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 一、二章识图题训练A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练习卷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自然科学试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练习卷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自然科学试题

第二章某某班级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2、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虾B.鱼C.鸡3、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

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ABCD5、长兴的白果(银杏种子)和德清的枇杷是我市的特产。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枇杷属于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A.白果与枇杷的甜度B.叶的形状C.种子外壳有无果皮包被D.白果与枇杷的颜6、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

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A.两栖类 B.爬行类C.鸟类 D.哺乳类7、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下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正下方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9、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D.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10、下列能表示口腔上皮细胞的是()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移动装片B.调节粗准焦螺旋C.增大光圈D.调节细准焦螺旋12、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下列动物中()A.青蛙属于爬行类 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C.鲫鱼与鲸都属于鱼类 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14、莲藕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15、如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③④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16.科学家发现,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大约每20分钟分裂一次, 2小时后,1个细菌会形成多少个细菌()A.8 B.16 C.32 D.6417.下图是变形虫细胞的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按一次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1→2→3→4 B.2→3→4→1 C.3→1→4→2 D.3→4→1→218、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第2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B.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具有细胞核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魏尔啸提出了“细胞学说”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关于水绵、肾蕨、油松、辣椒这四种植物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有开花现象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D.都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4.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A.细胞壁的作用B.细胞膜的作用C.细胞质的作用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7.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D.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8.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A.番茄果肉B.一根香蕉C.洋葱表皮D.苹果果皮9.关于构成一株银杏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银杏树B.细胞、器官、组织、银杏树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银杏树D.细胞、组织、器官、银杏树10.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本章复习课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本章复习课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本章复习课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一、掌握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渍,擦拭时使用的是( C )A.餐巾纸 B.纱布C.擦镜纸 D.棉花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经正确操作看清细胞后,他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动给同桌同学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应是( B )A.转动物镜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3.[xx·泰安]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C.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D.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4.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图1(1)步骤1说明__对光__成功;(2)步骤4的操作是向__右__移动装片;(3)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__200__倍;(4)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__高__倍物镜。

二、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5.下列哪一个结构属于人体中的组织( B )A.皮肤 B.小肠腺上皮C.肌肉 D.唾液腺6.用开水烫过西红柿后,西红柿的表皮会与内部的果肉分离,这一现象说明了( A ) A.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B.器官是细胞分化形成的C.西红柿内含有营养物质D.西红柿能分裂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核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C.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利用干细胞可以成功修复患者受损神经细胞的依据是细胞分化原理8.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B.所有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的C.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D.动物都是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9.当你坐在肯德基内啃食一只炸鸡腿时,有没有想过它是由什么组织(如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等)构成的?请你再次回味吃的过程,回答各层次的主要组织结构:(1)一只鸡腿就是一个__器官__(选填“系统”或“器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 一、二章识图题训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 一、二章识图题训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章识图题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1 . 下面是小欢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一)制作临时装片:(1)小欢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下:(二)观察临时装片:小欢同学在观察时,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这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________(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2)小欢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________上.(3)小欢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

A.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D.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4)解决问题后,小欢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若要进一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转动物镜转换器②向左移动装片③向右移动装片④调节细准焦螺旋2 . 如图所示,给你一把刻度尺、两块三角板和一个小药瓶,可测出药瓶的容积(此药瓶子肩部以下为圆形,瓶壁厚度忽略不计,π取3.14,计算后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具体步骤如下:甲乙丙(1)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药瓶的直径2.30cm(如图甲),算出底面积是________cm2。

(2)如图乙所示,在药瓶内装水,水面略低于药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的高度为3.00cm、药瓶中水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如图丙所示,将药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尺量出水面到药瓶底的距离是________cm,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II)卷(模拟)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II)卷(模拟)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蜗牛全身是宝,为了研究蜗牛,必须去采集蜗牛,以下寻找蜗牛的途径错误的是()A.到温暖潮湿的地方去找B.夏天雨天到草丛中去找C.沿着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色痕迹去找D.酷暑干旱季节到水泥地上去找2 . 同学们在捕捉鼠妇(鼠妇又称“潮虫”、“湿生虫”)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A.鼠妇厌恶取食B.鼠妇喜欢潮湿C.鼠妇怕见强光D.鼠妇躲避天敌3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4 .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A.1cm、550cm B.1cm、8.30cmC.1mm、8.30cm D.1mm、2.80cm5 . 下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6 . 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B.生物学可以促进农业发展C.生物学能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问题D.克隆技术对保存濒危物种,繁育优良品种等有重要实际意义7 . 如图为摩洛哥后翻蜘蛛,当它遇到危险时,能以侧翻的方式立即跑路,其侧翻时的逃亡速度比正常行走快一倍。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生物体的哪一特征?()A.能呼吸B.能生长C.能适应环境D.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8 . 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科学规律的,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光的反射规律B.真空中不能传声C.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D.欧姆定律9 . 以下教室内物体最接近50立方分米的是()A.铅笔盒容积B.书包容积C.中学生体积D.教室体积10 . 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A)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A)课件新版浙教版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
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
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3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
甲组
,乙组

阴暗,适宜温度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②实验材料选择:
同样多株韭苗或同样多。株蒜苗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
℃。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
99
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
解9?5℃左右

开水并不是不响,只是响声减小一些
(2) 当 时 他 们 是 在 如 图 乙 中 所 示 的 气 温 下 进 行 实 验 的 , 则 当 时 气 温 应 该 读
可知课本的厚度是
厘米,每张纸的厚度是
毫米;
0.60
(2)小金同学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用一根金属丝在圆杆铅笔上密绕20圈,如下图所
示,用刻度尺0量.0出6 20圈的宽度是 cm,那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2.00 1
(3)小董和小金同学的实验都用到“特殊”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叫做
法,这是
一 累种积常 用 的 科 学 测 量 方 法 , 使 用 这 种 方 法 的 好 处
40
60
70
80
85
90
95
M
t/℃
声强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dB
现象
更多小
水面有
有小气 少量气 上升气 大量气
气泡形
无气泡 无气泡

Removed_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一、二章识图题(含答案)

Removed_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一、二章识图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识图题训练1.如图所示,现用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____尺测量时准确度高。

用_____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

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

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总长度为 ___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毫米。

2.如图是常用温度计,其最小刻度是___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_________(填“甲”或“乙”)种方法;(2)如果两位同学的读数都是正确的,两位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石块的体积是______厘米3。

4.非典时期,小芳所在的学校为了快速、安全、方便地测量学生的体温,购置了非接触数字快速体温仪,小芳是全校第一个被测量的学生,测量结果在如图甲所示的显示屏上,小芳的体温(填“正常”或“不正常”)。

小芳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复印了说明书,说明书上的技术参数见图乙,内容涉及了除温度外的多个量,请你写出其中两个已学过的量的名称:_________。

如果你的体温超过了人体正常体温,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其中的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2 4 6 8 10 12 14 161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章识图题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1 . 下图是菠菜叶细胞与人体体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菠菜叶细胞的示意图是_______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________。

(任写一项)(2)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⑥的名称是________。

(3)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而把它放在冷水中并不加热,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因为高温破坏了________。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细胞结构具有________的功能。

(4)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都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特性,起决定因素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

2 . 所有的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________性;蝗虫虽然具有保护色,但是仍有一些个体被食虫鸟类所捕食,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________性。

3 . 生物界中衣藻、草履虫这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内完成,称为。

4 . 下面是校运动会的一些成绩,请你写上合适的单位(1)甲同学跳高成绩为134_____;(2)乙同学在13_____内跑完800米;(3)丙同学投掷质量为3_____的铅球,成绩为134_____。

5 . 考场上,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挥笔疾书。

请分析回答:(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________ (反射类型)。

(2)“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人体的这种反应主要是由________系统来调节和控制的。

(3)二班的小宇,听到铃声心跳加快,这是由________(填一激素名称)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6 . 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岐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叶片信息1a*****..............甲甲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1b***** (2)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2a?..............丙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2b3a3b*************** (3)..............乙..............丁丁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7 . 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人体都是由A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通过形成B。

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细胞核中出现了,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B通过形成C。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

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和。

8 .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胜利升空。

于9月28日17时37分按预定时间和地点着陆。

太空中昼夜温度变化很大,宇航员舱外服橡胶材料达到了-160℃的低温标准, -160℃的正确读法是_______。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9 . 几个同学一起到菜场买一个猪心进行解剖,发现心脏内有血液,血液属于组织;心脏中还有一些神经细胞分布,控制心脏的跳动,它属于组织。

根据这些观察,你认为心脏是动物体的(填“器官”或“系统”)10 . 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表中的增值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图。

实验三:在体外培养,结果如下图: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实验二:一般来说,________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11 . 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

这些汁液是番茄的________,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________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________组织。

(3)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你估计这部分结构可能是________组织。

(4)根据以上的观察,小明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________。

12 .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类,此类生物主要特征是________ 。

13 . 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说明细胞的哪二种生命现象:(1)甲是;乙是。

(2)在乙图的变化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事情是:细胞核中出现了。

14 . 梧桐山上生物种类繁多、树木葱茏,被称作深圳的“绿肺”。

保护梧桐山生态环境是每个深圳人的责任。

(1)梧桐山上生长着一种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植物——桫椤,它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产生种子,在植物的分类上,它应属于_________。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2)位于梧桐山麓的仙湖植物园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苏铁(俗称铁树)园区,苏铁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______包被。

(3)近年来,梧桐山受到了外来物种薇甘菊的入侵。

薇甘菊生长快,能很快遮蔽原有植物并使其死亡,这说明生物不仅能______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4)果酒、果醋和泡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们分别利用酵母菌、醋酸菌(一种细菌)和乳酸菌制作而成。

酵母菌和醋酸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15 . 王亮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请回答:(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2)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下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所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

A.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清水、清水C.生理盐水、清水D.清水、生理盐水16 .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是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17 . 请在下列各序号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结构名称,以完善如图所示的细胞的概念图。

其中②是_____,④是_____。

18 . 右图是某种小动物,其属于_______类动物。

此类动物的特点是: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有________。

19 . 根据动物分类知识回答下面问题我们根据动物体内有无,可将动物分成和,其中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1)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的是:_____________;(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_____________;(3)体表有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卵生,的是:_____________;(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的是:____________;(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的是:____________。

20 . 市场上销售的“光明”牛奶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1.5L,单价10.50元/瓶;袋装:容量为250mL,单价 2.25元/袋。

其中“L”和“mL”为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光明”牛奶相当于袋“光明”牛奶,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为经济。

二、探究题21 . 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

则A、B、C、D中视野最暗的是。

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亮度?答:。

(2)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为(填“顺时针”或“逆时针”)(3)如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个。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有:①取口腔上皮细胞②滴生理盐水③擦拭玻片④染色⑤盖上盖玻片。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染色用的液体是。

22 . 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莲。

(1)莲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红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

于是分别从图甲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再分别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观察___,以免损坏实验器材。

(2)研究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且这些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

莲体内具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征。

“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在科学探究过程属于___的环节。

(3)藕属于植物的___(填“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

23 . 听长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褪色.[实验操作]步骤一: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步骤二:取等量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桃红色不消退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青椒和蒸馏水桃红色退去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__________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 如图1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