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安全事故.doc
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及应急措施

►
13:20
19/22
坑内反压和支顶
土钉墙坡面增加泄水孔
13:20
20/22
基坑内加临时支撑
13:20
基坑坡面卸载
21/22
谢谢!
13:20 22/22
►
3 坑底隆起变形过大时,应采取坑内加载反压、调整分区、分步开 挖、及时浇注快硬混凝土垫层等措施;
4 坑外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过快引起周边建筑与地下管线沉降速率超 过警戒值,应调整抽水速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或采用回灌措施; 。
13:20 18/22
►
►
►
5 围护结构渗水、流土,可采用坑内引流、封堵或坑外快速注浆的方 式进行堵漏;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回填,再进行处理; 6 开挖底面出现流砂、管涌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施工,根据情况采取 回填、降水法降低水头差、设置反滤层封堵流土点等方式进行处理
13:20
10
10/22
大 连
2004年12月10日20时20分,位于大连三八广场南侧的宏孚旺苑工程基坑 发生坍塌事故,造成煤气中压DN250铸铁管线断裂,引起煤气泄漏并起 火。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朝阳街路段交通封闭,煤气管线中 断供气,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
13:20
11
11/22
13:20
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及应急措施
本讲主要知识点
►
1 基坑事故类型
►
►
2 基坑抢险措施
3 抢险措施的适用性
13:20
2/22
深基坑工程事故类型
►
1 基坑支护结构失效,体系垮塌
►
►
2土方开挖及降水引起周边过量变形,导致建筑物及市政设施破坏
3周边建筑物及市政设施损坏引发火灾、爆炸、毒气泄露等次生灾害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一、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抢险回顾及原因分析
(一)、海珠城广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介绍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长约340米,原设计地下室4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7米。
该基坑东侧为江南大道,江南大道下为广州地铁二号线,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缘与本基坑东侧支护结构距离为5.7米;基坑西侧、北侧邻近河涌,北面河涌范围为22米宽的渠箱;基坑南侧东部距离海员宾馆20米,海员宾馆楼高7层,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基础;基坑南侧两部距离隔山一号楼20米,楼高7层,基础也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
该工程地质情况从上至下为填土层,厚0.7~3.6米,淤泥质土层,层厚0.5~2.9米;细砂层,个别孔揭露,层厚0.5~1.3米;强风化泥岩,顶面埋深为2.8~5.7米,层厚0.3米;中、风化泥岩,埋深3.6~7.2米,层厚1.5~16.7米;微风化岩,埋深6.0~20.2米,层厚1.8~12.84米。
由于本工程岩层埋深较浅,因此,原设计支护方案如下:基坑东侧、基坑南侧东部34米、北侧东部30米范围,上部5.2米采用喷锚支护方案,下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钢管内支撑的方案,挖孔桩底标高为▽—20.0米。
基坑西侧上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预应力锚索方案,下部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基坑南侧、北侧的剩余部分,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后由于±0.00标高调整,后实际基坑开挖深度调整为15.3米。
本基坑在2002年10月31日开始施工,至2003年7月施工。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2023-11-08
目 录
• 基坑安全事故概述 • 基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基坑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 基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基坑安全事故概述
基坑安全事故的定义
基坑安全事故是指在进行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自然因素等原 因导致基坑工程发生坍塌、位移、沉降等安全事故。
基坑安全事故不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对周边环境和建筑造成 严重影响。
基坑安全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原因分类
可分为设计原因、施工原因、自然因素原因等。
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可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等。
基坑安全事故的特点
基坑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等往往难以预 测,并且可能伴随较大的社会影响。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并提出相应的 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紧急疏散
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疏散事故 现场的无关人员,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医疗救治
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确保 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治疗。
救援施救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先进设备和技术 支持,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现 场管控和秩序维护工作。
等,确保基坑安全。
03
防止物体打击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
高空坠落、重物砸伤等风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
带、设置安全网等。
05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坑支护结构失稳造成的坍塌事故
事故原因
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地下水处理不当等因素导致支护结构失稳 ,从而引发坍塌事故。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基坑坍塌事故是指在挖掘、施工或运输等过程中,地下挖掘物或土体失稳而引发的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以下将详细介绍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案例。
1.不合理的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不周全或出现错误导致的基坑坍塌事故较为常见。
例如,在施工前未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勘探,导致地下水涌入基坑,进而引发坍塌。
2004年美国马里兰州布尔斯基坑工地发生的事故就是由于地质勘察不足而导致的基坑水涌事故。
2.不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一些基坑坍塌事故是由于支护设计不当引起的。
例如,支护结构刚度太小,无法承受周边土体的压力;或者使用了不合适的支护方式,无法有效固定周边土体。
2024年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棗子街发生的一起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支护设计不当造成的。
3.过度开挖过度开挖是基坑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开挖深度超过土体的承载能力时,土体容易发生失稳,导致基坑坍塌。
2024年深圳工地发生的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过度开挖引起的。
4.基坑水固结与土体液化基坑开挖过程中,水分会引起土体的固结,从而削弱土体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水固结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当土体中存在较多的细颗粒物质时,地震或震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土体发生液化,进而引发基坑坍塌。
2024年台湾新北市发生的基坑液化坍塌事故就是典型案例。
5.施工期间的不良操作不良的施工操作也会引发基坑坍塌事故。
例如,在挖掘过程中使用不合适的机械设备或方法,无法有效控制土体坍塌风险;或者在支护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2024年中国上海外高桥发生的一起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施工期间的不良操作引起的。
6.设计缺陷一些基坑坍塌事故是由于设计缺陷引起的。
例如,无法有效抵抗地下水压力、不合理的支护结构布局等。
2024年巴西圣保罗发生的基坑坍塌事故就是设计缺陷导致的。
7.降雨和气候因素降雨和气候的影响也是基坑坍塌的原因之一、降雨会导致土壤湿润,增加土体的重量和压力,进而影响土体的稳定性。
(完整版)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液 限
塑 限
塑 性 指 数
液 性 指 数
(m)
W (%)
ρ (g/cm
3)
Gs
e
ωl
ωp
(%) (%)
IP
IL
②2
粘质 粉土
4 30.5 1.90 2.70 0.85
④2
淤泥质 粘土
16 48.6 1.71 2.74 1.37 41.8 22.3 19.5 1.35
淤泥质粉
⑥1
质粘 17 45.2 1.72 2.73 1.30 37.5 21.5 16.0 1.48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 杭州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破坏模式分析
根据勘查结果对基坑土体破坏滑动面及地下连续墙破 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基坑破坏时调查平面图 与施工工况图以及基坑土体滑动面与地下连续墙破坏形态 断面图。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3 设计问题
由于基坑设计涉及到多种学科,如土力学、基础工程 、结构力学和原位测试技术等,需要对场地周围环境、施 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详细了解和掌握, 是一门系统科学,具有复杂性。所以目前基坑支护的设计 方案与措施大多数是偏于保守的,即便如此,如果设计的 人员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也易引起相应的事故。对522 例基坑事故统计也说明基坑设计的不足,是引发事故的重 要原因。杭州地铁工程在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其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 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监测单位 施工监测失效,施工单位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基坑及其他坍塌事故

基坑及其他坍塌事故案例一:四川两河口水电站“4.10”挡土墙边坡滑塌事故2007年4月10日18时30分,某单位承建的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两河口水电站1#承包商营地场平工程,在挡土墙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突然发生滑塌,7名作业人员被掩埋致死。
构成生产安全较大事故。
事故原因①两河口水电站项目部在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定的情况下擅自施工;②未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放坡;③施工中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案例二:宜巴高速王家湾大桥“3.31”挖孔桩坍塌事故2011年3月31日15时30分,某单位承建的宜巴高速公路24标王家湾大桥96#抗滑桩施工中,因古滑坡体移动垮塌引起护壁变形挤压,导致孔内钢筋笼作业的3名工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9万元。
构成生产安全较大事故。
事故现场平面图96#桩孔及发生事故时的剖面图96#桩孔上方稻田开裂滑移事故原因事故发生后,恩施州政府立即介入事故处置。
通过勘察现场、询问现场人员、查阅相关资料,认定“3.31”抗滑桩坍塌事故为地质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一)直接原因坍塌孔桩桩身位于典型的滑坡堆积体上,遇水极易溜坍,而事故发生期间该地区连降中雨,3月31日降短时阵雨,孔桩周壁围岩为风化粉砂泥质岩,渗水极强,导致围岩浸泡失稳,引起坍塌。
(二)间接原因1、项目安全培训工作不扎实。
劳务队伍培训教育走形式,特别是班组作业和岗位员工操作技能培训。
抗滑桩施工大部分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安全操作技能,自我保护意识差。
2、项目部管理人员工作作风飘浮,对安全质量现场管理抱有侥幸心理。
如果加大对孔桩周边地质情况监测力度,尤其是对发生事故期间接连下雨的情况引起足够重视,就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3、项目部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群众安全监督员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4、工序作业与技术交底脱节,施工组织设计不能有效执行,设计意图和规范贯彻不力,导致工序质量安全过程不受控。
最新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海珠城广场位置
基坑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
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
开挖深度为20.3米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 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 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 号线停运近一天,七层的海员宾馆倒塌, 多家商铺失火被焚,一栋七层居民楼受 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3-D Pie Chart
Text2 Text3 Text1
Text4
Text6 Text5
加固排险
设计因素
1. 支撑和地下连续墙设计存在严重的问 题是造成结构局部破坏的主要原因。 支撑与墙体连接部位没有设置围檩支 撑,连杆系节点设计不当,抗剪强度 不要求,地下连续墙设计强度不足。 2. 邻近基坑比本工程先完工,降水可能 导致地下土流失,引起马路下方土体 局部掏空,使本工程情况更加严重。
保护钢角撑和龙门架
爆破拆除海员宾馆北楼
基坑滑塌的原因分析
⑴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 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 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 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 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 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 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 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 降低,甚至失效。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建筑科学研究院
案例一: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 •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 •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隧道 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山1号楼约16 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 基坑东侧、西侧边坡和南侧东段、北侧东段边坡上部 高6m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6m以下采用人工挖孔桩与三 道钢管角撑支护,人工挖孔桩桩底深度为20.0m。基坑其 它地段边坡采用土钉墙喷锚加两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
某深基坑坍塌事故分析与总结

项目信誉受损:事故可能对 项目方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影响后续合作。
施工进度延误:由于事故导 致的清理和修复工作,原计 划进度被推迟。
安全意识提升:事故后应加 强安全培训和监管,提高整
体安全意识。
事故教训总结
加强深基坑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效性
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 明确救援流程和责任人
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
技能水平
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建议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制定详细的安全 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明确各级 安全责任。
建立完善的安全 培训和教育机制, 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和隐患排查, 及时整改和消除 安全隐患。
对类似工程的警示作用
重视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深基坑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提高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加强工程安全宣传和教育力度
定期开展工程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工程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 建立工程安全宣传教育考核机制,确保宣传教育效果 鼓励企业加大工程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深基坑设计应充 分考虑地质条件、 水文气象等因素, 确保设计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 应加强监测和预 警,及时发现和 处理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的应急 预案和救援机制, 确保在事故发生 时能够迅速、有 效地进行救援。
加强对深基坑施 工人员的安全培 训和教育,提高 安全意识和操作 技能。
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建立应急预案和 应急救援体系, 提高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安全事故
基坑安全事故是完全有办法避免的,但细节处理不当可能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人灾可能性大于天祸,要注重施工细节才是关键。
下面就基坑安全事故和大家讨论一下。
1、工程地质情况与设计差别较大
施工过程中工程地质情况与原设计差异较大,仍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工程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而监测等施工动态反馈信息不及时或有误,导致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设计方案,开挖中没有对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进行观测或没有对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工程周边环境可能施加的活荷载未加考虑等。
2、施工过程与设计差别较大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深层搅拌桩应用比较多。
施工人员对于深
基坑支护方案缺乏深入的了解,严重影响了基坑工程的质量水平。
有时候基坑支护设计中深层搅拌桩水泥掺量不够,施工阶段出现水泥含量不足、砂石比例不当等问题,会直接减弱水泥土的支护强度,从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经常对挖土施工程序有所要求,并以此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要求在土方开挖前进行图纸交底和技术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程序,抢施工进度,图局部效益,立即进行土方开挖,这往往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其实,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而大部分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来处理。
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3、地下水处理不当
施工中因地下水处理不当,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教训比较多。
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降低了,对深基坑支护有利,但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利。
如果不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对保护周边环境有利,但对深基坑支护不利。
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降低地下水施工做法有一定的难度,在施工中因妥善处理,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