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多糖才有效
活性多糖才有效

「拜廣告之賜,「多醣體」成了靈芝最有名的成分;同樣的,也是拜廣告之累,使得一般人對「多醣體」有太深的誤解,以為「多醣體」含量愈多代表產品愈有效,甚至還有其他原料做成的保健食品,打著「多醣體含量比靈芝更多」的名號,想與靈芝比美。
■ 多醣體只籠統的泛稱暫不追究產品「有效」所指到底是「哪種功效」,光「多醣體」三個字,看在專業人士眼裡,就已經又籠統又模糊。
先說什麼是「醣」吧!那是碳水化合物的另一種稱呼,所有帶有氫分子(O)與氧分子(H)且兩者的比例和水分子一樣是2:1者,都屬醣類。
結構最簡單的醣類叫「單醣」,如葡萄糖;由兩個單醣組成的醣則名之為「雙醣」,如麥牙糖與蔗糖;而整體結構由十個以上單醣所組成的物質,都叫做「多醣」,它可以是吃了會讓你發胖的澱粉,也可以是幫助腸道暢通的膳食纖維,當然也可以指存在靈芝裡具有多醣結構的物質。
有時候我們會在多醣後面加個「體」字,主要在突顯這類碳水化合物的結構很大,分子量動輒數十萬、上百萬,比起其它結構簡單的物質(如蛋白分子)簡直像個龐然大物。
■ 澱粉與靈芝多醣的差別雖然同屬多醣,卻因為分子結構的差異,使得澱粉和靈芝多醣在進到人體腸道之後,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兩者都是以葡萄糖為單位相連形成的聚合物,只是澱粉的葡萄糖是以(1→4)-α為主鏈相連接,而靈芝多醣的葡萄糖則是以(1→3)-β為主鏈相連接。
人體的消化酵素能切開(1→4)-α鍵結,而把澱粉水解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後即轉化成熱量;可是對於(1→3)-β鍵結,人體的消化酵素卻一點作用也沒有,加上靈芝多醣體積龐大無法穿透腸壁細胞,因而只能在腸道裡來回碰撞,未料這一碰撞竟撞出許多生理活性──其中之一便是,腸壁上的免疫細胞因被靈芝多醣啟動而把訊息帶入血液裡,進而提高免疫系統對於外來病原與體內癌細胞的警戒。
所以,當靈芝產品含糊地標示「多醣體含量高」,其實際的成分到底是澱粉含量多,還是靈芝多醣含量多,對於健康的意義是絕對無法等同的。
真菌多糖的功能

真菌多糖的功能在国际上,真菌多糖被称为称为“生物反应调节物”,简称“BRM”,按研究表明,药用菌的活性多糖成份β-D(1-73)葡萄糖对异源的、同源的甚至遗传性的肿瘤都有变化。
此外,它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凝聚的作用,提高肝功能和解毒力,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和氧的利用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律,降血糖、镇静、镇痛、平喘、止咳、化痰的功效。
一、多糖对肿瘤的作用1、多糖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不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防御系统,达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实验证明,从香菇、黄芪、柏树菌中提出的多糖能增强T 细胞的功能,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恢复正常,特别对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T细胞NK 细胞与LAK 细胞有激活作用。
2 、多糖又是免疫B 细胞活化剂,像黄芪多糖、香菇多糖、柏树菌多糖、灵芝多糖等等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使其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抗体,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3 、巨噬细胞,特别是毒性巨噬细胞对肿瘤的细胞有很强杀伤力,它能合成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使肿瘤出血坏死。
多糖类的物质是强大的TNF 诱导剂,给动物注射多糖第8 天,TNF 的产生达到高峰,从而发挥抗癌功效。
4 、干扰素(IFN)是机体内自己制造的抗病毒和抗癌物质。
柏树菌多糖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
加进每毫升10-100微克浓度的柏树菌可使正常人产生α 干扰素和γ干扰素的分别提高8 倍和4 倍。
5 、白细胞介素2(I L-2)为T细胞生长因子,由活化的T 细胞所产生,即能维护免疫T 细胞长期存活,又可诱导T 杀伤细胞与LAK细胞的生长,因此成为治疗肿瘤和爱滋病等病毒的最新药物。
多糖类药物可激活T 细胞诱导内源性白介素2 产生,从而避免商品白介素2 的毒性与副反应。
还能提高细胞对白介素2 的敏感性,使其能在较低剂量下产生最大治疗效果。
二、真菌多糖对糖尿病和哮喘的作用研究发现真菌多糖治疗糖尿病是通过两方面发生作用的。
二是改变血液循环,使机体胰脏血液循环加快,胰岛B细胞得到了足够的氧,从而增加了胰岛素的分泌量。
功能性食品 第3章 活性多糖

一般粉碎后在真菌子实体中加入多糖5~20倍 体积的水、稀酸或稀碱(0.2~lmol/L),在 50~80℃温度下进行浸提,有时为了加速浸
提速度,也可添加些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 深层发酵提取多糖工艺是:菌种活化→种子 罐发酵→发酵罐发酵。
(三)调节血脂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螯合胆固醇,从而抑制机 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降低血浆胆固醇5%~ 10%,且都是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 很少或不降。相反,不溶性纤维很少能改变 血浆胆固醇水平。
(四)消除外源有害物质
膳食纤维对汞、砷、镉和高浓度的铜、锌都 具有清除能力,可使它们的浓度由中毒水平 减低到安全水平
五、膳食纤维的应用
1.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在焙烤食 品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丹麦自1981年就开始 生产高膳食纤维面包、蛋糕、桃酥、饼干等 焙烤食品,用量一般为面粉含量的5%~10%, 如其用量超过10%,将使面团醒发速度减慢。 因膳食纤维吸水性特强,故配料时应适当增 加水量。
2.在果酱、果冻食品中的应用。此类食品主 要添加水溶性膳食果胶,所用果蔬原料主要 是苹果、山植、桃、杏、香蕉和胡萝F等。
3.在制粉业中的应用。利用特殊加工工艺, 含麸量达50%~60%的面粉,适口性稍差于 精白粉,但蛋白质含量、热量优于精白粉, 粗脂肪低于精白粉,面粉质地疏松,可消化 的蛋白量优于精白粉。国内市场仍处于开发 和起步阶段。
4.在制糖业中的开发应用。采用酶法生产工 艺生产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低聚糖,对 双歧杆菌增殖效果明显,生产成本低,低热 值,用途广,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食纤维,其销量势头良好。台湾多家食品公
司也陆续生产出膳食纤维饮料,膳食纤维并
在台湾饮料市场上异军突起。此外,也可将
分析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与免疫调节作用

分析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与免疫调节作用含羞草(学名:Mimosa pudica)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草本植物,其特别之处在于其具有显着的触动性,即在受到触摸或其他外界刺激时,其叶片会紧闭,并且茎枝也会迅速垂下。
除了这个引人瞩目的特点外,含羞草还被广泛用于传统医学中,据说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本文将分析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与免疫调节作用之间的关系。
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是指其提取自含羞草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含羞草中起到了特殊的生物活性作用。
多糖是由多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这些糖分子可以是单糖、双糖或多糖。
多糖在生物体内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
因此,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巨大的潜力,可能对免疫调节起到积极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病原体入侵,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
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我们容易受到感染、发生自身免疫疾病等问题。
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并且抑制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细胞等。
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并且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修复受损组织,并且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此外,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和损伤的一种常见反应,但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通过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这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炎症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含羞草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这些多糖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并且抑制炎症反应。
功能性食品 第二章 活性多糖

(二)低聚半乳糖
低聚半乳糖是在乳糖分子上通过β-1,6糖苷键结合1~4 个半乳糖的杂低聚糖,其产品中含有半乳糖基乳糖、半 乳糖基葡萄糖、半乳糖基半乳糖等,属于葡萄糖和半乳 糖组成的杂低聚糖。
(三)低聚果糖
蔗糖分子上以β-1, 2糖苷键与1~3个果糖结合而成的低 聚糖,主要由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组成的混 合物
日本低聚糖消费量增长情况
一、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一)直接生理功能 1. 低热量,难消化。 2. 有水溶性膳食纤维作用 3.低龋齿性糖类 4.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增殖
(二)间接生理功能 1. 抑制病原菌 2. 抑制有毒物代谢和有害酶的产生 3. 防止腹泻 4. 防止便秘 5. 降低血清胆固醇 6. 保护肝功能 7. 降低血压的作用 8. 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 9. 营养素吸收促进作用,产生营养素 10. 血糖值的改善作用
(2)低聚半乳糖 乳糖溶液(40%) → 转移反应(β-半乳糖苷酶,pH5,50℃, 24 h) → 脱盐(离子交换树脂) → 色谱分离 → 脱色 (活性炭) → 真空浓缩 → 产品 (3)低聚果糖 ①菊芋→菊粉→菊粉酶水解→过滤(硅藻土)→脱色→脱 盐→真空浓缩→产品 ②蔗糖(50%~60%)固定化酶柱或固定化床生物反应器 (24h,50~60℃) → 糖液→脱色(活性炭)→脱盐 (离子交换树脂)→ 真空浓缩 →产品
三、功能性单糖的加工
(一)果葡糖浆的加工
(二)结晶果糖的加工
(三)L-糖加工
第二节 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或寡糖,由2~10个分子单糖 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直接低聚糖或普通低聚糖 :β-1,4葡萄糖苷键等连接 双歧增殖因子 :α-1,6葡萄糖苷键连接
3 第三章 活性多糖

几丁寡糖
• 几丁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也称壳 寡糖,学名为β-1,4-寡聚-葡萄糖胺,是以壳 聚糖为原料,经降解而成2---10个氨基葡萄糖 以糖苷链连接而成的低聚氨基葡萄糖,低分 子量(10000D)且易溶于水,所以非常容易 被人体吸收(100%),直接参与人体的生理 调节,其功效是壳聚糖的数十倍。 • 几丁寡糖的制备:粘度大、酶活低
膳食纤维
•
膳食纤维素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营养学家经过深入 的研究,确认了膳食纤维的保健作用,称 之为“第七营养素”。(低聚糖、甲壳素)
水溶性膳食纤维适合加工液态产品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适合加工粉末和片剂产 品 摄入量:1~2g/d
• • •
膳食纤维的功效
• 一、改善肠道功能,润肠通便。 二、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 三、降低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冠心 • • 病,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四、稀释致癌物,预防癌症,能减少肠道内致 癌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浓度,缩短这些毒
危害:心、脑血栓
三、 降血压: 几丁聚糖可与氯离子结合,随粪便排出体外,减 少氯离子的吸收。同时它也可以降低血糖中的氯 离子浓度,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降低, 致使血管紧张素形成减少,血管扩张作用增强, 血压下降。 四、强化人体免疫、活化淋巴细胞 几丁聚糖具有强化人体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 活化淋巴细胞(如NK细胞,LAK细胞,该细胞能 抑制和杀死癌细胞,该细胞在偏碱性环境中活性 最强)之功效,几丁聚糖可使体液pH值偏碱性, 从而创造了淋巴细胞攻击癌细胞的最佳环境,提 高杀伤癌细胞的功能。
• • •
几丁聚(寡)糖
几丁聚糖
• 几丁聚糖(几丁质、壳聚糖)
• 几丁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可食 性动物纤维。
多糖活性研究

多糖活性的研究摘要多糖是来自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维持生命所需的多种生理功能有关. 对多糖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但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而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多糖是指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聚物。
最初被认为是无任何生理效应的纯粹的结构物质,然而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人们惊奇地发现多糖及其缀合物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溃疡、降低胆固醇、降血压以及抗血栓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1],其中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最引人注目。
多糖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尤其是高等植物多糖和食用真菌多糖具有疾病治疗范围广和相对毒性较低的特点,在医学领域引起广泛的注意[2],近三十年来,发现多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对于多糖的研究虽然较蛋白质、核酸、脂类的研究起步为晚,但已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
多糖己成为天然药物及保健品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报道,目前全球至少有19个多糖正在分别作抗肿瘤、抗艾滋病及糖尿病治疗等的临床试验。
2002年全球糖类药物及保健品的销售量已达到193亿美元。
可以这样说,“沉睡至今的糖巨人正在苏醒中”。
目前各国一方面正在努力从中草药及海洋生物中寻找对肿瘤、艾滋病等疾病更有效的多糖,另一方面正在着重进行多糖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至今研究的较为深入的有高等真菌(主要是蘑菇类)产生的D一葡聚糖和某些植物产生的具抗补体作用的果胶类多糖以及海洋生物藻类中产生的硫酸酯多糖。
1.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已证实不同的多糖具有不同的免疫促进作用。
香菇多糖是理想的免疫促进剂,它作为T 细胞定位的佐剂和辅助T 细胞刺激参与机体免疫反应。
银耳多糖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促进肝脏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以及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提高体液免疫力。
黑木耳多糖可有效地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百分率。
药理实验证明,茶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作用。
多糖的研究方法及其现状资料

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激活机体免疫反应)
但也有少数多糖具直接杀死癌细胞作用
或两者俱存
---- 治疗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的癌症和 爱滋病
----治疗多种免疫缺损疾病和某些细菌,病毒 引起的疾病
----多糖还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感染、降 血糖、降胆固醇、降血脂以及最近我们实验室 发现的刺激神经细胞生长作用
证明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上特别是肿 瘤辅助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受到临 床医生的青睐
但是,人们期待更有效的活性多糖的 问世
特别是具有抗炎作用,抗病毒作用,降血 糖作用,刺激神经细胞作用的多糖问世
目前主要可从二方面着手:
一是继续从高等真菌(如灵芝,猪苓,猴头 菇,冬虫夏草,姬松茸)中寻找活性多糖.
同时重点从动植物特别是从传统的中草 药及海洋生物(如海藻)中寻找高效的活 性多糖.
多糖是亲水性大分子,难以透过由脂质构 成的细胞膜,所以口服有效常受到质疑.有人 认为多糖主要与肠道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 子起作用,或者通过胞饮内吞作用 (pinocytosis)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然后刺激 人体免疫细胞的成熟,分化和繁殖,诱导专一 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激活(所谓多糖是多细 胞因子诱导剂),结果由这些免疫细胞去吞噬 或杀死肿瘤细胞或阻断细菌,病毒的吸附或 繁殖.
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 人的生命过程几乎 都与糖链有关:
如 细胞间通讯, 识别和相互作用 细胞的运动和粘附 病原与宿主细胞的作用 等等.
这是因为糖链携带着生物信息. 它在细胞 表面的分子识别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血型 ----红血球表面糖链末端糖基的不同
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 ----糖链的不同
这是制作真菌来源的保健品中值得注意的 问题.却被许多人疏忽.譬如说市场上已有的香 菇多糖保健品,实质上香菇多糖(Lentinan)口 服是无效的,那么为什么这些保健品确实还是 对人体有良好作用呢? 这是因为香菇提取物中 不仅存在香菇多糖, 还存在其他对人体有效的 活性物质,而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这些活性物质, 可以这么说保健品中香菇多糖含量越高,其效 果越差.所以如果将香菇提取物命名为香菇多 糖保健品是不恰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真品源本草贸易有限公司
活性灵芝茸——活性多糖
「拜广告之赐,「多糖体」成了灵芝最有名的成分;同样的,也是拜广告之累,使得一般人对「多糖体」有太深的误解,以为「多糖体」含量愈多代表产品愈有效,甚至还有其它原料做成的保健食品,打着「多糖体含量比灵芝更多」的名号,想与灵芝比美。
■ 多糖体只笼统的泛称
暂不追究产品「有效」所指到底是「哪种功效」,光「多糖体」三个字,看在专业人士眼里,就已经又笼统又模糊。
先说什么是「糖」吧!那是碳水化合物的另一种称呼,所有带有氢分子(O)与氧分子(H)且两者的比例和水分子一样是2:1者,都属糖类。
结构最简单的糖类叫「单糖」,如葡萄糖;由两个单糖组成的糖则名之为「双糖」,如麦牙糖与蔗糖;而整体结构由十个以上单糖所组成的物质,都叫做「多糖」,它可以是吃了会让你发胖的淀粉,也可以是帮助肠道畅通的膳食纤维,当然也可以指存在灵芝里具有多糖结构的物质。
有时候我们会在多糖后面加个「体」字,主要在突显这类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很大,分子量动辄数十万、上百万,比起其它结构简单的物质(如蛋白分子)简直像个庞然大物。
■ 淀粉与灵芝多糖的差别
虽然同属多糖,却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使得淀粉和灵芝多糖在进到人体肠道之后,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两者都是以葡萄糖为单位相连形成的聚合物,只是淀粉的葡萄糖是以(1→4)-α为主链相连接,而灵芝多糖的葡萄糖则是以(1→3)-β为主链相连接。
人体的消化酵素能切开(1→4)-α键结,而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后即转化成热量;可是对于(1→3)-β键结,人体的消化酵素却一点作用也没有,加上灵芝多糖体积庞大无法穿透肠壁细胞,因而只能在肠道里来回碰撞,未料这一碰撞竟撞出许多生理活性──其中之一便是,肠壁上的免疫细胞因被灵芝多糖启动而把讯息带入血液里,进而提高免疫系统对于外来病原与体内癌细胞的警戒。
所以,当灵芝产品含糊地标示「多糖体含量高」,其实际的成分到底是淀粉含量多,还是灵芝多糖含量多,对于健康的意义是绝对无法等同的。
会有这样的疑议,并不是因为长出来的那朵灵芝含有淀粉,而是当产品的内容物不仅只有灵芝时,例如灵芝的发酵制品通常含盖作为菌丝营养来源的培养基,以及充满菌丝代谢产物的滤液,这两者提供的多糖成分,即可能包含淀粉多糖。
■ 多糖体≠活性多糖
科学家最初是把整朵灵芝以热水煮沸,取其汤汁喂食肿瘤小鼠竟能产生抑制肿瘤生长,进而分析灵芝热水萃取物,才得知里面主要是一群以(1→3)-β葡聚糖〔(1→3)-β-D-glucan〕为主链的多糖体。
这些多糖体原本是灵芝细胞壁的组成,在热水煮沸的过程中不断被溶出,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正向的作用。
许多研究都证实了灵芝多糖的许多活性(我们称这类的多糖为活性多糖),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与降血糖等等。
对此,你我都已熟知,无须赘言,不过我们倒是经常忽略另一个事实──也有许多研究证实,有些灵芝多糖是不具生理活性的。
总括一句话,灵芝里含有活性多糖,但并非所有的灵芝多糖都有活性。
如果把活性多糖比喻为战斗机,那么一般多糖如同不具战斗力的民航机。
它们都是飞机,但只
有战斗机能防御敌人、保卫国家安全。
所以在产品包装上标示「灵芝多糖体」的含量有多少,虽然已经区隔了淀粉多糖与来自灵芝的多糖体,但这种做法犹如一个国家在国防白皮书写他拥有多少架飞机,不具任何意义。
厂商应该要说明的是,在那一盒或一包或一瓶灵芝产品里,具有战斗功能的「活性多糖」到底有多少。
■ 何谓「活性多糖」?
由于相关研究显示,具有活性的灵芝多糖的分子量通常很大,因此过去有人曾试着以分子量来区分灵芝里的一般多糖与活性多糖,以致在坊间出现了「分子量要达到一万以上,或者十万以上,或者百万以上……才是灵芝多糖」的说法。
具有活性的灵芝多糖的分子量确实不小,最少有多大,在科学上始终没有定论,更谈不上学术界的共识。
这也就是为什么把同一个灵芝产品拿给不同检验单位定量灵芝多糖,得到的答案竟莫衷一是(请参考《健康灵芝》第8期〈解开灵芝产品多糖体含量高低的迷思〉,2000年4月)。
以分子量归类虽然方便,却有模糊地带,而且也为灵芝市场带来更大的混乱。
如果从分子构造来区分灵芝里的一般多糖与活性多糖,中间的那条界线可能就清楚多了。
诚如后续专访台大食科所吕廷璋副教授所言,灵芝的活性多糖不只一种,其中在灵芝中含量较多、也是广受学术界公认的,则是结构上具有「(1→3)-β葡聚糖主链和(1→6)-β葡萄糖基分支」的多糖。
从结构来看,(1→6)-β葡萄糖基分支出现的密集度,关乎整个多糖的活性强弱,其中以3~5个葡萄糖基就含有一个(1→6)-β葡萄糖基分支的活性最强。
姑且不论(1→6)-β葡萄糖基分支如何分布,具有(1→3)-β葡聚糖主链接构可说是灵芝活性多糖的基本条件。
两年多前吕廷璋曾以荧光染色法鉴定市售十种灵
芝产品里(1→3)-β葡聚糖的含量,未料多糖体含量最高的,(1→3)-β葡聚糖的含量竟然排名倒数第二(详细内容请参考本刊11页)。
这个结果至少说明了三件事:第一,灵芝产品的多糖体含量与活性多糖之间,未必具有一定的关连性;第二,多糖体含量高,并不能作为灵芝产品功效的保证;第三,代表灵芝产品质量的指针成分,应该由「能反应产品功效」的活性成分担纲才是(事实上所有的保健食品皆然)。
■ 专访台大食科所灵芝研究团队
多糖体不是灵芝的代言人。
当商业广告愈说得天花乱坠,社会愈需要学术来告诉我们事实是什么。
今年六月,以孙璐西为首的灵芝研究团队在国科会召开记者会所表达的重点之一,便是提醒民众别再错把多糖体含量当作评断灵芝功效好坏的标准。
本期我们即为您专访到目前国内执行灵芝多糖研究最大的团队──台湾大学食品科技所的五位教授,除了探讨有关活性多糖的概念,也将介绍他们致力研发的「利用豆科植物为基质生产具生理机能之灵芝发酵液」。
孙璐西教授在接受专访时说明他们为什么要研究灵芝发酵液的背后因素:发酵技术虽是台湾食品工业的强项,可是应用在灵芝发酵生产时,却没有做出富含活性多糖,乃至其它活性成分的灵芝产品。
事实上,健康食品管理法上路已经六年,但目前还没有纯粹以灵芝发酵液为原料取得功效认证的产品。
追究原因,业者在发酵生产时并没有选择合适的指标。
诚如蒋丙煌教授在接受专访时所言,「一般业者做的只是单纯发酵,在选择培养基时大多是以便宜、容易取得、微生物长得快、菌丝产量大、发酵时间短等等作考虑。
」
虽然也有业者会以总多糖为指标,可是正如吕廷璋副教授在采访时所说,业者只
在乎意菌丝的量多不多,发酵液黏不黏;以为发酵液愈黏,多糖体就愈多,可是里面的多糖却不一定是有活性的多糖!
■ β(1→3)为主链的葡聚糖能反应灵芝产品活性,是合适的评估指标
吕廷璋利用他所研发的(1→3)-β葡聚糖检测法,协助蒋丙煌的发酵研究团队,不断改变发酵条件,使生产出来的灵芝发酵液,所含的(1→3)-β葡聚糖高达多糖总量的50%。
「我们这么做,就是希望跳脱多糖体的模糊概念,而是以活性多糖作为调整发酵条件依据。
」
蒋丙煌认为,理想上作为指针的功能性成分,应与产品的功能很接近,这么一来,这个功能性成分的含量高低,不仅可作为发酵制程的品管依据,还能为产品功效代言。
也因此,吕廷璋希望有更多的实验数据证实,灵芝里的(1→3)-β葡聚糖与产品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经张鸿民教授的实验证实,(1→3)-β葡聚糖糖含量达总多糖一半以上的灵芝发酵液确实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沈立言副教授的实验则证实,同一批发酵产物中的菌丝乙醇萃取物,有良好的抑制肝癌活性。
显然,(1→3)-β葡聚糖会比总多糖体,更适合作为灵芝产品质量的评估标准。
■ 不同来源的多糖无从比较
对于其它菇类保健品也和灵芝产品一起大打多糖体的混仗,彷佛谁的多糖体多,谁的功效就好。
对此,张鸿民的看法是:「连我们的发酵槽,不同批次做出来的灵芝发酵液里的多糖种类都不一定一样,更何况不同种类的菌种所生产出来的多糖结构不同,功能性就不一样,怎么能互相比较呢?」
事实上,无法比较的不只是「不同菇类间的多糖」与「不同发酵条件下生产的灵芝多糖」,同一个灵芝菌种在不同生长阶段(如菌丝体与子实体)取得的多糖体,也
是无从比较;即便来自菌丝体与子实体的多糖有相同的分子量,其构造与活性也不会相同。
这个部分,在台大许瑞祥教授所执笔的〈灵芝多糖的发现及七○年代至今的研究回顾〉里有详细的陈述。
希望透过本篇文章的引介,让您对于灵芝多糖的来龙去脉,以及灵芝多糖在分子量、分子构造、生理活性与作用机制之间的关联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期盼藉由我们的深入报导,「灵芝的好坏决定在多糖体」这类似是而非的观念,不会再对您造成困扰。
别忘了,即便是活性多糖,也只是灵芝的成分之一,还有三类、腺、免疫调节蛋白等等,对于灵芝宽广的功效表现,都有无可取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