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幻觉、妄想、情感迟钝和社会功能障碍等症状。

针对这种病症,目前医学上已经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而在药物治疗中,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那么,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这两种药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在治疗效果上有何异同?本文将通过比较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药理作用氨磺必利是一种多巴胺D2和5-羟色胺2受体拮抗剂,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发挥其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可减轻妄想、幻觉等正性症状,并改善情感迟钝等负性症状。

利培酮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通过与多巴胺D2受体结合来产生抗精神病作用。

它能够有效缓解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同时减轻情感迟钝、社会退缩等负性症状,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药理作用上都是通过对多巴胺受体的调节来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这也为它们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奠定了基础。

2. 临床疗效对比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已有不少临床研究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进行过比较。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在治疗阳性症状和一般症状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疗效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处理消极症状的效果上,利培酮明显优于氨磺必利。

这表明,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利培酮在改善患者的消极症状上具有更好的效果。

还有研究指出,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运动障碍、内分泌紊乱等;而利培酮在这方面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综合临床疗效来看,在处理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利培酮可能优于氨磺必利。

3. 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也是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据临床观察,氨磺必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运动障碍、体重增加、内分泌紊乱等;而利培酮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体重增加、代谢紊乱、心脏电生理改变等。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对比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对比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对比林建忠【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该院方便选择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n=30)和利培酮组(n=30),给予氨磺必利组患者氨磺必利治疗,给予利培酮组患者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PANSS阳性症状评分(20.1±3.9)分、一般病理学症状评分(15.4±2.6)分、总分(54.3±4.8)分与利培酮组阳性症状评分(19.4±4.2)分、一般病理学症状评分(16.8±2.9)分、总分(56.7±5.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评分(19.1±5.2)分与利培酮组(24.6±5.4)分相比明显较低,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与利培酮组8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与利培酮组2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疗效显著,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但氨磺必利对PANSS阴性症状改善效果更优于利培酮.【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32【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作者】林建忠【作者单位】漳州市福康医院门诊部,福建漳州 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在青壮年人群中较为多发。

加强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及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及关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临床运用较为广泛,是当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1]。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之一,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特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一、药物介绍1、氨磺必利氨磺必利是一种苯丙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D3受体,并可影响血清素、甲状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功能。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等,可降低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

2、利培酮二、疗效观察1、疗效评估我们在临床应用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评估其疗效:(1)总体评价: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自我评价。

(2)症状分析:包括幻觉、妄想、情感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

(3)生理指标:包括体重、血压、心率等。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早已显现。

经过我们多次观察,不难发现:使用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

症状分析方面,患者幻觉、妄想、情感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总体评价较为满意。

同时,在临床应用中还发现,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相对稳定,且对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负面影响。

三、安全性观察(1)药物安全性:包括在规定剂量下是否出现过药物过敏、持续头痛等情况,有无药物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冲突等。

(2)副作用:包括因药物使用而出现的体重增加、口干、便秘、兴奋、视觉障碍、胃肠不适等。

(3)不良反应:包括因药物使用而出现的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在我们的观察中,使用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未发现药物过敏、持续头痛等情况,也没有出现药物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冲突等问题。

副作用方面,患者体重增加、口干、便秘、兴奋、视觉障碍、胃肠不适等较为常见,但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另外,不良反应方面,极少出现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情况。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很多种,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其中常用的两种。

本文旨在观察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氨磺必利是一种强效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正性症状。

它主要通过锂离子通道的阻断来发挥作用,从而减少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利培酮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2受体来发挥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症状。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一项对5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疗效观察中,使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阳性症状和消极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减轻,患者的总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联合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较好。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便秘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是暂时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相对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更好地被患者接受和耐受。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长期治疗中,未见明显的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小。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临床医生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尤其是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联合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显著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必须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特定患者可能对药物治疗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混乱、社交障碍等症状。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药物疗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两种常用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它们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时的效果,以便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患者。

氨磺必利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它通过减少多巴胺的作用来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

氨磺必利还具有抗组胺和抗胆碱作用,能够减少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利培酮则是一种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它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平衡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与氨磺必利相比,利培酮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运动障碍、嗜睡、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等,而利培酮则会引起体重增加、睡眠障碍、泌乳素增高等不良反应。

在选择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一项研究对比了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利培酮相对于氨磺必利在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上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利培酮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的耐受性更好。

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时比氨磺必利更有效。

需要指出的是,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仅凭研究结果来选择治疗药物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做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相关的指导和建议,以提高治疗效果。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以便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说明1. 氨磺必利氨磺必利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多巴胺D2和5-羟色胺2A受体拮抗剂。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和增加多巴胺D3受体的亲和力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2. 利培酮二、疗效观察1. 短期疗效研究显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短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两者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氨磺必利或利培酮进行治疗。

在长期治疗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疗效差异开始显现。

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症状,且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好。

而利培酮虽然在减轻患者的阳性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但在负性症状的改善上表现不佳,长期使用易出现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三、安全性观察1. 不良反应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和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而利培酮易引起锥体外系症状、代谢紊乱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

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均被证实为相对安全的药物。

但在使用过程中,医生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四、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症状,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项。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对症状进行控制,但在临床应用中,很多患者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疑虑。

本文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讨论,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幻觉、妄想、情感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它们都具有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氨磺必利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减轻症状,而利培酮则在D2受体上起到拮抗作用。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和患者对于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一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计100例。

其中50例患者接受了氨磺必利治疗,另外50例患者接受了利培酮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等基线数据相似。

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等数据,观察并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经过治疗观察,发现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症状方面均能够取得明显的疗效。

两者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幻觉、妄想、情感障碍等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在两种药物的疗效方面并未发现明显差异,治疗效果可以认为是相似的。

在安全性方面,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氨磺必利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运动障碍、内分泌紊乱等不良反应,且容易引起体重增加等问题;而利培酮则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胰岛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且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严重后果。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但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临床应用时,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卢绍龙【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患者。

氨磺必利组患者给予口服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利培酮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似,但氨磺必利组能更好改善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不良反应少,且对体质量及泌乳素影响更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9【总页数】1页(P60-60)【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安全性【作者】卢绍龙【作者单位】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铁岭11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到精神症状以及精神因素的影响与支配,使得患者往往会出现攻击行为,不仅会对患者自身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给其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1]。

因此,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笔者就对临床常用的两种药物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均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本次研究中排除了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3]。

将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患者。

氨磺必利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为19~5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2.4+6.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 号: R 7 4 9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1 — 0 0 5 7— 0 2
氨磺必 利 ( A mi s u l p r i d e , A S P ) 的化 学 名 称 为 : 4 mg , 则 分为 2次服 用 ; 利培酮超过 2 m g时分 2次 服
( C G I ) 评估 患者 总体疾病严重度 的变化 , 用U K U副作 用量表 , B a r n e s 静坐不能量表评价安全性 。结 果 : 研究组与对照组 6 周末有效率 、 痊愈率
以及在治疗的各时间点 C G I 比较无显 著差异 ( P> 0 . 0 5 ) 。对 于阴性症状 为主 的患者 , 两组 比较亦 无显著差 异 ( P>0 . 0 5 ) 。两组 安全性 相当。
1 . 1 对象 选 取我 院住 院或 门诊 患者 。人 选 标准 : 变化。 安 全性 评价 : 记 录研究 过程 中所 有 不 良事 件 , 用 ① 年龄 1 8~ 6 0岁 , 女性精 神分裂 症患 者 ; ② 符合 K U副作 用 量 表 、 B a r n e s 静 坐 不能 量 表 评定 药 物不 I C D一 1 0精神分裂症 的临床诊 断标 准; ③患者 阳性 U 和 阴性 症状 量 表 ( P A N S S ) 总分 36 0; ④ 受试 者 ( 或他 良反应 , 监测 临 床 实验 室 检查 值 、 生命 体 征及 1 2导
【 临床 研 究 】
氨 磺 必 利 与 利 培 酮 治 疗 女 性 精 神 分 裂 症 疗 效 和安 全 性 的对 照研 究
耿 寒松 , 刘 荣芹 , 李 学灵 , 王 新福 , 关恒永
( 河北省荣军 医院,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
【 摘要 】 目的: 评估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 5 8 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 =

氨 基 一氮 一1一[ ( 1一乙基 一 2一吡 咯 烷 ) 甲基 ]一
用, 最 大剂 量 6 m g 。 1 . 3 评 估工 具 疗效评价 : ( 1 ) 采 用 阳性 和 阴性 症
5一乙基磺 酰 一2一甲氧 基 苯 甲酰胺 ,是 一种 选 择 性 对精 神分 裂症 患者 阳性 阴性 症状 均有 效 ¨ J 。 为 了了 解氨 磺必 利治 疗 女 性 精 神 分 裂 症 的疗 效 与安 全 性 ,
2 9) 和对照组( n= 2 9 ) 。研究组以 阳性症状为主的 口服氨磺必利 4 0 0~l 2 0 0 mg / a , 以阴性症状为主 的口服氨磺必利片 5 0~ 3 0 0 I T I s / a 。对照组 口服利培酮 2~ 6 ms / a, 两组 均治疗 6周 。分别 于基线 和治 疗第 2 、 4、 6周 使用 阳性 和阴性症 状量 表 ( P A NS S) 评估 疗效 , 临床总体 印象量 表
5 %为 基本 痊愈 ; 减分 率 35 0 % 为显 著进 步 ; 减分 率 本研究进行了为期 6周 氨磺必利 ( 帕可) 与利 培酮 7 3 2 5 %为好转 ; < 2 5 %为无效 。( 2 ) 采用临床总体印 ( 维思 通 ) 对照 的 临床研 究 , 报告 如下 。 象 量表 ( C G I ) 评估 治疗 前 后 患 者 总体 疾 病严 重 度 的 1 对 象 和方 法
或研 究 者判 断不 适 于参加 本研 究 的患者 。
多 巴胺 能 D :和 D , 受体 拮抗 剂 , 研 究 显示 氨磺 必 利 状 量 表 ( P A N S S ) 评估 , 以减 分率 表示。减分 率 =
[ ( P A N S S治 疗 前 总 分 一P A N S S治 疗 后 总 分 ) /
( P A N S S治 疗 前 总 分 一3 0 ) ] ×1 0 0 %。减分 率 ≥
结论 : 氨磺必利治疗女性 精神分 裂症有效性 和安全性与利培酮相 当,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 关键词 】 氨磺必利; 利培酮; 女性; 精神分裂 症; 疗效 ; 安全性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1 . 0 2 1
们 的法定代 理 人/ 监护人) 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 参 联 心 电图 的变化 。 加 研究 。排 除标 准 : ①筛 选评 价前 5 6天 之 内服 用或 1 . 4 统计 方 法 将 数 据 录入 E P I D A T A 3 . 1软件建
注射 过长效 抗 精神病 药 ; ② 既往 系统服 用过 2种或 2 立数 据库 , 将 数据 库在 S P S S 1 6 . 0软件 下 进行 统 计分 种 以上抗 精 神 病 药 , 且效果 不佳 ; ③ 既 往 服 用 氯 氮 析 。对两 组研 究 前 数据 进 行组 间 比较 , 判 断两 组 是 平, 剂 量 32 0 0 mg / a , 规 律服 用超 过 l 4天 ; ④ 妊 娠及 否具 有可 比性 。研 究 2 、 4 、 6周 各 时 间点 数据 与 本组 哺乳期 ; ⑤ 患者 患有其 他 严重 疾病 、 实 验 室指 标异 常 筛选 期基 础值 进 行 自身 对 照 比较 , 观 测 两组 数 据 与
2 0 1 3年 6月 第2 5卷 上 半 月 第 1 1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na r l o f Ch i n e s e P e o p l e g He a l t h
J u n, 2 0 1 3
V0 1 . 2 5 FHM No .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