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实践报告
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及应用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热敏电阻特性的测量,掌握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热敏电阻。
2. 恒流源。
3. 电压表。
4. 温度计。
5. 电源。
6. 万用表。
7. 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元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反之则增大。
这种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四、实验步骤。
1. 将热敏电阻与恒流源、电压表连接成电路。
2.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值,测量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3. 利用温度计测量相应温度下的实际温度。
4.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利用万用表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逐渐减小,且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电阻-温度曲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一特性。
六、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变化规律。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热敏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七、实验应用。
热敏电阻在温度传感、温度控制、温度补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热敏电阻特性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在实际工程中,为温度相关的系统提供准确的测量和控制。
八、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热敏电阻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测量方法和应用实践。
同时,也加深了对温度传感器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九、参考文献。
1. 《电子元器件与电路》。
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以上为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及应用实验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敏电阻传感器实训报告

一、引言热敏电阻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的传感器,它能够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本实训报告旨在通过对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应用等方面的学习,了解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
二、实验原理热敏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根据温度系数的不同,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1. NTC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
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呈非线性,一般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
2. PTC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大,具有正温度系数。
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呈非线性,一般用于过热保护、温度补偿等。
三、实验目的1. 了解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和应用。
2. 掌握热敏电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性能。
四、实验器材1. 热敏电阻传感器(NTC、PTC各一只)2. 温度控制器3. 电压表4. 电流表5. 电阻箱6. 电源7. 连接线五、实验步骤1. 将NTC和PTC热敏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改变温度,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2. 记录不同温度下NTC和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绘制电阻-温度曲线。
3. 分析电阻-温度曲线,了解NTC和PTC热敏电阻的特性。
4. 通过实验验证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性能,如灵敏度、线性度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N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曲线呈非线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逐渐减小。
(2)P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曲线呈非线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逐渐增大。
2. 分析(1)NTC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高,在较小的温度变化下,电阻值变化较大,适用于精确测量温度。
(2)PTC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低,但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电阻值,适用于过热保护等应用。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精选5篇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精选5篇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果,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1、引言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
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
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
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
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
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
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
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实验装置】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热敏电阻的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的实验报告热敏电阻的实验报告引言:热敏电阻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元件。
它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探究其特性和应用。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有:热敏电阻、恒温水槽、数字万用表、电源等。
1. 将热敏电阻连接到电源和数字万用表上;2. 将热敏电阻浸入恒温水槽中;3. 调节恒温水槽的温度,并记录相应的电阻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数据。
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温度-电阻值曲线,可以看出热敏电阻的特性。
首先,从曲线的形状可以看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呈现出一个负温度系数特性。
这意味着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反之亦然。
这一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和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次,曲线的斜率也反映了热敏电阻的敏感度。
斜率越大,表示电阻值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越高。
因此,选择合适的热敏电阻可以实现对温度变化的精确控制。
此外,曲线上还可能存在一些拐点或平台。
这些拐点或平台对应着热敏电阻的临界温度,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这些临界温度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发生急剧变化。
这种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保护和报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应用实例:1. 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环境温度,例如室内温度、液体温度等。
通过将热敏电阻与电路连接,可以将电阻值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从而实现温度的准确测量。
2. 温度控制系统:热敏电阻可以与温度控制器相结合,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
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从而触发控制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启动或关闭冷却装置。
3. 温度报警系统:热敏电阻可以用于监测温度变化并触发报警。
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警戒值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发生突变,从而触发报警装置,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热敏电阻的特性和应用。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报告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报告引言:热敏电阻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了解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对于电子设备的温度测量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探究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热敏电阻、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温度计、恒温水槽、温度控制器、导线等。
方法:1. 将热敏电阻与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连接,组成电路。
2. 将温度计放置在恒温水槽中,并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水槽的温度。
3. 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水槽中,使其与水温保持一致。
4. 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使水槽的温度从低到高逐渐升高。
5.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和相应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和相应的温度,并绘制了电阻-温度曲线图。
实验结果显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呈现出明显的负温度系数特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呈现出非线性的趋势。
讨论与分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是由其材料的特性决定的。
一般来说,热敏电阻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其电阻值与材料的导电性质和能带结构有关。
在低温下,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较低,电阻值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浓度增加,电阻值减小。
这种负温度系数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和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的变化速率、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进行修正和校准。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并得到了电阻-温度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呈现出负温度系数特性。
这一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修正和校准。
热敏电阻实验报告(徐欣61313126)

热敏电阻实验报告(徐欣61313126)热敏电阻实验报告徐欣指导⽼师:李剑(东南⼤学吴健雄学院,61313126)摘要:热敏电阻是开发早、种类多、发展较成熟的敏感元器件.热敏电阻由半导体陶瓷材料组成,热敏电阻是⽤半导体材料,⼤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降低。
温度变化会造成⼤的阻值改变,因此它是最灵敏的温度传感器。
关键词:热敏电阻温度引⾔: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
热敏电阻器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时电阻值越⼤,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热敏电阻是开发早、种类多、发展较成熟的敏感元器件.热敏电阻由半导体陶瓷材料组成,热敏电阻是⽤半导体材料,⼤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降低。
温度变化会造成⼤的阻值改变,因此它是最灵敏的温度传感器。
1. 实验原理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A,B是与半导体材料有关的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定义,电阻温度系数为:R是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惠斯通电桥的⼯作原理t如图所⽰:四个电阻R0,R1,R2,Rx组成⼀个四边形,即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x就是待测电阻。
在四边形的⼀对对⾓A和C之间连接电源,⽽在另⼀对对⾓B和D之间接⼊检流计G。
当B和D两点电位相等时,G中⽆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
平衡时必有Rx = (R1/R2)·R0,(R1/R2)和R0都已知,Rx即可求出。
电桥灵敏度的定义为:式中ΔRx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改变量,Δn越⼤,说明电桥灵敏度越⾼。
2. 实验仪器惠斯通电桥、功率调节器、电炉、稳压电压、检流计3.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不同T所对应的Rt 值R均值,1 / T,及ln R t的值t4 实验结果:1.热敏电阻的R t-t特性曲线数据点连线作图在图上找到T=50℃所对应的点做切线,可以求得切线的斜率: K=-5.6由此计算出:α=-0.02892.半导体热敏电阻lnR-1/T 线性拟合曲线拟合函数对应的实验函数为T A Rt β+=ln ln ,相应得到A=1.84210-?,=β 2.99310? 最终,根据T e A Rt β?=,得到Rt=1.84210-?T 102.993 e ,3,半导体热敏电阻的α-T 曲线α=2Tβ-4 参考⽂献[1]钱锋、潘⼈培,《⼤学物理实验(修订版)》,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热电阻结构及使用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热电阻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输出信号线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医疗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电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热电阻结构及使用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热电阻的结构和组成;2. 掌握热电阻的工作原理;3. 学会热电阻的使用方法;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热电阻的结构及组成热电阻主要由感温元件、保护套管、引线等组成。
(1)感温元件:感温元件是热电阻的核心部分,其材料为纯铂、铂铑合金或镍等。
其中,铂电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精度,常用于精密测量。
(2)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用于保护感温元件,防止其受到外界物理损伤和化学腐蚀。
(3)引线:引线用于将感温元件与测量电路连接,一般采用双绞线或屏蔽线。
2.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当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增加;反之,当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减小。
热电阻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感知温度。
3. 热电阻的使用方法(1)连接电路:将热电阻的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
(2)校准: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热电阻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3)安装:将热电阻安装于测量对象上,确保其与测量对象紧密接触,避免空隙。
(4)测量:将测量电路通电,读取测量值,与实际温度进行对比,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四、实训过程1. 观察热电阻的结构:观察热电阻的外观,了解其组成部分,如感温元件、保护套管、引线等。
2. 学习热电阻的工作原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操作,了解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3. 实验操作:按照实训要求,连接电路、校准、安装和测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训,我们成功完成了热电阻的连接、校准、安装和测量,观察到了实验现象,记录了实验数据。
热敏电阻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实验报告热敏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热敏电阻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器件。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温度控制、温度测量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探究热敏电阻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材料:- 热敏电阻- 温度计- 电压表- 电流表- 多用途电路板- 电源- 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热敏电阻连接到多用途电路板上,确保连接稳固。
2. 将电源连接到电路板上,注意电压和电流的设定。
3. 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4. 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环境温度。
5.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温度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内部的电阻材料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整体电阻值的变化。
2. 热敏电阻的灵敏度: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电阻的变化率来得到灵敏度的数值。
实验结果表明,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高,能够对温度变化做出较为敏感的响应。
3. 热敏电阻的应用:热敏电阻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是温度控制。
通过将热敏电阻与其他电子元件结合,可以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例如,我们可以将热敏电阻与风扇控制电路相连,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从而触发风扇启动,以降低温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热敏电阻的特性和应用。
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和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准确的温度信息,并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
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高,对温度变化具有敏感性。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热敏电阻的特性,设计出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温度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科技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传感器工程实践
实验日期2011年3月x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热敏电阻传感器的特性测试方法;
3掌握传感器的特性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4培养和提高学生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5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今后的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要求】
1掌握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的原理;
2通过传感器特性系统的设计,多方面知识综合应用,全面提高能力;
3为今后从事传感器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
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框图:
传感器测量电路图: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
热敏电阻用于测温是利用了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这一特性,对于热敏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热敏电阻采用二线或三线连接法,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三线连接法),主要为了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实验环境】(使用的软件)
工具:工程实践台、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导线、Pt100标准温度传感器、恒温箱。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设计】
设计要点:
1)数显电压表分辨率为:1/1999,即:0.5/1000,并存在“〒1”个字的量化误差,在系统精度范围外的数字跳动属正常现象。
2)通用放大器(Ⅰ)调零时数显电压表需从20V档逐步逐步减小。
3)实验中其他单元的电源应关闭,否则有干扰。
4)温度源具有升温快、降温慢的特点,所以在取初始设定值时,应比PV 值略高。
5)插传感器接头时注意对正小方形口。
6)在实验前应先对测量电路进行调零。
7)记录数据时应在温度稳定在某一数值后再记录。
设计方案
(1)由于测量处理电路中存在零位电势,所以在开始实验前先将测量处理
电路得输入端短接并接地(防止输入信号干扰),将增益调至最大值,
并将测量电路调零。
(2)撤去输入端短接的导线,使传感器的信号能够进入测量电路中。
(3)记录恒温箱温度的初始值以及传感器输出的初始电压值,然后逐渐改变恒温箱的温度,再分别记录相应的温度与电压表的示数。
(记录数
据时应注意,当温度基本稳定后在记录,否则会使误差增大。
)(4)由记录的数据绘制出特性曲线,分析其特性。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将通用放大器(Ⅰ)单元的输出V0用软线连到数显电压表上。
将S6开关抬起,使电路输出处于用户测量状态,打开通用放大器(Ⅰ)单元电源。
温控源电源应先关闭。
2.传感器实践台的温度插座“标准”接Pt100热电阻,热敏电阻插座接热敏电阻。
插入时应注意对正小方形口
3.通用放大器 (Ⅰ)的S4开关置热敏电阻档。
先不要把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探头插入温度源的插口(即先不加温),抬起S14开关(此时电路输出为第一级放大器输出),将Rw1(放大器第一级增益), Rw3(放大器第二级增益)顺时调至最大,调Rw2(放大器第一级调零)使第一级仪表专用放大器输出Vo3为零。
压下S14开关(此时电路输出为第二级放大器输出),调Rw4(放大器第二级调零)使Vo4(Vo)为零。
4.打开温控源电源开关,加热和冷却方式置仪表控制位。
设定好初始温度值49℃。
5.将热敏电阻传感器探头插到温度源加热器右边插孔中给传感器加温,开始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整个实验过程Rw1、Rw2、Rw4不动。
温度控制仪表在温度控制过程中,可见加热或冷却指示灯闪烁,待温控仪指示的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变化后,记录下电压表读数值。
6.重新设定温度值为49℃+n〃Δt,Δt=2℃,n=1……10,每隔1n读出数显电压表指示值与温控仪指示的温度PV(U1)值,并填入表1。
表1:(注意实验要记录温控数显表的PV值和电压表值)
T(℃)49 51 53 55 57
U1(V) 0.68 1.00 1.38 1.72 2.09
U2(V) 0.63 0.93 1.34 1.67 2.04
T(℃)59 61 63 65
U1(V) 2.47 2.81 3.16 3.49
U2(V) 2.41 2.74 3.05 3.49
热敏电阻特性实验
0.5
1
1.5
22.53
3.5
4
495153555759
616365温度T(℃)电压U (V )系列1系列2
非线性误差δ,ΔL=
灵敏度S 。
K=Δy/Δx K ≈(3.49-0.68)/(65-49)=0.175625
【结论】(结果)
由所记录的数据和数据分析,不难看出,热敏电阻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都是比较好的,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能够检测出温度较小的变化量。
【小结】
做一总结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
格式:小四号字体、楷体、加粗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