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调湿应用于煤处理工艺的探讨

合集下载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煤调湿技术是炼焦过程中煤预处理的一种技术方法,其特点是工艺相对简单,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焦炭质量。

简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炼焦;煤调湿;技术发展;节能减排随着铁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炉的建模,炼焦比的增加和炼焦比的下降,随着炼焦质量要求的提高,炼焦在高炉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煤炭和炼焦木炭进口价格很高,必须从用炼焦节省的资源来扩大优质煤中所占比例和炼焦木炭粘在较低的混合物炼焦、新工艺和新技术炼焦厂应运而生。

一、煤调湿技术概况煤调湿技术(CMC)是在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

利用焦化的余热,将煤的含水率调整为目标值。

CMC目前在美国、德国、法国和其他13个国家广泛使用。

其中13个是最先进的。

在世界之巅。

到目前为止,CMC已经经过了三代人的发展。

第一代干燥导电油。

传热油吸收焦炉废气和焦炉煤气的敏感热量。

第二代是蒸汽干的。

热源是由干焦蒸汽产生的低压蒸汽,蒸汽是间接加热的,用于在多管干燥器中干燥煤。

第三代流化床。

利用焦炉废气在流化床上的热能,直接将煤转化为混合物。

第三代CMC流化床干燥技术短,设备不足,结构简单。

它们具有以下优点:投资经济、运营成本低、维护方便、面积小、效率高。

二、煤调湿技术对炼焦过程节能减排、增产降耗的作用效果及原理1、减少总焦炭消耗。

每减少1%的含水率,炼焦的热消耗就会减少62MJ/t(干煤)。

采用煤炭调湿技术后,将燃煤水分从10%降至6%,炼焦消费热度约248mj/t(干煤),8.48公斤标煤/t(干煤)。

炼焦能源消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炉中煤的含水率降低,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分加热和蒸发潜热。

2、提高焦炉生产能力。

从实际意义上讲,煤的含水率从10%下降到6%。

在5%的情况下,焦炉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大约7-11%,这可能取决于窑的类型、窑的条件和操作条件。

焦炭产量的增加是由于调湿后炼焦时间的减少和炉内煤的积累密度的增加。

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优点

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优点
得 到有 效遏 制 , 保 证 了高 炉安 全生 产和 炉缸 长寿 。
( 1 ) 施 工前 检查 施工 现 场通道 的安全 可靠性 。
煤 调 湿 技 术 的 应 用 优 点
煤 调湿 是装 炉 煤 水 分 控 制技 术 的简 称 , 是 一 种 同配煤 条件 下 , 由于 入炉 煤堆 密度 的增 加 , 焦 炭 质量 指 标也 会相 应 提 高 , M 。 提高 1 . 0 % ~1 . 5 %, M 。 提 高 0 . 5 % ~ 0 . 8 %, 焦 炭反 应 后 强度 可 以提 高 1 % ~
3% 。
炼 焦用煤 的 预处 理 技 术 , 将 煤 料 在装 炉前 利 用 直 接
或 间接热 源加 热 干 燥 去 除 一部 分 水 分 , 使 水 分 稳 定 在 相对低 的水 平 ( 约 6 %) , 然 后 装 炉 炼 焦 。采 用 煤 调 湿技术 优 点 :
1 . 降 低 炼 焦 总 能 耗
4 . 弱黏 结性 煤 配入 比例增 加
由于采 用煤 调湿 工艺 , 装 炉煤 堆密 度增 加 , 焦 炭 质 量 会提 高 。在保 证 焦 炭 质 量 不 变 的情 况 下 , 最 多 可增 加弱 黏 结 煤 8 % ~1 0 %, 从 而 降低 炼 焦 生 产 成 本, 同时 , 可 以保护 我 国有 限的炼 焦煤 资源 。 5 . 可 以减 少炼 焦废 水 采用 煤 调 湿 工 艺 后 , 煤 料 带 人 的 水 分 可 减 少 8 % ~1 0 %, 减 少企 业 的污 水 处 理 成 本 , 是 焦 化 企 业 降低 废水 排 放 的主要 工艺技 术 。 煤调 湿技 术作 为炼 焦工 序 中的一 种 入炉煤 预 处
( 摘 自《 中 国钢 铁 新 闻 网) ) 2 0 1 7— 0 4—2 1 0 9 : 1 7 : 0 0)

焦化煤调湿与气化预干燥工艺浅析

焦化煤调湿与气化预干燥工艺浅析

燃料与化工Fuel&Chemical Processes Jul.2018Vol.49No.4焦化煤调湿与气化预干燥工艺浅析钱华光封一飞文相浩李振国(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大连116085)摘要:介绍了焦化煤调湿工艺和气化预干燥工艺,并在工艺流程和工艺配套设施上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煤调湿;气化预干燥;蒸汽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图分类号:TQ52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709(2018)04-0006-03Analysis for processes of CMC and pre⁃drying for gasificationQian Huaguang Feng Yifei Wen Xianghao Li Zhenguo(ACRE Coking&Refracto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MCC,Dalian116085,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processes of CMC and pre⁃drying for gasification are introduced and comparison is made in aspects of process flow and auxiliary facilities.Key words:CMC;Pre⁃drying for gasification;Steam type multi⁃tube rotary dryer收稿日期:2017-09-10作者简介:钱华光(1985-),男,工程师基金项目:2018年7月第49卷第4期燃料与化工Fuel &Chemical ProcessesN 2)及携带粉尘进入袋式除尘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粉尘进入加湿搅拌机和压球机压球后回送到带式输送机系统随干煤进入煤塔。

图1 某焦化厂煤调湿工艺流程图气化预干燥工艺是将含水量20%~40%的气化原料煤降至含水量15%以下[5],为气化装置磨煤机提供提质煤。

煤调湿与成型煤工艺运行成本分析

煤调湿与成型煤工艺运行成本分析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c o mp a r e s S TD + I c o a l mo i s t u r e c o n t r o l p r o c e s s wi t h J a p a n e s e S u mi t o mo c o a l
Op e r a t i o n c o s t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a l mo i s t ur e c o n t r o l a n d c o a l b r i q ue t t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摘 要 :选 定 S T D+I 煤 调 湿 工 艺 与住 友 成 型 煤 工 艺 , 通 过 项 目投 资 、 工 程 占地 、 运行成本 、 节能效果 、 增 产 效 益 等 多
方 面 比较 , 表 明煤 调 湿 工 艺 更节 能 , 生 产 运行 成 本 更 低 。 关键 词 :煤 凋 湿 ; 成型煤 ; 运 行 成本 中 图分 类 号 :T Q 5 2 0 . 6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3 7 0 9( 2 0 1 4 )0 2 — 0 0 0 8 — 0 3
自2 0 0 9年宝钢 煤调 湿投 运 以来 , 国内先后 有 太 钢、 攀钢、 马钢 的煤 调 湿 上 线 , 武 钢、 宁 钢 也 有 此 意
粉碎 , 主要 作用 为增产 和改 善焦 炭质 量 , 而 不是 增加 弱黏 煤使 用 比例 。三期 成 型 煤 工 艺 流程 更 简 单 , 设
b e n e it f . The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a t c o a l mo i s t u r e c o n t r o l pr o c e s s i s s u pe r i o r . Ke y wo r d s:Co a l mo i s t ur e c o n t r o l ;Co a l b r i q ue t t i ng; Op e r a t i o n c o s t

煤调湿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煤调湿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现有焦炉和炼焦生产工艺,开发了一系列提高焦炭质量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其中煤调湿技术越来越被炼焦行业所青睐,煤调湿技术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1国内外现状煤调湿(CoalMoistureControl,CMC)是“装炉煤水份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CMC有严格的水份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分恒定。

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近10年来煤调湿技术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0年10月,在日本现有的15家焦化厂的47组焦炉中,共有28组焦炉采用CMC技术。

日本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

第一代是热媒油干燥方式。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节能环保技术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1983年9月,第一套导热油煤调湿装置在日本大分厂建成投产。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简称NEDO),于1993~1996年在我国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实施的“煤炭调湿设备示范事业”就是这种导热油煤调湿技术。

处理能力140t/h,干燥器入口煤的水分11.0%,干燥器出口煤的水分6.5%,此套系统经调试后,由于多种原因没有顺利运行,现已闲置荒废。

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

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它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

这种CMC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君津厂和福山厂投产。

目前,在日本运行的CMC绝大多数为此种型式。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摘要:煤调湿技术不但可以增加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可以减少炼焦时所需的能源,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文对煤调湿这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简介,并阐述了煤调湿技术的几种主要工艺,以及每种工艺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又分析了煤调湿技术在炼焦工业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该技术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煤调湿炼焦工艺技术应用煤调湿技术作为炼焦用煤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煤调湿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炼焦能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

此外,该技术还被列入了国家环保部颁布的《钢铁行业焦化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国家工信部于2010年曾下发《关于印发钢铁企业炼焦煤调湿等4项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对煤调湿技术进行推广。

一、煤调湿技术简介煤调湿技术是基于煤干燥技术发展起来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

煤调湿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

主要是利用焦化厂余热,如高温烟道气、上升管处煤气余热、焦炭显热等,在装炉前将配合煤加热预处理,脱除煤料中的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煤调湿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目标,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且保持水分恒定。

煤预热则要求装炉前尽可能降低入炉煤所含水分。

生产中,将入炉煤加热到200℃以上,尽可能脱除水分,甚至完全脱除,该过程相当于炼焦过程中配合煤在炭化室的初步加热脱水过程。

中国焦化企业和国外焦化企业在20世纪均做过工业化研究。

但该技术实际生产中存在系统设备使用寿命短、操作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焦化行业已基本不采用。

二、煤调湿技术主要工艺中的优缺点解析煤调湿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工艺技术1.导热油煤调湿导热油煤调湿技术,又称为热煤油煤调湿,属于第一代煤调湿。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拳 后 装炉 炼焦 。
煤调 湿 不 同于 煤 预热 和 煤 干 燥 。煤 调 湿有 严 格 的 水分 控 制 目标 , 追 求 最大 限 度地 去 除入 炉煤 水 分 ,而只 是把 水 分稳 定在 相对 低 的水 产,且 保持 水 分恒 定 。煤 预热 则要 求装 炉 前尽 可 能降 低入 炉 煤所 含水 净。生 产 中 ,将 入 炉煤 加 热到 2 0 0 o c以上 ,尽 可 能脱 除 水分 ,甚至 完
该技 术的特点 是调 湿均匀 且有 选择性 ,调 湿效 果好 、快速 且 高效 、 安全 性好 、可 靠性 高 、投 资和 运行 费用 低 、占地面 积小 。 目前工 业化 应 用仍在 进一 步完善 和研 究中 。 三 、煤 调湿 技术运行 良好效 果 阐述
1 . 降 低炼焦 耗热 量 采用 煤调 湿技 术 后 ,降低 了入 炉煤 的 含水 量 。焦炉 炭 化室 成焦 过
处理 。
圭 可 行技 术 指南 ( 试行) 》 ,国家 工信 部 于 2 0 1 0年 曾下 发 《 关 于 印发 钢 炙企业 炼焦 煤调 湿等 4项技术 推广 实施方 案 的通知》,对煤 调湿 技术 进
亍 _ 推广 。


煤调 湿技 术简介
煤 调湿 技术 是 基于 煤干 燥技 术 发展 起 来 的炼焦 煤 预处 理 技术 。煤 周 湿是 “ 装炉 煤 水分 控制 工 艺 ”的简 称 。主 要是 利 用焦 化厂 余热 ,如 葛 温烟 道 气 、上升 管 处煤 气 余热 、焦 炭显 热 等 ,在装 炉前 将 配合 煤加 熟 预处 理 ,脱除 煤料 中 的部 分水 分 ,保持 装 炉煤 水分 稳 定在 6 % 左右 ,
2 0 3
1 键 年月 6
C h 中 i n a 国 C 化 h e m 工贸 i c a l T 易 r a d e

浅谈炼焦厂的配煤调湿工艺

浅谈炼焦厂的配煤调湿工艺

浅谈炼焦厂的配煤调湿工艺我国是生产和消费大国,焦煤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尤其广泛。

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焦煤产量达到3.88亿吨,消费量达3.84亿吨;2011年更是达到了4.2亿吨,消费量是4.0亿吨,生产和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的60%。

但焦化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烟气等污染物,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对人体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

焦化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焦化行业继续向前发展的瓶颈,只有对焦化行业进行技术改革,降低污染消耗,才能实现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炼焦厂配煤调湿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煤调技术是在焦煤轻度热解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的。

它的操作原理是:将煤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使煤完全干燥脱水,直至其发生轻度热解后再装炉炼焦。

焦煤在经过热预处理后,堆积密度得到提高,同时增加了焦煤在炭化室中的填装量,使得炼焦速度提升,缩短了焦煤的生产周期,达到增产的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焦炭的质量。

20世纪中期,焦炭生产国开始了工业化试验和推广,但由于科技发展有限,该工艺对设备的要求极高,且工艺过程极为复杂,对配煤技术和焦炉结构的匹配性要求高,由于堆积密度的增加,煤在炼焦过程中不断膨胀,造成很多压力,导致炉墙损坏,减少了焦炉的使用寿命。

还有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与当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相悖,使得该项工艺技术使用受到限制,现在早已停用。

针对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开发出焦煤预热调湿技术,它的操作原理是:装炉前,利用炼焦过程中残留的余热,将焦煤中部分水分保留在一定值,提高煤的温度,最后完成装煤炼焦过程。

煤一般较干燥,煤调湿的好处就是能将水分控制住,确保煤在入炉后水分稳定。

煤调湿工艺既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截至2010年,日本的焦化厂中,煤调湿装置占据焦炉总数的70.5%,成为主要的炼煤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介 绍 了煤 调 湿 技 术 的 发 展 过 程 ,对 比 三 代 煤 调 湿 技 术 的 差 异 ,讨 论 了 增 设 煤 调 湿 装 置 对 煤 处 理 工 艺 流
Hale Waihona Puke 程 带 来 的 变 化 ,为 设 计 选 用 提 供 了 参 考 。对 导 热 油 煤 调 湿 、蒸 汽 煤 调 湿 和 气 力 分 级 煤 调 湿 的 4种 实 施 方 案 进 行
1 煤 调 湿 ( M C)技 术发 展 简 介 C
在 当今 世 界 范 围普 遍 重 视 节 能减 排 的趋 势 下 ,
其发 展过 程 和技 术种 类 大致 可 以分 为下述 3种 。
11 导 热 油 煤 调 湿 .
第一 代 煤调 湿是 采用 以导热 油为 热 载体 、多管
煤 调湿 技 术 经过 不 断 改进 ,已取 得 了 长足 的进 步 .
wih se m, o lmosu ec n r lwih p uma i ls i c t n we ea a y e ndc mpa e ,t s u st t t a c a it r o to t ne tcc a sf ai r n l z d a o i o r d heis e o
(C EC kn & R f coy n ier g o sln op, C , nhn14 0 , hn) A R oig er tr g ei nut g r.M C A sa 10 2 C ia a E n nC i C
Ab t a t h e e o me t r c s f o l it r o t l e h o o y w si t d c d t e d f r n e o s r c :T ed v lp n o e s a su e c n r c n l g a n r u e , h i e e c f p o c mo ot o f t r e g n r t n f o l it r o to c n lg e s o a e , h h n e o a a d i gp o e s h e e e ai so a s e c n r l e h oo i s o c mo u t wa mp r d t ec a g f o l n l r c s c c h n
S u yo p l a i n o o l o su ec n r l n c a a d i gp o e s t d n a p i t f a it r o t o o l n l r c s c o c m i h n
W e Xing a Li Ha d n W a ng o n a ho u io g ngHo b
b a e n i e r ga p ia i n w r i e . ec r d i e gn e i p l t e e gv n n n c o Ke r s C a i u ec n r l Ca r r Roa y d i r P e ma i ls i c t n y wo d : o mos r o to l t ri e t r r n u t c a sf ai e c i o
了 分 析 比较 ,提 出 了 工程 应 用 中需 注 意 的 问题 。 关 键 词 :煤 调湿 载 体 回转 式 干 燥 机 气 力 分 级
中图分类号 :T 5 06 Q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0 — 7 9 (0 0 5 0 2 — 3 0 1 3 0 2 1 )0 - 0 10
d o t e a di o fc a it r o to y t m sd s u s d tp o i e e e e c o e in s — uet h d t n o o lmo su e c n r ls se wa ic s e ,i r v d d ar fr n e f rd sg e i
lc i n o ri l me t t n p o o a s a l o l it r o t l t o i o lmo su e c n r l e t .F u o mp e n a i r p s l,n me y c a su e c n r h h tol o mo o wi ,c a it r o to
回转式 干燥 机 为干燥 设 备 的煤调 湿技 术 ,利用 导 热
并 日臻 完 善 f 1 l 。美 国 、前 苏 联 、 德 国 、法 国 、 日
本 、韩 国 、英 国等都进 行 了不 同形 式 的煤 调湿 试验 和应 用 。其 中 , 日本 的煤 调湿 技术 处 于世界 先 进水 平 ,并 广 泛应 用 。 中冶 焦 耐工 程技 术有 限公 司在 煤 调 湿 技 术 的 开 发 、完 善 和 推 广 过 程 中 ,先 后 为 重
2 1 年 9月 00
第4 1卷第 5期
F e &C e cl rc se u l hmia Poess
燃 料 与 化 工
21
煤 调 湿 应 用 于煤 处 理 工 艺 的 探讨
文 相浩 刘 海东 王 洪博 ( 中冶 焦耐 工程 技术 有 限公 司 ,鞍 山 1 4 0 ) 1 0 2
油 回收 焦 炉 烟 道 气 的余 热 和 焦 炉 上 升 管[ 显 热 , 2 1 的
在 多管 回转式 干燥 机 中 ,导 热油 对煤 料进 行 间接加 热 ,从而 使煤 料 干燥 ,实现 炼焦 煤 的水分 调节 。从 炭化 室 经 由上 升 管 逸 出 的 6 0 7 0C 5 ~ 0  ̄ 荒煤 气 带 出 的 显 热 占总 热 量 的 3 % 。采 用 导 热 油 回收 荒 煤 气 热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