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海南传统小吃
关于海南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

关于海南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一、背景介绍海南作为我国的热带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海南的传统民族文化包括黎族、苗族、壮族、瑶族等,这些族群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宗教习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海南传统民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为具有实际经济效益的产业,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情况调查1. 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在海南,传统民族文化产业以手工艺品、传统服饰、民族文化旅游等形式展现。
在一些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民族歌舞表演,到当地手工艺品和文化衍生品。
一些民族村寨也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2. 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问题尽管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民族文化表演和商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面临着销售困难的挑战;另一些传统手工艺技艺也因着现代工业化的冲击而逐渐式微。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三、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1. 加强文化保护,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特别是对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技艺,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2. 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精品文化商品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如何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出更具竞争力和美誉度的民族文化商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设计创新等方式,提高商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在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和方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等方式,将民族文化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对发展海南美食旅游的思考

山野茶 , 醇郁且具有防感 冒、 止腹泻、 健胃
醒 神 之功 效 ;鹧 鸪 茶 主 产 万 宁 东 山 岭 , 叶
称, 不仅栽培面积 大, 而且种 类繁 多, 四季
飘香。 1 带 作 物 。如 : . 热 橡胶 、 蔗 、 子 、 甘 椰 咖 啡、 胡椒 、 果等 , 盛 产 四大 南 药 : 榔 、 腰 还 槟 益 智 、 仁 、 戟 , 量 占 全 国 产 量 的 砂 巴 产
乐、 健康 、 明和进步 中发展 起来 的一 种 文
新 型 旅 游 形 式 ,是 以饮 食 旅 游 资 源 为依
除以上所列 之外 , 有苦丁茶的保健 还 功能 , 蜂蜜菊花茶、 冬瓜茶清凉爽 口, 败火 清心等 , 各具特色。 ( 传统的黎苗 美食 五)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民族。 黎族的 远 古祖先大约在原 始社 会新石器 时代 中 期或更早的时候迁入海南 岛: 而苗族迁入 海南 岛则源于 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 五指 山是黎苗族居住最集中的地 区。 由于黎苗
1 产 资 源 。 海南 四面 环 海 , 我 国 冰 是
果、 木瓜 、 番石榴等 ; 但更 多的品种 , 大 绝
多数 内 地 人 不 仅 没 见 过 ,甚 至 没 有听 说 过 , 鸡蛋 果 、 心果 、 雾 、 金娘 、 像 人 莲 桃 黄
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 广阔的海域孕育 了 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据不完全统 计 , 海 南 岛海域拥有鱼类 6 0多种 。其 中营养 0 价值比较高 、 肉质嫩滑、 味道鲜美的有 : 龙 虾、 鲍鱼 、 海参 、 海胆 、 鲨鱼 、 海鳗、 海蛇 、 海 贝、 海螺 、 海鲤 、 对虾 、 膏蟹、 花蟹、 石斑鱼、 美女螺、 红鱼、 马鲛鱼 、 鱿鱼等。 因此 , 海南 有着开发系列海鲜宴 的先天优势。 2物产资源。海南还 是一个“ . 生态大 省 ”环境质量指标居全国前列。 , 宜人 的气 候 ,充足的光照孕育 了丰富的物产原料。 许 多名特原料如 山兰米、 藤桥 薏米、 番薯 、 山芋、 木瓜、 万寿果、 芭蕉心、 雪松根、 小西 瓜、 槟榔 、 咖啡 、 昌鸡 、 文 加积 鸭 、 大狗 那
海南小吃行业报告

海南小吃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海南小吃是指在海南地区特色鲜明、口味独特的传统小吃,是海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品种吸引着众多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海南小吃行业也逐渐兴盛起来。
二、发展趋势。
1. 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小吃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小吃店外,越来越多的海南小吃品牌开始涉足连锁餐饮市场,推出更多符合现代口味和消费需求的产品,如快餐、外卖等。
同时,一些创新型的小吃店也开始兴起,推出新颖的小吃产品,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2. 产品升级。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海南小吃行业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升级。
传统的海南小吃在保留原有口味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使得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一些小吃品牌也开始注重食材的质量和健康营养,推出更加健康美味的小吃产品。
3. 品牌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海南小吃行业也开始注重品牌建设。
一些知名的海南小吃品牌通过加盟连锁店的方式,加强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一些小吃品牌也开始加大对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面临的挑战。
1.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小吃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种小吃品牌层出不穷,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小吃店的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2.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一直是小吃行业的难题。
一些小吃店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食材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对小吃的信任度下降。
因此,小吃行业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3. 人才短缺。
随着小吃行业的发展,人才短缺也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一些小吃店在招聘和培训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
四、发展建议。
1. 加强品牌建设。
海南小吃行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加盟连锁店的方式,加强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色原味”的海南饮食文化

浅析“本色原味”的海南饮食文化摘要:饮食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是最讲实效的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鲜明民族特色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海南饮食与气候、物产、习俗及心理意识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阐述本岛特色的饮食文化。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阐明在旅游业发展中传承海南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饮食文化本色原味传承饮食文化是指在饮食活动中从饮食品的生产、产品、到产品消费所创造的一切现象及现象之间互相联系的总和。
中国人传统饮食中有重食、重养、重味、重理四大特点。
笔者在任《中国饮食文化》这门课的教学中,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层内涵。
一、海南旅游与饮食的密切关系海南不但是旅游天堂,也是美食天堂。
作为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之一,“食”排第一,“食”不仅简单满足旅游者“吃饱”的问题,还要从“吃饱”到“吃好”还要到吃“健康”、吃“养生”、吃“文化”的程度。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其中一大议题就是游客来了吃什么?海南饮食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二、海南的特色饮食1、海南菜以选材新鲜、天然、奇特为最。
这也跟海南处于热带气候,物种丰富、四季都有众多的鲜果应市有关。
在海南,鱼讲究鲜活,鸡强调现宰,椰子最好是上午采摘,菜从地里到锅里的时间越短越好。
于是海南菜就干脆短兵相接,入口的时间越短越好。
正是这种走极端的选材,让海南菜成了南天一柱,无论什么菜系进来海南都不得不给海南菜留出一席之地。
2、海南菜加工上保持天然和营养,以清淡鲜活、原汁原味取胜,也讲究烹调水平。
正如美女才敢素面朝天一样,海南菜原材大多数都采取白灼。
文昌鸡是白切,基围虾开水烫过就上桌。
人们都说众口难调,可海南菜用一个味碟,蒜蓉姜末,酱油陈醋,就满足各种口味的游人。
“海南味”,原汁原味,且不加任何雕饰。
如果都以为海南菜都是如此那就大错了,湖南人喜辣,但吃到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却不得不小心翼翼;东北人爱炖,猪肉炖粉条,也只适可而止,可海南能把一只黄流老鸭炖到骨肉分离,炖出十分精致的老火靓汤来。
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研究

第二部分:节日文化特色比较
1、节日起源传说与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与古代的祭祀、神话和时令紧密相关。春节,也称为 “年”,最初是古代农耕社会的丰收祭祀,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家庭团聚、迎新祛 灾的节日。中秋节则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人们在中秋之夜赏月、吃月饼,寄 托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
相比之下,西方的传统节日也与特定的传说和事件有关。例如,圣诞节源于 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人们在圣诞期间庆祝耶稣的诞生和救赎。复活节则是为了 纪念耶稣的复活,人们在复活节期间进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健 康、环保等问题的,海南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如有机食 品、素食主义等。这些新的元素和理念不仅为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 活力,也有助于提升海南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之,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 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未来,我们期待对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进行更深入 的研究和探索,以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中,鄂西土家族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鄂西土家族饮 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鄂西土家族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品尝当地美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
总之,鄂西土家族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以其独特的 制作工艺、食材特点、养生保健功效以及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成为了中华民族文 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鄂西土家族饮食文 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领略它的魅力。我们也应该积极开发利用鄂西土家族饮食 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有关于海南美食的活动方案

有关于海南美食的活动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海南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品种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本文针对海南美食文化,设计了一系列美食体验活动,旨在探索海南美食的魅力,并促进其传播和发展。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品尝海南美食,为海南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海南美食的特色和价值,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涵盖了探索海南美食文化、设计美食体验活动以及促进海南美食传播三个方面。
结论部分对活动方案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鼓励更多人参与海南美食的传播和体验活动。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便于读者理解和参考。
1.3 目的:本活动的目的在于深入探索海南美食文化,设计并推动具有特色的美食体验活动,促进海南特色美食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增进人们对海南美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希望能够推动海南美食产业的发展,为海南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和关注海南美食,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海南美食的魅力。
2.正文2.1 探索海南美食文化:海南岛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除了风光旖旎的海岛风光外,更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文化。
海南美食是中华美食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于世。
首先,海南美食以浓厚的地方特色为主要特点,吸收了岭南、福建、广东和南洋风味。
例如,海南鸡饭是海南岛的招牌名菜,口感鲜美,香气四溢,是当地人家常美食。
除此之外,海南椰子、海南文昌鸡、海南黄牛肉等也是不可错过的美味佳肴。
其次,海南美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烹饪工艺。
如海南人擅长应用文火慢炖,烹饪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口感鲜美。
而海南美食的调味料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使用新鲜的椰汁、海南咖喱、八角、茴香等调味料,使得海南美食更加具有特色。
椰子鸡经营方案

椰子鸡经营方案概述椰子鸡是一种美味的传统亚洲菜肴,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档将介绍椰子鸡的经营方案,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竞争优势、营销策略和运营规划等方面。
通过执行这一经营方案,希望能够打造出一家成功的椰子鸡餐馆。
市场分析在进行椰子鸡经营之前,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
椰子鸡作为一道传统亚洲菜肴,在国内的消费者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
此外,随着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天然食材和正宗味道的追求也越来越多。
根据市场调研,目前椰子鸡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虽然有一些餐馆提供椰子鸡,但在品质、价格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
因此,我们有机会通过提供高品质、合理价格的椰子鸡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产品定位针对市场分析的结果,我们将产品定位为高品质、正宗的椰子鸡餐。
我们将使用新鲜的椰子浆和高品质的鸡肉作为主要原料,确保每一道椰子鸡都具有浓郁的椰子味道和嫩滑的口感。
此外,我们还将推出一些创新口味的椰子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例如,我们将引入辣味椰子鸡、咖喱椰子鸡和香蒜椰子鸡等口味,以丰富产品线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竞争优势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拥有一些竞争优势。
以下是我们的竞争优势:1. 新鲜食材我们将使用新鲜的椰子浆和鸡肉作为主要原料,确保每一道椰子鸡都具有高品质的口感和味道。
2. 正宗味道我们将通过精心研发和调配配方,确保椰子鸡的味道与传统的亚洲菜肴相符,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味觉享受。
3. 健康营养椰子鸡作为一道低脂肪、高蛋白质的菜肴,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我们将强调椰子鸡的营养价值,吸引更多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
4. 个性化口味除了传统口味的椰子鸡,我们还将推出一些创新口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从而扩大我们的消费者群体。
营销策略针对我们的产品定位和竞争优势,我们将采取以下营销策略来推广椰子鸡餐馆:1. 品牌宣传通过品牌宣传,增加消费者对于椰子鸡的认知度和兴趣。
我们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椰子鸡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讯,吸引潜在消费者的关注。
海南餐饮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

海南餐饮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自2011年6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要“深度开发、挖掘海南的特色饮食文化,推进餐饮业连锁经营,大力培育海南餐饮品牌,保护、弘扬海南传统特色餐饮美食,引进国内外着名餐饮企业和餐饮品牌。
在旅游城市和大型度假区建设美食街、酒吧茶艺风情街、不夜城等餐饮服务集聚区,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餐厅、主题酒吧、咖啡厅和茶艺馆。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吃更‘讲究’起来。
慕‘海南国际旅游岛’之名而来的世界各地商务人士、高端旅游人士对餐饮自然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光要吃得饱、吃得惯,还要‘吃’特色、‘吃’环境、‘吃’服务,这些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而在这方面,海南显然还不能与那些已经发展成熟的旅游度假地区相比。
而笔者(海南新东方烹饪学校)认为,海南省要打造国际化的餐饮格局,整个餐饮业应该以移师深度开发、创新发展海南本地餐饮为主,以引进其它地区和国家的餐饮文化为辅,甚至可以考虑在海南饮食中加入国际化元素,树立起有海南特色的美食格局,打出自己的品牌。
在此,笔者(海南新东方烹饪学校)通过深度分析海南餐饮业现状,收集整理了一份2012年以来海南餐饮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海南餐饮业发展特点(一)餐饮业经营业态多样化趋势明显。
海南全省餐饮业在不断适应消费变化的同时,经营业态已形成了多样化的新格局。
在大力发展正餐经营的同时,快餐、大排档、农家乐、咖啡厅、西餐、酒吧、茶馆等多种经营业态百花齐放,成为新的经营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二)餐饮业投资来源多元、非公经济占主导地位。
从近几年投向餐饮业的资金来源看,逐渐趋于本地化、民间化,多数为房地产、建筑装饰业、贸易等行业的经营者从积累的资本中分流一部分转入餐饮业;部分具备一定实力的餐饮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外商投资餐饮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麦当劳、肯德基等国外品牌餐饮企业来琼投资步伐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展海南传统小吃?课题组组长:高二(31)班陈宥余课题组成员:高二(18)班林温欣、高二(30)班陈颖、云晓静、张诗颖指导老师:冯金兰一、前言:每一位游客来到一个城市,小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印象分,海南的山珍海味、走兽家禽及各类绿色食品如山间野菜、新鲜时蔬不可谓不丰富,小吃更是别具特色。
如今海南的发展越来越快,如何发展海南传统小吃也成了发展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而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希望能更好的了解海南小吃的现状以及民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二、研究过程(一)搜集资料研究一开始,我们小组就开始收集资料,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途径对海南饮食文化的特点、现状以及相关资料有了大致了解并分类整理备用。
(二)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实际情况和便于对数据的分层统计,我们选择了调查问卷法,向路人分发问卷以及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还走上街头进行街头访问。
(三)撰写结题报告三、研究报告(一)海南小吃的特色:要想探寻海南小吃的发展道路,就首先要了解海南小吃的与众不同之处,而要弄清海南小吃的特色,就首先要弄明白小吃的含义。
根据百科名片的释义,小吃就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或者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它就地取材,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
但是不是只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小吃才算得特色小吃呢?其实不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地的风俗习惯交相融通,若真要找一样完全不同的小吃是不可能找得到的,但各地的小吃在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会带上本地的特色,这才是小吃。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海南小吃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融入大众,在海南,几乎没有人没吃过海南小吃,而所有的小吃店无一例外的都在家门口,上班地点、学校附近,价钱也是十分便宜,而早上起来去吃一碗海南粉或汤粉成了很多人的习惯。
这跟海南的发展水平、人文情况也有莫大的联系。
海南经济一直以来并不发达,所以小吃也符合当地人的经济状况,薄利多销;另外海南天气炎热,所以几乎所有的小吃都是露天,待到收摊时,摊主把桌椅一收第二天再摆出来,十分方便。
海南小吃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纳八方特色。
因为处于南方的缘故海南小吃的口味并不重,而是恰到好处的凸显食物的鲜味,如果有喜欢吃辣的人,可以加点放在桌上的海南辣椒或胡椒粉。
而又因为海南人民中有一部分是从福建迁移至此的汉族人,另外一部分是世居的黎族人民,再加上清末的下南洋浪潮,致使海南小吃在保留了本地特色的同时又广纳各地特色。
就拿汤粉来说,汤粉中所用的米粉并不是起源于海南,也不单单是海南所独有,但米粉在海南人民的饮食中占有很大份额,因此米粉在海南有了很多变化,有粗粉、细粉、还有汤粉中用的宽米粉,口感也变得更加顺滑可口。
汤粉的配料也别具地方特色,常见的汤粉摊上会摆上许多不同食材的盘子,主要有瘦肉、鸭胗、火腿肠、粉肠、虾、海螺等,由顾客自由挑选食材放入锅中烹煮,而汤底还是用猪骨头熬成的。
这样煮成的汤粉,不仅新鲜可口,而且给了食客自己挑选的自由。
(二)海南小吃的缺陷和不足(1)分布散乱,难以寻觅海南各地都有不少大牌档、小吃摊,它们是海南人民平时吃早餐,外出撮一顿的好去处,也有些与游客慕名而来品尝。
但是由于它们的规模一般较小,许多小摊隐蔽于深巷之中,近来还被环境整治弄得无处藏身,前景堪忧;而大排档则多建于露天街道上,卫生环境、服务水平都很差。
而这些大牌档、小吃摊品种一般比较单一,有些外地人想要多品尝些正宗海南风味还要另寻他地。
再加上海南虽已升级为国际旅游岛,但相应的旅游系统却没有相应升级,许多游客来到海南不知道要去哪里品尝海南小吃。
(2)卫生环境差因为规模小,价格低廉,这种情况下的小吃摊卫生水平很难保证,而且许多摊主把摊摆在路边,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食客丢的垃圾随便从桌上扫至地下,收摊后也不扫地,也怪不得城管要抓摊主罚款了。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还特意去寻访了新开张的“海口特色骑楼小吃街”,可以说这的确是政府一个比较成功的试验,每个档口都设计得独具特色,名字大多冠以海南地名:“龙滚白灼菜馆”、“田独杂粮”、“什运牛杂铺”、“翁田杂粮店”、“八所鱼粽”,来这里品尝美食的市民也很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来这里品尝美食的人多是一些来附近逛街的年轻人,但本地的中老年人却很少,很显然他们更喜欢自家附近的简陋小吃摊。
所以要发展海南小吃,原本的特色就不能丢,我们不能盲目听从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想尽办法把原本散布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小吃摊以维护市容市貌的名义赶进小吃街或是酒店,适用于其他地区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我们,要想为海南小吃谋求一条长久之路,需要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
(二)问卷调查统计为了更深入的调查民众对海南小吃的看法和建议,深入的了解海南小吃的现状,我们选择了调查研究法。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您多久吃一次海南小吃?A、经常(55%) B一周一次(32.5%) C、偶尔(12.5)2、您吃的小吃价位一般在?A、3-4元(43.7%)B、6-7元(45.3%)C、10-12元(11%)3、您光顾的小吃店一般在?A、家附近(47.2%)B、工作地点附近(30.9%)C、环境较好的小吃店(13.9%)D、小吃街(8%)4、您是否喜欢“一站式”购买小吃?A、是(18.8%)B、不是(58.2%)C、无所谓(23%)5、您常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小吃?(可多选)A 专程来购买B 逛街经过小吃摊/店时购买C 朋友聚会喝茶时D 作为特色小吃送给省外亲朋或作为东道主招待省外亲朋时E代替正餐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购买小吃时您考虑的因素有(可多选):A 价格B 卫生状况C 味道D 摆盘/食物的扮相(做得是否精美等)E品牌F店家的服务G 口碑H 就餐的环境I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您觉得如何才能让海南小吃提高在国内甚至是在国外的知名度?(可多选)A 加大广告投放力度,设立美食网站和美食地图B 加工成包装商品出口C 改进口味D 多开分店E 降价F 举办海南小吃美食节G 建主题美食区/街H 改善就餐环境I 制定相应政策吸引投资商J 举办/参加相应的展销会K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建议:1、保留原有特色。
据海南小吃的分布地点来看,大多数海南小吃都在老城区,并不是很分散,它们已经成为老城区和海南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与其盲目驱逐,不如保留它们的特色,鼓励它们的发展。
借此,我们可以把它与老城区的骑楼老街一起打造成一个特色旅游项目,这就比各地换汤不换药的××地美食街要有特色得多。
2、打造美食地图,设立美食网站。
因为发展不成规模,分布比较散乱的原因,外地游客来到海南往往很难找到正宗的海南小吃摊,这时候就需要一张美食地图了。
我们可以先设立一个美食网站,由市民选出、推荐出好吃的小吃店小吃摊,政府再加以保护和管理,并把小吃店与本地地图相结合,要做到图文并茂,标注清楚路线和交通工具。
而在先前的美食网站上,网友们可以在上面讨论小吃,介绍新开张的好吃的小吃店。
3、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
相对于实实在在的硬件设施,看不见的软件内涵更加重要。
因此,应该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士,先深入研究海南小吃的内涵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富有本地特色文化气息和内涵的精品小吃来,同时还要对这些特色小吃的制作工艺流程进一步提炼升华,把它作为一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任务去做,最后对于海南小吃和小吃的代表制作人还要进行必要的包装和营销,同时在卫生、营业环境、装潢设计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规范,提升档次。
四、活动记录第一次活动时间:2011年5月2日活动地点:海口骑楼小吃街参加活动成员:全组成员记录:(陈颖)今天是本学期第一次外出活动,经过前几个星期的查阅资料以及研究讨论后,我们决定先去海口骑楼小吃街发调查问卷以及进行一些采访。
我们三人来到海口骑楼小吃街,但当我们把调查问卷拿在手里时,却忐忑不安的不敢上前分发,先前的雄心壮语都变成了胆小怯懦。
推推搡搡了半天,我们还是踏出了第一步,向一个年轻的姐姐递出了问卷,姐姐很友善的帮我们填写完了问卷,大家都很激动,热情的向她道谢。
有了第一步的经验,我们大方了很多,向很多坐在座位上的顾客分发了问卷,分发对象也渐渐变得广泛,在这期间,每个接到问卷的人都很热心的填完。
但是我们还是遭到了挫折,在发问卷给两个中年模样的阿姨时,她们现出了很不耐烦的神色,其中一个还“教育”我们“像这种东西,自己随便弄弄就好了吗,何必出来跑呢,那么累,真是傻。
”我们只得讪讪的离去,但心里却很不满,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了事,那一开始就不用组成什么小组,更不用出来活动,我们要的是一个自己调查研究的过程,而不是随便研究的结果。
于是,我们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仍然坚持着继续发问卷,等到我们终于把所有问卷发完时,也已经很晚了,我们三人都累得直喘气,但同时,我们也很满足,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们却收获了很多。
最后,我们三人拿着小吃卡点了许多小吃,大快朵颐。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实在太累了,原本的采访计划没有实行,我们只好下次再进行采访。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这跨度了整整一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终于迎来了尾声。
我们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
坦言说,这次的活动真的是非常非常辛苦。
我们除了要应付各种在准备、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外,小组成员分工不当、积极性不高、不大配合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不过幸好,这些困难在小组组长陈宥余的带领下,总算一一克服了。
虽然活动很辛苦,但苦中也有别样的甜。
每当看见愿意接受我们采访的人们开心的配合着我们时,每当看见路人向我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时,每当大家顺利完成任务后,点上一杯冷饮惬意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时,我们的心里就像阳光一样温暖。
这一次的活动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它让我们成长了几分,也积累下不少的经验。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会幻化成最耀眼的星辰,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
陈颖心得体会这次的“海南小吃”研究性学习活动,所有的组员都投入了不少精力,认真计划,积极参与,每一位同学都各展所长,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了研究成果,这其中包含了每一个成员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人人都有收获和心得!而我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是感到既兴奋又担心。
开始时,我和大家都充满信心,从各方面收集各种相关知识,直到我们的研究性课题进入实践阶段,我们第一次在没有父母和老师的保护下,和陌生人进行接触,在人群中开展自己的采访、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