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和定义。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1.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背景。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后果。
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二章:经济大危机的起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包括股市泡沫、银行信贷、经济政策等。
经济大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包括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三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的严重性和持久性。
3.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包括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国际贸易减少等。
经济大危机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四章: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
使学生认识到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和挑战。
4.2 教学内容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包括财政刺激政策、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等。
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国际协调的难度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五章:经济大危机的启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对经济政策和经济学的挑战和影响。
5.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包括市场不完全性、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等。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经济大危机。
3. 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与泡沫。
2.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1929年股市崩盘。
3.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供需失衡、信用紧缩、全球化影响等。
4.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失业、贫困、通货紧缩等。
5.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的干预与新政、国际合作的尝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大危机中的具体事件,如美国的“新政”。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的启示。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提供关于经济大危机的历史资料、书籍等。
2.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相关图表、数据等。
3. 网络资源:获取有关经济大危机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1929年股市崩盘的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经济大危机期间的具体事件,如美国的“新政”,让学生了解政府干预的效果。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启示。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七、课间休息:1. 给学生提供10分钟休息时间,让他们放松身心,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2.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大危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如理财观念、消费习惯等。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f66bde5fbfc77da269b137.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等内容。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矛盾,经济出现一时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而德、意、日三国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主要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个内容,掌握本课内容对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选择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和表现,列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2)通过学习《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和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通过分析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相关历史资料,逐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提供更多的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2)组织学生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2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5篇范文

2.2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2.2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2.掌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3.掌握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4.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3.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标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各有何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出示课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的时期)繁荣及其崩溃:(1)这一时期经济增长迅速快的表现是什么?师:这一时期的经济可以用“繁荣”来形容了。
这一切使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认为资本主义取得了“永久的稳定”当年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说:“他将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话音落下不久,爆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1)原因师讲解:①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在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较比较之下,人民的而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部出去,引起产品积压。
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目标1、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史实:认识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学习,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讨论交流讲解梳理练习巩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美国历史多媒体出示美国历史上三位总统的图像(猜猜他是谁?)引入: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后来被人们称为“新政大夫”。
他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美国的“病症”(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开出了哪些“处方”(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疗效(效果)?二、问题探究1、造成灾难的资料,图片。
问题:经济危机造成的是那些方面的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就业危机2、表现危机特点的资料(教材表格)。
问题: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3、繁荣与贫困的资料。
问题: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股票狂抛的图片、资料。
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股票抛售狂潮,经济崩溃。
(标志)4、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做法的资料。
学生了解,胡佛政府没有解决问题。
政治动荡的图片引入:胡佛政府没有解决问题,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纷纷寻找出路,罗斯福是怎么做的?5、能否说说罗斯福的故事或谈谈对他的认识。
出示罗斯福的相关资料,结合课本P22材料6、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抓住病根,对症下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后来被人们称为“新政大夫”。
那么今天我也想让同学们做他的帮手,帮罗斯福出出主意,好不好?(屏幕上打出经济危机时美国状况的表格)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发表意见 教师适时评价同时显示措施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加强学生的理解7、资料显示,结合P23末段加深理解。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929年至1933年间的经济大危机,把握其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思考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3. 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关于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背景知识教师简要介绍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包括战后恢复、美国繁荣等。
3. 分析危机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金融、生产力、消费等方面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4. 讲解危机过程教师详细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发展过程,包括股市崩溃、失业率上升、生产下降等。
5. 讨论危机影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分析危机应对措施教师介绍美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如“新政”、恢复信心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的效果。
3. 讲解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教师详细讲解经济大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4. 分析危机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大危机中吸取教训,思考如何避免类似危机的发生。
5. 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通过测试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或历史书籍:用于提供详细的经济大危机相关知识。
2. 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用于丰富课堂教学。
人教版九年级下初三历史《经济大危机》教学教案(1)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整。
教师总结其目的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
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
听讲
思考,讨论
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动态图表,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思考问题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过程
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危机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行新政,德意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三、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
(5)效果: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原因、特点及影响;(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经济危机前后美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济危机的敏感性和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2)认识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危机的背景和原因(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背景;(2)股市泡沫、信贷扩张、生产过剩等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
2. 经济危机的特点(1)危机的严重性、持续时间长;(2)涉及范围广,影响全球;(3)社会贫富差距加剧。
3. 经济危机的影响(1)美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变革;(2)世界格局的变化。
4. 罗斯福新政(1)新政的出台背景;(2)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经济复苏的作用;(3)新政的影响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原因、特点及影响;(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影响;(2)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危机的背景、原因、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效果。
3. 比较法:比较经济危机前后的美国经济变化,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危机的背景和原因;(2)通过展示经济危机爆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讲解经济危机的背景、原因、特点及影响;(2)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 讨论:(1)分组讨论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2)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分析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1、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史实:认识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学习,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讨论交流讲解梳理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美国历史多媒体出示美国历史上三位总统的图像(猜猜他是谁?)
引入: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后来被人们称为“新政大夫”。
他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美国的“病症”(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开出了哪些“处方”(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疗效(效果)?
二、问题探究1、造成灾难的资料,图片。
问题:经济危机造成的是那些方面的危机?
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就业危机
2、表现危机特点的资料(教材表格)。
问题: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繁荣与贫困的资料。
问题: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股票狂抛的图片、资料。
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股票抛售狂潮,经济崩溃。
(标志)
4、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做法的资料。
学生了解,胡佛政府没有解决问题。
政治动荡的图片
引入:胡佛政府没有解决问题,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纷纷寻找出路,罗斯福是怎么做的?
5、能否说说罗斯福的故事或谈谈对他的认识。
出示罗斯福的相关资料,结合课本P22材料
6、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抓住病根,对症下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后来被人们称为“新政大夫”。
那么今天我也想让同学们做他的帮手,帮罗斯福出出主意,好不好?(屏幕上打出经济危机时美国状况的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发表意见 教师适时评价 同时显示措施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7、资料显示,结合P23末段加深理解。
问:新政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积极影响)?
经济——恢复 社会——稳定
生活——改善 政治——民主 国际——新模式
问:学习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你觉得它和胡佛的做法有何不同(特点)?中心措施? 教师抓住表格中“国家”引导学生——即国家干预经济。
(出示新政时出台的部分法
律)让学生领会国家干预的方式是通过法律来完成的.。
调整工业。
三、思维拓展
新政智囊团 病症 处方
目的
金融监管团
金融危机 (银行倒闭,金融程序混乱)
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扩大美联储的权力,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国家监管证券业
建立正常的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为工农业恢复发展提供保障。
复兴工业团
工业危机 (企业盲目竞争,危机继续蔓延) 国家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
制定行业公平竞争章程,将生产的环节置于国家监之下.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劳资关系
振兴农业团
农业危机 (农产品大量过剩,价格低廉) 国家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稳定农产品价格,摆脱农业危机,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社会保障团
就业危机 (失业激增,市场萎靡)
国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解决失业人员的工作和
生活困难,扩大消费,稳定社会。
1、你能从罗斯福新政中受到哪些感悟(启示)?
能。
____从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要适时调整。
____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____国家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____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____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资本主义制定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能.
.............
2、你从罗斯福的身上学到里哪些精神?
四、内容小结
五、练习巩固.
六、课外拓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何没有波及苏联?
中考链接
1、[武汉中考]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A.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
B.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C.杜鲁门推行的冷战政策
2、[兰州中考]罗斯福新政的“新”最本质的体现是
A.实行“产业复兴法”
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稳定农产品价格
D.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3、[甘孜中考]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
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
C.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4、[陕西中考]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
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填表题
项目内容
病症主治大夫处方重要文献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美
华盛顿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阻林肯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
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黑奴制度宣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罗斯福新政《国家工业复兴
法》
美国崛起
历史主题(为上面的历史设
计主题)
从以上事件对美国发展影响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的角度谈感悟
三、拓展思维
1929年经济危机为何没有波及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