹、贫困山区的现状需要人力资源开发(壹)、贫困山区资源有限,贫困地区自然和经济发展不协调贫困山区大多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条件极差,使得资源开发率低下,产品交换难,从而制约资本积累,影响生产的投入,导致山区基层设施薄弱,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再次形成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的恶性循环。

(二)、人口数量大,素质低,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贫困山区由于生育观念落后,子女的养育成本较低,受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思想影响,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十分突出,人口数量难以控制。

于人口结构方面,壹是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二是年龄结构仍然较轻;三是女性初婚年龄下降,早婚早育妇女增多。

人口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集中反映于人均纯收入上,且增长速度又较慢,反映出贫困地区人口和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比较严重,人口和经济的矛盾比较突出。

贫困山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差,文盲率较高。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壹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仍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

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所以,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商品意识薄弱,竞争观念淡漠。

(三)山区贫困的核心于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低劳动力配置不合理,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资源占用少,效率低,农民增收难。

乌蒙山区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探析

乌蒙山区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探析

乌蒙山区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探析乌蒙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中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

为了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乌蒙山区脱贫致富,需要明确实施路径,下面对乌蒙山区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进行探析。

乌蒙山区需要统筹规划资源。

乌蒙山区地理条件特殊,交通不便,资源相对匮乏。

需要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并进行必要的开发和调整。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发展适合山区特点的农作物,提高农民的收入。

还需充分利用乌蒙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乌蒙山区独特的旅游项目,吸引外界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乌蒙山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乌蒙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限制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乌蒙山区需要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

教育是脱贫的关键,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乌蒙山区应加大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

还应加强技能培训,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技能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乌蒙山区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贫困地区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乌蒙山区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确保贫困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权益。

还需加强就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帮助贫困地区居民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

乌蒙山区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包括统筹规划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够帮助乌蒙山区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工人员服务体系 , 才 能 为 实现 新 时 期 反 贫 困战 略 目标 提 供 人 才 支 持 与 智 力 保 障 。 关键词 : 贫 困地 区 ; 农村人力资源 ; 可持 续 开 发 ; 成功经验 ; 问题 ;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3 .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 2 O 1 3 ) 0 2 - 0 0 2 3 - 0 5
贫 困地 区农 村 人 力 资 源可 持 续 开 发 , 是 指 政
的开 发 , 而 是 即重视 以人 为本 , 又重视 经济 效益 的 可持 续开 发 。
二、 贫 困地 区农 村人 力资 源可持 续开 发的成
功 经 验
府 及各 种社 会力 量对 贫 困地 区农村 劳 动力 的思想
改 革开放 以来 , 随着西 方人 力 资源 理论 尤 其
诸如纯 功 利 性 的短 期 行 为 或 突 击 性 的纯 政 绩 工
程, 也 不是 只重 某 一方 面或 几 方 面 的知 识 及 技 能
t e r F . Dr u c k e r ) 提 出 的 。他 认 为 , 人 力 资 源 是 具 有“ 特 殊 资产” 的资 源 , “ 和其他 所有 资源 相 比较而 言, 唯 一 的区别 就是 它是人 。 ” [ 2 此后 , 学 者们 对人 力 资源 进行 了不 同的 阐释 。其 中 , 影 响力 颇 大 的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趋势o " [ 1 3 确 定为 反贫 困 的战略 目标 。本 文试 图在 当前我 国反 贫 困 战 略 目标 指 引 下 , 以乌 蒙 山 昭通 片区为 例 , 探讨 贫 困 地 区农 村 人 力 资 源 可持 续 开
发 的 内涵 、 成功经 验 、 面 临的机 遇和 挑 战及 应 对 的 措 施和 对策 。
反 贫 困是人 类 古 老 的一 个 话 题 , 在 构 建 全 面 建 成小 康社 会 的奋斗 蓝 图里 , 我 国把 “ 到2 0 2 0年 ,
稳 定实 现扶 贫对 象不 愁吃 、 不愁 穿 , 保 障其 义 务教
道 德素 质 、 职业技 能 素 质 和 身 心健 康 素 质 等进 行

领域 的“ 现 实人 力资 源” ( 也 称“ 现实劳 动力 ” ) 和 尚
未进人 经 济活动 领 域 的“ 潜 在 的人 力 资 源” ( 也称 “ 潜在 劳动力 ” ) 。前者 表 现 为 在 业 人 口与求 业 人
口的总和 , 是 已开发 的人力 资源 ; 后者 表现 为具有


贫 困地 区农 村人 力 资源可 持续 开发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7 基金项 目: 2 O 1 O 一2 O 1 1 年 度 昭 通 市 社科 联 重 点 课 题 : 《 现 行 农 村 人 力 资 源 可 持 续 开 发 的 成 功 经 验 和 问 题 研 究—— 以 昭通 市为例》 的 阶 段 性 成果 ( 2 0 1 1 0 1 ) 。 作者 简 介 : 李 宇卫( 1 9 7 O 一 ) , 女, 云 南 江城 人 , 副教授 ,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和 反 贫 困 问题 研 究 。
第3 5卷 第 2期
V0 1 . 3 5 NO . 2
昭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4月
Apr .2 O1 3
●乌 蒙论 坛
贫 困地 区农 村人 力 资 源 可 持续 开发 研 究
念里 的贫 困地 区是 指 相 对其 它 地 区 , 贫 困程 度更 深, 贫 困农 村人 口更集 中 , 经济 、 政治、 文化 和社会 公 共设 施发 展更 落后 的集 中连 片地 区 。而人 力资 源 的开 发 对象则 是指 能够推 动经 济社 会发展 的具 有劳 动能力 的人 口总 和 , 包 括 已经进 入 经 济 活 动
— —
以乌蒙 山昭通 片 区为例
李 宇卫 , 张联 英 , 马会 琼
( 昭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 云 南 昭 通 6 5 7 0 0 O ) 摘要 : 改革 开 放 以来 , 贫 困地 区农 村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积 累 了 不 少 成 功 经 验 , 但 依 然 存 在 农 村 劳 动 力 人 口比 重 大、 文化素质差 、 投 入 不足 、 培 训 机 构 培 训 能力 弱 、 农 民务 工 收 入 不 高 、 体 制不 全 、 劳 务 输 出跟 踪 维 权 服 务 水 平 低 等 方 面 的 发 展 瓶 颈 。 只 有 通 过 明 确 目标 、 建 立和 完 善 投 入 的 长 效 机 制 、 加 大新 型职业农 民教育培训 力度 、 完 善 农民市民化的工作体系 、 加 大 对农 村 劳 动 力 创 业 的扶 持 力 度 、 建 立 健 全 农 村 人 力 资源 开发 市场 信 息 网 络 体 系 和
内涵
定 的劳 动能力 , 但 尚未谋 求 职业 的就学人 口、 家
务劳 动等 非可供 劳 动 力 人 口, 是 尚 未开 发 的 人 力
现 代 意义上 的 “ 人力资源” 概念 , 是 在上 世 纪
五十年 代 , 由著 名 的管 理 学 者彼 得 ・ 德鲁克( P e —
资源 。最后 , 这 里探讨 的人 力 资源开 发过程 , 不 是
针对性 的科 学培 育 , 使 其 对 社会 发展 及 自身 发展
产生最 大 的效 益 。需 要 进 一 步说 明 的是 , 这 一概
育、 基本 医疗 和住 房 。贫 困地 区 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增 长 幅度高 于全 国平 均 水 平 , 基 本 公共 服 务 主要
领 域指 标接 近全 国平 均 水平 , 扭 转 发展 差 距 扩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