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精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小儿肺炎病症的高发期一般出现在婴幼儿时期,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除必需的药物治疗外,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很重要。
积极、适宜及有效的护理能减轻肺炎的病情,减少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肺炎患儿的死亡比率。
同时在护理工作中的细微、耐心、准确观察和时发现并发症症状,协肋医生,进行有效地抢救治疗,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生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点。
量化考核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量化考核也使护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大,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发热1.小儿肺炎简介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常见发热、哮喘、气急等。
诊断并不困难,但患儿不能表达自己的病情。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是发热、咳喘、气急、呼吸困难等。
小儿肺炎的发病比率和死亡比率均在小儿科患病的首位,这和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小儿患者不能主动准确表达病情,所以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治疗特别重要,给予比较完善的护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炎症,降低小儿肺炎患者死亡率,加快患儿的康复。
2.小儿肺炎的护理2.1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小儿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护理人员应该鼓励小儿肺炎患者少食多餐多喝水,并为其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及活动,以利于耗氧量的降低及痰液的排出。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关注小儿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其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神智以及瞳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则应该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医生来进行紧急的处理,并备好急救的器械及药品等。
除上述的一般护理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及时清除患者呼吸的内分泌物,经常的为其更换体位雾化吸入拍背等,并严格的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平喘祛痰的药物以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准时足量的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并正确的执行静脉输液等对于体温过高的小儿肺炎患者,则应该运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为其降温,必要时可以与药物降温相结合。
小儿肺炎例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例护理体会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很容易发生。
作为一名护士,我曾经参与过几次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对于这种疾病的护理经验有所积累。
本文将结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就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进行一些分享。
一、安全措施小儿肺炎患者需要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士需要在治疗期间加强监护,避免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进行呼吸治疗时,护士需要确定好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容量,避免过度压迫。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在吸气时在呼气时不要过度用力。
服用药物是小儿肺炎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在医嘱中确认患者所需的药物种类和数量,并给患者按时服药。
对于儿童,药品的口感和口感改善非常重要,在给药时需要注意儿童的口感体验。
二、保持通气道肺炎患者呼吸道阻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护士需要在宝宝喂奶或者咳嗽时提高警惕,避免患者出现哽咽或咳嗽的状况。
同时,当患者需要呼气时,护士要及时给予肺泡的解压,并在呼气过程中倾听患者的呼吸音。
三、控制体温小儿肺炎患者需要在恰当的温度下接受治疗。
护士需要时时刻刻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整室温以及额外的温度控制手段。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家长技巧介绍体温调节的方法,帮助患者控制好体温。
四、营养补给给小儿肺炎患者适当的营养补给对于手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给患者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在治疗期间,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进行监护,确保患者的摄取量和摄入质量正确。
五、心理疏导小儿肺炎治疗期间,患者和家长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心理压力。
尤其是在住院治疗期间,卧床在医院内的患者可能失去亲人的陪伴和许多其他儿童所享有的家庭温馨。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心理疏导作用。
对于家长和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温暖提醒和安慰,以此来鼓舞其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以上就是我对于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一些体会。
护士的工作不仅要有技能,还需要有耐心和爱心。
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例小儿肺炎护理体会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了困扰和焦虑。
做为一名护士,我有幸参与了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了解小儿肺炎的病情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肺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组织感染疾病。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免疫力较差,更容易感染肺炎。
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
了解肺炎的病情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和给予护理措施。
其次,充分体谅患儿和家长的心情和困扰是非常重要的。
小儿肺炎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他们可能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玩耍和运动,还需要经常去医院接受治疗。
这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和无法接受。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需要照顾患儿的同时还要工作和照顾其他家庭成员。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多与患儿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尽力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困扰。
再次,严格执行医嘱和护理措施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情况开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作为护士,我们有责任保证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进行监测。
此外,肺炎患儿需要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要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避免食用刺激性和凉性食物。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保证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总结起来,小儿肺炎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全身心地关注患儿的病情和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特点、善于与患儿和家长沟通、严格执行医嘱和护理措施、关注康复和预防,我们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家长要科学对待,不要过度焦虑,及时就医和治疗,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照顾患儿的健康。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1000字)作为一名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人员,我从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早期的及时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肺炎疾病的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密切观察。
对于小儿患者,他们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要依靠观察来获取相关信息。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呼吸频率和深度、咳嗽情况、发热程度以及饮食摄入量等。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次,合理安排营养饮食。
儿童患者的食欲常常会受到疾病的影响而减退,但营养的摄入对于康复十分重要。
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营养。
对于不愿进食的患者,可以采取小而频的进食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加强病情宣教和家长沟通。
对于患儿的家长来说,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非常重要。
我们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详细解释病情的严重性、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宣教,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治疗环境的舒适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要保持病房的清洁,保证空气流通,并且适时调整室温。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比如需要家长陪护的患者,我们应该积极满足他们的要求,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最后,注重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而且在住院期间可能感到孤独和害怕。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患者的交流,给予他们安全感和鼓励。
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和不适感。
通过这段时间的护理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护理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加强病情宣教和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小儿肺炎是指小儿呼吸道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疾病,其病因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需要对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有充分的认识,并采用优质护理,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儿能更快恢复健康。
1.做好疾病监测小儿肺炎的病情变化非常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
作为护士,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调整并记录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同时在日常护理中,还可以观察患儿是否存在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体力下降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科学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
2.护理宝宝呼吸道由于小儿肺炎的病因不尽相同,所以在护理方面也需根据病情变化作出适当调整。
如果患儿的病情较轻,仅需要卧床休息,护士应该加强对卧床休息的守护,并注意保持舒适的环境和适当的营养饮食。
若患儿存在咳嗽、喘息等症状,护士应注意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
比如可以使用氧气管或雾化器对患儿雾化吸入,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还可以缓解患儿咳嗽、喘息等不适症状。
3.注意营养饮食小儿肺炎患者的胃口不佳,食欲减退,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护士需要从患儿的食欲出发,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并且要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避免患儿脱水。
在日常生活中,护士需要与家长共同协作,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患儿的食欲,比如给予具有吸引力的食物、多给予患儿陪伴等,为患儿提供更加良好的食欲环境,促进患儿的康复。
4.额外关注家属心理需求在看护小儿肺炎患者时,不仅需要关注于患者的生理健康,还需要关注到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和绝望感。
护士应该真心关心、耐心倾听家属的倾诉和反馈,同时深入了解家属的需求,积极解除家属的困惑和疑虑,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让家属了解病情发展和治疗方案,促进家庭积极面对肺炎患者的恢复。
总之,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儿和家属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以提高患儿治愈的几率和满意度。
儿科肺炎护理个案(优秀范文六篇)

儿科肺炎护理个案(优秀范文六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儿科肺炎护理个案(优秀范文六篇)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多篇儿科肺炎护理个案(优秀范文六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店铺找到更多相关《儿科肺炎护理个案(优秀范文六篇)》范文。
婴儿肺炎实习心得

临床管理婴儿肺炎的实习体会前言:新出生的婴儿发生肺炎的机率相对较高,是新生婴儿在初期常见的疾病。
此种疾病不受季节影响,具有突发、高发的特点,是新生婴儿初期常见的死亡因素。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期间,有效治愈非常关键,避免出现拖、不重视的护理情况,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护理新生儿肺炎是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的过程中要准确观察病情,有效避免相互感染,警惕出现并发症,都是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要求。
严格的按照治疗体系的要求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可以达到治疗的准确细致、程序标准、无随意化、高效利用医院资源,风险控制明显,减少患者的治疗周期和费用支出。
一、病例资料此次的实习,针对婴儿肺炎护理的个案有三例,主要是2014 年6月至7月间本院的收治的个别病患儿,其中男婴2例,女婴1例,年龄均为3个月左右,通过采取临床管理婴儿肺炎的针对性方法,得到了实际的康复效果,过程中没有发生死亡情况,具有学习参考,供以后工作改进的宝贵经验。
对实习护理的病例在入院诊疗护理前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评估过程,包括询问患者之前的出生情况,疾病史(呼吸道是否有感染、营养不良、先天性贫血、接种疫苗情况等),同时也应了解家属的疾病史。
二、护理措施2.1、环境要求新生儿的呼吸系统自我保护发育非常脆弱,如出现肺部炎症,将造成血液流动失调,换气困难,需人工氧气维持,每天对病房进行2次以上的通风消毒,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细菌滋生,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合的20度左右,相对湿度70%较为合适,可以让新生儿的呼吸道粘液腺分不会迅速减少,减慢呼吸的次数,防止呼吸道粘膜出现干燥。
对新生儿的保温衣不宜多,床单被子要轻暖,要宽松达到舒适的效果,出汗时要及时更换,按需换尿布。
因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没有发育完整,对居室应和年龄大的婴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2.2 呼吸道护理新生儿的呼吸道内容易产生分泌物阻塞,导致呼吸困难,适当的调整体位,倾斜床头45度便于呼吸和排出分泌物,每天隔两小时侧翻拍背1次,拍背时要手指合并,用内掌从下向上,从外向内轻抚,轻微的震动便于分泌物和痰的排出,减轻炎症。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小儿支气管肺炎,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这是身体内部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这里小编介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护理措施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该需要减少运动量,增加休息的时间,在卧床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头胸部位稍微的提高一点,为了使呼吸更加的畅通。
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的适宜,避免对风流。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3.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
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
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4.发热护理a.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采取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以防发生惊厥。
b.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的供给需要多多的补充水份,多喝水,给人体补充充足的养份,同时需要吃一些易于消化的和营养丰富的食物,需要保持口腔的清洁度。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5.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若痰液粘稠可适当提高病室湿度,室内温度宜维持在60%左右,以湿化空气,稀释分泌物,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对于咳嗽无力的患儿,宜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如果分泌物多,影响呼吸时,要用吸引器,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咳喘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小结6.健康教育加强营养,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不要让小孩到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积极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
方案针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150例确诊肺炎患儿,通过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治疗,加强病情监测等对症治疗等措施,在常规小儿肺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吸氧等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出入院宣教质量,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的信任,进而提高疗效。
结果150例肺炎患儿在合理治疗机良好的护理干预下均完全康复出院,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且无不良护理事件发生。
结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病情,以提高患儿肺炎治愈率,利于预后,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肺炎支原体等单独或协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节[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是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2]。
患儿入院后,除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外,小儿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同样重要。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并减少其相关并发症[3],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现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50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岁±1.9岁;病程5-10天,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半发热;X片可见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
1.2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解热、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稳等。
同时依据不同病原菌选用适合的抗生素治疗。
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通过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同时给予细致综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治疗中积极加强病情监测,150例小儿肺炎患儿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2护理干预措施2.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 ~22℃,湿度为55% ~60%。
防止病房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适宜的温湿度可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明显减轻患儿呼吸的症状[4]。
让患儿多休息,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因为适度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量,避免肺过度工作,保护患儿肺功能。
同时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适当活动,以增加肺通气,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病室保持安静,有利于患儿保证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
如病房条件许可,最好要将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如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等)患儿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病房每日双氧水喷雾消毒2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5]。
2.2心理护理患儿多伴有“打针疼,吃药苦”心理,因此对待患儿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与其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加强患儿安抚工作,给予安慰及鼓励,减少其恐惧心理,增加患儿治疗信心。
多与家长交流,同时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发展及治疗方法,每次操作前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家长焦虑、恐慌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3体温护理肺炎多伴有发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体温>38.5℃时可采用药物降温法及物理降温法;持续高热患儿给予头部冰敷、酒精擦浴等治疗措施,但降温幅度宜平缓,不宜过大,避免体温骤降而带来的继发性危险。
对重症患儿可考虑用亚冬眠疗法降低体温,使机体处于抑制状态,以避免不良反应。
退热处理后30分钟-60分钟复测体温。
同时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出汗,退热,防止过度出汗而造成脱水。
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干燥的衣被,避免因着凉而使症状反复或加重。
发热时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2.4饮食护理患儿本身发育不完全,发病期间各种功能低下,饮食不当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进而加重病情。
发热时丢失大量的能量、热量、且水分消耗过多,以及咽痛导致食欲低下,所以要保证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供应。
同时指导家长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嘱其少食多餐,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6];每天补充适量水分,以利于痰液排出。
如不能进食者,可考虑补液,静脉营养治疗等,也可酌情留置胃管,补充肠内营养液等支持疗法应给予富有营养及高维生素饮食,高热患儿以流食为主,如牛奶、母乳、米汤等。
待体温下降或正常后改为半流食,如稀粥、鸡蛋糕等。
患病期间,忌食用高蛋白饮食、辛辣刺激、油腻等,以免造成腹胀,妨碍患儿的呼吸。
2.5静脉输液护理为减少患儿痛苦,同时使治疗及抢救药物能及时有效的输入,均采用静脉留置针。
为避免患儿活动或翻身时针头脱落,因此输液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前额部和两侧颞部静脉,同时要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保护好患儿血管,并严格控制滴速、精确记录出入量等[7],以防快速大量补液造成心功能衰竭。
输液前后分别用0.9% 的灭菌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堵塞;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等,避免导管性感染造成的发热、败血症等。
一切必要的治疗、检查、护理操作要轻、稳、准,避免患儿烦躁,尽量使患儿安静。
2.6吸氧护理患儿肺组织发育不成熟,当肺组织有炎症时,导致患儿缺氧,常发生呼吸困难,如呼吸表浅、气促、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致使肺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等,此时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防止呼吸衰竭、肺水肿及脑水肿等。
吸氧过程中应保持吸氧导管通畅,并控制好氧流量和浓度。
长时间给氧,患儿可能会出现肺组织充血、水肿、肺不张等而加重病情,因此建议间歇给氧。
给氧方法以中鼻导管法最适宜,随时检查鼻导管是否达到深度,保持导管通常。
如患儿烦躁不发,不能接受鼻导管培氧法,则可用面罩法。
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吸氧导管是否通畅,观察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长期吸氧患儿应每日更换鼻导管和湿化瓶,避免感染;同时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鼻痂,保持呼吸道通畅。
2.7呼吸道护理患儿支气管管腔狭窄,纤毛运动及咳嗽反射较差,加之炎症刺激,容易造成小儿支气管阻塞,影响通气量,加重患儿缺氧。
因此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不仅改善肺功能,增加肺血氧交换,提高血氧含量,还利于痰液的排出,良性循环。
根据病情需要采取舒适体位以利咳痰,或雾化吸入后给予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同时可以采用翻身扣背排痰。
方法如下:手握空拳自病人背部由下而上,由内至外用力叩击,使粘附于器官上的痰体脱落,经咳嗽排出[8]。
对于重症患儿可采用负压吸痰。
清理痰液时操作要轻巧,压力适中,时间不宜过长(<10s)[4]。
2.8超声雾化的护理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在超声物理作用下将药物或水分分散为雾状或微粒,然后通过鼻腔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该种方法具有作用直接、全身副反应小、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减少、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保护粘膜等功效。
由于患儿发育不全,开始雾量一般为中低流量,并渐进调节。
如果雾量过大,反而可能会造成器官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雾化前应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雾化药物的吸收。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频繁咳嗽,面色发青、呼吸困难、憋气,应立即停止雾化,予以紧急处理,并同时通知医生。
另外向患儿家属做好雾化后的宣教工作及雾化装置的清洗等工作。
2.9病情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快,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的心率、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警惕肺炎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并立即报告主管医生,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
患儿若呼吸>60 次/min,婴儿心率>180 次/min,幼儿心率>160 次/min, 可能并发心力衰竭;如果患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是肺水肿的表现;如果患儿出现激烈咳嗽, 提示病情加重;发热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并咳出大量脓性痰多提示可能并发了肺脓肿;若患儿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伴有呼吸运动受限等,应考虑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
这些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准备相关药物、设备等,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
这些病情的突发变化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具有熟练的应急能力,有效地做好急救处置。
2.10健康宣教入院时应向患儿家长介绍有关肺炎的症状、治疗及护理要点。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医院的环境、住院制度、安全知识、经治医生、饮食、起居等,使患儿和家属对护士、医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发病高峰期,可用食醋熏蒸法将居室消毒,尽量避免带患儿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时接种各类以免,减少继发性肺炎的发生;针对患儿采取个体化的体育锻炼方式,增强个人免疫力;同时注意天气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防止伤风感冒;加强营养,给孩子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荤素搭配要得当,少量多餐。
使患儿及家长充分了解肺炎相关发病、治病、预防等知识,认识到防病重于治病,一旦发病及早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期。
3讨论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重症肺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9]。
对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患儿病程,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增强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治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10],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高群.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15):30 31.[2] 陆红珍. 小儿肺炎89 例辩证施护[J].实用心脑血管杂志,2010,18(4):520.[3] 张素珍,邱秀蓉.小儿肺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138 139.[4] 张爱民.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 黑龙江医药,2010,23(3):466.[5] 李玉华,郝雪莉,银翠荣,等.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16):158.[6] 王琳. 小儿肺炎护理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3,9,9:59-60[7] 胡金玲。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6):1615.[8]门雨钊。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1,19:2929-2931.[9]唐宜新。
5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9,10(25):626-627.[10]黄敬亭。
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6-134.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