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 -脊髓疾病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中文类核心期刊排名

231
19
0.242
23
G794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361
13
0.434
12
G22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822
6
0.738
5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286
4
0.431
14
G242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6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33
18
G959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88
17
0.433
13
G623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60
25
0.128
25
G1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276
1
0.711
6
G263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161
5
0.475
9
G159
中华精神科杂志
724
7
0.985
3
G197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1
2
1.075
2
G976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341
14
0.982
4
G160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中文类核心期刊排名
2010-08-01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代码
期刊名称
总被引频次
学科内排名
影响因子
学科内排名
G580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62
24
0.259
22
G310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638
简述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学科情况。

简述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学科情况。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医学专业,它主要关注人类精神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精神病学的目标是理解、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精神病学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精神病学的分支学科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精神障碍,如脑损伤、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2. 临床精神病学:主要关注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3.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
4. 心理治疗:借助谈话和心理技术来帮助患者处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
5. 精神流行病学:研究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分布、风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
6. 精神遗传学:探索基因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研究遗传因素对精神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7. 心理药理学: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以及它们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8. 社会精神病学:关注精神障碍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总之,精神病学涉及的范围广泛,它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生物学、药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合作,共同研究精神障碍的原因、机制和治疗方法。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教名词汇阐明之阳早格格创做1、Horner概括征:表示为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可陪随共正里部少汗.2、感觉过分:由于刺激阈删下取反当令间延少,刺激必须达到很强的程度圆有感觉,正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搞感触热烈的定位没有粗确的没有适感,且持绝一段时间才消得.3、感觉过敏:表示为沉微的刺激即引起热烈的感觉,系果对于触痛觉的敏感性巩固大概感觉阈值降矮所致.4、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二侧皮量延髓受乏时出现舌吐,迷走神经麻痹症状,表示为收音嘶哑,吞吐艰易,吐反射消得.5、疏通性得语:Broca得语,心语表黑障碍超过,明黑相对于佳,主要乏及劣势半球额下回后部.6、感觉性得语心语明黑宽沉障碍为其超过特性,故往常称为感觉性得语.患者对于他人战自己道的话均没有睬解,大概仅明黑各别词汇大概短语;心语表黑有适合的语法结构但是缺乏真量词汇,表示为语量多,道话没有劳累,收音浑晰,语调仄常,短语少短仄常,即所谓流利型心语,病变位于劣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7、缺血半暗戴:慢性脑梗死病灶是由核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戴(ischemic penumbra)组成.而缺血半暗戴内果仍有侧收循环存留,可赢得部分血液供给,尚有洪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赶快回复,益伤仍为可顺的,脑代开障碍可得以回复,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回复功能.8、TIA:指反复收火的局灶性脑缺血引导的突收、短促、可顺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概括征.9、关锁概括症(Locked-in syndrome):睹于单侧脑桥基底部益伤.患者意识领会,但是四肢及里部瘫痪没有克没有及张心谈话战吞吐,仅死存关眼战眼球笔直疏通功能,并以此表黑自己的意愿.10、Weber概括征(中脑背侧概括征):中脑病变引导共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于侧中枢性偏偏瘫.11、Wallenberg概括征(延髓中侧概括征):系椎动脉阻塞,渺小大概小脑后下动脉阻塞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示为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病灶共侧硬腭及声戴麻痹/吞吐艰易/声音嘶哑,病灶共侧共济仄衡,病灶共侧Horner(,病灶共正里部浅感觉障碍,对于侧半身浅感觉障碍. 12、Millard-Gubler概括征:脑桥中侧梗死,表示为病变侧中展神经战里神经周围性麻痹,病变对于侧中枢性舌下神经战肢体瘫痪.13、腔隙状态:多收性腔隙性梗死乏及单侧锥体束,出现宽沉粗神障碍,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单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病战大小便得常.14、分火岭脑梗死:相邻血管供应区之间的分火岭天区大概边沿戴的局部缺血.此种梗死约占局部脑梗死的10%15、脊髓半切概括征(脊髓半侧益伤):主要特性是病变共侧益伤节段以下上疏通神经元性瘫痪,共侧深感觉障碍及病变对于侧益伤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大概丧得,而触觉脆持良佳,病变侧益伤节段以下血管舒缩功能障碍.16、脊髓戚克:脊髓病变早期表示为肌肉紧张,肌张力矮,腱反射消得、病理征阳性战尿潴留等,普遍持绝1~6周.17、Beevor征:T10-11病变时下半部背直肌无力,当患者俯卧位用力抬头时,可睹脐孔被背直肌上半部牵推进取移动.18、鞍区回躲:髓内压迫感觉障碍自病叛变段背下死少,鞍区(S3-S5)感觉死存至末尾才受乏.19、三偏偏概括征:内囊益伤乏及视纤维时,表示为对于侧肢体偏偏瘫,对于侧偏偏死感觉障碍,对于侧共背偏偏盲.20、分散性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益伤时,对于侧益伤仄里以下痛温觉缺得,而触觉战深感觉仍死存.21、颈膨大:颈膨大相称于C5~T2节段,是收配上肢神经的起源,受益可出现单上肢下疏通神经元性瘫,单下肢上疏通神经元性瘫,病变仄里以下百般感觉缺得,肩部及上肢可有搁射性根痛,括约肌障碍.22、腰膨大:腰膨大相称于L1~S2节段,是收配下肢神经的起源,受益出现单下肢下疏通神经元瘫,单下肢及会阳部各自感觉缺得,尿便障碍.23、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脊椎受压概括征,可有脊髓半切大概横贯性益伤以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战血管受乏的临床表示.24、降下性脊髓炎:脊髓益伤节段呈降下性,正在起病1-2天以至数小时内逐步降下至延髓,大概瘫痪由下肢赶快波及上肢以至延髓收配的肌群,并出现吞吐艰易、构音没有良、呼吸肌瘫痪而牺牲.25、华勒变性:指中伤使轴突断裂后,由于没有再有轴浆输送提供轴突所需的营养身分,断端近侧的轴突很快字近端背近端爆收变性、解体,解体的轴突战髓鞘可有共样的变更.但是普遍只到迩来的1-2个郎飞结而没有再继承,交近细胞体的轴突断伤可使细胞体坏死.26、轴突变性:由于中毒大概营养障碍等本果,使细胞体合成蛋黑量等物量爆收障碍大概者轴浆输送阻滞,以致最近端的轴突没有克没有及得到需要的营养,果此其变性常常从轴突的最近端启初背近端死少.27、MS:即多收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形成特性的自己免疫性徐病,临床上表示为病变部位的多收性及收病时间的多收性. 28、三叉神经痛:里部三叉神经分散天区内反复收火的、短促的、阵收性的剧痛称为三叉神经痛.29、Bell征:表示为患正里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得,没有克没有及皱眉,眼裂夸大、关目没有齐,关目时瘫痪侧眼球转进取圆,暴露红色巩膜.30、特收性里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里神经非特同性炎症所致的单侧周围性里瘫.31、扳机面(触收面):“扳机面”亦称“触收面”,常位于上下唇、鼻翼、齿龈、心角、舌、眉等处,即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心角,鼻翼,颊部大概舌部敏感区,沉触大概刺激扳机面可激励痛痛收火.32、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引起收射性的里肌抽搐,患者心角牵背患侧,可陪里部皮肤收黑、堕泪战流涎.33、Hunt概括征:为戴状疱疹病毒熏染所致,病变乏及膝状神经节,出现共正里部表情肌瘫痪,舌前2/3味觉丧得取听觉过敏,尚有瘫痪侧的乳突部痛痛,耳廓取中耳道感觉减退,中耳道大概饱膜出现疱疹.34、脑脊液蛋黑细胞分散:指脑脊液蛋黑删下而细胞数仄常大概沉度删下.是格林- 巴利概括征特性性改变之一.病程3~6周蛋黑删下最明隐.35、癫痫:是一组脑神经元非常十分过分搁电引起的缓性反复收火性短促脑功能仄衡概括征,以突然爆收反复收动做特性,是收火性意识丧得的罕睹本果.36、杰克逊(Jackson)收火:部分疏通性收火如搁电沿大脑皮量疏通区别散渐渐扩展,临床常表示为抽搐自对于侧拇指沿腕部、肘部战肩部扩展.37、癫痫持绝状态:是癫痫持绝收火之间意识尚已回复又一再再收,大概癫痫收火持绝30分钟以上没有自止停止.38、痫性收火:屡屡神经元的阵收性搁电大概短促的脑功能非常十分称为痫性收火.39、Todd瘫:癫痫部分疏通性收火后如遗留姑且性(数分至数日)局部体瘫痪大概无力,称Todd瘫痪.40、齐身性强直性收火:又称大收火,主要表示为齐身肌肉强直战阵挛,陪意识丧得及自决神经障碍.41、得神收火:得神经收火是癫痫痫性收火的一种表示,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示.又分典型战没有典型得神二种.典型得神经收火:病人活动突然停止,收呆,呼之没有该,脚中物体降天,部分可板滞沉复本有的简朴动做,屡屡收火持绝数秒钟,每天可收火数十、上百次,醉后没有克没有及回忆.42、自动症:搀纯部分性收火的疏通表示以协做的没有自决疏通为特性,癫痫收火历程中大概收火后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上协做的,有符合性的偶尔识活动,收火后没有克没有及回忆.43、帕金森病:是爆收于中年以上的黒量战黒量纹状体通路变性的徐病,临床四大主征是肌强直、震颤、疏通早缓、姿势步态非常十分. 44、慢性横贯性脊髓炎:系指一种非特同性炎症,慢性脊髓黑量的脱髓鞘性病变大概坏死性病变,临床表示为慢性真足性大概没有真足性截瘫.大概取炎性脱髓鞘性徐病有关.佳收部位:胸段(T3~5).45、里具脸:里部表情肌活动缩小,时常单眼凝视,瞬目缩小,浮现里具脸.46、慌张步态:患者自卧位、坐位起坐艰易,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调背前冲,越走越快,没有克没有及即时停步大概转直.47、停止性震颤:震颤出当前肢体处于停止状态时,正在自决疏通时减少大概消得.其频次普遍为每秒4~8次,睹于帕金森概括症.48、合刀样强直:视部位分歧,只乏及部分肌群,主动疏通枢纽市,阻力正在启初时较明隐,随后赶快减强,浮现所谓合刀局里,为锥体束益伤时的体征,常陪随腱反射卑进战病理征.49、铅管样强直:伸肌战伸肌共时受乏,主动枢纽时末究脆持删下的肌力,类似蜿蜒硬铅管的感觉. 50、齿轮样强直:部分患者陪随震颤,查看时可感触正在匀称的阻力中出现顺序而断绝停顿,如共转化齿轮感.51、写字过小征:帕金森病患者果壁肌及脚指肌的强直,上肢没有克没有及搞粗细动做,表示为书籍写艰易,所写的字蜿蜒没有正,越写越小.52、疲倦考查(Jolly test):嘱患者持绝上视出现上睑下垂大概二臂持绝仄举后出现上臂下垂,戚息后回复则为阳性.53、危象:由于自己病情加沉大概治疗没有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宽沉呼吸艰易状态.54、肌无力危象:之中正肌无力患者自己病情加沉大概者治疗没有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宽沉呼吸艰易状态.55、胆碱能危象:由于抗胆碱药物过量所引起肌无力加沉.56、反拗危象:沉症肌无力患者对于抗胆碱酯酶药物没有敏感,出现肌无力加沉、呼吸艰易等.57、Miller-Fisher概括征(书籍P105):主要表示为眼中肌麻痹、共济仄衡战腱反射消得三联征.58、偏偏头痛:是一种多种病果引起的,颅内中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引导的,以收火性单大概单侧头痛为特性的徐病.。
神经病学口诀

神经病学口诀
神经病学口诀是一种用于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记忆神经病学知识的简短而易于记忆的词句。
这些口诀通常涵盖了神经解剖、疾病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神经病学口诀和它们的含义:
1. 上行通路的门户是感觉神经,下行通路的门户是运动神经。
这个口诀提醒我们上行通路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息,而下行通路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
2. 黄斑是最清晰的地方,视杆细胞对黑暗敏感。
这个口诀提醒我们人眼黄斑区是视觉最为敏锐的地方,而视杆细胞则在黑暗环境中更为敏感。
3. 七神经是短小粗,两侧一共有十二对。
这个口诀指的是头颈部的七对脑神经,它们较短且较粗,而整个人体一共有十二对脑神经。
4. 大脑皮质有四叶,颞叶内有海马。
这个口诀指的是大脑皮质的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其中,颞叶内含有海马结构,与记忆和情绪等功能密切相关。
这些口诀虽然简短,但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记忆重要的神经病学知识点。
然而,口诀只是辅助记忆的工具,对于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还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
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仍需要借助综合分析和临床经验来解决。
因此,神经病学口诀只是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神经病学口诀

神经病学口诀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疾病的学科,其以病历记忆和辨证论治为基础。
对于医学生来说,神经病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为了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病学知识,我整理了以下几个口诀。
1.神经病学不妨记,“三病七损”。
三病指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是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三种疾病。
七损指的是意识、记忆、定向、行为、语言、感觉和运动七大方面的损害。
2.“三反四检查”俩都记。
三反指脑积水、脑膜炎、脑梗死以上的意识障碍、呕吐和头痛。
四检查指CT扫描、脑脊液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脑血管造影检查,是神经诊断中的“铁四项”。
3.八个方面学习重,脑神经三大名。
八个方面分别是运动、感觉、肌张力、病理反射、对侧征、同侧征、锥体束损害、前角细胞受损。
其中,脑神经指的是第三、四、六对脑神经,也是神经病学诊断中的重要方面。
4.“单侧偏瘫看手,下肢对称力堪夸”。
偏瘫是指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神经病学中常见的症状。
在观察偏瘫时,需要注意受损的肢体,特别是手部的病理反应。
同时,对于下肢偏瘫,需要注意两侧下肢的力度是否对称。
5.“神经核缩测膝双,空气水银两论答”。
神经核缩指的是周围神经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
对于患者,医生需要检查膝反射是否减弱或消失,同时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确诊。
在进行核缩检查时,使用膝反射和双侧水银试验来作为参考方法。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神经病学口诀。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口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神经病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神经疾病的情况。
同时,医生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神经病学(第八版)

神经病学(第八版)介绍《神经病学(第八版)》是一本权威的神经病学教材,由国际知名神经学家编写而成。
本书包括了神经病学的基础知识、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本书的主要章节进行简要介绍。
章节概述第一章神经病学:历史和实践本章主要介绍了神经病学的历史背景以及神经病学的实践方式。
读者将了解到神经病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神经病学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二章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神经元功能本章详细介绍了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神经元的功能。
读者将学习到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神经元是如何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功能的。
第三章神经病理学本章讨论了神经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读者将了解到神经病理学在神经疾病诊断和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神经病理学的变化和影响。
第四章神经检查和评估本章介绍了神经检查和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读者将学习到神经检查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正确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第五章神经传导和神经肌肉疾病本章详细介绍了神经传导和神经肌肉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读者将了解到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如肌无力和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章讨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读者将学习到脑卒中、癫痫和帕金森综合征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和常见治疗方法。
第七章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自主神经疾病本章介绍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自主神经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读者将了解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阵挛性疾病和自主神经失调等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策略。
第八章神经免疫学和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本章详细介绍了神经免疫学和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读者将了解到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九章神经递质和神经调控本章讨论了神经递质和神经调控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读者将学习到神经递质的分类和功能,以及神经调控在神经疾病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神经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Hunt综合征:表现为耳后、乳突剧烈疼痛,外耳道疱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有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见于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膝状神经节炎。
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切征,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和上级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度觉缺失。
见于脊髓占位性病变、脊髓外伤。
Gerstman综合征:四主症,即计算不能(失算)、手指失认,左右侧认识不能,书写不能(失写),见于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伤。
三偏综合征:内囊完全损伤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常见于脑出血和脑梗塞。
wallenberg综合征:①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麻痹及咽反射消失(舌咽、迷走神经及疑核损伤),③病灶侧肢体共济失调(绳状体、部分小脑损害)④Horner综合征(颈部交感神经受损)⑤同侧面部痛、温度觉丧失,触觉存在,呈核性分布(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⑥对侧痛温度觉消失(脊髓丘脑侧束损伤)⑦呃逆(网状结构中呼吸中枢损伤)Millard-Gubler综合征:脑桥腹下部综合征,表现为①病变侧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②对侧中枢性偏瘫,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见于脑桥基底部的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侧束及内侧丘系损伤。
Weber综合征:①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②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主要见于损害大脑脚底,影响了动眼神经和锥体束。
Benedict综合征:红核综合征,表现为①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②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动眼神经、黒质、红核受损而锥体束未受损。
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组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理改变为周围性神经炎性脱髓鞘,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伴有手套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及脑神经损害的自身免疫病,实验室检查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及神经电生理异常。
foster-kennedy综合征:表现为病变侧因肿瘤压迫而出现视神经萎缩,对侧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
神经病学发展简史和现状

神经病学发展简史和现状
神经病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希腊人用神学解释了精神疾病,他们认为精神疾病是由恶魔所引起的。
在古罗马时期,病因理论发展较快,人们相信一些植物带有改变情绪的神秘力量,并把它们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古罗马人也开发出了用以诊断精神疾病的评估工具,即精神病学家的“口诊”,以及治疗方法,如沉迷于娱乐,把病人放入精神病院,催眠等。
17世纪,精神病学家开始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精神疾病,比如在接受精神疾病治疗的人体内植入“药物膜”来治疗精神疾病。
18世纪,英国精神病学家贝尔马克提出了“实验精神病学的四大基本原则”,开发出了用以诊断精神疾病的评估工具,如心理测量,正式心理测量,症状记录,精神病史,精神病发病率等。
此外,精神病学家也开发出了治疗精神疾病的技术,如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以及用药治疗等。
19世纪末,精神病学家开始研究精神病的发病机制,发现它可能与神经系统有关,并把精神病症当作生理疾病。
20世纪初,神经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并且迅速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穿刺部位:
成人在第1腰椎以下只有马尾。 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第4、5腰椎 棘突之间穿刺。
马尾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脊髓表面的沟裂:
• 前正中裂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 后正中沟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 前外侧沟
拇屈肌 膝反射 膝关节伸直 股四头肌 股神经 L2-4 踝反射 足向趾面屈曲 腓肠肌 坐骨神经 S1-2浅反射ຫໍສະໝຸດ • 反射 检查法 反应 神经 阶段定位
角膜反射 轻触角膜 闭眼睑 三叉面N 脑桥
咽反射 轻触咽后壁 软鄂上举 舌咽、迷走N 延髓
和呕吐
上腹壁 划过腹部上部 上腹壁收缩 肋间N T7-8
Up
down
薄束和楔束
• 位置:后索 • 组成: T5以下→薄束 T4以上→楔束
• 定位 SLTC 内→外
• 功能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冲动。
脊髓小脑后束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 位置 • 组成 • 功能 传导非意识性 本体感觉冲动
脊髓丘脑束
• 位置
外侧索的前半和前索 • 组成
• 功能
①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 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 动。 ②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 传导粗触觉冲动。 • 定位
皮质脊髓束 ( corticospinal tract)
• 位置 侧索、前索
• 组成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 功能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 定位
横向
脊髓长上行纤维束
名称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位置 起始 功 能
后索
脊N节 意识性本体觉
后索
脊N节 、精细触觉
外侧、 前索
1、5 躯体痛、温觉 7、8层 粗触觉
外侧索 胸核
非意识性本体觉
外侧索 5-9层
、触觉
脊髓长下行纤维束
名称 位 置 终止 功能 皮质脊髓侧束 外侧索 3-9层 控制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前索 8-9层 的随意运动
– 前角运动神经元
• 后角posterior horn:
(外感受区,痛温触压)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仅见于颈8至腰2节段
(二)白质 White matter
• 三索 (主要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
– 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 侧索(lateral funiculus)
• 三类纤维
–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脊髓内长纤维
上行传导束
• 薄束 • 楔束 • 脊髓丘脑侧束 • 脊髓丘脑前束 • 脊髓小脑后束 • 脊髓小脑前束
下行传导束
• 皮质脊髓束 • 红核脊髓束 • 顶盖脊髓束 • 内侧纵束 • 前庭脊髓束 • 网状脊髓束
脊髓
The Spinal Cord
一、脊髓位置和外形
1.脊髓的位置
• 位于椎管内 • 上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
下止于第1腰椎体下缘。
纵向
31对脊神经
• 颈段: 8对 • 胸段: 12对 • 腰段: 5对 • 骶段: 5对 • 尾神经:1对
2.脊髓的外形
前后稍扁圆柱形
• 两个膨大 • 脊髓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 侧纵束
外侧索 5-7层 兴奋屈肌运动N元 前索 7-8层 兴奋伸肌运动N元 外侧索 7-8层 调节肌张力 前索 7-8层 调节头颈、眼外 前索 7-8层 肌的反射活动
脊髓的机能
The function of spinal cord
1. 传导功能 • 感觉 脊髓 脑 •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运动,大部分内脏运动
Anterolateral sulcus
•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后根 前根
grey matter
white matter
脊髓节段
• 脊髓全长分为31节 •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上颈髓 (C1~C4) 下颈髓和上胸髓(C5~T4) 中胸髓(T5~T8) 下胸髓 (T9~T12) 腰髓(L) 骶髓和尾髓(S&Co)
2. 反射功能
• 躯体反射 • 内脏反射
感觉神 经末梢 传入神经纤维 中间神经元
骨骼肌
传出神 经纤维
脊髓
深反射
反射 反应 肌肉 神经 定位 肱二头肌 肘关节屈曲 肱二头肌 肌皮神经 C5-6 肱三头 肘关节伸直 肱三头肌 桡神经 C6-8 桡骨膜 肘关节屈曲 肱桡肌 正中、肌皮神经 C6-8
前臂旋前 旋前肌 指屈肌 手指屈曲 指深、浅屈肌 正中、尺神经 C7-T1
• 灰质
Gray matter – 前角(宽大) – 后角(狭细) – 中间带 – 侧角(T1~L3)
• 白质
White matter – 前索 – 后索 – 外侧索
grey matter
white matter
脊髓灰质
中 间 外 侧 核
(T1---L3)
骶 副 交 感 核
• 前角anterior horn:
对应椎骨 = C1 ~ C4 -1 = C4 ~ T3 - 2 = T3 ~ T6 - 3 = T6 ~ T9 = T10 ~ T12 = L1
Up
down
脊髓平面
Internal divisions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灰质和白质
侧索
后索
前索
后角
侧角
(T1--L3)
中间带
前角
1.上行纤维束
Fasciculus gracilis(薄束)
Fasciculus cuneatus (楔束)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后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
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束)
颈膨大
( C5 ~ T1)
终丝
腰骶膨大
( L2 ~ S3)
脊 髓 圆 锥
马尾
• 颈膨大:C5-T2 支配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细胞体 • 腰膨大:L1-S2 支配下肢的下运动神经元细胞体 • 马尾: 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L2-5、S1-5及尾节
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 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 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