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
赵元任语用学思想探讨

赵元任语用学思想探讨语用学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研究分支,有关语用学历史,先中国古代著名学者赵元任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赵元任是北魏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把思想和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汉语语用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能力。
其主要学术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器种的铭刻、汉英词编、辞识注释和文体学理论,本文以这四个方面为主要讨论点,对赵元任的语用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赵元任的器种铭刻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在《唐韵》中曾经提出将来用于汉语句子的“器种”,即器种铭刻,是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研究,以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汉语语法及语用学。
这一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语文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赵元任在汉语语法及语用学意义上的杰出成就,也都是建立在器种铭刻作为重要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赵元任在汉英词编中也有重大贡献。
他把汉语和英语的词语进行了比较,并将其作为一本书汇编出版,这本书名为《汉英字典》,这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汉语的学习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英语有极大帮助。
书中收入了近四千多个汉字和中文释义,令人印象深刻。
《汉英字典》的出版,使人们更容易地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汉语语言的统一。
第三,赵元任的辞识注释也受到广泛的赞誉。
他发表的研究论著《舒新》,对辞识注释文学有着重大的贡献,他运用当时的批评方法,以认真的态度对古代文学注释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并给出了词语在文章中的句法用法和上下文的解释,极大地提高了古代文学注释的引证精度。
最后,赵元任在文体学理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著作《礼乐天志》中论述了“文体学”,把汉语文体类型划分成了八类,把文体作为一种文学创作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批判了那些虚伪的文学作品,强调文体学中的“道家”理论,以鼓励文学创作的原则。
这一思想是当时文学界新的开端,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元任在文体学方面的思想精神,对当代汉语文体及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以上的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赵元任对汉语语用学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赵元任学外语的经验

赵元任学外语的经验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赵元任学习外语的背景和动机
2.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方法和技巧
3.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成果和影响
正文
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学习外语的经历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外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赵元任学习外语的背景和动机源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
他生长在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从小就对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渴望通过学习外语,了解和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拓宽自己的视野。
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方法和技巧是多样的。
他强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来提高外语水平。
他认为,阅读是学习外语的基础,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用法。
同时,他也强调听力训练的重要性,认为听力训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实际运用。
除了阅读和听力训练,赵元任还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认为,学习外语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探索和发现。
他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提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来理解和掌握语言。
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成果和影响是深远的。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掌握了多门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
他的语言学研究,对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的外语学习经验,也为我们今天的外语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总的来说,赵元任学习外语的经历和方法,展示了他对语言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洞烛幽微 微言大义——读赵元任《语言问题》有感

、
关 于语 言 的 本质 和 特 征
“ 言是 什么 东西 呐 ? 赵 元任 先 生 在第 一 讲 语 ” 里 就开 宗 明义 地说 ,语 言是 人 跟人 互 通 信 息 、 “ 用 发音 器 官 发 出 来 的 、 系 统 的行 为 的方 式 ”3 。 成 【3 J 这定 义虽简 短 , 内容却 很丰 富 , 它说 明 了语 言 的交
要遵 循习惯 , 能 随 便 改 , 不 随便 定 , 是 “ 看 这 而 要 J , 语言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赵元任先生的语言观 个 法律得 不得 民意 ” 1 即不能违 背大 多数说这 可 以说 是博采 众长 , 自成一家 , 他对于语 言 的看 法 种语 言的人们 的 习惯 , 得到 绝 大 多数社 会 成员 要 和论述 , 今天看 来依然 是精辟 中肯 的。 的承 认 和 拥 护 , 就 是 要 考 虑 到 “ 音 的群 众 也 读 赵 元任先 生把 语 言看 成 是一 种 行 为方 式 , 显 性 ” 。但 如何掌握 这个 尺度 呢? 他说 :得 依 照 “ 然是汲 取 了行 为 科 学 的理 论 , 也是 布龙 菲尔 德 法律 的手续来 提议 跟 修 改 : 么 音应 该算 是 已经 这 什 的行 为主义语 言学 的一个重要 特征 。但 与布龙 菲 不 存 在 了 , 么 字 应 该 照 事 实 来 改 。 L 因 为 什 ”3 " 尔德 的语 言观 比较 而言 , 赵元 任 先生 的语 言观 更 为合理科 学 。布 氏认为 语言是 一系列刺激 和反 应 的行为 , 这种行 为 明显 地带 有 被动 色 彩 。而赵 元
在 《 言问题》 何为正 音 ” 语 的“ 一讲里 , 的论述 更 他 为全 面 , 他说 “ 好些 地 方你 得 要有 一 个规 定 , 有 定 了就 大家公 认就 是 这 么读 法 ”31 [1。但是 常常 也 19
人物阅读素材:“言有易,言无难”——语言学家赵元任

人物阅读素材:言有易,言无难——语言学家赵元任赵元任:言有易,言无难苏金智从事学术研究要有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因此从事学术研究,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都应该具备科学精神。
一般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了科学精神和其他一些必备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有声有色地做起来。
如果研究工作要做得很出色,除了科学精神和必备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有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指一种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尤其是人文学者,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赵元任能把科学、语言、艺术与人生融为一体,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体现得那么淋漓尽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一赵元任是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积极的提倡者与实践者。
他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喜欢做科学实验,经常观察天象。
青年时代留学海外,与同时代的伙伴们一起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勤奋学习科学知识。
大学时代学了数学和物理,研究生阶段则学了大量的科学史。
在大学和研究生学习阶段,他参与了中国科学社的创建,成为《科学》杂志的撰稿人并长期参与编辑工作。
辛亥革命胜利后,赵元任与血气方刚的同伴们提倡文学革命,认为只有规范祖国的语言,克服方言造成的语言障碍,书写口语中鲜活的白话,才能真正唤起民众,达到实现政治民主的目的。
赵元任一辈子写文章都是写大白话,创作的诗歌也大都是白话诗。
他与五四时代提倡科学与民主的先行者们一道,共同开辟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新时代。
他的音乐作品,饱含着对中华民族和广大民众深情的爱,充满着对反动统治者和日本侵略者刻骨的恨。
赵元任把学术研究向语言学后,对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研究,使之在我国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在研究过程中,他既重视归纳的分析方法,也重视演绎和其他的逻辑分析方法;既重视语言学的一般方法,也巧妙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解释语言现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语言结构成分,并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语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赵元任对江苏语言学的重要贡献

州音念。”之后回到常州完全学会了常州话口语,在苏 南京音系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南京音的派别 ;将南
州大姨母家学会了苏州话。12 岁前,赵元任已经能说北 京音跟国音进行了比较 ;记录了 1052 个单字音。在这
京、常州、苏州、常熟等四种方言。之后,他在南京读书 篇论文里,作者有意识地将方言研究的两种观点和他
90 ARCHIVES & CONSTRUCTION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史海探迹
Explore in the Sea of History
档案 与
2021.7 建设
论文集》,第 4 种,1961 年)等。
乐的拍子复杂)、近乎二拍子,律诗的拍子复杂、连大
二、深入研究常州方言和南京方言
致的二拍子都不是 ;跟别处吟诗的调儿相比,古诗跟 别处很不同,律诗则大同小异 ;常州的古诗近乎大调,
做方言研究,往往从自己最熟悉的方言入手,一来 就是Ionian格,律诗多半落mi字收尾,虽近大调但略带 能保证语料的真实准确可信,二来容易研究得更加深入 (新)Phrygian格的意味。[5]
细致。由于特殊的经历和超人的禀赋,赵元任对学习方
《南京音系》依据的材料是 1927 年赵元任作吴语
言非常擅长,经常几种方言“奇怪的结合”。赵元任在 调查时顺便到南京记录的发音,同时参考作者在南京
《我的语言自传》里说,他 5 岁的时候,“说的是一种不纯 学习那三年听到的音。论文记录了南京方言的声韵
正的北京话和一种地道的常熟话,可是念书就只会用常 调,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作了细致的说明 ;归纳了
苏长江以南、常州以东地区,其记录了乾隆时期常州、 国际音标字模,他就和助手一起用手写、逐个画,每天 无锡、苏州一带的土语、俚词[2]。这些方言文献,均以 工作 10 小时以上。《现代吴语的研究》是我国学者用
赵元任学外语的经验

赵元任学外语的经验
摘要:
一、赵元任简介
二、赵元任学习外语的经历
三、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方法和技巧
四、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成果和影响
五、赵元任学习外语的经验对现代人的启示
正文:
赵元任,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语言研究,精通多种外语。
他在学习外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赵元任学习外语的经历丰富多样,从小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在美国留学期间,通过与外国同学的交流,逐渐掌握了英语。
回国后,赵元任继续学习并掌握了德语、法语、日语等多种外语。
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赵元任认为学习外语首先要打牢基础,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2.多听多说:赵元任提倡在学习外语时要尽量多地听和说,通过实际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3.模仿练习:赵元任强调模仿的重要性,认为模仿是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4.培养语感:赵元任主张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培养自己的语言感觉,提
高语言运用能力。
5.坚持不懈:赵元任认为学习外语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赵元任学习外语的成果丰硕,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多种外语,还对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元任语言意义研究中的语用学思想

赵元任语言意义研究中的语用学思想
唐兴红
【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赵元任是中国语用学思想发展史上很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在当代语用学的开拓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主张更多关注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他的语用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其对意义的研究中,体现在对意义即语境、语境的定义与层次、意义的分类等相关论述中,这些依然是当代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唐兴红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赵元任语用学思想探讨 [J], 唐兴红
2.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 [J], 文旭;匡芳涛
3.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体系及其语言对比思想 [J], 苏章海
4.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体系及其语言对比思想 [J], 苏章海
5.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理论中的语言普遍性思想 [J], 林明东;孙亚萍;李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赵元任的语言学观点

赵元任的语言学观点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语言学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更多关注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
2.认为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反对离开字词的实际使用而抽象、孤立地讨论其意义,主张意义的确认与其具体的使用过程和使用环境密切相关。
3.认为语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语境是指语言方面的语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中某个语言形式的意义;广义的语境还包括非语言语境或社会语境。
4.在《语言与符号系统》中从词的层面上又对几类不同的意义进行了比较,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所指意义和行为意义。
除此之外,赵元任还在语音研究、语法研究、方言研究、语义学研究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1 . 3 3 NO . 1
Fe b .2 01 5
赵 元任 对 语 言 意 义 程 度 的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唐 兴 红
( 常州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 江苏 常 州 2 1 3 0 0 2 )
摘
要: 赵 元任 对语 言 意 义程 度 的研 究 可 以 概 括 为 : 语 言 形 式 的 长 短 是 衡 量 意 义 程 度 的一 般 标 准 , 这 种 正
一
、
语 言 意 义 的 获 取
赵 元任认 为 , 教授儿 童 学 习语 言 意义 的最 原始 方 法 就是 “ 指称 定 义 法” ( o s t e n s i v e d e f i n i t i o n ) 。这种 方 法可 以解 释那些 可 以指点 出来 给人看 的事 物所 对应 词语 的意义 。而 对 于指 不 出来 或 抽象 的 事物 所对
四是见次频率语言成分里常见的意义少罕见的意义多66768一语言形式的长短与意义程度的关系语言形式的长短主要是指语言单位的大小一般说来语言单位大的形式较长单位小的形式较短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一个短语的长度比一个句子要长得多
第 3 3卷第 1 期
2 0 1 5年 0 2月
泉 州师 范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Qu a n z h o u No r ma 1 Un i v e r s i t y
世纪 , 人 文社会 科学 领域 的语 言学 家 、 哲学 家 、 逻 辑 学家 、 文论家、 符 号学 家 等 都从 各 自不 同的 领域 对 语
言和 意义 这一 原属 于哲学 领地 的 问题 予 以高度 关 注 , 积极 开 展 语 言意 义 的研 究 。2 O世 纪初 哲 学 的语 言
转 向表 明 , 语 言转 向之后 意义 问题 成 了哲 学 研究 的 中心 。赵 元 任 ( 1 8 9 2 —1 9 8 2 ) 是 蜚 声 中外 的语 言学
家, 亦 是 中 国语 言科 学 的创始人 , 他 精通哲 学 、 物理 学和语 言 学 等诸 多学 科 , 自然不 会 忽视 对语 言 意 义进 行思 考 和研究 。赵元 任 的语 言学研 究 , 尤 其是 对语 言意 义 的研究 可 以说是 2 O世纪 语 言哲 学 研究 的重要
部分 。
不断 的否 定 。 ” [ 3 _ 6
“
一
个 人在 获取 意义 的过程 中 , 并 不考 虑要 素 间是否 相互 独 立 , 各 初 始 指称 定 义 间是 否相 互 独立 , 以
及相 互 间是否一 致 。所 以一个 人最 终得 到 的 实 际意 义 , 是 一 张 由他 在 生活 中遇 到 的各 种 联 想 所组 成 的 复合 图像—— 复合 图像总 是模糊 的 , 所 以指称 定义 实 际上是 一直 在 进行 着 的 。 ” _ 3 l J 6 这 说 明人们 获 取语 言
5 5
赵 元任 认 为意 义就 是语 境 , 所 以意 义 的学 习就 要 依 赖 于语 境
。“ 对 语 言 意 义 的 学 习是 与 语 言 使
用 的各 种情 形 密切 联 系在一 起 的 , 随着 儿 童 的 成长 , 他会 学 习用 鹦鹉 学 舌 的方 法 表 达更 多 的意 思 。 ” ¨ 1 _ J 6 。 在 语言 教学 方 面 , 传 统 的方 法是 先给 出外 语 的形 式 , 然 后 把 它 们 一一 对 应 于 学 习者 母 语 中 的词 、 短 语 和 句 子 。与此 对立 的是所 谓 的直接 教学 法 , 是指 把说 的话 同 当时 的情 境 接合 起 来 。与 传统 方 法相 比 , 直 接
基 金 项 目: 江 苏 省 教 育 厅 高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2 0 1 4 S J D 5 o 3 )
“ 对 于语言 的意 义 的研究 开始是 在 哲学 家 的研究 领 域 内 , 语 言学 家 尚不 敢 涉 足 , 因为 语 言 学正 当 的 研 究 内容是 语 言是什 么 , 而非 语 言 能 做 什 么 。 " [ 1 3 6 6 哲 学 研究 从 古 至 今 一 直 重视 语 言 研 究 。但 是 到 了 2 0
核 心概念 。他认 为 , 发展 是个体 在 与环境 不 断地相 互作 用 中的 一种 建 构过 程 , 其 内部 的 心理结 构 是 不 断
变化 的 , 而所 谓 图式正是 人们 为 了应付 某一 特定情 境 而产生 的认 知结 构l _ 4 ] 。
第 1期
唐兴 红 : 赵元 任对 语 言意 义程 度 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 H0 3 0
收稿 日期 : 2 O 1 4 - 1 1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2 2 4 ( 2 O I 5 ) 0 I - 0 0 5 4 — 0 5
作者简介 : 唐兴红( 1 9 7 4 一) , 女, 江 苏泗 阳人 , 讲师 , 硕 士。 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
意 义的过 程是 从形 象意 义到抽 象意 义不 断增 加 和 融合 的过 程 。赵 元任 所 说 的“ 各 种联 想 所 组 成 的 复合
图像 ” , 等 同于“ 认 知图式 ” 。“ 认 知 图式 ” 是瑞 士 心理 学 家皮 亚 杰 ( P i a g e t J . ) 提 出的认 知 发展 理 论 的 一个
比关 系是 相 对 的 , 而 非绝 对 的 ; 语 言 形 式 越 多样 化 , 意义越丰富 ; 重 复 和 冗 余 会 减 少 语 言 的意 义 ; 语 言 使 用 的 频 率越 高, 意 义 越 少 。赵元 任认 为 翻 译 时 不 可 忽 视 意 义 程 度 的 影 响 因 素 , 尤 其 是 频 率 对 意 义 程 度 的影 响 。 关键 词 :意 义 程 度 ; 频率 ; 翻译 ; 赵 元 任
应 的词 , 由于缺乏 足够 的各 种语 言环 境 来 限制 字 义所 指 , 很 难 使之 符 合 大 人 的用 法 。所 以 , 儿 童 学 习 词
义 所用 的指称 定 义法还 要经 过大 量 的试 错 以及 在 此 基础 上 的定位 , 然后 儿 童才 能 大 致 分辨 出和 认 识 到 他 们世 界 中反复 出现 的特 征和事 物 , 最 后按 照 他 周 围大 人 们 的方 式 把 形式 和 意 义 联 系起 来 。“ 实际上, 指 称定 义总 是随 时随地 在进 行着 , 不管 它跟 一个 人 的既往 经验 是 否一 致 , 而 儿童 获 取意 义 以求 符合 多 数 成 年人 用法 的过 程 , 就 是一 个不 断修 正 的过 程 。这就 意 味着 , 在 某些 方 面要 对 以前 获得 的指称 定 义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