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广东版)一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八 溶液
2014届高考化学冲刺讲义专题八 电化学基础

第8讲电化学基础[主干知识·数码记忆]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浙江高考)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2)(2012·江苏高考)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3)(2012·广东高考)锂碘电池,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则碘电极作该电池的负极(×)(4)(2013·福建高考)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3+2H2O(√)===CO2-(5)(2012·海南高考)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明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四种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典例](2013·安徽高考)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解析]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 mol Pb,质量为10.35 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离子不能移动,不能产生电流,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专题课堂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策略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__表示NO2浓 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
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
(2) 前 10 min 内 用 NO2 表 示 的 化 学 反 应 速 率 v(NO2) = ________mol·L-1·min-1;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
解析 加入催化剂,活化能E减小,但反应热ΔH不变,A错; 图3中c点起始时加入的H2最多,N2的转化率最高,C错;因 合成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图3中当 n(H2)相同时,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高于T2温度下达到 平衡时NH3%,所以T1<T2,D错。 答案 B
速率平衡图像题解题技巧
解析 恒容充入He时,对反应气体的浓度没有影响,正逆反 应速率不变,所以C错。恒容充入HI时,相当于加压,而对 于该反应,平衡不会移动,与图像不合,D错。恒压充入He, 相当于减压,而对于该反应,减压平衡不会移动,与图像不 合,A错。恒压充入HI时,体系的体积增大,H2和I2的浓度 都变小,正反应速率减小;而充入的是纯HI,故HI的浓度增 大,逆反应速率增大,而且最终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态各 物质的浓度完全一样,所以只有B对。
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
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解析 (1)曲线X在0~10 min达到平衡时浓度变化了0.4 mol·L-1, 而曲线Y在0~10 min达到平衡时变化了0.2 mol·L-1,所以可得X曲 线为NO2的浓度变化曲线;达到平衡时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所以b、d点均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2)NO2在0~10 min达到平衡时浓度变化了0.4 mol·L-1,所以用 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而在25 min时,NO2 的浓度由0.6 mol·L-1突变为1.0 mol·L-1,而N2O4的浓度在25 min 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得此时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了0.4 mol NO2。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第二单元常见烃的性质(69张PPT)

如何鉴别苯与甲苯两种芳香烃? 提示 用KMnO4酸性溶液,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 是甲苯,不能使其褪色的是苯。
三、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 来源 条件 常压分馏 _________ 石油 减压蒸馏 _________ 催化裂化、裂解 ______________ 产品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润滑油、石蜡等 轻质油、气态烯烃 芳香烃
【应用1】
溴水分别与酒精、己烯、苯和四氯化碳混合,充分振荡 后静置,下列现象与所加试剂不相吻合的是 A 与溴水混 合的试剂 B C ( D )。
酒精
己烯
苯
四氯化碳
现象
解析
苯和四氯化碳都能将Br2从溴水中萃取出来,Br2溶解
在其中显橙红色,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己烯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加成产物因与水 不互溶而分层。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从溴水中萃取出Br2。 答案 A
R—CH==CH2、
会被氧化 成R—COOH
KMnO4溶液褪色
加聚 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高
反应
分子化合物
三点注意………………………………………………………………………………………… 1.甲烷及烷烃性质: (1)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是饱和烃。 (2)碳原子数为5的烷烃如新戊烷常温下也是气体。
2.苯的同系物中官能团相互影响的规律 (1)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使得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能被高锰酸 钾酸性溶液氧化,而苯环不能。 (2)侧链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甲基邻、对位的H原子变得
活泼,甲苯与硝酸反应时,生成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反
应只生成硝基苯。 3.试剂、条件、反应类型“三位一体”
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类型、试剂、反应条件的对应关系如表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第八章专题八第四单元醛、羧酸和酯

第四单元醛、羧酸和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无锡质检)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解析有,所以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CHO);乙烯的同系物只能是单烯烃,而橙花醛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醛;含—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B2.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
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解析遇金属钠有气体产生,说明有机物X中含羟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A项正确;遇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说明有机物X中含醛基,B项正确;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有机物X中含有羧基,C项正确;溴能与碳碳双键、叁键发生加成反应,能氧化醛基,能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因此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有机物X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项错误。
答案 D3.(2013·常州一模)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A.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B.①分液②蒸馏③蒸馏C.①蒸馏②分液③分液D.①分液②蒸馏③结晶、过滤解析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二者发生分层,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醇溶于水,利用分液使其分离。
A为乙酸钠与乙醇混合溶液,利用蒸馏使乙醇分离。
则B为乙酸钠加入硫酸生成乙酸,蒸馏得乙酸。
答案 B4.荧光素(X)常用于钞票等防伪印刷,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B.1 mol X最多能与9 mol氢气反应C.1 mol X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D.X能与糠醛()发生缩聚反应解析A项中1 mol X(1个分子中含1个酚羟基、1个羧基)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错误;B项中1 mol X最多能与10 mol氢气反应(羰基也能与H2加成),错误;C项中1 mol X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5 mol Br2(酚羟基邻位2 mol、3 mol碳碳双键加成3 mol),错误;D项中X(含酚羟基)能与糠醛()发生缩聚反应(类似于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正确。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第五单元基本营养物质 有机合成(77张PPT)

一条规律………………………………………………………………………………………… 能水解的物质小结
类别 无机 盐
条件 溶于水
水解通式 Mn-+H2O (n-1)-+OH-或 Nn++ HM nH2O N(OH)n+nH+
水 R—X+NaOH――→R—OH+NaX △
NaOH的 卤代 水溶液, 烃 加热 在酸溶液 或碱溶液 中,加热
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
4.渗析、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渗析 盐析 变性 利用半透膜分离 一定条件,使蛋白 内 加入无机盐使 胶体粒子与分子、 质失去原有生理活 涵 胶体粒子析出 离子 性 加热,紫外线、X 条 胶体、半透膜、 较多量的轻金 射线,重金属盐, 件 水 属盐或铵盐 强酸、强碱,甲醛、 苯酚等 可逆,蛋白质 特 可逆,需多 次 不可逆,蛋白质已 仍保持原有活 点 换水 失去原有活性 性 ②蛋白质溶胶 淀粉溶胶中 消毒,灭菌,果树 实 中加浓 NaNO3杂质的除 使用波尔多液,保 Na2SO4溶液 例 去 存动物标本 使蛋白质析出
3.蔗糖与麦芽糖
(1)相似点 C12H22O11 同分异构 ①组成相同,分子式均为__________,二者互为__________ 体 ____。 水解 ②都属于二糖,能发生_____反应。
(2)不同点 蔗糖 麦芽糖 ①官能团不同:_____中不含醛基,_______分子中含有醛基,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还原新制Cu(OH)2。 ②水解产物不同:蔗糖和麦芽糖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高分子化合物 ①都属于天然______________,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 (C6H10O5)n 为___________。 水解 ②都能发生_____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