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地理11月检测优质试题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11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
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图1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A.甲 B.乙C.丙 D.丁2.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A.510米B.540米C.570米D.590米3.学生通过研学得知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米B.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D.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图2示意我国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墙上钟表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窗影面积最大时出现在A.3月 B.6月C.9月 D.12月5.该地可能位于A.新疆 B.四川C.山东 D.黑龙江图3示意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6~8题。
6.当日4时,②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7.当日4时~14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A.晴转阴,气温降低B.阴转晴,气温升高C.一直阴天,气温降低D.一直晴天,气温升高8.当日14时,与①地相比,③地A.气压较高B.风速较小C.风向相同D.降水概率大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全长约813千米,其中山区段长约353千米,最终注入台特玛湖。
图4示意车尔臣河流域。
据此完成9~11题。
9.正常情况下,与甲处相比,丙处河段的水文特征是①流量大②含沙量小③无结冰期④流速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历史上车尔臣河在乙处曾三次改道,推测其改道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和流沙堵塞河道B.河流自然裁弯取直C.引水灌溉绿洲农田D.地震使河道连续突变11.调查发现,车尔臣河有的季节断流,但冬季却有水流入台特玛湖,主要原因是该河冬季①流量大②地下水补给稳定③蒸发弱④农业引水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浮山被称为青岛市的“城市之肺”,是青岛市区内海拔最高的山,风景秀丽,地势陡峭,岩石裸露高耸,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巨大花岗岩体就取自浮山。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箭头指向正北,P、Q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P、Q 线两侧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A.8 时B. 12 时C. 14时D.20时【2】该日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P、Q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D.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2.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乙海域水温异常有关B.甲、乙两海域渔场的成因有所不同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2】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通过,关于该风海流流经的位置及其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途经a处,流向自东向西②途经b处,流向自两向东③途经c处,流向自东向西④途经d处,流向自西向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2014年4月2日智利发生8.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西部海岸地区至少有10万人疏散。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快18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小时后抵达日本。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预测海啸到达其他国家的时间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2】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4.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
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S省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一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一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5.读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李在广州于10月23日4:12坐飞机去甲城,路上飞行6个小时,到达甲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在头顶。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推测甲城的地理坐标最有可能是A.(15.6°N,25°E)B.(15.6°S,147°E)C.(7.8°S,147°E)D.(7.8°N,25°E)【2】小李到达甲城后二个小时内,观察到自己影子的变化过程为A.从无到有,朝向西北,且越来越长B.从无到有,朝向东北,且越来越长C.朝向西南,且越来越长D.朝向东南,且越来越长2.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某年内的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图中的a、b、c、d、e为节气。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由南到北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乙、丙、甲【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a~e节气中,相一致的是a和c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位于最东方C.一年内,总是甲地最先看到太阳D.三地中,丙地位于东七区3.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图甲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①~④为二分二至),图乙是该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AB为晨昏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中,当地球公转位置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南移【2】图乙中B点的区时是A.11月1日0时20分B.10月31日23时40分C.11月1日12时20分D.10月31日12时40分4.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a=b=c=d B.a>c>d>b C.b>d>c>a D.c>b>a>d 5.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十一学校联考地理试题

*
SiHCV 热解
冶金级 高纯娃
己知:没1«:13室温下为易挥发、易水废解液的. 无色液体。
A.“还原”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只有Si
B.为最大程度节约成本,上述生产工艺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2.HC1
C.“氧化”、“分离”与“热解”的过程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D.“氧化”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3HC1 isiHCl3+ H2 二、选择题:本题共S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A.NH3、BF3、BF4—中只有3巧是缺电子化合物
B.BF3、BF「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 (:卫&与NH3反应时有配位键生成
D.BF「的键角小于NH3 8.SiH4「泛用于微电子、光电子行业,用粗硅作原料熔融盐电解
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比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H2-2e一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04 C.Y、Z、W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W 7.缺电子化合物是指电子数不符合路易斯结构(一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使其价层电子数达 到8,H原子达到2所形成的稳定分子结构)要求的一类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滤渣 滤渣
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
滤液 沉淀 通电 氧化
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NiC204>NiC2.04 • H20>NiC204 dHeO
③ Ksp[Al(OH)3] = r.9Xl〇-23 K5p[Fe(OH)3] = 4.0Xl〇-38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18:00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开幕。
会期为11月30日至12月11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会议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A.长城站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B.布尔歇展览中心昼夜时间差变大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南半球部分地区昼长渐短【2】此次大会开幕时与北京同日期的范围可能是【3】据了解,我国已明确到2030年左右CO排放争取提前达峰,有助于提前达峰的措施是2A.充分利用农业秸秆作为生活燃料B.加快天然气等矿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C.加快汔车产业发展,增加户均拥有量D.提倡绿色出行,增加城市轨道交通量2.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C.矿区地势低洼D.城市均沿河分布【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B.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C.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D.近海岸地势平坦,利于泥沙沉积3.品质优良、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主要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
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
“石板”上土壤厚度为10-30厘米,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
灌溉水源优质,来自牡丹江上游。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响水大米”独一无二的生长环境主要包括①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②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③肥沃的土壤④灌溉水源优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与“响水大米”品质优良有很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①气温较低,水稻生长的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②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③“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化肥使用量少④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农药残留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读某城市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200m B.250m C.230m D.300m【2】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A.发现太阳位于乙地上空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西漂流C.看不到海边丙处游人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屯【3】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D.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2.我目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内、县际一省内、省际三种,读中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间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B.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C.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2】关于我同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A.县内人LI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B.日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C.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县内人口流动比重D.二孩政策一定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3.在我国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等多省市都有喜食楼榔的习惯。
海南盛产楼榔,但95%的槟榔运往湖南加工,海南吃到的摈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结合海南槟榔产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槟榔树的生活习性是A.喜阴坡,怕低温B.喜缓坡,忌积水C.分布在高海拔地区D.喜高温干燥【2】导致海南槟榔大量运往湖南加工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原料D.劳动力4.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摊大饼”式扩张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二、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表为我国10月16日四城市的实测气温数据,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最低气温拉萨比杭州低,主要原因是拉萨A.纬度低B.大气削弱作用强C.大气保温作用弱D.大气反射作用弱【2】北京比海口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大,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白昼短C.大气吸收能力强D.天气晴朗2.读沿31 º纬线某大陆1月份和7月份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大陆为A.澳大利亚大陆B.北美大陆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2】影响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大气环流②洋流③地形④纬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图为某次台风从27日至31日移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台风A.发源于北太平洋东岸B.中心上升气流强烈C.向西北移动逐渐加快D.向西南移动逐渐减慢【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此时沿海受海水倒灌影响较大的地区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下面左图为黄河干流图,右图为黄河含沙量及年径流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B.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C.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D.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2】关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不正确的是A.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B.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C.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D.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3】关于黄河治沙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上游修水库B.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小流域综合治理D.下游挖入海新河5.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5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2】图6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夏季风环流D.冬季风环流【3】图7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6.读“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2021-2022年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I)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
①城地势低于海平面,四周以高高的河堤保护起来。
每年6~10月,①市常受飓风袭击,当地居民密切关注风向,风向决定了M湖面水的流向,湖泊水流向决定了该市水患风险度。
读图完成1~3题。
1.①与②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 190米B. 200米C. 210米D. 220米2.当飓风中心位于②处时,①市吹()A.偏北风,水患风险大B.偏北风,水患风险小C.偏南风,水患风险小D.偏南风,水患风险大3.该地建设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其最主要目的是()A.减轻海洋运输压力B.避免海浪危及水运C.减轻城市水患威胁D.形成内河运输网络藏北牧民为解决用电问题,购置了一套移动光伏发电设备,设备主要由太阳能电池发电板、控制器、蓄电池组成,发电板可灵活调节朝向和与地面的夹角,发电过程中发电板朝向应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
据此完成4~6题。
4.如果下列地区使用光伏发电设备,则每年发电时间与藏北牧民最接近的是()A.三亚B.南昌C.重庆 D.昆仑站5.若某日发电板朝向变化超过了180º,则该日可能是()A.1月1日 B.3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6.某地也使用该发电装置,某日其发电板与地面的夹角为60º~80º,则使用该设备的可能是()A.巴西的印第安人B.意大利人 C.西亚的阿拉伯人D.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下图为xx中国香港1月21日-28日天气状况的变化示意图。
完成7~8题。
7.影响香港21- 24日期间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8.下列日期,夜间大气保温作用最弱的是()A.27日B.26日C.25日D.24日下面左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地( 117°E,32°N)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下面右图为P地树影图。
Ql、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