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诗句修辞整理
古诗词常考“修辞句”梳理

古诗词常考“修辞句”梳理一、比喻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李贺)(比喻、夸张)敌军似黑云般逼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位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将军形象。
3. 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布衾多年冷似铁”写出被子的寒冷和坚硬,“雨脚如麻未断绝”形象生动地写出秋雨连绵细密的特点,侧面表现作者凄苦的生活。
4.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把危亡的国事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千帆”“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人,这一对比暗含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达诗人的豁达乐观。
8.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渲染出梧桐深院的孤寂、萧瑟、凄凉的环境,表达词人难以解脱的孤寂之情。
9.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李煜)以“丝”比喻“离愁”,表现出词人的万般无奈。
1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表明词人为国杀敌的决心。
1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将雪花比作梨花盛开,描绘出边塞奇特的雪景,情趣盎然、壮美浪漫。
1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诗宋词选读修辞

(唐诗宋词选读)诗句修辞复习1、下列诗句中,与“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下列诗句中,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3、下列诗句中,与“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B.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D.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4、下列诗句中,未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C.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5、下列诗句中,于“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玉勒雕鞍游冶处。
B.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6、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自是长恨水长东。
B.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C.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D.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7、下列诗句中,与“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B.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C.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8、下列诗句中,与“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A.砌成此恨无重数B.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C.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唐诗宋词名篇选读》修辞整理

《唐诗宋词名篇选读》修辞整理唐诗宋词名篇选读修辞整理引言本文旨在对《唐诗宋词名篇选读》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整理和分析。
修辞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诗人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美丽的景象,表达深邃的情感。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修辞手法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广泛。
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诗人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诗情更加鲜活。
比如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他借用“银烛秋光冷画屏”来比喻夜晚的美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祥和。
对仗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字数等方面的呼应和呈现。
通过巧妙的对仗,诗人能够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更多的内容,增加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中的“行”和“声”形成了对仗,使得整个诗句更加韵律婉转。
赋情赋情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等方面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例如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他通过描述明月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寂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排比排比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同样的结构、词语等进行并列,起到强调和夸张的效果。
通过排比,诗人能够使句子更加凝练、生动,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手法,使整首诗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节奏感。
结语通过对《唐诗宋词名篇选读》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表达,更使诗歌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对于古代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三十首古诗中的经典修辞归类

三十首古诗中的经典修辞归类1.比喻(5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拟人(4首)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3.夸张(7首)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答李淑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借代(4首)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5.反问(4首)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6.对偶(3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7.双关(4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
宋词引用唐诗 这种修辞手法

宋词中引用唐诗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被称为“用典”或“化用”。
这种修辞手法不仅丰富了宋词的内涵,还展示了词人对前人文化的熟悉和尊重。
宋词引用唐诗的具体方式有很多种。
一种是直接引用,即词人在词作中直接摘录唐诗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直接感受到词人对唐诗的欣赏和借鉴。
另一种方式是间接引用,即词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唐诗进行再创作,将其融入自己的词作中。
这种方式需要词人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能够巧妙地将唐诗与自己的词作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宋词引用唐诗的修辞手法都能够丰富词作的内涵,增强词作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这种手法也展示了词人对前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的来说,宋词引用唐诗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修辞手法,它不仅能够增强词作的表现力,还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唐诗宋词选读诗句修辞整理

唐诗宋词选读诗句修辞整理拟人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泪眼问花花不语。
6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7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8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9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0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1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2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13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4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比喻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2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3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5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6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7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8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9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10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1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12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5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16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17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8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19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0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21 萦损柔肠,因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22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塞外敌方据点。
7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8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御苑,皇家花苑,代指长安。
9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千里雁,指兄弟如雁,各分飞于千里之外。
古人以雁比喻兄弟。
10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鸡塞,此处代指边塞,暗示戍边或远行的爱人。
《唐宋文学名篇精选》修辞整理

《唐宋文学名篇精选》修辞整理唐宋文学名篇精选修辞整理本文档旨在对唐宋文学中的经典名篇进行修辞整理,突出其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1. 唐宋文学的背景和特点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唐代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诗体,宋代则以词为重要创作形式。
唐诗婉约含蓄,富有音乐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宋词则注重情感表达,具有细腻的意境和独特的音乐美。
这些文学作品凝聚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精华,成为了后世文学的重要遗产。
2. 修辞手法分析2.1 比喻唐宋文学中广泛使用了比喻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生动地描绘了人物、景物和情感。
比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比喻雨后的景色,使诗意更加深远。
2.2 象征象征是唐宋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具象的符号来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象征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2.3 对仗对仗是唐宋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平仄和韵律的对立形成美感。
这种对仗的音韵节奏使诗词更加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呼应对仗,给诗篇增添了音乐性。
3. 名篇精选3.1 杜甫《登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比喻描绘了雨后的景色,让人产生一种宁静的美感。
3.2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3 苏轼《赤壁怀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和谐,给诗篇增添了音乐性。
以上仅为部分名篇的修辞整理,唐宋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经典之作,每一篇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800字)。
《唐诗宋词经典选集》修辞整理

《唐诗宋词经典选集》修辞整理唐诗宋词经典选集修辞整理概述本文档旨在整理和归纳唐诗宋词经典选集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使得诗词表达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特征,增强表达的形象力和感染力。
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黄鹂鸣翠柳,日照香庭”。
2. 象征:用一种事物来代表另一种事物,传达一种特定的含义。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用“床前明月光”象征思念之情。
3.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和感情,增加作品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效果,突出表达的力度和冲击力。
如李商隐的《悯农》中的“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 对偶:通过将意义对称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配对,使表达更具韵律和对称感。
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若个青天有白日,似个白日思青天”。
6. 排比: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 对比:通过对比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表达更具强烈的对比感。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8. 借代: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属性等,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意义。
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结语唐诗宋词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通过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和借代等手法,诗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对这些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欣赏和解读唐诗宋词的深层次意义,也为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希望本文所整理的修辞手法对读者有所启发,并能加深对唐诗宋词的喜爱和理解。
> 注:本文整理的修辞手法只是对唐诗宋词中的一部分常见手法的归类,具体作品中还可能包含其他特殊的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人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泪眼问花花不语。
6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7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8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9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0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1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2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13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4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比喻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2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3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5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6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7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8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9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10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1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12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5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16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17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8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19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0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21 萦损柔肠,因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22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借代1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衣:铠甲,这里指代士兵。
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
筷子一双,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
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
所以用玉箸来比喻少妇的眼泪。
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
2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相传为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此处借指捎信的人。
3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钟鼓馔玉,指富贵利禄。
钟鼓,权贵人家的音乐;馔玉,形容饮食精美,享受奢华。
4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代股都汴京,诗人想复国的愿望,因重重阻拦难以实现,心中充满悲愤,失望之情。
5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佩玉鸣鸾,舞女身上的装饰,代指舞女。
6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凤阙,这里代指长安。
龙城,汉时匈奴的要地。
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经在此获胜。
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7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8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御苑,皇家花苑,代指长安。
9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千里雁,指兄弟如雁,各分飞于千里之外。
古人以雁比喻兄弟。
10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鸡塞,此处代指边塞,暗示戍边或远行的爱人。
11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这里指旅舍。
12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此喻指艳妆的小蘋。
13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14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芳尘,指代丽人渐渐远去的身影。
15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彩笔,指代文才。
16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吴门,原指春秋吴都阊门,这里泛指吴越之地,包括词人的家乡钱塘。
长安,汉唐时的都城,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
17 应是绿肥红瘦。
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
18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
这里代指落梅。
19 玉勒雕鞍游冶处。
玉勒雕鞍,玉质的马衔,雕花的马鞍,代指华美的车骑。
20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竹西亭,扬州名胜之一,在扬州北门外,这里指代扬州。
21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木,取其花尚未大开者喻少女,言其少而美。
青楼梦,指浪漫的游冶生活。
22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盈盈,状美女之仪表,这里借指梅花。
23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汉代和唐代的京都,这里借指北宋故都汴京。
2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25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红巾翠袖,女子妆饰,代指美人。
26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凤箫,排箫,其形参差像凤翼且声如凤鸣,故名凤箫。
这里泛指音乐。
玉壶,比喻皎洁的月亮。
用典1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西汉元帝让宫里的画师给每一位宫女都画了画像,供自己挑选,只看图画不看人。
于是画师便暗做手脚,将给他行贿的宫女画得漂亮。
而王昭君认为自己的容貌很美,不屑于行贿,所以画师就故意将她画丑,使她得不到皇帝的宠幸。
后来,匈奴单于来朝,向汉朝求婚。
元帝派昭君去。
临行前召见,见昭君容貌为宫中第一,元帝非常后悔,但既已许婚,不可挽回。
2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贾谊年少的时上疏论时事,却得不到当权者的采纳,忧时念国,无可奈何。
3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暗用了春秋时越国功臣范蠡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
4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庄子·秋水》中说:鸱鸟得到一直腐鼠,看到鹓雏飞过,猜想它是来抢腐鼠吃,便对它大声叫“吓”!作者用此典故,讽刺那些猜忌、排斥他的朋党势力。
5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前者见《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后者是说鱼能传递书信,典出《玉台新咏》题名汉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诗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两句是说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
6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古调,指陆丞的《早春有望》诗。
这里是赞美陆诗的情感基调有古人之风。
陆诗今已不存。
7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泛指长着枫树的江浦。
枫叶球时经霜变红,故青枫指春天的枫树。
8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明月楼,指月下楼中的闺妇。
三国魏曹植的《七哀》诗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张若虚化用了这局诗的意思。
9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指春天的芳菲虽已消歇,但秋景亦佳,王孙自可流连山中。
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
10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运用“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讥讽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揭示了将士们的思想境界.他们拼死血战,含辛茹苦,甚至为国捐躯,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比众多为封万户候而立功边塞人的思想不知高尚了多少倍。
11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天鸡,传说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叫桃都,树枝长达三千里,树枝上有天鸡栖息。
日初出照到此门时,天鸡就开始名叫,于是天下的鸡都随之鸣叫。
12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即曹植,曾封陈王。
其诗《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13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而下,在琵琶演奏的胡乐中,还分明倾诉着她的怨恨。
传世的琵琶曲中有《昭君怨》,据说其中的歌词是王昭君所作。
14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
15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班马,离群之马。
《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杜欲注:“班,别也。
”16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濬,晋武帝时曾任益州刺史,西晋伐吴时,曾造楼船巨舰,自益州东下伐吴。
17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吴国为防止晋的攻击,在长江的险要处设有铁锁拦截船只,又在江中放置铁锥,组织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
18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秦妃,即弄玉,相传是秦穆公的女儿,嫁给萧史,学会吹箫,一日夫妻二人一起跨凤飞去,成了神仙。
19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王子吹笙,传说仙人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
20 古往今来至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韩诗外传》:春球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
21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鲈鱼正美,西晋齐王司马囧执政时,张翰(字季鹰)为大司马东曹掾。
他预知司马囧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苏州的莼菜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不久司马囧果然被杀。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表示思乡之情。
空戴南冠学楚囚,战国时,楚国的伶官钟仪在战争中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
他为了表示不忘本国,经常带着南冠。
诗人当时的情况,和被拘留在晋国的楚籍囚犯并不相同,但不能回乡是一致的。
22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垆边,指酒家。
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
”23 楼高不见章台路。
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多妓馆,京兆尹张敞无威仪,罢朝以后常走马过章台街游乐。
后以章台路代指歌妓聚居的烟花柳巷。
24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天际识归舟,化用南朝宋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句和晚唐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5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诗经·王风》中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
前人谓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遂借指故国之思。
26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只先前扬州街道。
语出唐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7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言今日欲觅芳孤山,恐将徒劳。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中,盛开梅花,为“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之地。
翠禽,翠鸟。
宋人曾慥《类说》引《异人录》载,赵师雄过罗浮山遇美人,与之对饮,有绿衣侍童舞于侧。
赵醉寐醒来,但见“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
始知所遇美女乃梅花女神,绿童为翠鸟所化。
28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因其郁然孤峙而得名。
《赣州府志》载,唐代李勉为赣州刺史时,曾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
因嫌郁孤之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
29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国难当头,还根本谈不上回乡享受美味。
这里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并不是为了思乡。
30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像许汜那种一心购置田地和房屋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恐怕会感到羞耻吧。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陈元龙很无礼,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