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复习题计算题1、3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750K ,150kPa ,先恒容冷却使压力降至50kPa ,再恒温可逆压缩至100kPa ,求整个过程的Q ,W ,ΔU ,ΔH ,ΔS.2、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98K 、202.65kPa 经下列途径使其体积加倍,试计算每种途径的终态压力及各过程的Q 、W 、ΔU 值,(1)等温可逆。

(2)绝热可逆3、某双原子理想气体2mol 从始态350K ,200kPa 经过如下四个不同过程达到各自的平衡态,求各过程的功W 。

(1)恒温可逆膨胀到50kPa (2)恒温反抗50kPa 恒外压不可逆膨胀 (3)绝热可逆膨胀到50kPa (4)绝热反抗50kPa 恒外压不可逆膨胀4、在一带活塞的绝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隔板两侧分别为2mol ,273.15K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 及5mol ,373.15K 的双原子理想气体B ,两气体的压力均为100kPa ,活塞外的压力维持在100kPa 不变。

今将容器内的绝热隔板撤去,使两种气体混合达到平衡态,求末态的温度T 及过程的W ,U ∆,H ∆.5、计算1molO 2(g)(设为理想气体),由298K 、1p θ经下列过程压缩到3p θ时以下各热力学量的变化U H W Q S ∆∆∆、、、、。

已知,2() 3.5p m C O R =(1)恒温可逆压缩到3p θ(2)绝热可逆压缩到3p θ(3)绝热不可逆恒外压3p θ压缩至平衡6、1molCH 3C 6H 5在其沸点383.15K 时蒸发为气.求该过程的Q,W,ΔU,ΔH,ΔA,ΔG,ΔS,已知该温度下CH 3C 6H 5的气化热为362kJ ·kg -1。

7、容积为0.1m 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的温度分别为0℃,4Ar mol 的(g)及1500C, 2 mol 的Cu(s)。

现将隔板抽调,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及过程的∆H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物理化学》练习题⼀、填空题1.理想⽓体经过节流膨胀后,焓____(升⾼,降低,不变)。

2.()0T dH dV =,说明焓只能是温度的函数,与_____⽆关。

3.1molH 2(g )的燃烧焓等于1mol_______的⽣成焓。

4. 物理量Q 、T 、V 、W ,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与过程有关的量是;状态函数中属于⼴度量的是;属于强度量的是。

5.焦⽿汤姆逊系数J-T µ= ,J-T 0µ>表⽰节流膨胀后温度节流膨胀前温度。

6.V Q U =?的应⽤条件是。

7.热⼒学第⼆定律可表达为:“功可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

8.⽤ΔG ≤0判断过程的⽅向和限度的条件是_________。

9. 热⼒学第三定律的表述为。

10. 写出热⼒学基本⽅程d G = 。

11. 卡诺热机在T 1=600K 的⾼温热源和T 2=300K 的低温热源间⼯作,其热机效率η=___。

12. ⾼温热源温度T 1=600K ,低温热源温度T 2=300K 。

今有120KJ 的热直接从⾼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此过程ΔS =________。

13. 1mol 理想⽓体由298K ,100kpa 作等温可逆膨胀,若过程ΔG =-2983J ,则终态压⼒为。

14. 25°C 时,0.5molA 与0.5mol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ΔS= 。

15. ⼀定量的理想⽓体经历某种过程变化到终态,若变化过程中pV γ不变,则状态函数(ΔS 、ΔH 、ΔU 、ΔG 、ΔA )中,不变。

16. 在⼀定的温度及压⼒下,溶液中任⼀组分在任意浓度范围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___________。

17. 25°C 时,10g 某溶质溶于1dm 3溶剂中,测出该溶液的渗透压Π=0.4000kpa ,该溶质的相对分⼦质量为________18. 氧⽓和⼄炔⽓溶于⽔中的享利系数分别是717.2010Pa kg mol -和811.3310Pa kg mol -,由享利定律系数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在⽔中的溶解度⼤于在⽔中的溶解度。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后,焓____(升高,降低,不变)。

2.()0T dH dV =,说明焓只能是温度的函数,与_____无关。

3.1molH 2(g )的燃烧焓等于1mol_______的生成焓。

4. 物理量Q 、T 、V 、W ,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与过程有关的量是 ;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量的是 ;属于强度量的是 。

5.焦耳汤姆逊系数J-T μ= ,J-T 0μ>表示节流膨胀后温度 节流膨胀前温度。

6.V Q U =∆的应用条件是 。

7.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达为:“功可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而 。

8.用ΔG ≤0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条件是_________。

9.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为 。

10. 写出热力学基本方程d G = 。

11. 卡诺热机在T 1=600K 的高温热源和T 2=300K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其热机效率η=___。

12. 高温热源温度T 1=600K ,低温热源温度T 2=300K 。

今有120KJ 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此过程ΔS =________。

13. 1mol 理想气体由298K ,100kpa 作等温可逆膨胀,若过程ΔG =-2983J ,则终态压力为 。

14. 25°C 时,0.5molA 与0.5mol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ΔS= 。

1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种过程变化到终态,若变化过程中pV γ不变,则状态函数(ΔS 、ΔH 、ΔU 、ΔG 、ΔA )中, 不变。

16. 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溶液中任一组分在任意浓度范围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___________。

17. 25°C 时,10g 某溶质溶于1dm 3溶剂中,测出该溶液的渗透压Π=0.4000kpa ,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18. 氧气和乙炔气溶于水中的享利系数分别是717.2010Pa kg mol -⨯⋅⋅和811.3310Pa kg mol -⨯⋅⋅,由享利定律系数可知,在相同条件下,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复习题计算题1、3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750K ,150kPa ,先恒容冷却使压力降至50kPa ,再恒温可逆压缩至100kPa ,求整个过程的Q ,W ,ΔU ,ΔH ,ΔS.2、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98K 、202.65kPa 经下列途径使其体积加倍,试计算每种途径的终态压力及各过程的Q 、W 、ΔU 值,(1)等温可逆。

(2)绝热可逆3、某双原子理想气体2mol 从始态350K ,200kPa 经过如下四个不同过程达到各自的平衡态,求各过程的功W 。

(1)恒温可逆膨胀到50kPa (2)恒温反抗50kPa 恒外压不可逆膨胀 (3)绝热可逆膨胀到50kPa (4)绝热反抗50kPa 恒外压不可逆膨胀4、在一带活塞的绝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隔板两侧分别为2mol ,273.15K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 及5mol ,373.15K 的双原子理想气体B ,两气体的压力均为100kPa ,活塞外的压力维持在100kPa 不变。

今将容器内的绝热隔板撤去,使两种气体混合达到平衡态,求末态的温度T 及过程的W ,U ∆,H ∆.5、计算1molO 2(g)(设为理想气体),由298K 、1p θ经下列过程压缩到3p θ时以下各热力学量的变化U H W Q S ∆∆∆、、、、。

已知,2() 3.5p m C O R =(1)恒温可逆压缩到3p θ(2)绝热可逆压缩到3p θ(3)绝热不可逆恒外压3p θ压缩至平衡6、1molCH 3C 6H 5在其沸点383.15K 时蒸发为气.求该过程的Q,W,ΔU,ΔH,ΔA,ΔG,ΔS,已知该温度下CH 3C 6H 5的气化热为362kJ ·kg -1。

7、容积为0.1m 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的温度分别为0℃,4Ar mol 的(g)及1500C, 2 mol 的Cu(s)。

现将隔板抽调,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及过程的∆H 。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

物理化学复习题(上册)(热力学部分,一)1.指出下列过程中,⊿U、⊿H、⊿S、⊿F、⊿G何者为零:①理想气体不可逆恒温压缩;②理想气体节流膨胀③实际气体节流膨胀④实际气体可逆绝热膨胀⑤实际气体不可逆循环过程⑥饱和液体变为饱和蒸气⑦绝热恒容没有非体积功时发生化学变化⑧绝热恒压没有非体积功时发生化学反应2.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试填 >、=、<⊿U 0;⊿H 0;⊿S 0;⊿F 0;⊿G 03. A和B两种气体按下列方式混合:A(T,V)+B(T,V)→A+B(T,V),.试填 >、=、<⊿U 0;⊿H 0;⊿S 0;⊿F 0;⊿G 04.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Pa,现有下列过程:1mol H2O(L)--------------------------------------------------→1mol H2O(g)20℃,2338Pa p外= 0 ,T环=20℃20℃,2338Pa试填 >、=、<⊿U 0;⊿H 0;⊿S 0;⊿F 0;⊿G 05.水的正常冰点为0℃,现有下列过程:1mol H2O(L)--------------------------------------------------→1mol H2O(s)0℃,101325Pa p外=101325Pa ,T环= 0℃0℃,101325Pa试填 >、=、<⊿U 0;⊿H 0;⊿S 0;⊿F 0;⊿G 06 水的正常冰点为0℃,现有下列过程:1mol H2O(L)--------------------------------------------------→1mol H2O(s)-5℃,101325Pa p外=101325Pa ,T环= -5℃-5℃,101325Pa试填 >、=、<⊿U Q p;⊿H Q p;⊿S ⊿H/T;⊿F 0;⊿G 0;⊿S 07. 计算下列各恒温过程的熵变(气体为理想气体):①1mol 体积为V的N2与1mol 体积为V的Ar混合成为体积为2V的混合气体;②1mol 体积为V的N2与1mol 体积为V的Ar混合成为体积为V的混合气体;③1mol 体积为V的N2与1mol 体积为V的N2混合成为体积为2V的N2;④1mol 体积为V的N2与1mol 体积为V的Ar混合成为体积为V的N2.8. 某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 RT +αp,其中α是常数。

物理化学物化上册复习

物理化学物化上册复习

物理化学上册复习题选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1、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2、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U与温度确定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了。

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而且环境也复原了。

5、理想气体非等压过程温度从T1升至T2,其焓变为ΔH=∫T1T2 C p dT6、节流膨胀过程,不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也不论结果温度下降还是上升,都是等焓过程。

7、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 O (500K) = 0 。

8、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r H m=-92.36kJ.mol-1其中的mol-1意指每生成1mol NH3(g)的热效应。

9、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ðU/ðV)P=0,(ðU/ðP)V=010、1mol水在1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T1T2 C p,m dT。

1、对2、错。

前一句是对的。

错在后一句:状态函数只要有一个改变了,状态就改变了。

相应的,状态变了就不一定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变。

3、错。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温度和内能确定,实际上只确定了一个状态变量。

4、错。

卡诺循环一周,体系复原了,但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并对环境作功。

故环境并未复原。

而所谓可逆过程体系,环境同时复原是指可逆过程发生后,过程逆向按原手续进行,当体系复原时,环境也同时复原。

5、对。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6、对。

7、对。

标准态只规定压力为P0,而没规定温度。

即任一温度下都有相应的标准态,其标准生成焓都为零。

8、错。

该mol-1系反应进度1mol,对该反应即生成2molNH3。

9、错。

两式的下角标换为T方成立。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上册一、选择题1. 在物理化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能量变化有关?A. 熵B. 焓C. 吉布斯自由能D. 熵变答案:B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ΔH - TΔSD. ΔA = ΔU + pΔV答案:A3. 化学平衡常数Kc与温度T的关系可以通过哪个方程式描述?A. Van't Hoff方程B. Arrhenius方程C. Nernst方程D. Le Chatelier原理答案:B二、填空题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______总是增加的。

答案:熵5. 电化学中的法拉第定律表明,电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量与产生的电荷量成正比,比例系数是______。

答案:法拉第常数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是______,T是温度。

答案:气体常数三、简答题7.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是开尔文-普朗克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不可能实现一个循环过程,其唯一结果就是将热量从冷处传到热处。

8. 解释什么是化学动力学中的活化能,并说明它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活化能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达到活化状态所需的最小能量。

活化能越高,反应物分子达到活化状态的难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之,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

四、计算题9. 已知某理想气体在298K时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求该气体在1atm和273K时的摩尔体积。

答案:首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V=nRT/P。

由于气体为理想气体,所以P1=1atm,T1=298K,V1=22.4L/mol。

将这些值代入,得到V1=nR*298/1。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理化学总复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只适用于:(A)单纯状态变化(B)相变化(C)化学变化(D)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时绝热压缩到500K,则其焓变∆约为:4157JH3.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单质的焓值均为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不可逆循环过程(B)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 )0)TU(V =∂∂ (B ) 0)V U (T =∂∂ (C ) 0)P U (T =∂∂ (D )0)PH(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A ) Q = 0 ;H ∆ =0;P ∆< 0 (B ) Q = 0 ;H ∆ = 0;P ∆> 0 (C ) Q > 0 ;H ∆ =0;P ∆< 0 (D ) Q < 0 ;H ∆ = 0;P ∆< 0 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压力从p 1升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计算题1、3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750K ,150kPa ,先恒容冷却使压力降至50kPa ,再恒温可逆压缩至100kPa ,求整个过程的Q ,W ,ΔU ,ΔH ,ΔS.2、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98K 、202.65kPa 经下列途径使其体积加倍,试计算每种途径的终态压力及各过程的Q 、W 、ΔU 值,(1)等温可逆。

(2)绝热可逆3、某双原子理想气体2mol 从始态350K ,200kPa 经过如下四个不同过程达到各自的平衡态,求各过程的功W 。

(1)恒温可逆膨胀到50kPa (2)恒温反抗50kPa 恒外压不可逆膨胀 (3)绝热可逆膨胀到50kPa (4)绝热反抗50kPa 恒外压不可逆膨胀4、在一带活塞的绝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隔板两侧分别为2mol ,273.15K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 及5mol ,373.15K 的双原子理想气体B ,两气体的压力均为100kPa ,活塞外的压力维持在100kPa 不变。

今将容器内的绝热隔板撤去,使两种气体混合达到平衡态,求末态的温度T 及过程的W ,U ∆,H ∆.5、计算1molO 2(g)(设为理想气体),由298K 、1p θ经下列过程压缩到3p θ时以下各热力学量的变化U H W Q S ∆∆∆、、、、。

已知,2() 3.5p m C O R =(1)恒温可逆压缩到3p θ(2)绝热可逆压缩到3p θ(3)绝热不可逆恒外压3p θ压缩至平衡6、1molCH 3C 6H 5在其沸点383.15K 时蒸发为气.求该过程的Q,W,ΔU,ΔH,ΔA,ΔG,ΔS,已知该温度下CH 3C 6H 5的气化热为362kJ ·kg -1。

7、容积为0.1m 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的温度分别为0℃,4Ar mol 的(g)及1500C, 2 mol 的Cu(s)。

现将隔板抽调,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及过程的∆H 。

假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已知Ar(g)和Cu(s)的摩尔等压热容C p,m 分别为20.786J.mol.K -1及24.435 J.mol.K -18、在298.15K 的等温情况下,两个瓶子中间有旋塞连通。

开始时,一侧放0.2mol O 2,压力为0.2×101.325 kPa ,另一侧放0.8mol N 2,压力为0.8×101.325 kPa ,打开旋塞后,两气互相混合。

计算:(1) 终了时瓶中的压力(2) 混合过程中的Q ,W ,ΔS ,ΔU ,ΔG 。

(3) 如设等温下可逆地使气体回到原状,计算过程中的Q 和W9、设有压力为p θ,温度为293K 的理想气体3dm 3,在等压下加热,直到最后的温度为353K 为止。

计算过程中的W 、ΔU 、ΔH 和Q 。

已知该气体的等压热容为:C p,m =(27.28+3.26×10-3T )J·K -1·mol -1。

10、常压下将10g ,30℃的水和20g ,70℃在绝热容器中混合,求最终水温及混合过程中的熵变。

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C p =4.184J.K -1.g -1。

11、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K 、p θ,计算下列变化后的各个ΔG m 值。

设该条件下气体摩尔熵为100 J·K -1·mol -1(1)恒压下体积加倍 (2)恒容下压力加倍 (3)恒温下压力加倍12、已知在C 05-,冰和水的密度分别为916.7 kg.m -3和999.2kg.m -3,在C 05-时,水和冰的平衡压力为59.8 Mpa ,今有1 kg 的C 05-的水在100kPa 下凝固成同温同压下的冰,求过程的吉布斯函数变。

(假设水和冰的密度不随压力变化)13、已知25℃液体水H 2O(l)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Pa ,试计算25℃及1p θ的1mol 过冷水蒸气变成同温同压的H 2O(l)的G ∆,并判断过程是否自发.14、已知25℃时液态水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112(,)237.129f m G H O l KJ mol K θ--∆=-⋅⋅,水在25℃时的饱和蒸汽压 3.1663p kPa =,求25℃时水蒸气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15、恒T 、p 下,1molA(l)和2molB(l)混合,混合物的体积为140cm 3,现混合物中加入0.0001mol(极少量)A(l)后,测得混合物体积增加0.002cm 3,求该T 、p 下A(l)和B(l)的偏摩尔体积。

16、25g 的CCl 4中溶有0.5455g 某非挥发性溶质,与此溶液达到平衡的蒸气压为11.1888kPa ,而同一温度下纯CCl 4的饱和蒸气压为11.4008kPa ,求(1)此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元素分析,溶质中含C 为94.34%,含H 为5.66%(质量分数),确定溶质的化学式。

17、1.22×10-2 kg 苯甲酸,溶于0.10kg 乙醇后,使乙醇的沸点升高了1.13K,若将1.22×10-2 kg苯甲酸溶于0.10kg 的苯中,则苯的沸点升高了1.39K ,计算苯甲酸在两种溶剂中的分子量,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18、某一新合成的有机物(X ),其中含碳63.2%,氢8.8%,其余的是氧(均为质量百分数)。

今将该化合物7.02×10-5kg 溶于8.04×10-4kg 樟脑中,凝固点比纯樟脑低15.3K ,求X 的摩尔质量及化学式。

樟脑的K f =40K·mol -1·kg 。

19、人的血液(可视为水溶液)在101.325 kPa 下于-0.56℃凝固,已知水的K f =1.86K ⋅mol -1⋅kg, 求:(1)血液在37℃时的渗透压。

(2)在同温度下,1dm 3蔗糖(C 12H 22O 11)水溶液中需含有多少克蔗糖时才能与血液有相同的渗透压。

20、某稀水溶液含有非挥发性溶质,在271.7K 时凝固,求:(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

(2)在298.15K 时的蒸气压(该温度时纯水的蒸气压为3.178kPa )(3)298.15K 时的渗透压(假定溶液是理想的)。

已知水的11.86f K K kg mol -=⋅⋅,10.52b K K kg mol -=⋅⋅21.(1)求4.40%葡萄糖(C6H12O6)的水溶液,在300.2K 时的渗透压。

(2)若将溶液与水用半透膜隔开,试问在溶液的一方需要多高的水柱才能使之平衡。

(溶液的密度为1.015×103kg ·m -3)22、液体A 与液体B 形成理想混合物。

在343.15K 时,1molA 和2molB 所形成混合物的蒸气压为50.663kPa ,若在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A ,则混合物的蒸气压增加到70.928kPa ,试求:(1)A p *和B p * (2)对第一种混合物,气相中A 、B 的摩尔分数各为若干?23、在 97.11℃时,纯水(H 2O )的饱和蒸气压为91.3 kPa 。

在此温度下,乙醇(C 2H 5OH )的质量分数为 3%的乙醇水溶液上,蒸气总压为 101.325 kPa 。

今有另一乙醇的摩尔分数为2%的乙醇水溶液,求此水溶液在 97.11℃下的蒸气总压。

24、已知固体苯的蒸气压在273.15K 时为3.27kPa ,293.15K 时为12.303kPa ,液体苯的蒸气压在293.15K 时为10.021kPa ,液体苯的摩尔蒸发热为34.17kJ •mol -1。

求:(1)303.15K 时液体苯的蒸气压(2)苯的摩尔升华热25、银可能受到H 2S(g)的腐蚀而发生下面的反应:H 2S(g)+2Ag(s)===Ag 2S(s)+H 2(g) 298K ,p θ压力下,将银放在等体积氢和H 2S 组成的混合气中。

已知298K 时,Ag 2S(s)和H 2S(g)和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分别为-40.26 和-33.02kJ·mol -1(1)试问是否可能发生腐蚀而生成硫化银。

(2)在混合气中,硫化银的百分数低于多少,才不致发生腐蚀?26、在真空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 4HS ,于25℃下分解为NH 3(g)与H 2S(g),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6 kPa 。

(1)当放入NH 4HS 时容器中已有39.99 kPa 的H 2S(g),求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力(2)容器中原有6.666 kPa 的NH 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 2S ,才能形成NH 4HS 固体?27、在448~688K 的温度区间内,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下面的气相反应:I 2+环戊烷→2HI+环戊二烯,得到K θ与温度的关系为51034ln 17.39 4.575K K Tθ=- (1)计算在573K 时,反应的r m G θ∆、r m H θ∆和r m S θ∆(2)若开始时用等量的I 2和环戊烯混合,温度为573K ,起始总压为101.325kPa ,试求平衡后I 2的分压(3)若起始压力为1013.25kPa ,试求平衡后I 2的分压28、在一个抽空的恒容容器中引入氯和二氧化硫,若他们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则在375.3 K 时的分压应分别为47.836和44.786 kPa ,将容器保持在375.3 K ,经一定时间后,总压力减少至86.096 kPa ,且维持不变,求下列反应的K θ2222()()()SO Cl g SO g Cl g =+29、1000k 时,反应:C(s) + 2H 2(g) = CH 4(g)的θm r G ∆=19.397kJ.mol -1,现有与C(s)的混合气体,其组成(体积分数为):¢(CH 4)=0.10, ¢(H 2)=0.80, ¢(N 2)=0.10 问:(1) T=1000k ,p=100kPa 时,能否生成甲烷?(2) T=1000k ,p 增加到多少时,才能生成甲烷?30、温度为T 在容积为V 的容器中,充入1mol H 2,3mol I 2,设平衡后有xmol HI 生成。

若再加入2molH 2,则平衡后HI 的物质的量为2x mol ,试计算K p 值。

证明题1、求证:(1){()}V V P dU C dT T p dV T ∂=+-∂ (2)对理想气体:0)(=∂∂T VU 2、求证:(1){()}P P V dH C dT V T dP T ∂=+-∂ (2)对理想气体:()0T H P∂=∂ 3、求证:(1)()()V P V P C C T T dS dP dV T P T V ∂∂=+∂∂ (2)对理想气体:ln ln V p dS C d p C d V =+4、试证明:()()p V V T P H C C V T P ∂∂⎡⎤-=--⎢⎥∂∂⎣⎦ 5、证明:()()p p p U V C p T T∂∂=-∂∂,并证明对于理想气体有()0 ()0V T T C H V V ∂∂==∂∂问答题1、下图为水的相图,请回答:(1)标出图中的g 、l 、s 的区域(2)曲线OA 、OB 、OC 各表示什么?(3)O 点表示什么,在此点状态存在几个相?2、下图为碳的相图,试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曲线OA 、OB 、OC 分别代表什么?(2)说明O 点的含义(3)在2000K 时,增加压力,使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一个放热反应,试从相图判断两者的摩尔体积V m 哪个大?3、部分互溶双液系A和B的沸点组成图如图所示:(a)标出各区相态(b)有一摩尔分数为0.6x 的混合物在敞开容器中加热时,其沸点和气相组成各是多少4、NaCl—H2O 所生成的二组分体系,在252K 时有一个低共熔点,此时冰、NaCl.2H2O(固)和浓度为22.3%(质量百分数,下同)的NaCl 水溶液平衡共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