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问题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问题研究作者:赵良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1期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直接组织者,是学校党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的直接责任者,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直接推动者,是广大师生员工的直接服务者。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办学体制、管理模式、基层组织结构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及时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适应高校党建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存在的问题调整不及时,覆盖不全面。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对现有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整合基层单位,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效益。
然而,一些高校在对基层单位进行调整时,党组织设置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难度较大。
比如,高校为了完成重大课题或项目,通常会建立科研团队、项目组或重点实验室等,在这些团队中,基本上没有设置基层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的不全面、不到位导致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空白点,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一些管理部门中,某些部门党员人数少,往往需要与其它部门合并组建党支部,由于职责范围不同,基层党组织工作难以与部门具体业务有效结合。
支部规模大,党员人数多。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了“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 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党员100 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委员会。
党员100 人以下、50 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党支部规模有逐渐扩大的倾向,有的学生党支部党员人数甚至已超过50 人。
党支部规模过大,直接导致开展工作难度的增加,“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难以得到保证和落实。
构建基层党建“四层考核体系”,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构建基层党建“四层考核体系”,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摘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是行业内外、系统上下共同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使命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助力河南烟草由大变强战略目标的实现,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关键词:基层党建;体系;创新;特色模式一、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难点困点在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助力河南烟草由大变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管理,以业务绩效检验党建成果,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实现党建工作在基层、在支部、在党小组、在党员上的具体化。
真正做到“党旗插在最高处、堡垒建在最前沿、党员冲在第一线”。
结合工作实际,本人以为,目前制约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不能有效融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
表现在党建与业务工作“一个浅一个深”,不能“携手共进”。
基层单位缺乏统筹安排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能力,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推动和检查考核上难以形成合力,各抓各的、各干各的。
表现在党建与业务工作“一面虚一面实”,不能“学用相长”。
找不准党建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党建与业务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成了两条“平行线”。
二是重业务工作轻党建现象。
表现在生产经营中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存在“业务是硬指标、党建是软任务”思想,无法做到“并驾齐驱”。
关于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关于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我党一贯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情况下,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大多基层党组织都有自己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就目前而言,基层党建工作已经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的轨道,已经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党建工作的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一、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使基层党建工作向着科学、民主、制度、规范化格局迈进,使基层党建更加符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
构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做到在基层党建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各项事业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要求之下,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完善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脱离不了健全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完善、规范,也离不开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监督、评价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提高,也与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息息相关。
研究如何构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提高到多方位、全面化的层面,对于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可以调动基层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逐渐完善各项工作。
事实上,党建工作是我国基层各项最前沿工作的“指挥棒”,因此,对于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基层的日常工作实践之中,对于党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对于党员起到重要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对于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对党建工作认识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使广大党员在行为举止上明确自己的责任。
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和实践

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和实践摘要: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企业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完善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考核综合评价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考评制度;完善这一体系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关键词:党建;考核;评价体系随着企业改革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如何解决好党建工作抓手问题,如何选好党建工作的切人点问题,如何体现好党建工作的作用和价值问题成为国企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
为了提升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实现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就必须构建具有创新性的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1、完善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体制机制,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在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中,可采用至上而下党务考核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对有效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长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建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内涵2.1、抓班子建立“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
2.2、强组织建立“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党组织,建立“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党支部,建立“组织建设规范化、维权参与制度化、服务发展实效化、职工队伍知识化、扶贫保障常态化”的“五化”工会组织,建立“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活动阵地好”的“四好”共青团组织。
2.3、带队伍建立德、能、勤、绩、廉“五优”干部队伍,建立“德才兼备”人才队伍,建立“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队伍,建立“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四个一流”职工队伍。
高等学校院系党总支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院系党总支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阐述研究高等学校院系党总支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提出院系党总支工作职责和主要内容是设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直接依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符合方向性、科学性、激励性、客观性、实践性、定性定量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等七个原则,必须做到遵循党内法规、考评原则、职责内容、工作要求等。
【关键词】高等学校院系党总支组织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院系党总支是高等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平台,是高等学校党委对院系实施领导的基础。
研究院系党总支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党对高等学校领导,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保障和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一、研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我国高等学校党组织一般由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党支部组成。
院系党总支是高等学校党委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党委对院系实施领导的基础。
院系党总支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等学校的贯彻执行。
我们党高度重视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和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高等学校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相继出台一系列党内法规文件。
1996年中共中央出台《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0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2010年又修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高等学校党组织工作提供了党内法规依据。
学术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就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展开研究,探讨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分析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的主要做法、主要问题,提出了考核评价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考核机制等。
在目前的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研究成果中,还存在定性考评多、定量考评少等问题,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因此,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形成并运行系统化科学化的院系党总支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地考核评价院系党总支工作,对于保障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完成工作,掌握基层党建信息,强化基层党建管理,总结推广基层党建经验,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保障和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党建经略E nterprise Civilization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中心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南方电网党组2017年初启动了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始终坚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的指导思想,围绕“为什么考”“考评谁”“考什么”“谁来考”“怎么考”“结果怎么用”等系列问题,通过强化价值引导、强化责任主体、强化指标管理、强化组织统筹、强化过程管控、强化结果运用,建立了切合南方电网实际的新的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以建立党建经营相融的考评模式和党建工作绩效指标库、优化“现场采集信息+后台集中评判”考评管控新方式为突破口,促进了对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科学衡量和有效检验。
现行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对南方电网系统内16个二级单位进行了大范围调研,与近10家央企总部或直属单位进行了对标交流学习,跟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深入的内部调研和广泛的外部对标,课题组认为,当前南方电网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主要存在六个方面主要问题,即:考评的指导思想不够突出,导向不强;考评的对象和主体不够精准,责任偏移;考评的指标设计不聚焦,标准不均衡;考评的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管理,各自为政;考评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重形式、轻实质;考评的结果运用不到位,反馈不及时等。
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研究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论述为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课题研究遵循坚持正确导向、融入中心、科学设计、注重实效、继承创新五个原则,研究解决党建考评的六个重点问题:根本导向和基本用途的问题,即“为什么考”的问题;责任主体和重点对象的问题,即“考评谁”的问题;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指标设计问题,即“考什么”的问题;组织实施主体和参与主体的问题,即“谁来考”的问题;方式方法和技术运用的问题,即“怎么考”的问题;落实措施的问题,即“结果怎么用”的问题。
建立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基层党建绩效考评体系的思考

建立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基层党建绩效考评体系的思考“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是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论断新要求。
用自我革命式的制度规范体系对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对于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如何以“纪实+画像”构建科学的党建绩效考评体系,是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现状分析近年来,党政基层、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围绕基层党建绩效考评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考评机制科学化精细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国有企业视角论述,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 党建考评缺乏明确导向性考评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来防止因企业整体运行水平、地方营商服务环境和管理人员素质高低等因素,决定或影响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正确履行职责,抓好党建。
在实际工作中,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重工作实绩,轻群众满意;重年终考核,轻党建考核;重考核评价,轻结果运用。
抓党建工作流于表面形式,服务中心不够,“两张皮”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党建处于低层次循环,从而削弱了基层党建绩效考评对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弱化了党建工作绩效考评的目标激励、责任激励、效果激励的导向作用。
还有的缺乏工作标准与规范,特别缺少狠抓工作落实的考核办法,凭感情树优,以印象评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1.2 考评指标缺乏科学合理性考评指标的设置是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中,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中对不同责任主体的考核工作不易界定,一方面,很多基层党组织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理解、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在指标收集和衡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偏差。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06-22T09:40:03.00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作者:游优通讯作者:廖泽容[导读] 党建工作质量评价既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游优通讯作者:廖泽容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党建工作质量评价既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方法,本文立足普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完善内容指标、探索实施路径、注重结果运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不断提升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一)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证。
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然要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构建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二)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路径党建工作是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教育部“对标争先”工作实施计划明确要求:高校党委要严格做到“四个过硬”,院(系)党组织要普遍做到“五个到位”,基层党支部要普遍做到“七个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年 9月 01
’ ~ 、£
高 教研 究 {
● , 、 0 , ● “ 、 、■、■
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周 菲
( 宁大学 党委组织部 , 辽 辽宁 沈 阳 10 3 ) 1 0 6
摘
要 :对 高校基层党组织及 党员的考核评价 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 建科 学的考核评价体
一
组织 作 条例》 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的要求 , 结合
考 核评 价 过 程 中所 占权 重 是 不 同 的 。 [ 此在 课 题 大 1 研 究过 程 中 , 首先根 据 3 0 6 。绩 效 评 价方 法对 两 个
考 核 评价 体 系 分别 确 定 不 同 的评 价 主 体 ,以 明确
由谁来 对 被考 核对 象进 行评 价 。 第 二 步 , 合运 用 层 次分 析 法 、 键 事件 法 和 综 关 行为评价法 , 根据《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
系, 对加 强高校 党建 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及 党员考核评价体 系主要 体现在 确立考核 评价主体 、 制订考核评价指标、 选择考核评价方法以及 对被 考核对 象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等 4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实证研 究 方 法, 结合 高校组织工作 实际,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及 党 员考核评价体 系的构建进行 了初 步探 讨 , 以求能 为高校 党建 工作提供参考。
( )层 次分 析 法 。层 次 分 析 法 ( H , n l i 1 A PA ay t・ c H eac y rc s) i rh oes ,是 美 国 匹 兹 堡 大 学 教 授 萨 泰 r P ( .a y AS t )于 2 纪 7 4  ̄ 立 的一 种定 性 分析 t 0世 0年 - q t 2 和定 量 分 析卡 结合 的评 价方 法 层 j 分 析 法 是将 H 欠 _
、
相 关概 念界定
通 过 对 C K 数 据 库 文 献 和 G o作
经验 , 高 校基 层党 组 织 、 校党 员 以及 高校 基层 对 高
党 组织 及党 员 考核 评价体 系 的 内涵界 定如 下 : 高校 基层 党 组织 是 指 高校 党 委在 二 级 院 ( ) 系
基 金 项 目 :0 1 辽 宁省 教 育厅 党 建研 究 重 大课 题 。 21 年
12 4
辽 宁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 科学 版 ) 哲 为 以下五 类 : 总 支副 书 记 、 导 员 、 导 教 师 、 党 辅 指 本 专业教 师 、 本专 业 学生 。
( ) 择 考核 评价 方 法 二 选
关键词 : 高校 基 层 党组 织 ; 高校 党 员 ; 考核 评 价 体 系 中图 分 类 号 : 2 : 6 D 6G 4 文献标— 1 10 10 — 2 12 1 )5 0 4 — 8
21 年 , 0 0 中央下发了《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 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 ( 条例》 , )要求加
制度 摆在 组织 工作 更加 突 出 的位 置 ”1。 (]
一
二 、 究 步骤 研
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 究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步骤 : 确定评价主体 、 确定考 核 评 价方 法 、 明确 考 核评 价指 标 、 成 调 查 问 卷 、 形
量化 考核 指标 体 系权重 、 定考 核评 价程 序 。 规 第 一步 ,确 定 高 校基 层 党组 织 及党 员 考 核评
第3 9卷
第 5 期
辽 宁大 学学 报( 学社 会 科学版 ) 哲
Junlo i nn n e i ( hl oh n oi c n e) ora fLa ig U i rt P isp y a d Sc lS i cs o v sy o a e
Vo . 9 No 5 13 .
建立 的党 的基层 组 织 ( 党委 、 分 党总 支 )在 学 校党 ,
委领导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院( 行政工作实 对 系)
思 并 强和改进党对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 ,加强高等学 行 政 治 领 导 、 想领 导 和 组 织领 导 , 对其 发 挥 保 障与监 督 的作用 。 校党的建设 和党员的教育管理 ,办好 中国特色社 高校 党 员是 指 高 校教 师 和学 生 中 的正 式党 员 会 主 义大 学 ,为高 等教 育 事业 的科 学发 展 提供 思 想 保证 、 治保证 和 组织保 证 。构 建 高校 基层 党组 政 及 预 备党 员 。
价的评价主体。由于每一评价主体的考核评分在
收 稿 日期 :0 10 — 0 2 1- 7 1 作者简介 : 周
修 改 日期 :0 10 — 0 2 1— 8 1
菲 , , 宁 大连 人 , 宁 大 学党委 组 织 部 部 长 , 授 , 士 生 导师 。研 究 方 向 : 织行 为 学 , 力 资 源管 理 。 女 辽 辽 教 博 组 人
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在 织及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高校党的建设改 通过 确 立 考核 评 价主 体 、 订 制 革创 新 的需 要 ;是发 挥 高 校基 层 党组 织 政治 核 心 正 确原 则 的指 导 下 , 作 用 的需要 ;也 是加 强 高校 基 层 党建 工作 制 度 建 科 学 的考 核评 价 指标 、采 用合 理 的考 核 评价 方 法 设 的需 要 , 我们 要 “ 刻 理解 和 把 握推 进党 的建 设 对 被考 核 的基 层 党组 织 及党 员 进 行 客观公 正评 价 深 制 度 化 、 范 化 、 序 化 的重 要 性 , 完 善 和 创 新 的工作 系统 。 规 程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