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图片欣赏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注释、译文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注释、译文【原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齐·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今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涘(sì),水边。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孟州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méng):上翘如飞翼的屋檐。
甍,屋檐。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方:将。
滞淫:久留,淹留。
怀:想念。
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xiàn):雪珠。
鬒(zhěn):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大意】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檐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澈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2022西城高三一模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讲评

评分细则——内容作用(2分)
• 理解了诗句的景色及景色特征,要探讨其在全诗内容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 就要把写景句和全诗表达的情感主旨放在一起,看看景色描写的内容对情 感抒发的作用,即景与情的对应关系。
• 可以得分:景与情形成反差/反衬(1分) • 诗句呈现出的绚丽悦目(澄净开阔)的景物与全诗迟缓(凝重/感伤)的情
十分绚丽/非常绮丽
• “余霞散成绮”不能得分: • 把“散”理解为:消散
评分细则——内容理解(每句1分)
• “澄江静如练”可以得分: • 把“澄江”理解为:澄清的/清澄的/清澈的/清清的江水 • 把“静”理解为:平静/安静/宁静 • 把“如”理解为:像/好像/如同/仿佛 • 把“练”理解为:素绢/白绸/白练 • • 对诗句内容理解的整体把握: • 如果有一句理解到位,一句理解简单(只增了一两个字),可以给2分。 • 如果两句的理解都简单(如“余霞分散成绮,澄江平静如练”),给1分。 • 如果把诗句理解为“余霞散到/倒映到江面上”,不给分。
评分细则——内容理解(每句1分)
• 想要探讨写景句在全诗内容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先要理解诗句写了什 么景色。
• “余霞散成绮”可以得分: • 把“余霞”理解为:余霞/余下的霞/未逝的霞/夕阳下的霞/晚霞/剩下
的霞(理解为“剩下”没有诗意,根据具体表达酌情给分)
• 把“散成”理解为:铺展成/铺满/散开成为/分散成/飘散成 • 把“绮”理解为:锦缎/绮罗/绸布/布/布匹;多彩的/灿烂的/绚丽的绮;
• (理解准确,语言精练。缺少对诗人观景层次的连贯描述)
4分示例
• 内容:本句写了傍晚彩霞绮丽散在江面上,江水平静。运用比喻 手法,将平静的江水比作丝绸,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江水的平静。 在途中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引发了他的离乡别绪,以美景衬托哀 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留恋和思念,对出任宣城太守的不情愿和 对归期无望,年华将逝的惆怅。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翻译赏析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翻译赏析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译文]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出自]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赏析:此诗作于诗人离开京城建康(今南京)外任宣城太守途中,写他在傍晚时登上位于建康城西南长江南岸的三山,想到自己即将赴外地做官而对京城与长江的美景产生无限的怀念,并抒发了他的乡国愁思。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原文、赏析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原文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
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
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
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
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创作背景: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彩霞最佳十首古诗

彩霞最佳十首古诗哎呀,说到彩霞,那可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绝美画卷!你想想,每当傍晚时分,那绚丽多彩的彩霞铺满天空,是不是就像仙女织就的锦缎?“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这句诗写得多妙啊!那余霞就如同精美的丝织品,绮丽非凡。
这不就好比你在一个疲惫的日子后,突然看到了一道让你瞬间心情愉悦的彩虹吗?“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刘禹锡的这句诗更是充满了奇幻色彩。
女郎剪下鸳鸯锦去比晚霞,这画面多奇特呀!就好像是一位勇敢的冒险家,在未知的世界里发现了神奇的宝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的这一句,简直绝了!落霞和孤鹜一同飞翔,那场景,难道不像舞台上默契十足的舞者,相互配合,展现出无比美妙的姿态?“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卢照邻这句诗中的晚霞,仿佛是凤身上华丽的装饰,美不胜收。
这不就是你精心打扮,戴上最璀璨的珠宝去参加盛宴时的那种惊艳吗?“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仲殊的这句诗,让人感受到了晚霞带来的清凉和惬意。
就好像是在炎热的夏日里,突然吹来一阵凉爽的风,让人浑身舒坦。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张耒的这句,是不是让你想到,落霞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非要在夕阳西下时才展现出它最绚烂的一面?“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卢思道这句诗中的夕阳美景,伴随着菱歌,充满了生活的韵味。
这不正像我们在乡村游玩时,听到的那一声声悠扬的歌声,让人陶醉?“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来鹄的这句诗,那在夕阳下的桃树,难道不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岑参的这句,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江村和古寺旁,看着那夕阳慢慢落下。
这感觉,不就像是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在我看来,这些描写彩霞的古诗,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让我们对这美丽的彩霞有了更深的感悟和喜爱。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被这些古诗中的彩霞所打动呢?。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翻译及鉴赏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翻译及鉴赏《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翻译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歌赏析齐明帝建武二年(495)的春天,谢朓外任宣城太守,从建康乘船,逆长江西行,这首诗是五言古诗就是在乘船途中船靠三山作的。
题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人们点明了登三山的时间、地点、事情和所望的对象。
从山上回望京邑,诗中表现山自已对往昔欢会的留念和去国怀还的忧思之情。
全诗十四句分三层。
第一层是开头的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
作者以古人的“望京”来比自己的“望京”:以灞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建康,以王粲、潘岳比自己。
汉末王粲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七哀诗三首其一)》和潘岳有“引领望京邑,南路在伐珂”(《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二)之诗句。
谢朓直接说自己在望京邑,而化以王粲、潘岳的诗句点出。
王粲避乱逃离长安,潘岳负才不遇,渴望回京做大官。
他们的遭遇和心情,引起谢朓的共呜。
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第二层是以下的六句三联,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
第一联“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是写在日光的照耀下,飞动的屋脊明丽多姿,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三山在南齐都城建业之西(今南京市板桥镇西南江边)。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意思-赏析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意思|赏析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作者:佚名唐代伟大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
金陵城(今南京)西楼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领悟了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追忆前贤,这位大诗人不禁发出了古来知音难遇的长叹。
然而李白应未想到,由于他的叹赏,谢朓这句诗却在后世得到了无数的知音。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应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
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做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
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此诗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时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贴切。
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
这儿借用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去宣城为郡守,遥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晋的潘岳在河阳为县令,遥望京城洛阳一样。
王粲的《七哀诗》作于汉末董卓被杀,李傕、郭汜大乱长安之时,他在灞涘回望长安,所抒发的不仅是眷恋长安的乡情,更有向往明王贤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
谢朓这次出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也正处在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
景色美的不敢相信诗词名句

景色美的不敢相信诗词名句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7、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3、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1、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3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