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树科植物广义形态学性状分支分析

合集下载

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槭树是一种树种,是重要的城市绿化能源。

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从槭树的特性,槭树的分类,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优势以及槭树在城市绿化例子等方面进行解读和阐述。

槭树的特性槭树属于苏铁科,一般生长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地理分布广泛。

槭树的树冠略呈伞形,树叶呈掌状羽状深裂,长1-20厘米不等,宽3-18厘米不等,有些翅果能够自然脱落,也有些翅果是半脱落的。

而且,槭树的果实具有风向传播能力,使得其种子能够很容易地传播到远处。

槭树的分类槭树共有约150种以上,分为北方槭和南方槭两大类型。

北方槭主要见于中国中、东部及日本、韩国等地;南方槭见于中国中南部、台湾等温暖地区。

其中,常见的槭树品种:枫香、红枫、三角枫、九花枫等。

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优势槭树是一种非常适合城市绿化的树种,因为它有以下优势:首先,槭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强。

由于城市环境下的气候条件和预测脉动,槭树的应对能力比较出色,较少会受到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其次,槭树在城市绿化中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槭树的树冠姿态造型高雅美观,散发出众多枝叶,成为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景观点,非常适合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进行植栽。

再次,槭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槭树有着极强的净化作用,能够吸收湿度,净化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化合物,降低城市气温,调节地下水位,保湿润泽。

因此,适当种植槭树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槭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槭树是一种城市立交桥与快速干道等城市交通道路的理想绿化树种。

在人行道,绿化带,立交桥等公共空间中种植槭树,能够创造出绿色环保、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

第二,槭树是一种城市公共绿地的常见树种。

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空间中进行植栽,能够为人们提供美好的视觉享受和休闲娱乐场所。

槭树科分种的依据

槭树科分种的依据

槭树科分种的依据中国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共有12属,大约175种,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河流岸边、草地灌木丛以及森林中。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槭树科(Aceraceae)分种的困难,专家们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分类。

一、形态特征:1、茎:槭树茎多为直立,木质或少见枝干向外弯曲,有些树种茎还具有一定的灌木性;2、叶子:多为单叶或双叶,叶形多样,有三角形、披针形、长圆形、海棠形等;3、花:伞形花序多半顶端聚生,花的性别多数种类只有雄花或者只有雌花,不同树种结实形状也不同;4、果实:果实一般为小乌枣状,由许多小核心组成,果皮有光滑膜质、粗糙茸毛或干燥角质等多种外表形态;二、生活习性:1、光照:多数槭树喜欢暖温、疏松阳光充足的环境;2、温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多数植物耐低温,但夏季高温不能长时间持续;3、水分:喜欢湿润的环境,耐缺水,许多植物能在水位低的地方生长;4、土壤:根据不同种类要求,植物有不同的土壤需求,有的喜欢疏松的土壤,有的喜欢比较紧实的土壤。

三、分布特点:1、分布范围:在世界植物分布上,槭树科(Aceraceae)以亚洲为主,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以西,有14个国家分布槭树科,但在其他地区还分布有少量槭树;2、生境:多数植物生长在河流岸边、草地或林缘,有一些在森林层中或山坡灌木丛中生长;3、受灾情况:由于部分地区植物栖息环境受到破坏,槭树科(Aceraceae)植物部分物种的人为干扰威胁,植物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生存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重要话题。

有了上述植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特点,专家们便可以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准确地槭树科(Aceraceae)分种,切实保障植物的从根本上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使得我们能够珍惜这一植物领域的重要财富。

五裂槭 槭树科槭属植物

五裂槭 槭树科槭属植物

五裂槭槭树科槭属植物五裂槭(学名:Acer oliverianum Pax)是槭树科、槭属落叶小乔木,高4-7米。

树皮平滑,淡绿色或灰褐色。

小枝细瘦,无毛或微被短柔毛。

冬芽卵圆形,鳞片近于无毛。

叶纸质,基部近于心脏形或近于截形;裂片三角状卵形或长圆卵形;裂片间的凹缺锐尖,深达叶片的1/3或1/2,上面深绿色或略带黄色;叶柄细瘦,无毛或靠近顶端部分微有短柔毛。

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生成无毛的伞房花序,开花与叶的生长同时。

翅果常生于下垂的主皇墨塾小坚果凸起,脉纹显著;翅嫩时淡紫色,成熟时黄褐色,镰刀形。

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于中国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

生于海拔1500-20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

五裂槭树形优美、枝叶浓绿,秋色金黄,且持续时间长,是优良的观叶树种;在城市绿化中,适于建筑物附近、庭院及绿地内散植;在郊野公园利用坡地片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枝、叶入药,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用于腹痛,背痘,痛疮。

片首先变红,至6月下旬全株叶片先变为金黄再转为深红色,11月初叶片才逐渐脱落,红叶观赏期长达两个月;秋叶黄色的有梓叶械、元宝械、青榨械等;春叶红艳的则有红械等。

有些品种如红枫叶色常年红艳;而小叶青皮械叶柄或叶脉出现异色,两色械叶片上面嫩橄榄绿色,下面淡紫色。

槭树的叶形变化也极为丰富,单叶中有三裂、五裂、七裂甚至多至十三裂,也有羽状复叶和掌状复叶,叶形优美的有羽毛枫、扇叶械、中华械等。

另外青榨械、葛萝械等树皮绿色,也供观赏。

形槭树多为小乔木,偶灌木或大乔木,枝条横展,树姿优美,而且多为弱阳性树种,是风景林中表现秋色的重要中层树木,每到秋季,“染得千秋林一色,还家只当是春天。

”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槭树的树叶青睐有佳,吟咏描绘之诗文屡见不鲜,但古人常将械树亦称为“枫”。

西晋潘岳在《秋兴赋》中有“庭树城以洒落”之句,说明在西晋(265一317年)以前,中国人民已经将械树栽在庭院中观赏。

槭树科

槭树科

鸡爪槭变种
• ①红枫:(cv.atropurpureum。又名红槭,紫红鸡爪槭。 叶深裂几达叶片基部,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叶红色或紫 红色。枝条紫红色,叶掌状裂,终年呈紫红色;羽毛枫, 枝条开展下垂,叶掌状7—11深裂,裂片有皱纹;蓑衣 槭,叶较小,掌状7 深裂,基部心形,先端长尖,翅果 短小。 • ②细叶鸡爪槭:(cv.dissectum)。又名羽毛枫、羽毛槭、 塔枫。叶掌状深裂达基部,为七至十一裂,裂片又羽状 分裂,具细尖齿。树冠开展,枝略下垂。 • ③深红细叶鸡爪槭,(cv.ornatum)。又名红细叶鸡爪槭、 红羽毛枫。外形同细叶鸡爪槭,但叶片呈紫红色。 • 红枫叶色终年都是红色的,而鸡爪槭叶色是冬季温度降 低才转变为红色的,
槭树科
落叶,稀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对生,无托叶,单叶,稀 复叶,不裂或掌状分裂。花小,辐射对成,两性,杂性或 单性;排成伞房,总状,穗状或聚散花序。萼片5或4,花 瓣5或4 ,稀不发育 ;雄蕊4 ~ 12 ,通常 8 ;子房上位 , 2 室 ,每室具2胚珠,中轴胎座;花柱2,分离或基都合生。 翅果
特点:叶对生,常掌状分裂。花辐射对称。翅果 分布概况:该科共2属2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高山上, 主要产地为中国和日本。中国2属全产,约150种 。①
金钱槭
落叶乔木。奇数 羽状复叶,对生; 小叶7一11枚, 圆锥花序无毛, 翅果径2~2.5cm
云南金钱槭
乔木,小叶9~15,圆锥花序密被黄绿色柔毛, 翅果径4.5~6cm
槭属
• 乔木或灌木,叶对生,单叶或复叶。雄花 与两性花同株或异株。小坚果具2果核,每 果核具长翅。
鸡爪槭
落叶小乔木。叶掌状7~9深裂,边缘色, 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坚果长2~2.5cm,两翅成 钝角

槭树种质资源与栽培技术研究

槭树种质资源与栽培技术研究
参考
第七章 槭树科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槭树科常见病害及防治
第二节 槭树科常见虫害及防治
第三节 红枝鸡爪槭枝枯病病原鉴定及防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
第八章 我国槭树科植物开发利用展望
第一节 我国当前槭树开发利用存在主要问题
二、红枫与羽毛枫整形修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红枫与羽毛枫整形修剪技术
第二节 红枝鸡爪槭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二、栽培技术
三、园林用途
第三节 槭树容器苗栽培技术
一、槭树容器栽培意义
二、槭树容器栽培基本方法
第二节 我国槭树科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前景
四、按照乔灌木形态分类
五、从分类
参考
第三章 槭树种(品种)
第一节 槭树科种介绍
第二节 槭树科园艺品种介绍
第四章 槭属植物ISSR分析及黄酮提取研究
第一节 25种槭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ISSR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槭树容器苗生产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四、槭树容器轻型栽培基质试验研究
第四节 羽毛枫等槭树造型技术
一、槭树植物造型意义
二、青枫花瓶象形造型案例
第五节 大规格槭树及树桩移栽技术
一、大规格槭树移栽
二、树桩嫁接复壮
四、金叶鸡爪槭嫁接苗移栽技术
五、一年生嫁接苗年生长节 律
六、金叶鸡爪槭主要病虫害防治
第五节 秀丽械播种育苗技术
第六节 红枫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参考
第六章 槭树园艺品种栽培技术
第一节 红枫及羽毛枫苗木栽培整形修剪技术

槭树科分类研究进展

槭树科分类研究进展
Absr c :T i p p rrve o rh n iey te hsoy a d p ee ts ts i ytmais t a t hs a e e iwsc mp e e s l h i r n rsn t u n s se t .Ac rc a ee rh v t a c ea ee rsac
类 群是研究 东亚 和北美 植物 间断分 布 的典 型材料 , 因此 深受广 大学者 的青 睐. 槭属植 物有 较为 完整 的化 石记录, 历史 、 物 、 生 地理 学 家常 把槭 属植 物作 为模 式 去研 究 . 属 与其 近缘 属 的分类 界 限清 楚, 据其 槭 依 叶对 生 以及 翅果 等共源 特征易 与其它 近缘类 群 区分,但槭属 分类 研究 因其 形态特 征 变异显 著且 高度 可 塑性 而引起 广泛 争议 . 自从 1 纪末 以来, 同的学者 建立 了各 自不 同的 分类 系统 , 9世 不 导致 此属 下分 类一 度模糊 不 清. 本文查 阅 了大量 文献 资料 , 国 内外 对槭 树科 植 物 的分类 历 史 、 粉 学 、 就 孢 同工 酶 、 分子 系统 学 以及 支序分 类学 等方 面的研究 现状做 一简要 评述 , 以后槭树科 的研 究提 供重点 和方 向. 为
摘要 : 对槭树科植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论述了槭树科系统分类历史、 孢粉学、 同工酶、 分
子 系统 学 以 及 支 序 分 类 学 等研 究 概 况 , 出槭 树 科 分类 研 究 中饱 受 争 议 的 问题 , 别 将 来 自分 子 资 料 的 研 究 指 特
结 果 与 传 统 分类 进 行 比较 分 析 . 图提 供 槭 树 科分 类 研 究 的重 点 和 方 向. 试
第3 8卷 第 1期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槭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建群树种,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其木材质地坚实,耐用耐腐,是一种理想的造纸、家具、建筑材料和木制品原料。

槭树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喜欢栽培于庭院、公园和林荫道中。

由于槭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因此其繁育技术一直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对槭树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为槭树的良种选育、栽培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文将从槭树的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槭树的生物学特性槭树属于壳斗科,共有2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中国分布有槭树的有20多种,其中以枫树为代表的大叶槭属为主要的栽培品种。

槭树喜阳,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较广。

槭树树形优美,叶片色彩丰富,因而成为了庭院绿化和园林美化的首选树种。

槭树树干多圆柱形,树皮厚而光滑,呈灰色或深棕色。

叶片对生,通常为掌状复叶,叶片辐射状排列,每片叶有三至五个小叶组成。

槭树的花期较早,开花期较短,花朵为簇生花序,花色一般为黄白色。

果期较早,果实为匣果,翅果或坚果。

二、槭树的良种选育槭树的良种选育是槭树繁育技术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通过对槭树遗传资源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已经发现了不少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适应性较强的槭树资源。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手段,加快了槭树的育种速度和效果,为槭树的良种选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槭树的良种选育过程中,主要针对木材品质、生长速度、抗逆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优良种的筛选和选育。

通过对比和分析多个槭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和性状,可以选育出更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槭树品种,提高槭树的木材产量和品质。

对于槭树的抗逆性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槭树对抗病虫害和环境变化的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各类生长环境的槭树品种。

三、槭树的栽培管理槭树的栽培管理是影响槭树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槭树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和抗逆性。

槭树科

槭树科

三角槭(三角枫)
三角槭(三角枫)
识别要点 • 落叶乔木,高达20m。 • 叶常浅3裂,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或 上部疏生锯齿. • 伞房花序顶生,有短柔毛。 • 果翅张开成锐角或近于平行。 • 花期4月,9月果熟。
• 地理分布: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北 到山东,南至广东、台湾均有分布。日本也有 分布。 • 主要习性:弱阳性,稍耐阴,有一定耐寒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 剪,寿命100年左右。 • 应用范围:秋叶变暗红色,颇为美观,宜作庭 荫树、行道树及护岸树种,也可用作绿篱,是 重要的树桩盆景材料。
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 新疆,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区的各主要城市 都有栽培。在东北和华北各省市生长较好。
• 主要习性:喜光,较耐寒,能忍受干燥的气候条件。
喜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 应用范围:本种早春开花,花蜜很丰富,是很好的
蜜源植物。本种生长迅速,树冠广阔,夏季遮荫条件 良好,可作行道树或庭园树,用以绿化城市或厂矿。
梣叶槭
梣叶槭
识别要点:
• 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小枝灰绿色,秋后变紫色, 平滑无毛;
•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形,基部广楔形或钝圆形, 先端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疏锯齿; •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丝伸长,毛发状,花药线形; • 翅果扁平,淡黄褐色, • 花期4-5月,果期9月。
梣叶槭
•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近百年内始引种于我国,、
金钱槭
识别要点:
• 落叶小乔木。
•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疏钝锯齿.
• 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 花瓣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0$)/$/ 1$’/% ,* 2,03.,#,4&)$# 5$($ 6/(
" =>&? @02, +> A(BCDE"
( /0.(+.1 2.3)+)0)# -4 5-)&.6 , 78+.#3# !"&9#(6 -4 :"+#."#3 , FE2G02H !"#$#%, ID02*)
槭树科 &’()*’(*( 是一北温带广泛分布的科,包括金钱槭属( *+,)#$-.+& 4506 , )和槭属 ( !"#$ +, )$ 个属(方文培,-9!!,-9<-) 。其中金钱槭属仅有 $ 种 - 变种,为中国特有属
!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TUI39;$"##- 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 $##-AV&-###9 ! ! 通讯作者
8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欣等:槭树科植物广义形态学性状分支分析
#B)
! 材料与方法
!"! 类群的选择 考虑到尽可能多的性状的可获得性以及分类群在槭树科两个属下(包括槭属组间)的代表性,选取 金钱槭属的 ! 个种(外类群)和槭属的 !" 个种(内类群:代表了属下的 !# 个组,根据 $%&’& ()"* 年的系 ,并以种作为终端群。 统)为研究对象(附录 () 虽然目前已有的分析认为槭树科近缘于七叶树科和无患子科的某些类群( +,--./ 0 1..234,’5,()*"; ,但由于这些近缘类群与槭树科在科间的形态变异幅度较大,某些原始的 6,77 等,())8;9&7.: 等,())") 性状状态已不再维持,不符合外类群选择的进化简约性原则(即与内类群共有的性状状态为最原始的, ,难以判断内类群性状的极性;而且这些外类群与内类群共有的性状状态太少不足以用于槭 ;’,.55<,())=) 树科内部的分支分析。根据传统的形态分析显示,形态保守的金钱槭属在本科处于较为基部的系统位置, 可作为槭属可靠的姐妹群,同时化石证据显示两者在较早的地质时期就已分开(+>?-&@2,!===) 。因此选取 金钱槭属作为研究高度分化的槭属的外类群,这种在内类群中选择其它成员的外类群标准,不但有助于确 定性状的极性,而且能为分类群提供更多共有的信息性状(A&’/4,5 0 A3..-./,()B(;+&77@542 等,()B8) 。 由于槭属是整个科的演化主干,对它的系统发育能有较好的解释,槭树科的整个结构也就明朗了。 !"# 性状的选择和编码 性状的选择以选取尽可能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性状和有明显间断性变异的数量性状为原则(桑涛和徐 。由于性状分析主要是基于较低分类阶元即组间的比较,故可供选择的稳定的同源性状较少, 炳声,())") 而且难以避免选择到一些同塑性状。根据形态观察和解剖,并结合前人的形态学观察研究( $%&’&,()"*; ,共选取了 8H 个广义形态学性 C&’.D;E@’3,()**,()*B;A4-F. 0 G&2&@ ,()B*; 6@ 等,())!;田欣等,!==() 状,包括了来自植物体外部形态和解剖学(花及花序:(! 个,果实:B 个,叶:) 个,芽:# 个,木材解 剖:# 个) 、花期(( 个) 、植物化学成分(H 个) 、细胞学(! 个)以及孢粉学(! 个)等多个学科的性状。 所有的性状均作无序处理。无序性状中,任何两个性状状态间的距离相等,其代表的数字无任何进 化意义,即 = 不比 ( 更原始(桑涛和徐炳声,())") 。不详或未知的状态则以“? ”表示。选取的性状及 其编码如下: (=)圆锥; (()总状; (!)伞房 ( I 花序类型: (=)雌雄相同; (()雌雄不同 ! I 花序类型: (=)! J # 对; (()( 对; (!)无 # I 花下有叶: (=)顶生或侧生; (()仅侧生 8 I 花序位置: (=)H; (()8; (!)花被合生; (#)无 H I 花瓣数: (=)B; (() K B; (!) L B " I 雄蕊数: (=)在花盘内侧; (()在花盘外侧; (!)无花盘; (#)在花盘上 * I 雄蕊相对于花盘的位置: (=)不裂; (()微裂; (!)无花盘 B I 花盘开裂情况: (=)雄花与两性花同株; (()雄花与两性花异株; (!)雌雄异株 ) I 花性: (=)无毛; (()有毛 (= I 花序被毛: (=)有毛; (()无毛 (( I 子房被毛: (=) K (==; (()H= J (==; (!)!= J H=; (#) L != (! I 一个花序上的花数: (=)凸起; (()扁平 (# I 坚果: (=)无毛; (()有毛 (8 I 坚果被毛: (=)中等,8H J H=M; (()较大, K H=M; (!)较小, L 8=M (H I 翅果连结角: (=)约 ( N (; (()(OH N ( 以上 (" I 翅与小坚果长度比:
!7’(0$)(: J*.(K 12 /D( L1)/MBL06( G1)ND151H0’*5 ’D*)*’/(). 3#.30 ’&)- , * ’5*K0./0’ *2*5M.0. 1L /D( L*G05M &’()*’(*(, 02’5EK02H O1/D .N(’0(. 1L *+,)#$-.+& *2K /P(2/MB.0Q .N(’0(. )(N)(.(2/02H *55 /P(2/MB/D)(( .(’B /012. 1L !"#$ 1L 4H*/*’ . .M./(G P*. ’*))0(K 1E/, >/ P*. 02K0’*/(K /D*/:-)KE( /1 /D( D0HDB5(6(5 K0./)0OEB /012 1L D1G1N5*./0’ ’D*)*’/(). 02 !"#$ , 0/ 0. K0LL0’E5/ /1 E.( ’5*K0./0’ G(/D1K /1 )(.156( /D( NDM51H(2(/0’ )(B 5*/012.D0N. 1L /D( .(’/012. *. ’E))(2/5M K(L02(K;$)>2 !"#$ , /D( .(’/012 %&’(&)& N)(.()602H G1)( *)’D*0’ ’D*)*’/(). P*. .ENN1)/(K *. O*.*5 /1 /D( )(./ 1L /D( H(2E. OE/ P0/D 51P() O11/./)*N 6*5E(;3)/D( G121NDM5M 1L *+,)#$-.+& P*. ./)12H5M .ENN1)/(K *2K /D( .0./() )(5*/012.D0N O(/P((2 /D( /P1 H(2()* P()( *5.1 .ENN1)/(K OM ’()/*02 K0./02’/ ’D*)*’/()., 8/+ 9,0%’:&’()*’(*(; *+,)#$-.+& ; !"#$ ;R1)ND151H0’*5 ’D*)*’/().; I5*K0./0’.






:3<; S 39; $##%,:;(%)
!)($ 1,($*&)$ <=**$*&)$
槭树科植物广义形态学性状分支分析 !

! 欣,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
摘要:通过 %" 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对槭树科( &’()*’(*()尤其是槭属( !"#$ +, )的主要类 群做了分支分析,结果显示:-)槭属内由于各类群分布着较多的同塑性状状态,而难以为 属下组间关系的解决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具体的性状状态分布分析显示,对于象 槭属这样在形态上分化较大的类群,由于多数分类性状在不同类群间经历了平行和逆转演 化,因而在较低分类阶元水平很难选择合适的性状来通过分支分析构建其系统发育;$)鸡 爪槭组( .(’/012 %&’(&)&)作为整个槭属的基部类群,虽然支持率较低,但与其它类群相比 在槭属内维持了较多的原始性状;3)金钱槭属( *+,)#$-.+& 4506, )的两个种作为单系得到了 -##7 的靴带支持,且和槭属作为姐妹群也得到了较好的支持。 关键词:金钱槭属;槭属;槭树科;形态性状;分支分析 中图分类号:8 9%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3 : $;## ($##%) #% : #3<; : --
万方数据 -9;! : )女,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 作者简介:田欣(
&E/D1) L1) ’1))(2.N12K(2’( 收稿日期:$##3 : -- : #;,$##% : #! : #" 接受发表
/’’






&4 卷
(吴征镒,!""!) 。槭属是槭树科的模式属,全世界约 !#$ % &$$ 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 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方文培,!"’!;()*+),)- 等,!"".;徐廷志,!""’) 。 从形态上看,槭树科植物在其两个属间可以找到明显的差别:如金钱槭属为羽状复 叶,种子翅沿其四周扩展为圆形,无芽鳞,染色体基数为 ",单珠被胚珠,/ 细胞型花粉 粒(田欣,&$$!) ;而槭属多为单叶,个别组为 / 小叶或 # 小叶或羽状复叶,种子翅沿子 房壁向左右两侧延伸呈矩圆形或镰刀形,具芽鳞,染色体基数为 !/,双珠被胚珠,& 细胞 型花粉粒(田欣,&$$!) 。然而,在这两个属内部的分化趋势却截然不同,金钱槭属仅由 两个种和一个变种组成,且形态上较为一致;槭属无论是在组级水平还是种级水平上都显 示为一个高度分化的类群,其组间的分化在营养器官(叶和芽鳞) 、生殖器官(花序、花 和果实) 、微形态(木材解剖、花粉形态)和化学成分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叶型由 单叶到 / 小叶、# 小叶、至复叶,其中单叶又分为不裂、/ 裂、# 裂、0 裂至更多分裂,芽 鳞对数由 & 对到 !$ 对以上,花序类型包括圆锥状、总状和伞形等,花瓣 . 数、# 数至无花 被,花盘高度发育至完全退化,翅果张开的角度由直立、锐角、直角到钝角甚至水平,花 粉类型从三孔沟到三沟,其外壁纹饰也存在明显的区别(田欣等,&$$!)等等。如此广泛 的变异范围无论是对属下类群的划分还是系统发育重建都带来很大的困难。 前人对于槭树科(主要针对于槭属)的系统发育研究多是基于经典形态分类,即通过 某些性状的相似性比较,来推测槭属下组间的系统关系,然而对于这些基于不同性状组合 和加权的分析往往难以得到一致的结论。不难理解,对于象槭属这样一个物种丰富且高度 分化的类群,要想通过十几个甚至是几个(即便是很有分类学价值)的形态性状来确定其 系统演化关系是很困难的。 自从 1)--23(!"#$,!"44)建立了分支系统学的理论框架以来,分支系统学逐渐成为 系统发育重建的重要研究方法。56*7) 8 9:-:2 (!"’0)选取了包括花序、花、果、叶、芽、木 材解剖及染色体等在内的 ". 个形态性状,对现存槭树及化石种的组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较 为全面的一个分支分析,从而将槭属的现存种类划分为 . 个类群,可惜这个系统发育分支图未 就各分支的可靠性给予说明。同时,结果显示,由于大多数的演化状态是平行或逆转的结果, 尤其是在花序和花部结构上,更容易产生平行的退化和缺失结构(56*7) 8 9:-:2 ,!"’0) ,这就 为基于形态性状的分支结构带来了很大的不可靠性和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此外,56*7) 8 9:-; :2 (!"’0)的分支分析最大的缺憾就是分析方法较为粗略,未对各性状在分支上的分布及其可 信度展开讨论,这可能受限于当时的分支分析理论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发展水平。 随着分支系统学理论的相对成熟与完善,尤其是近 !$ 年来相应计算机分析软件(如 52-<*:+:、=:><*:+) 及 ?@A? 等)的快速发展和更新,用分支分析的方法不但使分类群系 统发育的重建更为准确可信,而且通过分析各性状状态对系统重建的贡献及其在分类群间 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解释重建的系统发育图谱。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选择了传统上一般认为在槭树科属间及组间(槭属)具有较大 分类价值的形态性状,通过分支分析来构建分支系统树。由于现有的研究表明,基于形态 性状的分析难以就槭属这样一个高度分化的类群的系统发育进行重建,故我们不奢望由此 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分支图,但求在构树的基础上,通过对形态性状状态的分布和变化的分 万方数据 析为槭树科的形态演变和分化式样研究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