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评估的理论_模型与方法_王瑞祥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目标、效果、成本以及可行性进行评估的过程,是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评价政策的效果和问题,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推动政策的完善和改进。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目的、原则以及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或项目的有效性、效率、公正性、可行性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分析。

公共政策评估的对象涉及政府各项政策、法规、项目、计划等,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科技政策等各方面。

公共政策评估的核心是对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政策效果和影响的评估,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政策的成效和问题,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具体而言,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包括:2. 提供决策参考: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政策评估报告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政策的完善和改进。

3. 推动社会进步:公共政策评估有助于发现政策的不足和问题,为政策的改进提供指导,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公共政策评估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具体包括:2. 公正性原则:公共政策评估应当保持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地评价政策的效果和问题。

3. 可行性原则:公共政策评估应当兼顾评估的方法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政策评估的时效性。

4. 参与性原则:公共政策评估应当充分考虑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参与式评估,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评估的对象、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常用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一下几种:1. 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政策实施过程的深入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和文献调研,分析政策实施的问题和效果。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了解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进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本文将简要介绍政策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述如何建立政策评估的模型,并介绍政策评估的方法论,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评估的过程。

它旨在了解政策的可行性、效果和影响,从而为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政策评估包括政策制定方面的评估,如政策目标是否合理、政策措施是否完善等;政策实施方面的评估,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执行力度等;以及政策效果方面的评估,如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政策产出等。

建立政策评估模型是进行政策评估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收集与政策相关的数据是进行政策评估的基础。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政府部门、学术研究、媒体报道等。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数据的筛选、标准化和量化等。

模型构建:根据采集和处理后的数据,构建适合的政策评估模型。

这可以包括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建立,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如通过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推断性统计方法,探究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

主观性的客观性评价方法:在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时,可以采用客观指标为主、主观指标为辅的方法。

例如,通过政府公报、新闻报道等途径收集客观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或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方式收集群众的主观感受和意见,了解群众对政策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结合专家意见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评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时,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估。

专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和效果进行系统性、科学化的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它是为了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评价政策成效、优化政策选择和落实、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能等方面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公共政策评估一般包括政策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指标、评价的方法和评价应用的范围等几个方面。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决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效率理论、行政改革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

决策理论研究决策制定者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决策过程、方法和效果,并试图提出改进方案。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关注政府决策过程,尤其是政策类型的分配过程。

效率理论强调满足公众利益以及避免政策成本的弊端。

行政改革理论研究政府职能和结构的变化,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社会学理论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现象与模式,以及社会组织和结构。

心理学理论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内部因素,进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发展、个人兴趣与观念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网络分析和对比分析等。

系统分析将政策与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综合,将政策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政策执行机构及其所关心的领域等相结合,即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实验研究是采用随机控制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处理对象和干预措施进行跨群体和跨区域的比较实验和影响分析。

案例分析利用历史经验和已成的案例,比较观察这些案例之间的异同,提出经验教训和借鉴。

网络分析是以人们的联系和联结关系而不是组织结构和职位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社会关系的研究。

对比研究则是以比较研究方法,比较两个被选取对象间的异同,可单独选取一些地区进行局部比较研究。

公共政策评估的应用范围主要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教育教学、劳动就业、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通过公共政策评估反馈,政府能够掌握政策实施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以保证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和社会发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实施的政策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评估,目的是提供决策者有关政策成效的信息,帮助他们进行政策调整和决策优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效益评估。

效益评估主要关注政策的成效和效益,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社会经济效果来评估政策的价值。

常用的效益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率分析等。

在评估一项教育政策时,可以比较投入的教育费用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状况等指标,来评估政策的效益。

公共政策评估还可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来评估政策的效果。

随机对照实验和自然实验是常见的实证研究方法。

随机对照实验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实验组施加政策措施,对照组不施加政策措施,最后比较两组的效果差异来评估政策的影响。

自然实验则利用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有的数据来评估政策的效果,通过比较实施某项政策的地区和未实施该政策的地区的差异来分析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评估还可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主要关注政策实施的过程和机制,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和分析相关的信息。

质性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政策实施的背景、政策执行者的意图和动机,以及政策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信息对政策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分析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公共政策评估还可以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主要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多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起来评估政策的综合效果。

可以将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权衡各个方面的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政策的综合影响。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效益评估、实证研究、质性研究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等。

通过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对政府实施的政策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一、本文概述政策评估是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政策的实际效果、影响以及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估模型以及实际应用方法,以期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将首先概述政策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政策评估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模型,包括定量评估模型、定性评估模型以及混合评估模型等。

文章将介绍政策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收集和处理、评估指标的选择与确定、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解读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政策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为实际政策评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政策评估作为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融合与交叉。

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周期理论:政策周期理论为政策评估提供了时间框架和逻辑顺序。

政策周期通常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调整四个阶段。

政策评估作为周期的一环,不仅是对政策效果的检验,也是为下一轮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政策评估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

政策评估不仅是对政策本身的评价,也是对政策影响下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评估。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将政策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政策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这一理论强调政策评估的全面性和整体性,避免片面和孤立的评估。

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实证主义强调政策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量化性,注重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估。

而诠释主义则更注重政策评估的主观性和意义解释,强调评估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和解释。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学在政策评估中的重要应用,通过比较政策的成本和收益,评估政策的经济效率和效果。

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是多元化的,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进行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的评价和分析,以确定政策有效性和有效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政策的建议。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的效果和成本,还可以促进政策的效率和公平性。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包括政策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影响评估等多种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政策分析理论。

政策分析是研究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的一门学科。

政策分析包括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通过对政策的制定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政策实施的效果,为政策的完善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政策分析,可以了解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方式和成果,分析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影响,进而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成本效益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估理论。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政策效果的经济学方法,它通过计算政策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政策的经济效果。

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包括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比较三个部分,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判断政策的效益是否超过了成本,从而进一步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的经济效果,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影响评估是公共政策评估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影响评估是指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

影响评估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发现政策实施的不足之处,为政策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影响评估,可以了解政策的实施是否符合预期,是否有不良的影响,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定量方法是指通过对政策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量化分析,了解政策的效果和成本,从而为政策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定量方法包括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数学模型等。

统计分析是指通过统计方法对政策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了解政策的效果和成本,从而为政策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第九章 政策评估

第九章 政策评估

2、客观误区
以形式取代研究
政策目标的不确定
以政治取代科学
因果关系的不确定
以研究取代服务
政策效果的不确定
以社会目的取代政策目的 政府态度的不确定
图获取资源取代政策目的 评估客观数据的不确定
三、政策终结
1、政策终结的对象:
(1)功能 (2)组织 ( 3)政策
2、政策终结的方式
(1)替代 (2)合并
( 3)分解 (4)缩减
公共政策概论
邵晓光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九章 政策评估
第一节 现代政策评估及其理论发展
第二节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问题
一、政策评估的一般意义 1、政策评估的内容
(1)规范 (2)测度 (3)分析 (4)建议
2、政策评估的作用
(1)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 (2)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3)政策评估是迈向政策决策科学化的必
由之路
3、政策评估系统
(1)构成
(2)一般步骤 (3)面临的困难 (4)途径
二、政策评估理论的发展
三、政策评估的主要类别
1、政策效果评估
直接效果 附带效果 意外效果
2、政策执行评估 3、政策效率评估
第二节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问题
一、评估的首要标准与次要标准 二、评估的误区与问题
1、主观误区
以表象取代事实
3、反对既定政策终结的原因
➢利益差别 ➢习惯性 ➢认知
4、克服对政策终结阻力的对策
➢创造和谐的政策终结的气氛 ➢立场分析 ➢广泛的参与 ➢建立群体的一致性 ➢强制力 ➢利用个人的威信 ➢改变领导和管理方式 ➢加强组织沟通 ➢加强革新性 ➢折衷妥协

国外政策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政策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政策评估相关理论研究国外政策评估理论研究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 1951 年提出“政策科学”。

它是在经济学、数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门跨专业的综合科学。

评估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政策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包括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及事后评估。

随着环境和理念的转变,国外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由上表可以看出,前三代评估主要是在经验性证据与分析基础上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反映出对科学实证主义的推崇。

方法上大量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注重定量化研究,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各种数学模型、投入产出法和多元回归分析。

但过度强调管理主义,仅从市场法则和个体经济学角度,因而忽视了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问题。

当政策评估发展到“第四代”后,开始注重定性化的研究方式,突出评估者的中立角色,重视对政策利害相关者内心感受的回应,并肯定社会中存在多元价值观(M.Freeman,E.F.S.Vasconcelos,2010)。

国外政策评估方法研究国外对区域规划评估方法有深入研究。

国外政策评估方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学家史蒂芬用实验设计方法评估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社会计划”,由此政策评估开始步入较大规模的系统科学范畴。

政策评估主要分为对政策方案、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评估。

评估政策方案主要有投资—收益分析、规划平衡表、多属性分析方法;评估实施效果主要有数据统计分析、社会审计、回顾性结果评价、价值评价以及包括 3S 在内的各种技术方法等;评估实施过程核心是从实施机制角度出发,关注的是政策内在的行政管理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发生偏差的原因。

同时,政策实施评估还包含对管理者行为策略、相关利益者接受能力以及它们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地政治、经济、社会效应的分析。

评估方法包括帕累托准则、希克斯准则、可行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但融合各种观点的整体性、系统化的理论框架较少。

根据国外政策评估理论的演变,评估技术方法也分为实证本位和规范本位两种层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取得的结果与目标是否一致? 对结果的监控
一项政策 或计划
政 策与所观察到的结果间有无联系? 对政策影响力的评估
在目标 领域内 取得的结果
图 2 目标获取模型[ 3]
3. 2 侧面影响模型 目标获取模型只将政策实施后在目标领域内
的评估结论就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做了。 根据/ 路径相关0的说法, 一项新政策出台, 经
取得的结果作为评估对象, 不考虑它在整个社会范 常是为了解决原有政策所引起的新问题( 这些新问
围内带来的其它影响。实际上, 政府行为的外部效 应是很强的。一项政策实施后将会在目标领域之
题往往是由/ 侧面影响0 造成的) 。故而, 评估者所 得侧面影响的信息对于决策者制定新的政策或计
内、目标领域之外出现许多预料不到的、或不希望 划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 在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过程中, 人
收稿日期: 2002- 11- 04
#6#
王瑞祥: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们又提出了/ 系统失灵0( systemic failure) 的概念。 政府所颁布的诸项政策之间往往有重叠或冲突之 处。因而单独考察一项政策时会认为它是非常有 效的; 但如果将其置于一个复杂的政策体系之中考 察时, 会发现它的作用值得商榷。这就要求我们将 整个政策体系纳入评估 范畴, 用系 统的观点看问 题, 而不简单地就事论事。
是一个难题( 由于它们是预料之外的结果, 因而不 层次, 有意突出了目标领域内的政策效应, 显然是
可能有事先规定的衡量标准) 。如果这些/ 侧面影 响0无法评价, 那么怎 样得出最后的 评估结论呢?
有偏见的。为了消除这一缺陷, 有人提出了/ 自由 目标评估模型0, 让评估者在没有任何目标约束的
Vedung 的建议是, 能够评价的就给予评价( 如目标 条件下开展评估, 全面考察政策实施带来的方方面
目标获取模型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
政策评估模型。但是, 由于该模型将一个复杂的评 估问题处理得过于 简单, 故而 其缺点也是很 明显 的: ( 1) 政策目标可能是模糊的, 因而不易判断目标 到底有没有实现, 而且由于制定政策时的环境条件 与进行评估时相差很大, 原定目标可能早已不适合 现在的情况, 故而对它的评估也就失去了意义; ( 2) 一项政策可以设立多个目标, 而且不易从中遴选出 一个主要目标; 同时多个目标之间还可能有冲突, 因而对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很难进行; ( 3) 不考虑 政策实施后出现的非预期结果; ( 4) 决策者可能会 为实现一个战略目的而制定某项政策, 这时他宣称 的政策目标其实已意义不大, 如果只将原定目标作 为评估标准, 显然是不合适的; ( 5) 不考虑政策的实 施过程, 将政策的落实看作是一只/ 黑箱0, 而且不 考虑政策的实施成本; ( 6) / 目标获取模型0认为政 策执行者是严格按照决策者的意旨行事的, 但事实 并非如此, 如/ 政策扭曲0、/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0。
目标获取模型 ( goa-l attainment model)
侧面影响模型 ( side- effects model)
结果 ( results)
自由 目标评估模型 ( goa-l free evaluation model)
效果模型 ( effectiveness models)
系统组成成分 ( system components)
下的 9 种模型分为两大类。当成本列入考察范畴 时, 就存在比较政策成本与政策效果的问题, 这时
单地套用一般的评估准则。正如图 1 所示, 这样的 政策评估工作往往要由同行专家来进行( 适用/ 同 行评议模型0) 。当然, 一般的政策评估都应征询专 家的意见, 不过在 制定评估标准时 只将其作为参
需要采用经济模型( 其中包括了三类有一定差别的 评估方法) ; 否则, 只将政策实施后产生的效果作为 评估标准时, 有图 1 所示的 6 种模型。
1 引言
自从 1951 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 政策科 学0的概念以来, 世界各国学术界、政界对政策研究 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政策研究的范畴也从决策前 的政策分析逐渐扩展到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各
个方面。其中/ 政 策评估0 是一个很 重要的内容。 广义的/ 政策评估0包括政策的事前评估( prospect ive ex- ante evaluation) 、执行评 估( monit oring int erim evaluation) 、事后评估( retrospect ive ex- post evaluat ion) 三种类型[ 1, 2] , 但目前国外一些学者将政 策的事前评估归入/ 政策分析0( Policy Analysis) 的 范畴, 而狭义 的/ 政策 评估0 则专 指事后 评估[ 3] 。 本文所讨论的/ 政策评估0取其狭义解释。
策评估标准问题, 具体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评估模 型。
关键词: 政策评估; 评估标准; 评估模型; 评估方法; 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 G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5192( 2003) 03-0006- 06
Stuty on the Rationale, Models and Methods of Policy Evaluation
近年来, 国外政策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
个方面: ( 1) 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 ( 2) 政策评估标 准; ( 3) 政策评估的具体方法; ( 4) 政策评估活动的 制度安排及其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本文将对上 述问题做逐一介绍, 并就政策评估标准及其相关模 型进行重点分析。
2 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 4]
第三, 政策实施其次, 排除了上述例外情况后, 我们可以将余
一段时间才见效, 也可能两种 效果兼而有之。有 时, 需要对 政策实施后出现的 情况进行综合 考察
#7#
Vol. 22, No. 3
预测
2003 年第 3 期
( 运用/ 综合评估模型0) , 有时则只需将最终结果作 为评估对象( 其余的 5 种模型均属此类) 。就政策 实施效果而言, 目前存在两套基本的评估体系 ) ) ) 基于 目标的 评估( goa-l based evaluat ion) 和基于需 求的评 估( need- based evaluat ion) 。前者 对应图 1 中的/ 目标获取模型0、/ 侧面影响模型0、/ 自由目标 评估模型0; 后者包括/ 用户导向模型0、/ 相关利益 人模 型0 。
综合评估模型 (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评估模型 ( evaluatio n models)
用户的关注点等 ( client concerns etc. )
用户导向模型 ( client- or iented model)
相关利益人的关注点 ( stakeholder concerns)
成本 ) 效果模型 ( cost- effectiveness)
成本 ) 收益模型 ( cost- benefit)
专业模型 ( professional models)
同行评议模型 peer r ev iew
图 1 根据评估标准的不同建立的 10 种评估模型[ 3]
首先, 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某些具体政策, 必 须根据专家的意见制定特殊的评估标准, 而不能简
Vol. 22, No. 3
预测 FORECAST ING
2003 年第 3 期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王瑞祥
( 中国科学院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0)
摘 要: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 文从政策评 估的理 论基础、评估 标准、评估方 法、评估活
动的 制度安排及其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四个方面入手, 对国外政 策评估研究 内容做 了一个 简单的概 述, 并就政
出现的结果。政策评估者如果要客观、全面地评估 一项政策, 就必须将这些结果都纳入考察范围( 见 图 3) 。其中, / 非预期的侧面影响0 可能是评估者 最为关注的, 但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这些影响却
313 自由目标评估模型 政策评估者的任务是评价一项政策的综合效
应, 这就要求他对各种现象的判断不能带有任何主 观倾向性, 而侧面影响模型将政策效应划分为若干
政策科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它是用政治学、经 济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建立起来 的。最初解释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合理性的理论就 是经济 学上 所讲 的/ 市 场失灵0 ( market f ailure) 。 一项政策的出台是否合理, 政府干预是否有效, 就 看它能不能解决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的失灵问题, 能不能弥补/ 看不见的手0固有的缺陷。
领域内取得的结果) ; 不能评价的那些/ 侧面影响0 列举出来, 留给决策者( 或其他用户) 自行评价。总
近年来, 西方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干预 程度的加强和国内民主决策体制的完善使得/ 政策 评估0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 如何合理 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财政收入?0/ 每一笔预算支出 是否 都实 现了其 原定 目标 ?0 等 问题 成为 议会 、政府 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 / 政策评估0实践的范围 越来越广, 其理论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对于政策评估者来说, 在用/ 市场失灵0理论对 某项政策给出正面 评价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 所谓 / 政府失灵0( government f ailure) 的问题。在 某些 领域, 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政府 的介入很可能使情况更加恶化。扭曲价格信号, 制 造寻租机会或破坏市场的公正性往往是政府干预 不可避免的后果。
WANG Ru-i x iang
( I ns titute of Policy and M anagement,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Beij 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Policy evaluat ion is an impor tant problem of policy sciences. T he author studies the problem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rationale, criteria, methods and institut ional arrangement of policy evaluation. Further mo re, the author analyzes several universal policy evaluation models in t he lig ht of different evaluat ion criteria. Key words: policy evaluation; evaluatio n criteria; evaluation models; evaluation methods; institutional ar ran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