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冷冻水系统立管图
冷冻水水管施工工艺标准[详]
![冷冻水水管施工工艺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7b0f87a850e2524de5187e86.png)
通风空调水系统施工工艺1、空调水管施工程序2、空调水管道预制加工施工准备时,将无缝纲管除锈且刷防锈漆一道,需要开焊接坡口处将坡开好,需法兰连接的将法兰片焊接好;需丝接的加工好丝扣。
同时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上做上标记,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
3、管道支架制作安装管道支架加工制作前根据管道的材质、管径大小等按标准图集进行选型。
支架的高度与其它专业进行协调后确定,防止施工过程中管道与其它专业的管线发生冲突。
参照标准准图集05R417-1并结合支架设置的部位选择相应形式的支架,采用适当的型钢制作,以便控制管道水平和垂直位移,以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根据管道规格和安装高度,准确下料,成直角焊接并防止变形,支架制作完后涂刷防护漆。
支架螺栓孔位置须经过计算确定,定位后用台钻打眼。
选择管道的固定点,设置固定支架,如管道有热膨胀时通过支架补偿器来补偿;水平安装的管道,有水平位移,采用滑动支架;支架安装程序:拉线→描点→打眼→上支架→找正→拧紧支架安装前先拉线,给支、吊架位置打孔定位,支架安装时将支架调正后拧紧螺丝,安装平整牢固。
支架安装要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间距大小,公称直径不小于150mm的水管的活动支吊架要求采用能随膨胀收缩方向摆动的活动吊架,吊点一般设于梁上,吊架最大间距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有关章节的规定,但当吊点无法设置于梁上时,也可适当减小吊架间距,将吊点置于楼板上。
临近阀门和其他大件管道须安装辅助支架,以防止过大的应力,临近泵接头处亦须安装支架以免设备受力。
对于机房内压力管道及其他可把震动传给建筑物的压力管道,必须安装弹簧支架并垫橡胶垫圈以达到减震的目的。
管道穿墙或穿楼板处必须加套管,套管内径应比管道保温层外径大;套管处不得有管子接头焊缝,在管道保温工程竣工后,用柔性不燃材料(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墙体上的套管两端应与墙面抹灰层外平,穿楼板的套管比建筑面层高出30毫米;套管用厚度为1毫米镀锌铁皮或内径合适的钢管制作。
水管水力计算过程

6 水系统设计6.1 水系统方案选择本设计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定水量水系统,系统为闭式四管制。
闭式系统中介质不与大气接触,无论是水泵运行或停止期间,管内都始终充满水,可防止管道的腐蚀。
较开式系统水泵扬程小,水力平衡较易。
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水箱并有排气和泄水装置。
由于建筑平面内外各区均有用水点分布,由于建筑内部布管空间限制,采用同程式系统较为困难。
开始意识到同程系统易于平衡,故设计初期采用了同程式系统。
但布管发现,从水井引出的供水管需先绕到走道尽头,再绕回至另一头,接着供水至各个末端。
部分走道仅供水管就有3排,且考虑到回水管以及凝水管,共有4排空调水管,而在建筑设计中,还有生活热水管道以及生活供水管道需要布置,故对于走道空间较窄的建筑难以采用。
同时考虑到采用各层之间采用同程而每层内部采用异程式系统的大同程小异程时水系统,但布管发现,建筑水井的面积有限,由于北区和南区各只有一个水井,采用此系统将导致水井内多于4条水管,水井面积不够。
由于无法向建筑专业提资料,同时考虑建筑本身设计特点以及建筑的级别,增加水井面积的可能性不大,故不采用。
后期发现若使供水管水流速度小些,沿程阻力减小,并在每层回水干管上加平衡阀,并在各并联支管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增大并联支管的阻力,也可使管路达到平衡,故最终决定采用异程式系统。
定水量系统保持供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使供回水温发生变化。
由于水量的损失和泄露,当水量发生波动时,通过安装在回水管与供水管之间的压差控制器进行水量的调节。
系统每一层面的水量根据风机盘管的额定水流量进行计算;而整个系统的总水量需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根据最大负荷选择空气源热泵,设备的额定流量需满足根据最大冷负荷得出的水量。
因而总立管的尺寸应根据空气源热泵的总水量确定,每一层面的水管尺寸根据风机盘管的额定流量确定。
无需将所有风机盘管的额定流量相加,那是无实际意义的。
6.2 水系统分区6.3 空调冷冻水系统6.3.1 冷冻水系统形式冷冻水系统型式为一次泵变流量冷冻水系统,在供回水之间加压差控制器。
室内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房冷源及制冷设备(建筑设备)

• 因为空调系统不同,图纸内容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常用的空调系统 施工图中的图纸内容。
• 1.平面图 • 平面图是通风空调施工图的重要图纸之一,它包括各层空调平面图,
空调机房平面图等。 • 系统平面图主要表明通风空调设备、系统风道、水管道的平面布置,
其内容如下: • 1) 以双线绘出的风道、异径管、弯头、检查口、测定孔、调节阀、
• 1.冷冻水循环水泵及其作用
• 冷冻水循环水泵主要是在空调系统中完成冷冻水经空调设备将冷量 交换出去,冷冻水吸热升温后,将其送至冷水机组再冷却的动力循 环过程。冷冻水在全部空调系统中的循环动力就是冷冻水循环泵。
• 冷冻水循环泵一般采用离心水泵,根据循环水量选择多台水泵并 联,为了便于运转及调节系统中的负荷变化,可采用每台冷水机组 设置独立的循环水泵。水泵宜设减振装置,水泵进出口设金属或橡 胶软接头以减少管道振动,水泵应设有备用泵。
• 7) 风机盘管与空调水管的连接方法多为下进上出的接管方式,当采 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时,其与空调水管连接见图4.36。因风机盘管 的电机为三速电机,可调节送风速度(即调节风量),它由三速开关 控制(高、中、低速),可为手动或温控自动调节流量、风速。
• 图4.36中示出风机盘管的进出口管可连接一根旁通管,在系统初运 行时可关闭风机盘管的进出口阀,打开旁通阀,进行机外循环过 滤,避免污物进入堵塞盘管。当确定无杂物时,可关闭旁通阀,打 开进出水阀门进行正常运行。
图4.35 圆形冷却塔构造示意图 1.冷却塔外壳;2.电机;3.轴流风机;
4.喷水管及喷嘴;5.填料; 6.进风网;7.接水槽
• 冷却塔可有圆形及矩形两种类型,对工业区需大量的冷却水量 时,则采用现浇框架混凝土的凉水塔,可根据冷却水流量组合成 多间凉水塔,其组成与成品冷却塔基本相同。
冷冻水管道设计规范

一、贯彻实施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
2空调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设计规范》规定,空调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冷冻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
然而,有的工程空调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5。
有的工程因受条件限制,坡度达不到此要求,可在适当的位置增加立管加以解决。
3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
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
《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
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
4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
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
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大小不等的2~3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设计上错误地将排烟风机风量按其所担负的2~3个防烟分区总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致使排烟风机风量偏小,难以满足防火使用要求。
空调冷却冷冻水管道系统详细施工及方案

空调冷却冷冻水管道系统详细施工方案1、管道安装流程2、管道安装设计要求2.1空调水系统中管道系统的最低点,应配置DN25泄水管并安装同口径闸阀。
管道系统的最高点应配置E121型自动排气阀,口径为DN20并配同口径闸阀。
2.2每台水泵的进水管上应安装闸阀或碟阀,压力表和Y型过滤器,出水管上应安装缓闭式止回阀,闸阀或碟阀,压力表及后带护套的角型水银温度计,另外,与水泵相连接的进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减震软接头。
2.3所有阀门的位置,应设置在便于操作与维修的部位,主管上、下部的阀门,务必安装在平顶下和地面上便于操作维修处。
2.4安装调节阀,碟阀等调节配件时,应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2.5空调及热水系统管道上的调节阀,管径小于等于DN40采用截止阀或球阀;管径大于DN40的采用蝶阀。
2.6空调水系统管道上须设置必要的支、托、吊架,具体形式由安装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做法参见国标05R417-1。
2.7管道的支、吊、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在穿过支、吊、托架处,应镶以垫木。
2.8空调水系统管道对于长度超过40m的直管段,要加装波纹补偿伸缩器。
每隔40m设置一个。
波纹补偿伸缩器为轴向内压式波纹补偿器。
2.9冷水管道在穿越墙身和楼板时,保温层不应间断,在墙体或楼板的两侧应设置夹板,中间空间以玻璃棉填充。
2.10空调水管道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固定管道,并用防火材料填充。
2.11穿越沉降或变形缝处的水管应设置金属软管连接。
2.12空调立管穿楼板时,应设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
2.13管道穿钢筋混凝土墙和楼板、梁时,应根据图中所注管道标高、位置配合土建工种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时、水池壁时,应预埋刚性防水套管。
2.14除地下一层车库部分管道明装外,所有管道暗装设于吊顶内。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分析-水系统

管径㎜
15
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
管径㎜ 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
0. 4~0.5 0.3~0.4
100 1.3~1.8 1.2~1.6
20 0.5~0.6 0.4~0.5
125 1.5~2.0 1.4~1.8
25 0.6~0.7 0.5~0.6
150 1.6~2.2 1.5~2.0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分析 ——水系统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
水系统
讲解思路: 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水系统 一、冷却水系统
1、冷却塔设计
各型冷却塔的冷能力
是指该塔在设计工况和气象参数条件下的名义流量。
设计时应修正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地方的气候条件及塔的服务对象确定塔的工作流量 及台数,并留有适当备用系数。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水系统 二、冷冻水系统
三)、管材与管径 管路系统的管材的选择可参照下表选用: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水系统 二、冷冻水系统
三)、管材与管径
水管管径D由下式确定:
D=(4G/3.14v)1/2
式中:D——水管管径,m; G——管段水流量,m3/s; v——管段水流速,m/s;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水系统 二、冷冻水系统
对策:将冷却水的顶端设一个 防止真空的阀,破坏管中真空 度,当水泵停止时即不再会生 产虹吸现象,使水流失量达到 最小,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水系统
一、冷却水系统
现象:某工程制冷机的冷却塔安装 在30m高的屋顶上,地下室中设 有一水池,制冷机,冷却水泵均在 地下室中。冷却水泵的扬程为 60m水柱,水量为300m3/h, 水泵的电机容量为75KW,共3台。
冷冻水管道设计规范

冷冻水管道设计规范篇一:冷冻水管道系统安装安全制度规程空调冷冻水系统安装安全规程一、安全技术一般规定1.在拉设临时电源时,电线均应架空,过道须用钢管保护,不乱拖乱拉,电线被车辗物压。
2.电箱内电气设备应完整无缺,设有专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标准一机一闸一漏。
3.所有移动电具,都应在漏电开关保护之中,电线无破损,插头插座应完整,严禁不用插头而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4.各类电动机械应勤加保养,及时清洗、注油,在使用时遇中途停电或暂时离开,必须关闭电门或拔出插头。
5.使用切割机时,首先检查防护罩是否完整,后部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切割机不得代替砂轮磨物,严禁用切割机切割麻丝和木块。
6.在高梯、脚手架上装接管道时,必须注意立足点牢固性。
用管子钳装接管时,要一手按住钳头,一手掌住钳柄,缓缓板揿,不可用双手拿住钳柄,大力板揿,防止齿口打滑失控坠落。
7、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服从甲方及监理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
8、严禁穿拖鞋、裸背进入施工现场,热天严谨穿短袖短裤进入施工现场。
9、施工期间严禁喝酒,严禁打架斗殴、偷盗、破坏施工现场物资设备。
10、高处作业要戴好安全带,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脚手架搭设要牢固,严禁出现探头板。
11、施工现场走动必须注意洞口、临边部位,防止坠落。
注意脚下小心铁钉扎脚。
12、使用电动工具必须按操作规程使用,小心机械伤人。
开洞打眼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止伤手和眼睛13、使用焊接设备要小心烫伤。
电动工具不用时应及时拔掉插头。
14、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电炉做饭,严谨使用电热毯取暖。
15、使用人字梯时,人字梯必须四脚着地,安放平稳,梯脚有防滑措施,人字梯必须设有结实的保险拉链。
16、防锈漆、稀料等易燃物品应单独存放,并贴上醒目的防火标志。
二、关于电焊氧气乙炔切割的安全技术要点:1、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级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垂直管道支架

一、垂直管道支架1.保温管道立管支架1.1 适用范围垂直管道承重支架适用于DN200 以上冷冻水系统及其它保温立管;垂直管道固定支架适用于所有型号冷冻水系统及其它保温立管。
1.2 固定支架与承重支架及补偿器安装位置图示(示例管道DN600,管井壁为剪力墙)1.3 支架详图1.3.1 支架详图一1.3.1.1 图例1.3.1.2 规格表1)为方便套管安装及管道保温施工,型钢支架框架底部与楼板完成面的距离建议不小于150mm;2)尺寸表(mm)1.3.1.3 采购要求型钢、膨胀螺栓、镀锌螺丝均为国标规格;1.3.1.4 工艺要求1)采用本支架时,需相关结构专业考虑管道运行时的荷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2)固定支架的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焊接变形应予以及时矫正;3)如设计要求安装补偿器,则承重定支架必须设置在补偿器的上部;如设计不要求设置补偿器,则承重支架一般位于管井的最下方,设置数量依据设计要求或受力分析决定;4)立管高度在50m 以下时不需要考虑因立管伸缩导致的支管补偿,超过50m 按现场实际对支管进行补偿,支管补偿最好采用自然补偿,当自然补偿无法满足要求时采用补偿器补偿;5)只设置一个固定支架时,立管最下方第一个水平支架需要做加固处理或将其支架所用型钢型号放大;6)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见除锈防腐刷油章节),妥善保管,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成品保护措施。
7)支架肋板及支撑板的选用参见HG/T21629-1999 管架标准图或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8)图示仅为单管样式,多管时组合使用;1.3.2 支架详图二1.3.2.1 图例尺寸表(mm)1.3.2.3 采购要求型钢、膨胀螺栓、镀锌螺丝均为国标规格;1.3.2.4 工艺要求1)根据立管管径的不同现场设置立管导向支架(参见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表3.3.8);2)镀锌扁钢抱箍不宜拧紧,以防管道伸缩时对木托造成损坏;3)支架掌板安装点应首选结构梁或剪力墙,如管井壁为空心砖墙时,可将支架安装于楼板底,在其上焊接2mm 厚钢板并将套管预先焊接在钢板上,钢板的宽度应能遮住预留洞为宜(钢板紧贴楼板底)见给排水穿楼板支架;4)如管井壁为剪力墙,支架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 1.5~1.8M,2 个以上的支架应匀称安装;5)支架所选用的型钢不得切断,转角处煨弯处理,支架的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见焊接工艺章节),焊接变形应予以矫正;6)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见除锈防腐刷油章节),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